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 星期日

1500余家企业到沪 进博时间:成都向全球展现机遇

每经记者:朱枚洁 每经编辑:曾健辉

一场全球贸易的盛会已经开始。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开帷幕,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赴“进博之约”。

虽然进博会落地上海,但却是中国所有城市的盛会,广西、江苏、浙江、山东……全国各地的城市派出“代表团”,举办对接会,进入进博时间。

住在长江另一端的成都,出动1500余家企业顺流而下,推着“购物车”来到进博会,融入全球交易市场。而成都市也借由进博契机,主动向全球推介自己。在4日举办的成都市采购签约仪式暨营商环境推介会上,成都希望能借进博会这个大平台,开创成都与世界经贸交流合作的崭新篇章。

1500余家企业到沪 进博时间:成都向全球展现机遇

推荐会现场 本组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众所周知,进博会是为全球贸易发展搭建的公共平台。“我们当然也希望全世界企业能够看到并且开拓成都市场。”成都市商务局局长陈麟这样说道。

如今,伴随着新一轮开放浪潮,中西部城市正在努力站上潮头,成都也是如此。在进博时间,它又将如何把握这个一年一度的机遇?

数不清的合作机遇

1500余家企业到沪 进博时间:成都向全球展现机遇

11月4日下午4点半,上海锦江饭店大礼堂的大厅中人声鼎沸,汉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多种语言交织中,时不时还能听到两句四川话。西装革履的人们一会儿在这里热聊,一会儿又在另一处寒暄。5点会议开始,嘉宾鱼贯而入,不仅座无虚席,会场两侧与后方也都挤满了人。

“今天的成都,是市场巨大的消费之城……成都人民素来以消费理念先进、爱消费、敢消费而闻名。”成都这样介绍自己。就在不久前,2019前三季度“成绩单”发布,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5400亿元,增长9.7%。其中,传统的餐饮消费保持32.5%的增速,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等超过100%。

居民越发丰富、追求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正是成都企业此次“扎起劲”采购全球产品的一个原因。“顺应消费升级的需要,成都要积极引入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优质产品……使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地得到实现。”陈麟说道。

此次共有53家成都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包括食品、技术、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比如浩通供应链将向卡尔森采购符合“国6”标准的进口车,进一步扩充进口车的市场容量;聚焦于拉美市场的成都环美易购公司将与哥伦比亚咖啡之友展开合作。“成都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和能力,是我们品牌愿意到成都发展的原因。”哥伦比亚咖啡之友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接下来这些成都企业将在进博会上,去寻找更多合作机遇。

同样,成都在进博会前夕组织这场“采购签约仪式暨营商环境推介会”,更是希望通过进博会的平台去展现城市开放的姿态,告诉全球成都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进一步高质量推动对外开放。

“进博会推动众多国家地区的大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数不清的合作机遇。”陈麟说,此次推介会带来了关于产业功能区的“一手资料”,“我们希望能通过采购寻找合作伙伴,进而达到城市产业功能区补链强链的目的,这也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推动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把四川人的技术推向全球

1500余家企业到沪 进博时间:成都向全球展现机遇

实际上,如果近年关注成都的话,应该不会对它这次的主动“投怀送抱”感到惊讶。这已不是成都第一次主动走出去面向国际。

就对外推介活动、经贸对接活动来看,10月17日至21日,成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傅军率团访问马来西亚。在吉隆坡举行2019成都-吉隆坡城市经贸合作交流会,并与砂拉越州商谈促进两地在旅游包机、港口贸易、教育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机会。再早一点,9月8日在迪拜,2019成都-迪拜城市经贸合作交流会举行,有8家成都企业与6家迪拜企业达成合约。

近两年,德国、新加坡、哥伦比亚、日本、韩国、波兰,成都相关代表团可谓是走遍了五湖四海。“一个月也能有好几次,机会不少。”四川永辉超市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记者还了解到,4日签约的双方,哥伦比亚咖啡之友与成都环美易购公司正是在“2017成都·哥伦比亚经贸交流暨美食品鉴会上结缘的。

提升城市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可以说是所有大城市的目标与理想。而企业作为城市重要的细胞,很大程度上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也取决于当地企业参与国际的“触手”有多长。近年来成都努力搭台,不仅为了吸引国际要素走进来,也为了助推企业走出去,更深度地融入全球产业链,推进城市、产业、企业和人才的全面开放。“这次进博会,成都组织1500余家企业参与,希望大家在采购交易之余也能扩大采购视野,学习世界先进经验。”陈麟说道。

在不断推动扩大开放的进程中,今年三季度成都在进出口方面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外贸进出口突破4000亿(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占比28.3%),同比增长18.6%,这个增速在万亿城市中名列前茅。

营商环境越来越与国际接轨

1500余家企业到沪 进博时间:成都向全球展现机遇

“我感到近两年的政策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给了我们宽松的发展环境。”四川天林卓创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我们是走不出去的,更别说走得更远。”

不止一家企业向记者表达了对近年营商环境优化的感受。“应该说成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了。”一位外资企业的高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是外资,之前会觉得政务效率不够高,透明不够好,现在是越来越规范化、法治化。并且如果现在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帮忙,我们写一封信上去,很快就会传达到具体负责的部门,会有人一直跟进我们,做得非常不错。”

实际上,面向全球去做推介交流,成都吸引企业与人才的一项诚意与底气,正是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2019年是成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成都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投资者提供符合国际规则的、更加便利优质的通商服务。

例如,在企业家普遍关注的行政效率方面,成都推进97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企业开办流程缩短为4个,时间从平均28.9天缩短到5个工作日,并力争2020年缩短到1个工作日。

同样,在营商环境领域,成都也有一些自己率先探索的做法。

比如,今年以来,成都在全国首创性发布“城市机会清单”——整合碎片化供需信息,将城市的发展机会和项目合作具体化,解决以往供需双方对接不畅、信息不对称的矛盾。10月28日,成都市新经济委发布了第三批城市机会清单,加起来一共约有1400条相关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还包括了成都邀请的英国、意大利、挪威等11个国家(地区)及省内德阳、眉山、资阳等城市发布的信息,推进区域合作,链接全球资源。

另外,成都也首创“减税贷”银税互动产品,纳税信用评级为A级或B级的成都市纳税人均可申请,不需任何担保和抵押。还有在全国首推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对市场主体实行包容、审慎、容缺的柔性监管等等。一套组合拳下来,今年前三季度,成都交出了“新登记市场主体16.1万户”的成绩,并且在“首店”经济方面,已新增落户国际品牌首店371家,超过2018年全年首店数量。

不过成都的雄心远不止此——“未来的成都,是开拓中国西部市场和整合全球创新要素的战略制高点,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这正是推介会上成都自我介绍的结束语。

每日经济新闻

上一篇新闻

宅家第13天,我看了20部美食剧

下一篇新闻

富婆跳楼,闺蜜与老公合谋自杀灵异事件,背后还隐藏着什么秘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