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广州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百年变局百年路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冯能文、记者罗勉报道 12月1日-4日,600多位中外嘉宾线上线下齐聚广州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全球目光聚焦一道时代的必答题——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包括多国前政要在内的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一起碰撞观点,聚焦全球抗疫、绿色发展、科技合作、乡村振兴、湾区机遇、文明互鉴等全球关注的议题,从经济、文化、历史等多维度,“领读”中国,凝聚共识,给出了一个个信息量极为丰富的答案。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君如表示,与历届大会相比,本届会议规格最高、外方参会人数最多、会议影响力最积极正面、会议成果最丰硕。截至12月4日10时,境内外1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及相关配套活动超过8000篇次,社交媒体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5亿人次。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在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视频致辞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强调。次日,“读懂中国”12场平行研讨会同步拉开,其中,以“中华文明与中国共产党”为主题的研讨会现场座无虚席,记者们挤满过道,成为关注度最高的一场研讨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有很多独特之处。”开幕式上,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梅利尼科夫特意提到了这场研讨会,认为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理解中国成功的要素。“中国杰出的经验,不仅对中国人民,对全世界人民都是宝贵的,从理论思想和经济视角都显而易见并至关重要。”
本届“读懂中国”也许是理论“浓度”最高的一届大会。来自中央党校、中央团校、中国社科院等思想理论领域专家齐聚一堂,为世界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与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乃是一条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崛起之路;乃是一条我们独立自主开创的,前无古人的,将引领14亿多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并同世界各国结成利益汇合点及利益共同体基础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必由的,和平崛起之路。”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央党校副校长谢春涛谈到,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
抗疫成效领跑全球 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钟南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他能够告诉全世界的人,如何应对疫情,所以我成了他的粉丝。”知名篮球明星、现任北控男篮主教练马布里在“读懂中国”现场解释为什么将钟南山院士的照片放上了个人主页封面。
没有意外,全球抗疫连续第二年成为中外嘉宾交流互动的高频词。从提倡联手抗疫,到探寻“中国方案”的细节,话题聚焦度更高。
“在助力全球抗疫方面,中国的疫苗已经做到供应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光是国药就为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供应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国药集团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杨晓明在研讨会上给出多组数据,2021年9月,中国疫苗工艺生产年产能达到50亿剂,到11月16日为止,国内已经接种了24亿剂,出口接近20亿剂。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来势汹汹”,世界应如何应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行为经济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姚宇从政策角度参与了讨论。“我觉得除非这个新毒株跟此前的传播特性有显著区别,可能我们要调整相应政策,否则现行有效的抗疫政策还是要进一步坚持。”姚宇强调,新毒株的出现提醒各个国家采取更有效更积极的抗疫措施,特别是像中国等国采取的已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措施,要进一步推广到全世界。
“我们要制定一个具有全球意义、有约束力的抗疫条约。”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蒙蒂提出了具体措施,还要制定一项全球大流行病疫苗的政策,明确地规定各方的权利和责任,来确保疫苗的供应和分配。
“包含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是一个存在的既定事实。”姚宇强调,“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搭起文化桥梁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见证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遗。“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在交流中影响和丰富彼此,并在兼容并蓄中大放异彩。”在她看来,丝绸之路讲述的是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进步的故事,“一带一路”倡议将挖掘这一遗产的潜力,创造发展繁荣的新机遇,塑造出更多包容、和平以及崇尚多样性的社会。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大火,故宫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也成为“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的“红人”。
“读懂中国”会场里大大小小的醒狮装饰来自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南狮王”赵继红之子赵伟斌的手笔。“类似醒狮这样的传统文化一定要融入生活,一定要走入人心。”单霁翔说,“我们希望更多人读懂中国,也希望中国人能够更多地读懂世界。”
会场内,“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11本著作发布,关于中国多语种书目可随手翻阅;会场外,“广州之夜”文艺展演以城市CBD夜景为背幕,寓意沟通世界的“丝路金桥”大型雕塑在海心沙拔地而起。
从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到广州塔,从城市老中轴线到新中轴线,此次大会,东道主广州在台前搭建交流桥梁,幕后展现岭南元素,以一个个生动的广州故事、湾区故事,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活力。
扩大开放水平 贡献新规则共享新机遇
作为中国市场化水平和经济开放度最高、经济体系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或是读懂这一“中国之势”的最佳注脚。“关注大湾区,才能更好地读懂中国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政策方针。”“大湾区将成为中国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英国工党影阁财务部发言人、议会上院议员戴维森勋爵和新加坡前总理、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不约而同地说。
粤港澳大湾区要如何进一步发展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认为,交通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规则对接。
“规则就是生产力。”郑永年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量”很大,但尚需变“强”,除了学习接受既定的国际规则,也要向世界贡献新的规则,粤港澳大湾区将担当“领头羊”角色。具体操作层面上,他建议推动大湾区内部规则的对接,可把香港、澳门的规则,尤其是商业规则首先应用到珠三角,最终将大湾区建设成为一个“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成为世界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中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