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 星期四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原创 言川 重庆事务所 6天前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近100年前,还是民国初,正是“偌大的中国,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动荡之年。


在苏州,有一位老人,默默地放下鲁班尺,对着面前的一封聘书怔怔地出神。它来自中国第一个开设建筑学专业的学校——苏州工专


后辈在旁边苦劝:我们姚家数代的家学,赖以存生的独门技艺,岂可随便公之于众?


老先生淡淡一笑,自言自语道:就是因为引以为密宝,秘而不宣,诸多技艺才散轶于历史之中。


我要改变这一切,用剩余的岁月,去完成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从此以后,我不只是一名建筑匠人,还是一名建筑学教授,更要著书立说,把香山帮数百年的经验、技艺,公之于世,让后世子孙都能学习、继承;让中国建筑营造的法门、精髓,永远地传承下去。


请记住这位老先生的名字——姚承祖


这本书,是“中国南方传统建筑之唯一宝典”——《营造法原》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吴中先贤谱·姚承祖像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01


可能现代人很难理解,不就是编一本建筑书吗,有什么了不得的?


事实上,真的非常了不得。


中国传统建筑源远流长,自夏商发端,至宋代发展成熟,再至明清抵达巅峰,拥有一套完整、成熟的发展谱系;从天人合一的建筑哲学,到相地立基的营造范式;从进间门厅的规制标准,到榫卯掇山的工艺技巧,数千年来,灿烂而辉煌。


中国古代针对建筑而刊行的专著,寥寥无几


从古至民国时期,仅春秋《考工记》、宋代《营造法式》、明代《园冶》、《长物志》,明末清初的《闲情偶寄》、清代《清工部工程做法》等寥寥数本传世。


在儒家经学为显学的漫长时期,建筑技术作为一种“奇技淫巧”,多掌握在民间工匠手中。其技艺传承,多为家族父子或师徒传承,传授方法,往往通过祖传抄本(秘笈)口耳相传,且传男不传女。


这种文化传承的方式,缺点相当明显:


传播局限,往往在地域、家族的小圈子内部流传;且容易散轶,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技术失传和文化中断。


作为一名建筑匠人,姚承祖深知其中的风险。


于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就此被立下:他毅然登上讲台,开始教书育人、著书立说。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02


有人会问:中国建筑营造博大精深,姚先生凭什么敢谈传承?


就凭他是“香山帮”技艺的传承人、集大成者


香山帮,是在苏州香山地区、世代以建筑营造为业的匠人群体的统称。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先辈们在吴国建造了吴宫、梧桐园等珍贵建筑杰作。明代,以蒯福、蒯祥父子为代表的香山帮匠人凭借高超的技艺,主持了明故宫等皇家建筑、大型国家工程的营造。


历时上千年,香山帮一脉相承,堪称中国传统建筑营造的巅峰代表


而姚承祖,即出身香山帮营造世家。其祖父姚灿庭、叔父姚开盛,俱是名噪一时的吴中大匠。姚先生幼时受家传启蒙,耳濡目染,又肯钻研,不久便成为出类拔萃的建筑技师。苏州怡园的藕香榭、灵岩山寺的大雄宝殿、光福香雪海的梅花亭、木渎严家花园等著名建筑,均出自其手。


1912年,苏州成立了建筑行业协会——鲁班会,姚承祖即当选为首任会长;五十四岁时,已是苏州梓义公所第一顺位的理事,是当时苏州营造界首屈一指的人物,被誉为“江南哲匠”。


1924年春,姚承祖正式接过苏州工专建筑学专业的教鞭。


在这里,他将家传“秘笈”——五卷《梓业遗书》手稿,融合自己毕生所学,为苏工建筑科“中国营造法”一课编写了专门的讲义。


这份讲义,就是后来《营造法原》之初稿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03


从讲义到出版,《营造法原》成书,异常坎坷。


当时,中国建筑史学大家、中国古建筑研究开拓者之一的刘敦桢一见此手稿,便如获至宝。


他看到了这本书的双重价值:


一是,这本手稿是中国唯一一部来自营造匠人的智慧结晶,内容涉及江南建筑结构、式样、制度、工限、标准、工艺等多方面,具备极为重要的技术实践、建筑教学、文化传承价值。二是建筑史学价值,从中可一窥自明代以来江南建筑之演变。


于是,刘敦桢将此书稿推荐给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请其帮忙整理出版。


朱启钤一见,也是爱不释手,并给出了极高评价:


《营造法原》一书虽限于苏州一隅,所载做法则,上承北宋,下逮明清,今北平匠工习用之名辞,辗转讹伪,不得其解者,每于此书中得其正鹄,然则穷究明清二代建筑嬗蜕之故,仰助此书者正多,非仅传苏杭民间建筑而已。


但由于当时中国建筑文化缺乏统一整理,各地建筑术语等彼此不通,术语、缩尺、比例,这些在匠人眼里“不言自明”的东西,却难倒了朱启钤、刘敦桢这些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大家。于是,书稿整理编撰一度搁浅。


1935年,刘敦桢委托苏州人、时任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师张至刚帮助整理书稿,用时两年,终于初稿脱稿


但正当刘敦桢携书稿北上准备校订出版时,卢沟桥事变爆发。为避战祸,中国营造学社内迁,抗战期间,书稿几易其手,出版事宜又被搁置下来。


这一搁置,又是20余年。


直到1959年,在新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关怀下,《营造法原》终于得以出版


此时,距离刘敦桢初识手稿,已有33年;距离姚承祖先生病逝,也已整整20年。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武汉图书馆馆藏1959年版《营造法原》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04


《营造法原》,是一部专业著作,也是一部中国建筑文明的史书。


正因为它,如今,我们在游览苏州园林时,不仅可以感受中国建筑之美,更可知道它的来处和归处,以及它是如何被营造出来的。


而它的背后,站着一代又一代的守护人:


譬如姚承祖、刘敦桢、朱启钤、张至刚;譬如更多的、默默无闻的香山帮匠人


他们或以精湛的技艺,构筑起一座座中国建筑传世精品;或以“为往圣继绝学”的态度,呵护着脆弱的纸张和卷册。是他们,让中国建筑文明之光,穿透历史的缝隙,渡过重重浩劫,一直传到了今天。


也是他们,保留了中国建筑营造的技艺火种,让我们可以传承再造,实现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当代焕新,向世界展现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思考、中国方案


这是何等的幸运!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05


更幸运的是,这部“中国南方传统建筑之唯一宝典”,即将登临山城


7月16日至30日,由四川美术学院绿色设计研究院、香港维岸画廊主办,融创中国、重庆市文旅委、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苏州世界遗产与古建筑保护研究会等共同支持的“见微知著·方寸之间”中国建筑艺术之美大型展览,将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在重庆拉开一场为期半个月的中国建筑文化饕餮盛宴。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据悉,这将是中国首次系统梳理以“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为代表的建筑艺术展。展出中,武汉图书馆馆藏1959年出版的《营造法原》,也将在重庆首次对外亮相


据悉,此次展览将分为中国建筑艺术之美、中国建筑的人文精神、历史文献、传承创新、中国与世界、天人合一、木以向荣七大主题。除《营造法原》外,还有唐式七铺作重拱出双抄双下昂偷心造斗拱、宋式五铺作补间斗拱、明清砖雕、石鼓等建筑构件展品,以及梁思成研究中国清代建筑的专著《清式营造则例》、《姑苏繁华图》博物馆复刻版、1980年至今的“苏州园林”珍稀邮票系列等多项中国古建珍贵展品、文献集中亮相。

部分展品欣赏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成龙捐赠给新加坡科技大学横山古建筑雕花斗拱

(复制品)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复刻版)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手绘营造法原图


同时,这场展览,也将拉开重庆人居建筑传承中国建筑灿烂文化的时代新篇。


作为本次展览的支持单位之一,融创中国继2019年联合发起古建保护专项基金后,今年也将把被誉为“东方瑰宝”的桃花源产品引入重庆,与香山帮传人一起,为重庆带来真正的明清江南园林建筑,在重庆实现中国建筑之美的传承与创新。


未来,我们可以在“桃花源”的家里,感受到“出则庙堂、退则山林”的文人情怀;感受“沧浪之水,可濯缨濯足”的处世哲学,感受“溶溶院落共黄昏”的诗情画意,感受“赌书消得泼茶香”的生活欢喜……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苏州桃花源实景图


该有多幸运,才能读到这部中国“家传”秘笈宝典

上海桃花源实景图


END

上一篇新闻

向佐多任女友,都被向太扼杀,最惨要数阿娇钟欣桐

下一篇新闻

三只小狗、可乐炸鸡 温馨的最后十年戴铁郎在这里度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