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母亲河丨新加坡河:从小渔村到商贸中心 奠定“亚洲小龙”腾飞
视频加载中...
新加坡河,宛若“花园城市”腰间的玉带。河口标志性的鱼尾狮昼夜不停地喷洒白色水柱,仿佛涛涛不绝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往。
1819年,莱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陆,由于地处东西航运要道,新加坡吸引了大量商船在此聚集,新加坡的贸易也得以迅速发展。到19世纪60年代,新加坡四分之三的船运活动都在新加坡河上进行,蜿蜒3.2公里的河道两岸商号密集,成为当之无愧的城市中心。
然而,“亚洲小龙”的腾飞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到20世纪下半叶,新加坡河由于长期过度使用,逐渐变成一条垃圾遍布、臭气扑鼻的污水沟,新加坡的城市形象也一落千丈。于是,时任总理李光耀提出“十年清河”治理工程,誓要“把鱼儿引回来”。但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实施这一计划,直到1977年政府才做通所有人的工作,开始正式疏浚河道。
上世纪90年代,“改头换面”的新加坡河翻开新的一页。在“城市即景区”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新加坡政府对河流沿线历史建筑进行创新性的保护、开发,同时大力汇聚两岸餐饮、休闲、购物等功能,将新加坡河打造成历史与潮流共存的“城市宜游样板区”。
近年来,新加坡还大力发展夜色经济,致力将新加坡河沿岸 打造成一个24小时活力满满的滨水空间。
进入21世纪,新加坡河再次升级,化身“城市集水区”;河口之上的滨海堤坝正是完成这一壮举的关键所在。这是集防洪、供水、休闲于一体的三合一工程。在这个堤坝修建之前,海水会倒灌到河水当中,导致河水无法轻易成为市民的饮用水。而堤坝修建之后,海水河水分开,新加坡河也和周围的水系,共同组成了市中心最大的淡水储备区。
大坝落成两年后,集水区内的海水渐渐被雨水替代,但这一小块地方的雨水对新加坡而言还远远不够。于是,政府一面打造连接集水区的庞大管道系统,一面升级净水工艺,力争让落在国土上的每一滴水都重获“新生”。
凭借先进的技术,新加坡不仅一举摘掉“世界人均淡水量倒数第二”的帽子,还“翻身”向世界各地出售先进的新生水技术,成为全球水资源利用的范本。
从商贸之河、旅游之河、到“生命之河”,半个世纪以来,这条仅3公里长的“小河”释放出巨大能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新加坡人。如今,在政府和公益组织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加入保护河道行动;希望新加坡河水清如镜、代代相传。
(特约记者:刘言 摄像:Alex Chen 温忠浩 编辑:陈砚青 陈娴 老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