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 星期三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维也纳体系下大国的兴衰

1814 年,第六次反法联盟战胜拿破仑帝国,欧洲各国在维也纳签署和约。维也纳体系下包括英国、俄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5大强国。从1814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100年没有发生全面战争,维持了相对和平。这一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大国实力此消彼长,美国、普鲁士、日本相继崛起,英国、法国、俄国走向衰落。

俄国的实力在与拿破仑的较量中达到顶峰,陆军规模接近百万。1814年,沙皇亚历山率领俄军进入巴黎,巴黎市民屈服于这位东方的征服者,喊出了亚历山大的皇帝万岁的口号。巴黎和约签署后,英国是海上霸主,俄罗斯成为陆上霸主。沙皇充当欧洲宪兵,四处镇压资产阶级革命。不过俄罗斯是建立在封建农奴制之上的封建国家,在工业化这一决定国家实力的进程中落后了。1830年俄国人的人均收入是英国的一半,60年后降至四分之一,同时期美国的铁路历程已经达到8500英里,而地域辽阔的俄国的仅为500英里。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814年亚历山大率领俄军进入巴黎

俄国历史上的对外扩张有四个方向:向西兼并东欧弱国,向西南蚕食奥斯曼土耳其,向南进入波斯、中亚、阿富汗,向东席卷西伯利亚。1854年,俄国向南扩张过程中,与英国在中亚的势力发生之间冲突。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与英法联军的武器装备出现代差,俄国士兵装备的老式燧发枪射程为200码,而英法联军的步枪射程达到1800码。在海上,英法联军蒸汽驱动的战舰屠杀俄国的风帆战舰。这场战争中,俄国军队损失了48万人,失去了拿破仑战争时期以来的陆地优势。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克里米亚战场上俄国骑兵与英国骑兵

作为维也纳体系下的世界霸主,英国的衰落是当时国际关系格局影响最大的事件。英国的全球优势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领先,其衰落原因在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落后。不过英国的衰落是相对于美国、德国而言,这两个新兴强国实现内部统一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尤其是美国这个洲际大国,人口、资源、国土面积、国内市场规模是英国无法比拟的。与美国相比,英国注定只能成为中等强国。1880英国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22.9%,到1913年降至13.6%。

法国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先后经历了波旁王朝复辟、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巴黎公社、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党派争斗、意识形态冲突、内阁更迭,国内分裂,加上法国农业和工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制约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法国的工业增长率远低于德国。1850年到1913年,法国国民生产总值只及德国一半,其钢和煤的产量德国为五分之一和六分之一。

奥地利帝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帝国,在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奥地利帝国有800万德意志人、500万匈牙利人、500万意大利人、200万罗马尼亚人以及塞尔维亚人等多支南部斯拉夫人。帝国内部各被压迫民族,尤其是南部斯拉夫各族强烈不满,南部斯拉夫人的抵抗运动与俄国的干预里应外合,奥地利帝国面临解体危险。1867年,奥地利帝国为防止匈牙利独立,签订《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改组为奥匈帝国,匈牙利获得高度的自治权。奥匈帝国的工业实力同样落后,除维也纳地和波西米亚部分地区外,帝国其余地区基本上是传统的农业经济。

英法俄奥四国衰落的同时,普鲁士、美国、日本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实现超越。

普鲁士起源于勃兰登堡选侯邦,最初只是德意志地区的小邦国。欧洲历史上,"德意志"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包括今天的德国、奥地利及波兰、捷克、意大利一部分等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欧洲进入多民族分裂时代,三百年后查里曼大帝统一了欧洲加冕称帝,被视为西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查里曼大帝死后帝国分裂为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部。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征服意大利北部,由罗马教皇加冕,被视为查理曼大帝的继承人,号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之死后绝嗣,此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直从众多德意志诸侯里选举出产生,神圣罗马帝国即为德意志第一帝国。但当时的德意志境内有诸多独立的邦国,处于分裂状态,普鲁士只是其中之一。

普鲁士通过联姻和王朝继承获得波兰境内的东普鲁士,1701年升格为普鲁士王国。普鲁士的崛起手段堪称现代国家崛起的样板——中央集权、军备建设、联盟外交和有限战争。此外还有三大有利因素,一是杰出统治者,包括弗雷德里克·威廉、弗雷德里克·威廉一世、弗雷德里克二世(弗雷德里克大王),最后是完成德意志统一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二是纪律严酷、训练有素普鲁士陆军。三是国际格局变动也为普鲁士的崛起提供机遇。当时德意志地区的霸主奥地利分神于接连不断的帝国战争,北面的瑞典在俄国打击下崩溃,而俄国自从克里米亚战争后,战略收缩无力干涉德意志事务。

普鲁士崛起之路上最大的敌人是奥地利。18世纪,在弗雷德里克大王领导下,普鲁士先后发起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七年战争(1756—1763),掀翻奥地利的霸主地位。弗雷德里克大王不受王朝家族情感、君主个人利益以及道德和法律规范束缚,将国家利益置于第一位。他撕毁承认奥地利王位女继承者玛丽亚·特蕾莎治继承权的条约,出兵攫取西里西亚,发起奥地利继承战争。在这场八年的战争中,他背弃盟国法国,两度与兵败的奥地利单独订约,占领了西里西亚。1756年,奥地利与法国、俄国结盟,企图夺回西里西亚,弗雷德里克转而与先前的敌国英国结盟,七年战争随之爆发。普鲁士近乎单枪匹马与奥、俄、法鏖战,在几乎流尽国家的鲜血后最终获胜,保住了西里西亚和自己的强国地位。1772年,弗雷德里克又伙同俄国、奥地利瓜分波兰,连接了勃兰登堡和东普鲁士,整个国家成为一个整体。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普鲁士士兵驱逐波兰农民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进行军事改革,建立全面军事动员机制。青年年轻男子应征入伍后,先服3年的正规军义务,再服4年的预备义务,最后转入后备军,这项制度使弥补了普鲁士人口数量上的不足,一线军队数量超过主要欧洲国家。普鲁士军队在老毛奇的领导下率先建立了总参谋部,成为军队指挥中枢。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使普鲁士军队力量倍增,铁路系统保证部队和军物资快速调度,德国的铁路里程超过了欧洲主要国家。工业革命造就了一批大型军工企业,陆军装备了克虏伯公司的钢制后膛炮。普鲁士军队成为欧洲实力最强的陆军,为普鲁士最终统一德意志奠定基础。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开启统一的意志的进程。普鲁士在俾斯麦的带领下,发起了决定德意志命运的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在波西米亚平原展开统一决战。虽然普鲁士人口不到奥地利帝国的一半,不过依靠全民动员,普鲁士参战的军队数量与奥地利相当。在普鲁士炮兵打击下,奥地利的步兵死伤惨重,奥地利被迫求和,割让威尼托,放弃了领导德意志的主导地位。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普奥战争中的威廉一世和俾斯麦

四年后的普法战争中,虽然法国军队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夏斯波步枪,但德国的铁路运输系统加上全民军事动员系统发挥了决定性的优势。在宣战15天内,德国人将30万军队送到了阿尔萨斯和萨尔,而法国的军队还没有全部到位,法国人甚至连最新发明的机枪都没有运送到战场。法国的步枪优势被普鲁士的火炮优势抵消,战场上普鲁士军队的克虏伯钢制后膛炮,完全压倒了法军的铜制前膛炮。开战仅两个月,法国军队再战场上崩溃,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和十万法国士兵成为战俘。普鲁士缴获了几十万支崭新的夏斯波步枪,战后编了一个嘲笑法国人段子:"法国步枪,全新,从未使用过,只被扔到地上一次"。

1870年去普法战争以后,普鲁士获得了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所有德意志邦国,建立了统一的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威廉一世宣布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

统一之后的德国实力突飞猛进,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工业经济总量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二位。短短四十年内,维也纳体系下最弱的普鲁士变得比霸主英国更有实力,维也纳体系下,大国实力与地位的错配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项重要根源。

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的受惠者。从内战结束到美西战争爆发,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煤产量增加8倍,铁路运行里程增加5.7倍,原油产量增长了进20倍。最夸张的是钢产量从不足2万长吨跃升为近900万长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已在钢铁、煤炭、石油、汽车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成倍地超过了任何其他强国。生产的迅猛发展导致对国外市场和强大海军强劲追求,美国建立了一支可以竞争大洋制海权的世界一流海军。这一时期美国越来越频繁的干预拉丁美洲和东亚太平洋事务。在西半球美国挤占了英国在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军基地,还取代了英国在拉丁美洲的贸易和投资。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两个盎格鲁一撒克逊民族开始转让世界领导权。

日本是19世纪20世纪世纪之交第三个新兴强国,改变了东亚国际格局。日本崛起源于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本质上是学习西方的中央集权和技术和科学,在国家的组织下,开始工业化。为了从农业获取工业化必需的原始资本,政府将实物税改为高额固定货币税。为了刺激工业投资和弥补私人资金短缺,政府向基础投资提供高额补贴。为了提高企业效率将官控工业转入私人之手,形成了财阀势力。与工业化齐头并进的是扩充武力,日本武士的军事特权被取消,由国家征兵组成的常备军成为唯一的武装力量,同时向士兵灌输日本神道、天皇崇拜。1894年甲午战争后,日本与西方列国修约,取消不平等条款。1905年,日本打败俄国,成为一个公认的强国。

钢铁产量是国家工业实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1879年,科学家发现了将磷矿石转变为碱钢的方法。到1900年,美国的钢铁产量为1000万吨,德国为600万吨,英国为500万吨,法国为150万吨,俄国为200万吨。这一时期的钢铁产量代表各国之间的实力对比。

二、从民族主义到帝国主义

18世纪维也纳体系下,民族主义和第二次共工业革命是推动人类历史的两大决定性力量。在这两股力量的作用下,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大众政治、种族主义、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三大现象,最终结果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新一轮殖民狂潮。

"大众政治"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革命性变化。王朝政治时代对外事务与国民无关,国家对外政策和外交不受公众舆论影响,甚至不存公众舆论这一说法。19世纪70年代起,资产阶级掌权后实行选举制度改革,绝大多数成年男性公民获得投票权,选民制度导致国家政治运作方式革命性变化。政治权力和军事动员依赖于社会大众的选票。同时工业化带来教育普及和大众媒体传播,使"公众舆论"成为国家内外政策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国家政治成为大众政治,信奉极端民族主义的大众成为国家对外扩张政策的推手。俾斯麦在1887年初的一次演说中,指出了极端民族主义大众政治在各国造成的压力∶"人人都在问,战争是否行将来临?我不相信任何执政者会蓄意点燃到处越积越高的火药堆,然而群氓的激情、政党领导人的野心和被误导的公众舆论——这些因素比统治者的意志更有力。"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伦敦和巴黎市民在庆祝战争爆发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拥有相对非西方社会的绝对力量优势,催生了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西方国家的普遍信条,西方人认为白人是最优越的种族。法国人阿瑟·德·戈比诺最早系统地将种族主义理论化,在《论人类种族不平等》中提出种族血统是历史的关键,白种人是一切文明的源泉,理应统治血统低劣并且永不能达到文明的黄种人和黑种人。德国人休斯顿·斯图尔特·张伯伦进一步认为纯种的日耳曼人是白人的精华,只有该族才有权主宰全世界,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是这一理论忠实信徒,不过最终由希特勒付诸实践。美国人乔赛亚·斯特朗认为盎格鲁一撒克逊人作为基督教精神和公民自由的唯一载体,能够赢最后的种族竞争,并主宰非西方世界。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布尔战争期间说过∶"为了文明的利益,英语种族应当统治南非,正如为了文明的利益,美利坚合众国本身作为英语种族的最大一支应当统治西半球一样。

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过剩是这一制度的必然结果。技术的不断提升,生产力提高,商品产量激增。同时由于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导致贫富差距,财富集中在占人口少数的资产阶级手中,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处于贫穷状态,消费能力受限。一方面是不断提高的商品产量。另一方面是低迷的消费市场,最终结果就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过剩。国内市场不足,激发了掠夺市场和原料的强烈冲动。

在亚洲,1819年英国在马来半岛的新加坡建立殖民据点,1824年英国进行第一次缅甸战争,1828年荷兰吞并新几内亚西部,1837年英国在新西兰建立殖民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59年法国殖民者在西贡登陆,8年后控制越南和柬埔寨。

在非洲。1881年法国发兵将突尼斯变为保护国,开启瓜分非洲的序幕。第二年英国占领埃及。1911年法国占领了摩洛哥。在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中部非洲,欧洲列强从大洋沿岸港口和贸易据点向内陆扩张。最终,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的非洲全被欧洲占据。

在太平洋,1898年美国兼并夏威夷。1899年英德两国于瓜分萨摩亚群岛。英国则取得斐济、新几内亚东部、北婆罗洲和所罗门群岛。

19世纪末,以欧洲为唯一中心的现代国际体系已囊括了新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三、惨烈的总体战

民族主义激励加上全民动员机制,使战争双方的参战兵力高达数百万人,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充分用于战场上的厮杀,使战争更为致命。步枪、火药炮和铁甲舰、潜艇这四类武器得到革命性的改进。铁路被用于士兵、后勤物资的调运,无线电通讯用于战场指挥,而机枪的出现使防守一方获得战场优势,嗜血的战争机器变得高效而贪婪。

旧式步枪以火绳或燧石为引发装置,很难在风雨中使用。19世纪初装填雷酸汞炸药的火帽子弹解决了这一问题,枪弹填装方式由前膛装填改为后膛装填,每分钟击发次数增加了两倍半,枪手不再因为必须站立装弹而很容易被敌方击中。同时枪械部件标准化后,自动机床使步枪可以批量供应。

火炮的革新程度不亚于轻武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国人威廉·阿姆斯特朗以分体制造法取代传统整体铸造法,火炮由前膛装填,变为射速更高的后膛炮。1824年,法国人亨利·格克兹昂发明使用火药填充弹取代实心弹,海战的性质随之大变,木制战船要在炮火中生存就必须包上铁甲,风帆便越来越难提供足够的海上动力,解决办法是蒸汽机加螺旋桨推进器,1843年瑞典人艾里克逊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的战舰到。冶金技术的日新月异、更为精密的蒸汽机、口径越来越大的重型舰炮使铁甲舰的吨位由几千吨攀升至数万吨。1866年美国人罗伯特·怀德海制成自动推进鱼雷,1896年美国人约翰·霍兰依据内燃引擎和蓄电池电动机这两大新技术,制成第一艘可用于实战的潜艇,潜艇同鱼雷结为一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德国打击英国远洋运输的撒手锏。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克里米亚战场上的遗留下的炮弹,双方使用的炮弹是没有装填炸药的实心弹

美国内战展现了工业革命后战争的场景,南北双方动员几十万男子参军,战争双方战时经济中抽取战争资源,铁路将大批人员物资运往战区,前线将领用电报与后方通讯,现代膛线火炮和轻武器在北弗吉尼亚围攻战中大显神威,海上战役中首次出现铁甲舰、旋转炮塔、鱼雷、水雷。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内战中的铁甲舰

18世纪和19世纪的战争,都是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战争双方的目的是局部的领土、殖民地,并不以民族征服为目的,克里米亚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中,双方在战场上迅速决战,导致战争在短期内结束。进入20世纪,帝国主义战争的战争质变为民族征服的全面战争,战争成为民族国家综合实力和意志的较量,残酷而漫长。

四、走向战争

普法战争后俾斯麦敏锐的意识到,横居欧陆中央并且异常强大的德意志帝国迟早成为众矢之的,成为第二个被列强集火打击的拿破仑帝国。他为德国确定的外交战略便是竭力避免或推迟德国与其余欧洲列强的对抗。

俾斯麦采取权术型的外交战略,精心维护由秘密同盟组成的外交体系,防止反德联盟的形成。这套体系包括1879年缔结的德奥同盟、1881年续订的德奥俄三皇同盟,1882年缔结的德奥意三国同盟。同时调解俄奥之间在巴尔干的争斗和意奥两国之间亚得里亚海沿岸领土问题。

俾斯麦竭力避免与英国为敌,在英法争夺埃及、英俄争夺中亚时支持英国。利用英法俄之间的矛盾,挑唆列强忙于争斗,而德国成为欧洲政治的仲裁者。同时俾斯麦压制国内民族主义者的扩张冲动,试图向各国证明德国的胃口已经得到满足,不会再改变现状。

俾斯麦外交思想的本质是一种战略克制,但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德国却是一种孤立无援的战略思想。俾斯麦为了统一德意志帝国,助长和利用了德意志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决不会在完成德国统一就变得满足,它必然要成为激进的扩张主义和帝国主义。1873年开始,西方世界经历了20多年经济萧条,引起了普遍的保护主义反应。开放性的外部市场逐渐关闭,缺乏广阔殖民地的德国工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德国越来越倾向依靠海外扩张来确保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而德国崛起的时间太晚,世界早已经被瓜分完毕。1899年,德国总理比洛在他著名的《铁锤和铁砧》演讲中愤怒地宣称:"我们不能允许任何外国势力,任何外国来告诉我们,还能做什么呢?世界已经被瓜分完毕了。"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末代皇帝威廉二世

1888年威廉一世死后,年轻的威廉二世登基。年轻的皇帝执意进行海外扩张,与俾斯麦发生冲突。

1890年俾斯麦终于下台,德国废弃与俄国的同盟,拉拢英国和奥匈帝国。1894年俄国转而与法国结盟。不过法俄两国没有足够力量与德奥较量。这一时期的英国长时间缺乏明确的战略方向,使英国犹豫不决的是俄德两强当中哪个对英国最危险。英国与俄国在近东、中亚和远东一直有冲突,是困扰英国人近百年的"东方问题"。老对手法国在殖民竞争、海军军备竞赛上始终对英国造成的威胁,英国很难与俄法结盟对付德国。

威廉二世扩张野心替英国作出了选择,他异常急切想要实现世界抱负,在海外地区采取咄咄逼人的政策,干预其他强国的势力范围。德国以准备海上大决战的架势掀起的造舰狂潮,冲击着英国的海军优势。英国人将海军优势视为世界权力、本土安全和财富的根基,德国的海军扩张直指英国最核心的利益。英国政府作出抉择,决心对付德国。根本战略一经确定,英国便展现出了实用主义外交传统。1904年和1907年,英国分别与争斗百年的对手法国、俄国达成妥协,组成协约国集团,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对立。

1871年以后,俾斯麦主导的欧洲大陆体系全盘瓦解,欧洲格局一变而为两大集团对峙,欧洲犹如坐在一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上。

长期以来泛斯拉夫主义在俄国鼓吹建立俄罗斯普遍帝国,将奥匈帝国境内巴尔干半岛上南斯拉夫人的一支——塞尔维亚人并入帝国,最终导致俄奥两国矛盾不可调和,奥俄两国对巴尔干的争夺愈演愈烈。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导火索。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开始时人们热情高涨,像参加节日聚会一样走向战场。欧洲根据以往的战争经历,满怀信心地想象着着一场短暂而胜利的战争。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工业化民族国家之间的较量,全民动员的征兵制提供了数百万的士兵、军工厂源源不断的提供军队所需的步枪、火炮、飞机,民族主义激励下战争成为国家意志的较量,双方都不会轻易妥协,这场战争是动员了参战国全部国家资源的总体战。欧洲人不久便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漫长而又残酷的折磨之中。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士兵走上战场

俄国军队、英法联军分别从东西两侧进攻德国和奥匈帝国,德国军队在东西两侧同时作战。意大利虽然背叛同盟国,转而加入协约国,但战争一开始他们就决定保持中立。开战之初德国军队在法国和比利时全面推进,占领了西线战场高地的山脊,俯视整个西线,并沿着有利地势建筑防线,处于防守地位。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军的机枪阵地

由于机枪的出现,使防守一方处于优势。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冲锋,这种方式在壕沟、铁丝网、地雷和机枪掩体组成的防御设施面前过时了。英法部队在不利条件下发动进攻。开战四个月后,在西线战场上,法国伤亡85万人,英国9伤亡万人,德国伤亡70万人,战斗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第一年法国士兵以密集的队形冲向德国阵地

1915年,英法军队仍不断地在西线发动猛攻,法国的霞飞将军坚信,密集的炮火轰炸加上大部队的正面攻击必将带来胜利。这一年法国损失了150万人,英国损失了30万人,但并没有撼动德国的防线,西线战场陷入僵局。

德国发达的铁路运输抵消了两线作战的压力,德国军队在可以在一周内在两条战线之间调度。当西线战场陷入僵局,德国将西线兵力抽调至东线,发动一系列攻势。俄国人遭到德军一系列毁灭性打击,伤亡250万人,被赶出立陶宛、波兰和加利西亚。在南部,德国部队联合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人,占领了占领了塞尔军亚。

现代国际关系简史(四)——工业革命、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被奥匈帝国士兵钉死的塞尔维亚人

到1916年时同盟国已经在军事上占据优势。为了迫使协约国屈服,德国人发动了对法国要塞凡尔登的进攻。作为反击,英国人则向索姆河西北地区发动了一次强大的攻势。但是事实却再次证明,防守比进攻更有优势。在这两次战役中,德军共死伤85万人,英法死伤95万,但是任何一方战线都无法向前推进超过7英里。

到1917年,德国经历了凡尔登战役的进攻受挫后,在西线继续采取守势。为了切断英国的海外贸易,德国在海上展开无限制的潜艇战,击沉一切进入英国港口的船舶。由于美国在战争中偏向协约国,美国商船源源不断的进入英国港口,运送产自美国的粮食和武器,潜艇战导致美国商船成为打击对象。德国人十分清楚,潜艇战将有可能带来美国参战的危险,但他们孤注一掷,希望在美国决心参之前将英国打败。

为了巩固战线,德国统帅兴登堡将其部队撤回到一个新的防线,即著名的"兴登堡防线"。这条防线筑有更多的防御工事。法国、英国和新加入协约国的加拿大军队继续跃出壕沟,向"兴登堡防线"发起冲锋,遭到更大的失败。"兴登堡防线"使协约国蒙受了40万人的伤亡,而德国只伤亡25万人。

1918年,战争的第四个年头,在牺牲数百万人之后,欧洲人的民族主义激情被战场上的鲜血冷却,人们开始厌恶战争,协约国和同盟国都面临着国内革命的危险。此时,德国已经接近胜利,俄国由于战场上的失败、国内滥发纸币、物价飞涨而爆发革命退出战争。英法军队在西线的进攻彻底失败,德国人的潜艇战使英国面临饥饿。当双方都已经筋疲力竭,协约国可能首先屈服时,一直在幕后支持的协约国的美国决定参战。

战争期间,美国的金融和工业一直在向协约国赊卖军用物资,如果协约国失败了,美国金融业和工业将损失惨重,而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为美国参战提供理由。

1918年4月,美国参战,德国民众对战争失去信心。11月,柏林发生十二月革命推翻了威廉二世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

六、休战20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影响在于开启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进程。

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士兵阵亡800 万人,受伤约2200万人,平民伤亡约1000万人。战前,德国人口为6000余万人,法国人口接近4000万人,战争使德国伤亡600万人、法国伤亡550万人,整整一代青年人被毁灭。年轻阵亡士兵战前都是各国生育和劳动力主力,战争导致欧洲生育率下降劳动力不足。此外,战争直接物质代价高达2600亿美元左右,无数房屋沦为废墟,万顷农田布满弹坑,公路铁道被毁坏。欧洲的海外资产急剧减少,协约国向美国借了100多亿美元巨额债务,巨额债务使欧洲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欧洲各国战后安置大量阵亡将士的遗孀子女和因战伤残者,成为政府沉重的负担。

法国人遭受的巨大的伤亡激起对德国狂暴复仇情绪,欧洲又埋下了新的仇恨。1919年6月28日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将大战责任全部推到德国头上,约赔偿条款完全超出了德国的负担能力,激起了德国人的仇恨。十月革命后,苏联由于西方主流国家的排斥而孤立于大国体系之外,从东面钳制德国的力量消失,《凡尔赛和约》成了停战协议。民族主义和生产过剩导致的扩张欲望没有消失,20年后爆发了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上一篇新闻

辛亥风云中的海外潮州人

下一篇新闻

组织革命、基础设施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增长的过程之谜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