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抗日战争中,极少俘虏日军,因为日本军队太迷信
上一章:日本为什么战败:由日本财阀发家史,可以看出日本官僚是否清廉
和日军交战的主要国家的战争记录:
1、按照中国和日本双方的官方数据,在抗日战争中,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前。国共两军击毙日本约48万,俘虏日军约8300名。
2、根据美国和日本的官方数据,塔拉瓦战役中,4500日本守军仅12人被俘;贝里琉岛战役中,10000日军仅160人被俘;著名的硫磺岛战役中,23000多名日军士兵中有21703人战死,还有1083人成了俘虏。
3、根据中国、美国的记载,日本士兵即使已经弹尽粮绝、也绝少主动投降的行为。根据日方的记载,塞班岛的日本军人,会先打死伤兵和护士等,还能动的日军再发动“万岁冲锋”,然后全军覆没、全员战死。而且记载中,都有日本军队在发起冲锋前,互相对同伴说“九段坂见”的话。
为什么日军士兵极少被俘虏,是他们不怕死吗?
为什么他们要说“九段坂见!”,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首先:从日本人,对日本天皇是“神”的迷信开始!
从明治维新开始到日本投降,日本人一直把日本天皇当成神灵来崇拜。
翻开明治、大正、昭和时代的日本学校的教材,翻开那时代的日本报纸、杂志、书籍,或者打开收音机收听广播。“日本是神国”“天皇保佑着日本”“天皇是万世一系,会存在到宇宙尽头”等等信息,充斥着日本国民生活的每一天和每一个角落。
而且,为了证明日本天皇是神灵。日本的历史书等,还将蒙古舰队2次入侵日本,都遇到了台风,作为证据,称这是“神风”,是护佑日本的神灵召唤来的风暴,来击败侵略者。
日本历史里的“神风”,来源:网络
日本因为土地太贫瘠没有什么产出、缺乏有价值的资源、人口又多。,所以西方列强、都选择了先殖民中国而不是日本。所以日本才没有有像亚洲的其它国家那样,变成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这也被吹成了都是因为日本有日本天皇的护佑。
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宗教信仰、日本人特有的从众心理加在一起,让日本民众对日本天皇有一种迷信,他们真的相信天皇是行走在人间的神灵。
其次:日本军人相信,为了天皇战死,会成为永生的神。
那时候的日本军人,尤其是基层军官和士兵,基本都相信日本天皇是“神灵”,而且为天皇战死的人“会成为神灵”。
在这方面,日本天皇、军部也是做足了功夫,册封了一堆“军神”。
有为历史上的天皇战死的楠木正成父子、有奠定明治时期日本军制的大村益次郎、有明治维新的大功臣西乡隆盛、有为日本彻底占领了北海道的永山武四郎。
以及日俄战争中的功臣乃木希典、儿玉源太郎,橘周太陆军中佐,广濑武夫中佐。甲午战争中的二等兵木口小平、侵华战争中的大尉南乡茂章。
这些人都是被日本天皇御封的“军神”有自己名号的神社。其中名气大的,譬如供奉乃木希典的神社在日本曾经有8座。
地方上的乃木神社的明信片
从古人到今人,从陆军大将到中层军官、从基层军官到普通士兵,各个级别都能成“军神”。
日本人从小就会去神社拜神,日本号称有八百万神灵,只要有神社的,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就都是神灵。那这些有神社的日本军人,毫无疑问,在日本人眼中是死后成神了,灵魂和神体都在天照大御神的神国里获得了永生。
和“永生”、“成神”的吸引力比起来,活在人间的身体自然就不重要了,不过一具皮囊。
最后:日本天皇和军部让日本军人相信,所有为天皇战死的人都可以“成神”。
但是,这种被天皇御封的“神灵”太少,绝大部分日本军人是没有可能性的。那要如何让日本民众心甘情愿地成为合格的炮灰呢?
1869年,明治天皇下令建设的,位于日本东京九段北的“东京招魂社”落成。在倒幕战争和西南战争中战死的日军官兵灵位被移入此社。
1874年,明治天皇首次去参拜“东京招魂社”,并宣布灵位被放入此社供奉的战死军人,都是为天皇战死的“英雄”,死后都已经“封神”。
昭和天皇去参拜神社的照片,来源:《日本读卖新闻》
1879年,“东京招魂社”改为现名,“靖国神社”,并正式确立为供奉皇室功臣的别格官币社。同年,遍布日本的属于“靖国神社”下属的“护国神社”开始陆续建设。
从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开始,到日本战败投降为止,日本军部还在台湾、朝鲜、“满洲国”、中国内地、新加坡等等日军所到之处,大肆修建“护国神社”,用以临时存放来不及运回日本本土“靖国神社”的日军灵位。
地方上的胡国神社,来源:明信片
(从1874年开始,每年春、秋两季的例行大祭,日本皇室都会派皇太子前去参拜。每次的临时大祭,也就是战争开始和结束后的大祭,天皇和皇后都会去亲自参拜。一直到1975年昭和天皇去世、日本皇室才停止前去参拜。)
既然所有为天皇战死的军人都可以“成神”,在“天照大御神”的神国里获得“永生”,相信这套神话的日本军人自然就无所畏惧!
描述靖国神社的《靖国精神》一书封面
神风特攻队成员铃木幸久写在扉页上的赠言
“即使肉体死去,灵魂和生命也将会与天壤无穷的神国一起永世长存”,这是神风特攻队出水海军航空队的成员铃木幸久,写在赠送给弟弟的,描述靖国神社意义的《靖国精神》一书的扉页上面的遗书,直接用了书里面的“名言”。
引用资料:
《抗战中国共两军各自俘获了多少日军》,洪希伯。
《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年系要录·统计荟萃(1931—1945)》,刘庭华,海潮出版社,1995年。
《中日十五年战争小史》,江口圭一,幼狮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八年抗战之经过》,何应钦,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
《太平洋战争史》,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商务印书馆,1959年。
《“教育敕语”和学校教育》,高鸠伸欣,岩波书店,1990年。
《日本侵华图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