酱油能产生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听起来咋那么像传销呢!
生活中,跟我们打交道的“油”可真不少。其中,酱油必属油中奇葩。带着“油”的名头,实际却和油没有一丁点关系。
以前的酱油零买零卖,拿着瓶子到商店,你要多少,人家就给你称多少,这就叫打酱油。直到如今成为网络风靡用语,逗逗趣可以,但“打酱油”还真不可漫不经心。
话说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酿造酱油了。
最早的酱油是用牛、羊、鹿和鱼虾肉等动物性蛋白质酿制的,一看就是贵族用品,后来才逐渐改用豆类和谷物的植物性蛋白质来酿制,成为普罗大众的佐餐佳品。按照传统工艺,将大豆蒸熟,拌着面粉,种上一种霉菌,坐等发酵长毛。日晒夜露之后,其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就分解,慢慢就变成滋味鲜美的酱油啦。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酿造酱油。
而工业化的异形产物,还有配制酱油一说。就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因可能含有三氯丙醇,对人体有潜在的毒副作用,即便无大患,但依然难逃假冒伪劣之嫌。
如果你真的是出来打酱油的,务必记住一个词——氨基酸态氮。
它是酱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含量是区分酱油等级的重要指标。没错,酱油是分等级的。每百毫升酱油含氨基酸态氮克数越高,品质就越好。特级酱油的这个值大于0.8,一级酱油大于0.7,以此类推。
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就越鲜。
要说这种成分对人体有什么好处,提鲜就够了,酱油嘛,不就是这么个作用,增加食物的香味,调节食物的色泽,让它更加好看,从而增进食欲。现在提倡做菜时先放食材后放酱油,据说是想保留酱油中有效的氨基酸和营养成分。但是,靠酱油提供营养,不是顿顿酱油炒饭的时代才有的事吗?
有人说,便会有人信。新加坡食物研究所发现,酱油能产生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成分,有助于养活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其功效比常见的维生素C和E等抗氧化剂还大十几倍。用少量酱油所达到的抑制自由基的效果,与一杯红葡萄酒相当。所以,放下红酒杯,统统打酱油去吧。
注意不是所有酱油都可以生吃。
酱油还分老抽和生抽。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老抽由于添加了焦糖而颜色浓,黏稠度大;生抽盐度较低,颜色也较浅。如果做粤菜或者凉拌菜时可以选用生抽,如果想做口味重的菜或需要上色的红烧肉,没有老抽可就失色不少。
酱油与人类做伴数千年,流传于各个爱好美食的国家,其风味必然也经历了很多更迭。比较出名的,像泰国的鱼露和日本的味噌,听起来时髦得很,其实不过也就是酱油。泰国鱼多,小鱼价格极低,吃不完的鱼就用来制作鱼露。原鱼露汁,味道异常鲜美,还带着鱼腥味。日本的味噌是更广义的酱油,不仅能做汤做菜,还能做成火锅底料。
一碗味噌汤,可能还藏着长寿的秘密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