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抗拒与顺从
大家提起香港电影,肯定在你脑海中有好多你熟悉的面孔和名字在你脑中萦绕,但你想过没为什么一个弹丸之地,有红遍整个亚洲的电影明星,也有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地的粤语导演,还有被好莱坞大导演翻牌获得奥斯卡的电影。
那么今天就来带你们了解是什么缔造了香港电影!
一
萌芽时期:被时局所影响的制作
自1909年中国第一间电影制作公司上海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第一部故事短篇《偷烧鸭》以来,作为香港人的黎北海便迷上了电影这一行业。
三年后,一个名叫本杰明•布拉斯基的美籍俄裔电影经纪人经香港到美国,偶然间遇到了黎北海的弟弟——黎民伟(其孙女为现香港著名女星黎姿)两人志气相同,便合作成立了香港第一间制片公司【华美影片公司】,拍摄了第一部戏曲短篇《庄子试妻》(黎北海饰演庄子),这一部片子之后,[华美]便宣告结束。
在[华美]公司,美籍俄人布拉斯基仅仅只是提供一些设备而已,而演员只有三人——他的哥哥黎北海、女友严珊珊以及黎民伟本人,黎北海担任导演,黎民伟负责编剧,因为演员人手不够,竟由黎民伟本人反串饰演庄子的妻子。家小业小,近乎实验性的《庄子试妻》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几乎没有得到公映的机会。
但之后就完全不同了,法国百代来了。
1915年,法国百代公司在港设立分公司,普及了电影放映以及器材的出租、出售,大型电影循环院开始建立在尖沙咀。
这也标示着香港的电影环境在渐渐变好。
于是1923年5月14日,黎民伟兄弟决定卷土重来。
再次募股成立了——香港民新制造影画有限公司,这也是第一所由香港本地人成立的电影制片公司。
初期因为迎合社会与民众需求,主要拍摄新闻纪录片,这也使得黎民伟,成为了中国的纪录片之父。
蔡公时
在第一次拍摄的《庄子试妻》中的经验,于是兄弟两个决定在广州开办了香港第一间演员训练机构新民新演员养成所,专门培养电影人才。
这个创举也使得后人广为模仿(【邵氏】南国演员训练班【tvb】无线演员训练班都是受此启发)。
剧情长片《胭脂》
接着由黎北海编导拍摄了第一部剧情长片《胭脂》,首创香港电影最高卖座纪录,这才开始了香港电影的正轨之路。
但由于时局震荡,电影工业总是被政治环境所影响,所以这一阶段香港电影的制作规模并不大,题材多是一些移风易俗或宜传抗日战争的片子。
1925年6月,香港爆发大罢工所有电影院线停放,拍摄停止,【民新】迁往当时中国电影中心上海。
但香港电影并没有停止,1930年黎北海成立【香港影片公司】,大罢工之后,他发现民众要娱乐,于是他积蓄了4年的力量,顿时勃发,回应当时局势,拍摄了第一部讽刺局势的大制作《左慈戏曹》,重新开始了香港电影的制作。
同年10月,黎民伟看到了【民新】专长于制作而弱于发行的弊端,于是把垄断华北发行市场的罗明佑找来在上海建立著名的【联华影业公司]】
神女海报 联华最著名的影人就是阮玲玉
现在有名的《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大路》、《神女》、《八千里路云和月》等都是【联华】制作的。
可以说当时的【联华影业公司】是一个非常成型的电影公司,是中国第一个集制片、发行、放映于一体的电影企业,比前者单独制片或者发行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联华】【明星】【天一】(邵氏初始)形成了中国电影三足鼎立的制片格局。
黎北海在1933年创立【中华制造声默影片有限公司】完成了香港第一部有声电影《傻仔洞房》,开创了香港电影有声时代的到来。
粤剧名伶薛觉先
1933年还开启了一个新的局面,粤剧名伶薛觉先编导主演了《白金龙》。由他和上海邵氏的【天一公司】联合出品,因南洋和广州基本以粤语为主,因此替邵氏赚了大钱,为【天一】在海外开拓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邵醉翁乘胜于1934年在香港成立【天一港厂】,专门拍摄粤语片,供应南洋和香港市场。
而这条路确实为香港电影带来巨大的经济支持。
《貂蝉》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开始,香港为英国殖民地,暫时免除了战争,上海的很多电影人南迁到香港,国语电影《貂蝉》就诞生于这一年,也就是这一年正式开始了国语和粤语双语制片并存的体制时代。
二
上海南迁:香港电影的繁荣期
1941年12月香港被日军攻陷,电影工作者一致停止拍摄,直至1945年8月战争结束后,废墟中的香港才重新开始了制片业务。
这时,上海的电影人才也开始流入,尤其以李祖永创办的【永华影片公司】更可以说是香港第一间大規模、现代化的电影制片机构。拍摄了著名的国语片《国魂》、《清宫秘史》。
《清宫秘史》
尤其49年以后,上海电影人到达香港,开启了国语片的第二个顶峰,仅50年代就拍摄了452部,自此,香港取代了上海,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中心地带。而在这个窄窄的中心地带内大家轮番上阵,贡献了一次又一次的电影神话,直至90年代中后期的时代变了。
邵氏和电懋的双雄对峙
1950年【南洋影片公司】由邵邨人收回并将之更名为“邵氏父子公司”。负责人为邵氏兄弟中的邵村人和他的几个儿子。他们对制片事业的兴趣不大,反而将发展焦点放在电影院,先后购下【北河】、【油地】、【中华】(翻修后改为【丽都】)三家戏院,并自建【新华】戏院。组成了【邵氏父子院线】。
陆运涛
而这时一位醉心于艺术的富二代——陆运涛为了给自己开的戏院稳定片源,于1951年在新加坡成立国际影片发行公司,1953年它的子公司登陆香港,简称“国际”,由英国籍的犹太人欧德尔掌权,负责在香港购买影片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上映。
1955年是陆氏影业王国的转折点。“国际”接管了上海商人李祖永建立的“永华”后,便开始招揽“食客”和“智囊团”,比如成立了由张爱玲、宋淇、姚克组成的“剧本编审委员会”。1956年,欧德尔被调回新加坡后,陆氏把“永华”和“国际”合并,改组为电影懋业公司(简称电懋),以“巨片标志、荣誉之征”作为口号。
由于陆运涛主要是受西方教育,他仿造好莱坞的片厂制,流水作业生产影片,引入全年制作计划、财政预算及剧本策划,片场内同时拍摄多部电影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另外,打造明星制度。所以,电懋企业化生产影片的同时,度身打造出来的明星个个形象鲜明、光彩照人,比如林黛、尤敏、葛兰、林翠、陈厚等。
邵逸夫见(电影)形势大好,亲赴香港,收回香港「邵氏父子」的制片权,于1957年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接收了在清水湾新建的【邵氏影域】制片厂,自行拍摄影片。
于是,香港的国语制片界首次出现了「电懋」与「邵氏』两雄对峙的竟争局面。不过电懋和邵氏虽然经营模式类似,但出产的影片大不相同。电懋受好莱坞影响,以中产阶级为目标,出产的电影90%以上都是时装片、歌舞片、都市喜剧等。邵氏的影片则很多都是源自上海的创作路线,以中国为主题,出产大量历史片、武侠片,或者是反映香港低下阶层生活的粤语片。
虽然大家的受众不同,可市场是一样的,当时他们两家的市场模式都是出口转内销。大头收入在台湾和新马。所以打的分外火热,尤其在争夺明星资源上面。
林黛
那时候的当红明星林黛分别与两大公司各签三部片约。邵氏力捧凌波的时候,电懋也不甘落后地将尤敏捧成一级明星。
在激烈的竞争下,香港的摄制水准突飞猛进。
1960年,堪称香港电影史上的繁荣期巅峰(电影年产量首次突破了300部大关)。【邵氏】在这一年出品了香港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国语电影《千娇百媚》(林薰主演),创下当年最卖座记录。
千娇百媚
而此时制片的类型也已发生变化,电影主流的家庭伦理片及社会问题片逐没落,品类倾向娱乐性浓厚的商业片,以迎合战后出生的年轻一代观众(香港娱乐片发展于此)。武侠片和喜剧片两大类型跃升成为香港电影制作主流,并将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八九十年代。
在60年代初期【邵氏】的【电懋】公司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但市场的份额并没有由此而增大,反而多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
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两家于1964年3月5日发表“君子协定”。可是,电懋与邵氏和解短短三个月后,陆运涛便因空难逝世。
空难之后,电懋内部一片混乱。
1965年,朱国良宣布把电懋改组为“国泰机构(香港)有限公司”。在制片业瞬间崛起的【电懋】没有撑下来,现在【电懋】在电影领域只剩下发行和戏院业务而已。
不过这里要提下【长城】【凤凰】【新联】这三家厂商,金庸先生年轻时候喜欢的夏梦就是【长城】公司的演员。但这三家是左翼电影机构,被排挤在台湾和香港之外,遂开始和大陆合作。后来三家改组为【银都机构】,对大陆电影影响深远。
【邵氏】的对手倒下了,但【邵氏】可没有停止,尤其是在邵逸夫的引领下。
胡金铨
邵氏与电懋的竞争的期间,邵逸夫起用原为宣传部主任的邹文怀(后脱离邵氏成立嘉禾)主持制片重任,又积极培养新演员,开设「南国演员训练班」,从中挑选优秀人才参加电影演出。(其中有郑佩佩)发掘新的市场需求,新武侠片,旗下的张彻和胡金铨分别在1966年拍摄了武打电影的传世之作《独臂刀》和《大醉侠》。
张彻
好景不长,「越南战争」突然爆发,中南半岛政治局势动荡,香港电影失去了主要的海外市场。
更严峻的是香港的第一家无线电视台「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又在1967年开播,基本上取代了粵语片在香港平民百姓生活中原有的「主要娱乐」地位。
不少粤语片演员被吸收进入「电视」这个新兴媒体,粤语片的发展很快便从繁荣转向衰落。(1968年87部,1969年71部,比繁荣期的产量減少了三分之二)。
倒下一个电懋,起来一个嘉禾
七十年代,是香港电影转型的一个新时期,由于电视新媒体的冲击,粤语片的拍摄逐年下降,甚至在1971年时被迫停产。
楚原
粤语片的转折点,应该是邵氏的火眼金睛点中楚原这匹千里马,大胆的让他拍摄一部反映香港社会问题的讽刺喜剧《七十二家房客》,其影响深远至今,大家可以从当今的很多港片中发现这部片子的影子(近期有周星驰的《功夫》),也成为了港人心中永远的经典。
七十二家房客
另一方面电影公司方面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邵氏】的首席执行官邹文怀由于对公司的吝啬薪金制度不满而离职,与何冠昌及梁风共同成立嘉禾公司,并购入国泰片场旧址,更名为嘉禾制片厂。
这在【邵氏】看来,压根儿没觉得能构成什么威胁,因为邵逸夫觉得嘉禾没有资金,只能小打小闹,但没想到的是那个从大洋彼岸回来的男人。
至此,嘉禾开始了一路开光之路。
李小龙
1971年,邹文怀高薪从美国聘请刚刚崭露头角的李小龙,并邀其加盟。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创下香港开埠以来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1972年,李小龙为嘉禾公司出演第二部电影《精武门》,再次打破了亚洲票房纪录,此后接连主演《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影片。
自此,【嘉禾】公司迅速发展,取代了1970年【电懋】改组的【国泰】,再次和东家【邵氏】开始两雄鼎立的局面。
反观【邵氏】这边,【邵氏】旧将导演李翰祥,从台湾经营国联电影公司失败归来,重新投【邵氏】,发掘了一代喜剧明星许冠文,拍摄了《大军阀》,一炮打响。但奈何【邵氏】留不住许冠文。
许冠文
于1974年,许冠文投转【嘉禾】,自任导演,并扶助弟弟许冠杰,编导了反映香港人好赌心态的喜剧《鬼马双星》,再次震惊港岛。
1973年,李小龙的猝死、令嘉利损失惨重,邹文怀立即调整策略,任用武术指导出生的刘家良、袁和平、洪金宝、成龙等人,其中成龙结合港人素来中意的喜剧,自创幽默派动作片,重新开创了功夫片的一类门派,自1978年主演《蛇形刁手》、《辞拳》,顺利接下李小龙的班,成为嘉禾的顶梁柱。
【嘉禾】的策略牢牢的抓住了当前的市场,而此时,【邵氏】的力量明显下降,嘉禾成为了香港新一代的电影制片王国。
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国外电影学院毕业回港发展并从事电视编导工作的年轻人,结合本土意识,大胆学习西方电影手法,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
徐克/许鞍华/谭家明/方育民
谭家明、许鞍华、徐克等电影作者以突破性的姿态在电影形式和内容上大举开拓。这次狂飙突进不仅是艺术上的,更是将一些当时看来前卫的手法与内容推而广之,使得香港电影更加肆无忌惮。香港电影拍摄上玩得更 high,内容上也越来越挑战传统底线。
比如:徐克《蝶变》许鞍华《投奔怒海》
就是这些香港年轻人,他们在着意表现自己创作个性的同时,又能同时兼顾商业因素,满足观众的娱乐要求。因此,或许可以这样说,香港新浪潮电影是在香港现行电影机制内的一种创新,而这些创新又反过来丰富了香港现行的电影机制。
这也为接下来香港电影的大繁荣带来新的营养。
三
三足鼎立时期的香港电影
1980年,在一个不足90平的旧公寓里,新艺城三巨头麦嘉、石天、黄百鸣成立了新艺城,算上女秘书、男信差,五个人的办公室组建了起来。
麦嘉、石天、黄百鸣
开山作是一部喜剧片,为了纪念喜剧大师卓别林去世拍摄的《滑稽时代》,投资一百万,票房五百万,一个很不错的开端,导演是当时港人闻所未闻的吴尚飞,此人后来拍了大名鼎鼎的《英雄本色》,就是吴宇森的化名。
在经历了初期的探索和成功之后,新艺城迎来了自己的时代。新艺城的电影娱乐至上,一切以市场为导向,所以电影类型大多为观众喜欢的类型。
最佳拍档
1982年,曾志伟导演的《最佳拍档》大获成功,两千七百万的本土票房,打破香港票房纪录,当时排队买票的人绕了半条街,需要警方出动维持秩序。
于是一个巨大的实力派新艺城在香港电影界缓缓升起。
同年上映的《难兄难弟》也以拿到暑期票房冠军,为了对抗新艺城,嘉禾和邵氏破天荒地联手,《奇门遁甲》《八彩林亚珍》均在嘉禾、邵氏双方院线同时上映,但是依旧难以抵抗新艺城,从此新艺城成为与嘉禾、邵氏鼎足而立的力量。
此时的【邵氏】制片业务大量缩,邵逸夫作出了一个决定,转移主业务,由电影向电视台发展,并在1985年暂停制片,将整个戏院院线租给了成立不久的【德宝电影公司】,德宝拥有了放映优势,实力大增。
而经过十年发展的嘉禾,野心勃勃,不满足香港本土的发展,决定壮大成为一间国际性跨组织的电影公司,除了不断拍摄传统国语片、粤语片之外,看准英语市场,自八十年代开始拍摄英语发音的国际娱乐片,将成龙和许冠文有计划、有目的的逐步推向国际。《地弹飞车》在国际上引起了剧烈的反响,为嘉禾赚取了一亿港币以上的纯利润,自此开始了国际化发展路线。
这样,在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的三大势力开始出现,即【嘉禾】、【新艺城】、【德宝】。
后繁荣期的香港电影
八十年代后期,新艺城和德宝由于经济原因,陆续暂停制片。
1987年,由社团出生的向华胜建立永盛电影公司后,看中社会动荡不安的人心与賭片以及喜剧的风潮,力图在新艺城和德宝之间填补。
向华强/向华盛
于是刚进入电影圈,慧眼签下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李连杰四大巨星,制作出如《赌神》、《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等一系列经典影片,也在香港影坛上刮起一股【无厘头电影】的新风潮。
1990年,火了十年的新艺城解体了。新艺城神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年,但是却见证了香港电影的黄金岁月。
虽然这个弹丸之地一年票房收入10亿港币,但也架不住时代的变化。
九十年代的香港社会的焦躁不安,政治的动荡不定,金融界的资金渐隐渐现,大致趋于外流,一切都处在未知因素当中。
1. 影片的普遍制片成本提升,单靠本埠市场支撑不住,而大陆市场尚未成形,更谈不上开放。
2. 粗制滥造太多导致影片淤积,资金回笼成问题,本土经济不景气,台湾片商也在撤资,缺乏金主。
3. 周边重要电影市场,比如韩国,自身的电影产业发展迅猛,而且还设了国产片保护。
4. 自身电影人才瞅准机会早早抽身,但造星断档,青黄不接,周润发、成龙、李连杰(这个算出口转内销吧)纷纷投身好莱坞,带来的空缺很难被填补。
5. 上面这些原因造成的拍片量下降又直接导致原有片场师徒传承制实际破产——师父自己都吃不饱呢,所以带来的是人才的全方位断档。
王家卫的电影公司
与此同时,香港影坛才意识到必须结合海峡两岸电影界力量才有生路。于是,香港电影公司与大陆各制片厂合作「合拍片」,自1992年大陆电影政策放松之后也日渐增多,「合拍片」在大陆和港台电影市场连续几年成为卖座电影的主流。
杜琪峰的电影公司
一些九十年代起的大导演也纷纷建立自己的电影公司,诸如王家卫、杜琪峰、刘镇伟、尔东升王晶等,但这些公司一般自己不投资电影,要依附大公司的资金进行制片,存在一定的限制性。97后,诸多公司剧烈萎缩,那些勉强支撑下来的,为了应变香港明显低迷的市场,有些小公司索性转变思路,投资一些反映社会现状或人性的小成本艺术片,例如尔东升1993年的《新不了情》,名利双收,于是各公司应变市场,被迫大肆拍摄低成本的商业或艺术电影。
但以往光辉的香港电影已经不复存在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