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0日 星期五

台北某个地方

这是我的第四次台北行,急急又匆匆,以浮光掠影的心态东瞧西看,试图保留对这座城市的鲜活体验和记忆。

陈绮贞新专辑里最喜欢的一首,放到文章里也应景。

再一次来到台北,其实是因为一个人,喜欢了20年,而她也在舞台上,生活里,持续创作,保持鲜活的唱作人姿态20年。这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要知道这20年间沧海桑田,整个乐坛不仅历经新陈代谢,同时伴随数字化浪潮传统唱片工业衰退,不知道“你方唱罢我登场”,有多少人来了又去让人记不起了。

所以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讲,叫养成偶像,看着偶像长大,那么我们这20年的陪伴应该叫什么呢?应该叫和偶像一起变老更贴切吧,哈哈。

早在半年前就预定了这次行程,熟悉陈绮贞的人都知道,她的粉丝群体虽然没有周杰伦那样的大众偶像覆盖面如此广泛,但却有着小众群体的精准和热血。每次个唱门票几乎都是秒抢。这次20周年演唱会也不例外,尽管开票前设定了闹钟提示,还是没有抢到,最后朋友通过黄牛才勉强抢到高价票。

临行前一天,找出尘封两年的悠游卡(可以在台湾全境乘坐地铁公交、在711等便利店购物的储值卡)和上次花剩的3000新台币。就像要回一座故乡但却是他乡的城市。

在桃园机场到酒店的捷运上还在阅读带着的台湾导演赖声川讲创意的书,一边拿着笔勾勾画画,也算是应景。

下了捷运,出了台北车站,看到眼前的红色历史建筑,不禁疑问,这还是七年前第一次来时看到的那个西门红楼么?

台北某个地方

要说此行对台北有何印象,我觉得台北也在翻新,比如西门町这一大片,较几年前新了很多,道路整饬的也更宽阔了,还在北门边上保留了100年前日据时期对台北规划的三条大街的历史介绍。

第二天包车去野柳时,从司机朋友那里应证了我的发现,西门这一带得到了翻新,台北的发展也开始从东区往西区迁移了。

西门町步行街也比几年前整洁了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整个交错的几条街区的户外广告全部被大陆猪厂出品的「第五人格」游戏“霸占”。

台北某个地方

如果说前些年来,还只是能感受到从大陆来的人多了,这两年的感觉确实是来自大陆的科技产品、电商、游戏和娱乐节目等在输入到台湾,对台湾构成方方面面的影响。而台湾在对大陆的影响力却在持续下降。这是两岸经济体量和互联网科技领域创新等造成的逆差。比如这种刷街的手游广告,在101商圈可以看到大幅的华为手机的广告,台北的朋友说他们也在淘宝上买东西,大陆的热门综艺节目会延迟引进到台媒,他们也都在看。

几年前聊天还是以台湾话题为主,而这两年就可以聊到很多大陆台湾人都清楚和了解的概念和现象,有了更多同步的话题。

在去野柳的车上,热忱的司机听说我们是专程来看陈绮贞演唱会的,就特意把手机歌单都换成了陈绮贞的歌曲。当我们提起某个歌手,他马上就动手搜出来,还讲他知道某首歌是抖音热门……他对薛之谦、李荣浩这些大陆流行歌手也是如数家珍。

这让我想起来我青年时期,华语圈的娱乐中心是台北,书架上的磁带和CD清一色的滚石和飞碟。现在这种情况,因为数字化浪潮和市场体量带来了反转。说不上好或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我们听着歌聊着两岸变化的工夫,野柳地质公园就到了,终于到达台湾我一直想去的地方。野柳最著名的是奇特的地貌和引人联想的岩石形状。因为波浪侵蚀、岩石风化及海陆相对运动、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的影响乃生成罕见的地形、地质景观,在公园的林荫大道一侧的宣传画了解到这里和去年去过的张掖丹霞地貌公园还有很多世界上的著名地质公园都是姊妹公园,其中一些给我种了草,拍了几个以后想去的地方记下来。

台北某个地方

这就是野柳标志性的景观:女王头

台北某个地方

这一个看到介绍说经过民众投票,称它为野柳公主。

台北某个地方

这奇特的地貌确实透露神秘的气息

这是第一次体验台北的冬天,只要出太阳还是很热的,于是见识了南国腊月乱穿衣的场面,有人穿着T恤短裤,也有人穿着羽绒服戴着毛线帽,两个季节的人同框是常有的事。

从台北出发时还是阴天,到了野柳天放晴出太阳了,可以看到从深到浅翡翠蓝的太平洋,露出头的太阳也带来了湿热天气,我脱掉外套只剩T恤,爬了野柳地质公园伸向大海的岬角,一路汗流浃背,从北京的隆冬时节,感受一下穿越到夏天的淋漓。待走到岬角尽头,才终于看到蔚蓝色的无际大海,海风毫无遮拦的迎面吹来,马上又觉得有些寒意了——人就是这么难以取悦。

台北某个地方

沿着北海岸逆时针经过淡水返回台北的路上,天越来越阴沉,偶尔还飘点细雨,海的颜色变成了和天空一样的灰色,好一个水天一色,要么晴天都是蓝,要么阴天都是灰,晚上还都是黑呢。夜里我就不敢一人在漆黑一团的海边逗留,听闻哗哗的浪拍案,总担心这大片的黑色潮水,有把人吞进去的不安力量。

台北某个地方

台湾第一高楼101,也如同魔都的摩天大楼一样直插入云雾当中。

回到台北,晚上来了101商圈,因司机的大力推荐,先去了刚开业没几天的南山微风店。据说是非常的好逛,遍布美食和各种网红店。我们逛了一番,除了感叹台湾的线下店真的没有如大陆被电商冲击以外,似乎也没什么令人兴奋的发现。商场里面人真的多,接踵摩肩的热闹景象让我们纷纷想起小时候快过年时随家长去逛百货大楼时的情景,每个楼层都被挤得水泄不通,因为各种打折券和返券还经常要和临时认识的购物者合并付款,以获得更多返券。(惊讶的发现这竟是如今拼多多的原始线下模型)

台北某个地方

后来当我看到泰国电影「借来的一百天」的海报时,提议去看一部没有引进大陆的电影,遭到积极响应,我们迅速来到威秀影城,看到悠长的排队购票的队伍……我有种恍惚——穿越回十年前。台湾的O2O产业看来还没有被大陆传染得以发展。于是分工协作,我排队,朋友去前台看排片,不一会儿过来告诉我不用排了,这片儿最早一场凌晨一点。想想凌晨一点看一部惊悚片也是不用睡了,于是我们各回各家,鸟兽散去。

不过,虽然我这次没看到,但还是要推荐一下,因为这部影片是2017豆瓣最佳外语片「天才枪手」原班人马拍摄的,从剧情到制作应该可以保证。

分组行动后,我立即google了最近的诚品书店,然后一头扎进书店再也不想出来。我到诚品时都已经深夜十点多了,但还是有很多人往书店走。在书店里面也看得到从老人到小朋友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在认真看书或者在挑选着什么。同样是诚品,你问我苏州诚品和台北的诚品最大的不同,我觉得苏州诚品是网红打卡地,很多人是去了拍照打卡后就匆匆离开的,顶多再购个物、喝杯咖啡。而台北的诚品书店已经成为台北人精神生活一部分,融入在日常里。我觉得说起缘由除了台北人可能更爱阅读,他们的电商不发达,以及像诚品这样的好书店分布够多方便抵达都有关系。

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

以上照片都是我十一点左右拍的,人不少吧?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之势挑选了一些CD、书和杂志。还办了一张积点卡,消费到一万新台币就可以转为会员卡了,可惜他们12点打烊,实在来不及挑到更多了,但这张卡除了让我享受会员价,有多了一缕和台湾的联系,就像我一直保留七年之久的悠游卡和第一次去台北故宫订阅的电子刊还会时不时跑进我的电子邮箱,让我始终保留随时可以前往的错觉,这错觉让我欣慰。

打烊前的最后几分钟,在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下,不仅顺利的办了积点卡完成支付,还办好了退税。深夜十二点多的台北市中心已经几乎看不到什么人,我熟练的找到市政府捷运站,很幸运的发现还搭得到酒店方向的车,几年没有来,发现站台上多了一些雕塑作品。

台北某个地方

出去旅行,职业习惯还是没有丢,我很喜欢观察各地的广告内容和创意表达。如同司机朋友说的,这边除了大陆游客在一些商圈可以使用支付宝或者微信外,本地人的无线支付用Line Pay的更多。可见我们的支付产品出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

看到宪哥的广告,确实有快过年的感觉了。

赶路的时候看到在台北市政府大楼上的巨幅广告,是2018台北双年展的广告,主题是「后自然」,在这次逗留台北极其有限的时间还挺想去看这个展的。想起六年前我在台北当代艺术馆偶遇的一次展览,那是台北和国际的几名艺术家的联展。

如果你是一个艺术爱好者,那么你肯定会看过很多展览,但在多年以后还能令你难以忘怀的一定不多。

台北某个地方

那次展览上的一个作品对我而言就是这样,那个作品在一个独立的展厅,要排队分场次进入,展厅全黑,工作人员指引人们站到适当的位置,这时如同手电筒发出的光束在地上亮起,眼睛才有了聚焦的落脚点,是一辆小火车,就像儿时玩过的那种,灯光照亮之处可以看到蜿蜒曲折的轨道,马上观众就见识到作品的微妙和动人之处,随着小火车的前进,沿途通过日常的器物比如大头针,回形针,或者胶棒等等放置在路边形成景观,因小火车上的灯光有特殊设计,所以展览的主要看点是这些日常器物被小火车头灯投影到四面墙壁上的影子,我们仿佛看到了它经过了稻田、山川、林立的电信杆……丰富的景观逐渐呈现于墙壁四周,直到火车到达终点,然后开始倒车,刚才经过的一幕幕场景又以倒叙的方式快速闪回……整个作品给人带来的观感简洁又富有某种因简洁表达留白而带来的丰富意涵,这个意向可能因每个观众的阅历、年龄等不同,认知和感受都是很不一样的。

这么回忆着的时候就到酒店了,这次酒店在西门町附近,都是台北的老街巷,不时还可看到有些年月的店招,比如这个「现修随身听」,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多少人知道随身听是什么呢?

台北某个地方

早上起来的晚,速度吃了早饭,出了酒店,因为今天不赶路的缘故,才发现酒店下面就是一处历史遗迹,酒店名叫台北北门酒店,原来楼下这座城门就是北门。出了北门就是古台北的城外了。

台北某个地方

北门后面的那栋灰色建筑就是这次住的酒店。

在城门附近的介绍里可以看到1900年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后的日据时期日本当局对台北三城区的规划,他们是参照了巴黎等欧洲历史名城的现代城市规划,定位发展出三个城区,也就是城内、艋舺(就是2010年钮承泽导演的电影《艋舺》的故事发生地,那部生猛的青春动作片捧红了赵又廷和阮经天)和大稻埕。规划里拆除了城墙,只保留了城门,然后以城门为圆心,设计多条辐射全城的道路。

台北某个地方

我上午要去的就是大稻埕一条有很多古建筑的迪化街。前一天在路上跟司机询问迪化街怎么样,他告诉我说那条街就是拜月老的地方啊,我们平时没事不会去,但我不相信这里只有月老吧,走到街口发现果然是右边是一个寺庙,左边就是拜月老求姻缘的地方。

台北某个地方

城隍庙的香火很旺

台北某个地方

城隍庙对面就是拜月老的地方

台北某个地方

大概是临近期末考,殿内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模样的在烧香拜佛。

在城隍庙我入乡随俗的烧了三柱平安香喝了一杯平安茶,坦白讲免费的平安茶还挺好喝,虽说冬天的台北日均温度也有20度,但在这个阴天喝点热茶对于走到哪都要带保温杯的我来说还是很舒服的,那杯茶水有些烫,我学着其他人的模样一直在这里喝完才走。归还纸杯的回收设计也令人印象深刻,在台湾这类让人有秩序感的细节规定有很多,其实大陆也有,但是台湾人执行的更好,时间久了,也就固化下来成为人人遵照的自然了。

台北某个地方

我觉得迪化街和北京的哪条街最像呢?不是全是游人刻意仿古的烟袋斜街,也不是全无生活都是店铺的五道营,更像护国寺大街,有一些古建筑,入驻了一些新的店铺,但还保留了附近居民的生活方式,是一条还「活」着的街区。

迪化街上有大稻埕戏院,为了传承和普及戏曲艺术,在里面融入了青年人更接受的新元素,主办青年戏曲节。

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

在菜市场外面有排了老长队,等着去某家恐怕是非常好吃的店吃早餐的人们。

台北某个地方

台北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每年春节前都会来这条老街采购年货。看着摊位上红彤彤一片的年货,海峡两岸的春节年俗都是一样的。

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

在一些文创店铺里面,还辟有一角教人们现场制作春联。

迪化街街道并不宽,一看就在规划于马车时代,道路两侧都是西洋风格很有年代的建筑。有一些保留了老式的商号,经营的确实新的店面新的产业新的内容。一切新的事物就在这旧的秩序中和谐生长。

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

这个广告招牌也是很有年代感了

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

建筑门头上保留了丰富的浮雕细节

台北某个地方

这是很久以前的屈臣氏吧?

台北某个地方

这座古建被改造成了迪化207博物馆,可惜正在布展没有开放。

台北某个地方

这个即将开始的展览主题是旧的不去。倡导的是留恋旧日好时光,爱物曦物是美德,同时有讲座分享修复旧物的传统手艺。

台北某个地方

在这个叫胜隆行的农产品商行门口的自行车上,看到了在根部长出来的花生。什么?花生不是长在植物顶端的果实吗?

台北某个地方

这个米厂还保留了我童年对粮油店的记忆。

这真的是一个新旧生活方式自然融合的老街!在一家家居设计店,设计师的理念是透过旧的器物的再设计,带来新的使用功能,焕发新的生机。比如缝纫机那个大肚子做成的可循环的滴灌喷泉,比如我在洗手间拍到的这个用长号改造的有气质的洗手池和下水管道。这些设计都非常有意思。周末他们还有纸浆雕塑的手作课程,我买了一件老师的作品留作纪念。

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

下午约了台北当地的一位朋友在华山文创园见面,本来她想带我去北投走走,但那一天天气预报有雨,自然风光会逊色很多,就改成了文创园区的旧地重游。我七年前去过,这一次发现这里就像798一样也从文创园区的小众群体变成了更大众的商业休闲区,在各个展厅同时举办着多场展览,而这里的展览不同于专业的艺术展馆大多是更适合亲子体验的什么恐龙展、Line人物展等等。

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台北某个地方

朋友带我在园区停停走走,她说她读书那会还来这里拍短片,也就是现在的微电影,那时候这里只是废弃的工厂,几乎没有什么人来,所以正好做空旷的布景。如今已经变成了周末人们休闲放松过一个有点气质的周末的大众去处。

台北某个地方

喜欢着旧旧的来自时间和植物生长的渐变色

台北某个地方

拥有街头艺人执照的魔术师在户外表演,他的收入就是演出结束后观众放入帽子的打赏。我们感叹谋生的不易。

朋友在台北的某个运动服饰工厂做采购,他们公司在帮nike和UA做代工,显然是个比我善筹划的人,计算好我们必须离开的时间,带我去买一些伴手礼。路过街边租赁自行车点,她说这些是官方经营的,此外还有新加坡公司进入台湾,那种自行车是可以随处停放的(但是我没有看到),我问她ofo和摩拜进入台湾了吗?她表示没有听说过。

然后我们通过悠游卡一人取出一辆,去采购伴手礼。

取车的时候,她还一再跟我确认,你会骑单车的吧?我说当然了。

然后她看着我骑车的背影笑说,你这个台北游可以说很在地了。

台北某个地方

「东乔西看」__爱思考的行动派

上一篇新闻

五千台湾人中“赌神”骗局 主犯“跑路”小鬼落网

下一篇新闻

从《反黑》《使徒行者2》港剧怀旧潮看港台男星北上发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