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文化拓荒与资本拓展

房产就是资产,房价就是投资风向标,谈及城市,就无法回避城市房价问题。如果更具体地分析中心城区,像美国,不同城市的中心城区房价相差悬殊,即使在纽约的中心城区,不同的街区房价也是迥异。

文化拓荒与资本拓展

究竟是什么影响房产价格?房屋质量和居民收入肯定是最重要、也是人们最常想到的因素。让人十分惊讶的是,自身收入不高的艺术家和创意人的聚集度居然对房产价格的影响不亚于房产质量、平均居民收入水平美国的理查德·佛罗里达教授创立了一个“波西米亚指数”,即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等人的聚集度。根据他对美国大量地区所做的长年数据研究显示看遍全美国,无论用什么数据模型,一个区域的“波西米亚指数”都是影响该区房产价格的极其重要的参数。他还发现“波西米亚指数”的组成者虽然收入不高,但对该区的收入水平和人才数量却有着直接的影响。他从数据和理论上证明,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撬动力量。从房地产的角度来说,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人群体的存在不仅提升地产的品质和房价,还提升一个地区的收入水平。

以纽约为例,在近半个世纪里,尤其是近二十几年,如果有一个房地产商步步紧跟着“波西米亚指数”在中心城区的迁移,就一定是纽约最发达的地产商人。这条线路从格林威治村到苏荷、翠贝卡,再到查尔斯,从未改变

格林威治村在20世纪初本是曼哈顿南部的工人区,因为它房价低廉、交通便利而吸引了画廊、小型出版社和演出机构的相继设立,并渐渐成为纽约最早的区,并度过他们创作的黄金时期。但是当时的格林威治村仍旧以低消费为主,与其他成熟的曼哈顿区域相比像是刚刚拓荒的西部,街景“狼狈”。精明的房产商却看中了这个破旧却充满文化活力的地区对纽约人的潜在吸引力,对该区大力投资改造。他们的目光里最终出现了一片灿烂金光。十几年间该地区的房价大幅攀升,使得原来居住的文化人无法承受,大量迁移到了苏荷和翠贝卡空置的厂房和仓库。

苏荷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的西南端,是一个占地不足0.17平方英里居民人口约为6541人的社区。苏荷区地方不大却以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及时尚著称,也成为到纽约旅游的游客愿意去欣赏和停留的景点之一。

作为世界闻名的艺术区,苏荷区原是纽约19世纪最集中的工厂与工业仓库区,20世纪中叶,美国率先进入后工业时代,旧厂倒闭,商业萧条,仓库空间闲置废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艺术新锐群起,各地艺术家以低廉租金入住该区,眼光敏锐的画商在该区先后设立画廊,原在上城高级街区的不少老字号画廊也相继移来。世界现代艺术史的大师级人物:沃霍、李奇斯坦、劳森柏格、约翰斯等都是那里的第一代居民。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纽约市长做出具有高度文化远见的决定:全部保留苏荷区旧建筑景观,通过立法,以联邦政府的立场确认苏荷为文化艺术区。

20世纪80年代,苏荷等地仓库艺术文化也被地产商开掘,又成为纽约最炙手可热的地产。在1982年,苏荷的画廊逾千,艺术家逾万,“新美术馆”及世界顶级现代艺术馆“哥根汉姆下城分馆”先后落成,书肆、餐馆、咖啡座、时装店生意兴隆,一派文化气象,不少街道保留着19世纪鹅卵石地面,二者相映成趣苏荷步入鼎盛时期。

20世纪90年代,苏荷区租金飙升,过度繁华,艺术的活力与纯度不复当年,蜕变为高级旅游点。2000年以后,文化人又不得不再次迁移,大批画廊迁移中文化人立足地和聚居点,之后一批又一批的作家、艺术家从全国各地来到这个街城二十街一带查尔斯区,以当年同样的热情与智慧建成第二个“苏荷”。现在查尔斯也已成为时尚的街区,拥有众多知名设计师的高级公寓作品。

通过这么一条“文化拓荒,资本拓展”的地产建设的线路,我们看到了文化在地产中的价值和文化地产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这种“文化拓荒,资本拓展”的中心城区开发模式,最早在纽约诞生,在最近的十几年,全美已经有众多其他城市进行效仿,比如华盛顿特区、芝加哥圣塔非和巴尔的摩等。

这种“文化拓荒,资本拓展”的中心城区开发模式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这些艺术家和创意人对生活品质独到的眼光。他们安营扎寨的地方定是有特色的街道,包括地道的美食、个性的商铺。这些自由职业者还有创新创业的精神,他们在发现一点萌芽的时候,会添砖加瓦,继续开发,比如创办剧院、音乐酒吧、咖啡厅、特色餐厅等。这种聚集效应又会吸引更多的设施建立。

如此便利又多姿多彩的街区自然会吸引人去消费和居住。

第二,这些人收入有限,有时甚至濒临穷困,所以他们聚集的地方肯定是没有被开发,消费低廉,商业资本的进驻成本低。

第三,这些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很多是“边缘人”,思想迥异,有时还可能行为怪诞。能容纳这些人的地方一定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开放的风气,是个外来人能迅速融入的社会。这样的地方就容易吸引和留住各色背景的人才。

虽然不少城市仿效并企图复制纽约“文化拓荒,资本拓展”的模式,但纽约仍旧是“地产与文化共舞”最丰富、最精致的案例。纽约非常善于捕捉文化因素的萌芽,并把它放大、叠加,从而在曼哈顿创造出迎合不同人群的“文化选择”。

比如,查尔斯这个地区,由于20世纪90年代新兴画廊的聚集而成为下一个开发的对象。为了推动这个进程,同时树立查尔斯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商业资本抓住了另一个要素:查尔斯拥有纽约唯一,也是最大的室内“菜市场”。

它是由废弃的饼干厂房改建,供应超市里无法买到的新鲜蔬果、禽蛋和特色民俗小吃。纽约爱好烹饪的人很多会在周末赶往切尔西“买菜”。商业资本很快就抓住并放大了“烹任文化”的元素。引进著名的美食频道开设摄制基地,在电视上举办“铁厨”烹饪比赛节目,并资助“铁厨”的获胜者在“菜市场”两旁开设私家餐馆。

由此,这个街区的个性就十分鲜明了。爱好美食的人流不断,也为购房者增加了另一个吸引点。精明的房产商们不仅在住房设计上切中查尔斯现代派艺术的氛围,还特别精心打造厨房的设施,甚至不惜重金请来名厨挑选厨房设备。用文化拴住人们的心,用美食拴住人们的胃,这恐怕是地产商们成功的诀窍吧。

翠贝卡又是另一个例子。翠贝尔是爱好电影、寻求纽约工业历史感的人群最喜好的选择。在三四十年前,闯荡纽约电影界的年轻人,不少在附近的码头和仓库打工,由于翠贝卡有地铁,房价低廉,就成群地住了下来。尽管“9·11之后,翠贝卡经济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由一群电影人发起的翠贝卡电影节,举把这个街区推上了时尚的前沿。现在的商业资本抓住了电影和老工业的怀旧情结,他们大多不求现代风格,而把工厂仓库大量改建为高级公寓。

有特色的单位都会保留一整个墙面的红色粗糙砖墙,若墙上有工业齿轮的痕迹就更受欢迎。纽约的商业资本不仅跟随了文化聚集地的迁移,还进一步开掘、放大原有的因素并且充分发挥差异性,达到对市场细分的目的。最近几年,在成熟的“文化聚集区”中,地产商们还进行第二次细分,比如把翠贝卡分出一块更安静而适合家庭居住的区域,命名为“北翠贝卡”。西村,也被划出一块“远西村”。如此第二轮文化深耕,给原以为成熟不便的区域带来了新的机遇。(见200年12月4日《解放日报》中《地产开发与文化要素共舞》一文;作者:宋亦青)

同样是通过文化拓荒带动资本拓展,与美国的“文化拓荒与资本拓展”出现在中心城区不同,中国的“文化拓荒与资本拓展”出现在城市郊区。2005年年底至2006年春,北京市政府为了解决艺术家与管理机关之间关于艺术区和工厂建筑存留问题上的争斗,决定保存工厂建筑,把业绩不良和造成若干污染源的工厂从798陆续迁出,改98工厂(由七星集团管理)为798艺术区,它的正式名称为“北京708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因为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故又被称为“大山子艺术区”。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文化拓荒与资本拓展

而今天提起798,每个北京人和外地人都如雷贯耳,并一致认为那是一个艺术街区。708无疑已成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苏荷式艺术聚落”和“苏荷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合,7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以798厂为主的厂区的建筑风格简练朴实,讲求功能。巨大的现浇架构和明亮的天窗为其他建筑所少见。它们是50年代初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项目,几十年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北京都市文化定位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型、全球化浪潮的到来,798厂等这样的企业也面临着再定义再发展的任务。随着北京都市化进程和城市面积的扩张,原来属于城郊的大山子地区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原有的工业外迁,原址上必然兴起更适合城市定位和发展趋势的、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含量的新型产业。大批

艺术家文化人的入驻,正是这一历史趋势的反映

这批入驻者中,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蛋糕等服务性行业。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他们将原有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的是对于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这些空置厂房经他们改造后本身成为新的建筑作品,在历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开了生动的对话。

这里形成的文化将是地方资源的国际化,是个人理想的社会化。新的798意味着先锋意识与传统情调共存,实验色彩与社会责任并重,精神追求与经济筹划双赢,精英与大众的互动。出现在798的这一现象,牵涉到都市发展、生产和消费模式等广泛的层面。

至少有300位以上的艺术家直接居住在798艺术区或者以798艺术区为自己的主要艺术创作空间,其中还有一些来自国外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来自法国、美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进驻798艺术区的既有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如刘索拉、洪晃、李宗盛、李象群等,也有名不见经传的今日无名他日可能著名的潜在的“大人物”。

艺术家及其公司租用798艺术区的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其中,租用面积最大的是世界知名的、全球最大艺术品收藏与展览公司之一的比利时尤伦斯艺术品公司和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

由于艺术家的“扎堆”效应和名人效应,加上从2004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两届“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所产生的影响,798艺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首届艺术节吸引了8万人次前来访问,其中约60%为中国观众,40%为境外观众其中还有来自巴黎等国外各大城市当代艺术的代表。几次规模盛大的活动,使得798艺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艺术品成交量也与日俱增。

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前德国总理施罗德、奥地利总理、欧盟主席巴罗佐、比利时王妃、安南夫人、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夫人等都先后参观访问过798艺术区。

2003年,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2013年,798名列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总评榜榜单第一名。

798艺术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是中国本土文化交流、渗透的场所。微言之,它也是当代艺术家尤其是先锋、实验、前卫艺术家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舞台,是那些对文化艺术有兴趣、文化层次较高者放松自我、拓展视野、激活思想、启发灵感的场所。

798业与艺术并存,历史与未来同在,它利用了一块废旧的地产,展现出当代中国文化,它是在一块废铁中描金,并闪耀出钻石的光芒。

无独有偶,位于北京西部的石景山也有意像北京东部的798一样依托原有的旧厂房打造文化新产业。

2005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位于石景山的首钢搬迁调整方案,逐步压缩北京石景山厂区钢铁生产能力,2010年年底钢铁冶炼、热轧能力全部停产首钢一直是石景山经济的“台柱子”,生产总值一度占全区GDP的60%以上随着首钢涉钢产业调整搬迁,石景山区开始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危险。石景山方面决定以首钢改造区为依托,建设“中国动漫游戏城”,重点打造“数字高清影视产业基地”、“动漫嘉年华主题乐园”和“影视动漫综合交易中心”。

中国动漫城项目已落户位于北京西部的石景山区,首钢二通厂区已成为集动漫创作、生产、交易于一体的动漫产业园区。动漫产业园区规划总用地约83公顷,总建筑规模控制在120万平方米左右。首钢的老厂房旧机器,缘于传统和历史变成了文化创意产业资源。

目前,石景山区的游戏动漫产业占北京市2/3,占全国1/7,成为了中国数字娱乐第一区。

今天我们讨论中国城市发展时,根本绕不开房地产文化,城市发展与房地产文化几乎是同义词。房地产入侵了建筑,入侵了城市规划,入侵了艺术,入侵了人际关系、社交网络、阶层定位、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并把这一切变成了为房地产服务的大舞台。

所以有人评价说:房地产文化是中国最主流的城市文化。每一天,房地产都在唱大戏;每一天,都有新的文化加入到中国房地产的发展中来。眼见北京依托旧的厂房将新的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得举世瞩目,上海自然也不甘示弱。

上海宝山作为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港口和传统的重化工业区,区域内工业、物流仓储企业数量众多,产业结构历来偏重,环境污染也较严重。近几年来,室山区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方针,抓机遇、破瓶颈,以加快文创产业发展为引领,以盘活资源为突破口,以打造特色产业为主要路径,以重点项目落地为发展抓手,着力推动宝山转型发展,加快实现产业由重变轻、由硬变软、由短变长、由黑变绿的转变。

2012年,宝山区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同年又获得上海市首批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周边一批重点载体和项目加快建设,其中已建成项目58个在建项目18个、拟建项目16个,并吸引集聚了一批文创企业落户宝山。

2013年,全区文创企业共有1300多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2户,全年完成总产出100多亿元。工业设计业、建筑设计业、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媒体业、休闲娱乐服务业形成五大优势产业产出80亿元,占总量75%。

宝山加快培育地铁沿线文创产业项目,形成了“项链串珍珠”的产业发展格局,并将文旅商结合作为发展文创产业的主要路径,渗透到相关的项目中,如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樱花节、上海木文化博览园、上海邮轮旅游节等,都是通过把文化元素与旅游方式、与商业模式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老工业基地而言,通过“文化拓荒,资本拓展”,带动了整个城市的活力动力和可持续性,几年来宝山区域内有一大批产业发展载体和大型商务、商业设施以及博物馆、艺术馆、体育馆、旅游景区的出现。

针对区域工业仓储等用地约100平方公里的特点,推动“五老”等存量资源调整转型:如将棉花、出版、丝绸等老仓库调整改造为上海智力产业园和上海婚礼中心,发展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婚礼文化等产业;将宝杨路老码头调整改造为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成为邮船、游船和游艇“三游”产业发展重地;启动上港十四区等老港区整体转型,建成生态绿化、商业商务、休闲居住、配套文化完善的综合型城市社区;将集装箱老堆场调整改造为复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上海动漫衍生产业园,目前已形成软件信息、动漫产业的集聚态势,将钢渣堆场改造成炮台湾湿地公园,成为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新景点;将国棉八厂、上汽集团等老厂房改建成半岛1919创意产业园、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等,成为文创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设计研发产业的集聚地。

几年来,通过存量资源的盘活,转型的工业仓储用地累积已达近1万亩,吸引各类投资超过300亿元,形成各类服务业载体超过400万平方米。其中:地铁1号线重点打造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重点培育园区,规划建筑面积300多万平方米,重点发展以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移动互联网等高技术服务产业。目前已建成100万平方米,主要有上海智力产业园、博济智汇园、上海婚礼中心城市新汇、北外环信息产业园等。地铁3号线重点打造复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规划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重点发展研发设计、软件信息、电子商务等产业其中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半岛1919、复旦软件园、上海移动互联网创新园上海移动游戏产业园、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上海钢铁金融产业园等约100万平方米的项目相继建成。地铁7号线重点打造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重点发展以动漫衍生与移动互联网产业为引领的文创产业,以机器人智能科技、生物医药和北斗卫星应用为核心的科技产业以生态休闲、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休闲产业。目前已建成150万平方米,主要有上海动漫衍生产业园、上海木文化博览园、美兰湖、闻道园等项目。至2013年年末,“三线”内载体已入驻企业5580户,同比增长31.7%实现税收135亿元。

宝山依托转型载体,瞄准产业高端,主动探索并抢抓产业发展先机,积推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动漫及衍生、软件设计、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文创领域内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促进了全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方面,成功举办2013中国移动游戏大会,并荣获2013年中国移动游戏最佳园区”;已集聚人人游戏、人民网游戏等移动互联网相关企业300多户,产业初步呈现移动游戏、移动商务、移动应用集聚发展态势。在动漫及衍生产业发展方面,推动上海动漫衍生产业园打造国家级动漫衍生产业孵化器和公共服务平台,宝山科技园成为上海市信息服务产业综合基地和上海市品牌优秀园区;在设计产业发展方面,涌现出杨明洁设计顾问、指南工业设计等一批行业内领先的优秀企业,并正着力推动由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杨明洁工业设计博物馆、上海国际新材料创新馆3D打印体验馆、上海工业设计产权交易公共服务平台等共同组成的上海设计谷建设。在云计算产业发展方面,引进了世纪互联、上海科技网等国内IDC业务龙头企业,并正加快建设国内最大的云渲染平台以及3万个机柜、总投资40亿的宝信“云计算产业基地”项目。在平台经济发展方面,已建成上海钢铁交易中心、上海大宗商品信息中心等平台,并正积极推动中国机器人设计应用中心等平台项目建设。

上海著名的文化地点还有田子坊;

田子坊位于中国上海市泰康路210弄。泰康路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1998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马路集市,自1998年9月区政府实施马路集市入室后,把泰康路的路面进行重新铺设,使原来下雨一地泥,天晴一片尘的马路焕然一新。在区委区府的领导支持下,泰康路依据打浦桥地区的功能定位开始实施特色街的工程。

1998年12月28日,一路发文化发展公司首先进驻泰康路揭开了泰康路上海艺术街的序幕,不久,又有著名画家陈逸飞、尔冬强、王劼音、王家俊、李守白等艺术家和一些工艺品商店先后入驻泰康路,使原来默默无闻的小街渐渐吹起了艺术之风。尔冬强工作室每月一次的歌剧演唱会高朋满座。坐落在泰康路220弄的乐天陶社艺展吸引国际陶艺家前来参展,交流,在世界的陶艺界享誉盛名。上海自在工艺品公司的缕青竹刻在沪上的竹刻中独树一帜,畅销港台。

“田子坊”其名其实是画家黄永玉几年前给这旧弄堂起的雅号。据史载,“田子方”是中国古代的画家,取其谐音,用意自不言而喻。使得曾经的街道小厂、卷子废弃的仓库、石库门里弄的平常人家,抹上了“苏荷”的色彩,多了艺术气息熏染。

田子坊是里弄民居,弄堂里除了创意店铺和画廊、摄影展,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咖啡馆。在闲散的下午,人们就着弄堂里的习习凉风,走在洒着明媚阳光的街上,闻着空中的咖啡香味,真个是大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田子坊最大的特色就是,它依然有很多居民在这里简朴地生活。

这会让人有重回改革开放初期的错觉。这里居然还在使用80年代的绿色信箱。在这种环

境下,有一种怀旧的艺术美感。有志成坊的门廊的弄堂,是1933建成的,更让这个地方散发一种别样的艺术风情。

泰康路思南路口的古玩街更是吸引了无数的古玩收藏者在田子坊,由厂房改成的工作室经过艺术的再现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氛围:陈逸飞的工作室体现了古朴、凝重的建筑特点,休息室内的壁炉不仅仅是摆设,还真能生火,在隆冬时节,围在壁炉边喝上一杯咖啡或红茶,谈论着艺术的创造,灵感一定会有最好的发挥。尔冬强的工作室体现出后工业革命时留下的痕迹,二台吊车不仅是摆设,它能照常启动,而天棚的进口透光板更能体现现代建材的运用,这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版画的手工制作,让人有在时光中来回穿梭的感觉。物质可以经过人们的加工、提炼产生另一种物质,艺术的生产充分把人们对现实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己的思想融化在作品中。还有美国的陶艺家杰米开设的陶艺工作室引来无数的“老外”在这里学习陶艺技术。香港的著名陶艺家郑祎也在泰康路220弄设“乐天陶艺馆”,进行国际陶艺界的交流。

泰康路正逐渐走向世界;

文化拓荒与资本拓展

尽管陈先生已经不在了,但陈逸飞先生设计的“艺术之门”跨街雕塑依然屹立在泰康路的东端,它无可替代地成为上海泰康路艺术街的街标,雕塑上方的飘带似乎正在招手,将把五洲四海的游客与艺术家们联结在一起。泰康路的田子坊,真的无愧于“上海的苏荷”、视觉产业的“硅谷”的光荣称号不但是北京、上海在进行“文化拓荒,资本拓展”的实践,在四川成都,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文化拓荒,资本拓展”的实践。

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支路的成都“东郊记忆”旅游景区,按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和工业遗存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在成华区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修建而成,是工业遗存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文化旅游园区。

东郊记忆正在成为集合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成为对接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东郊记忆是成都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工业保护区,在现代美学、当代艺术手法的包装下,成都东郊工业记忆在园区悄然复活,进发出全新的魅力,这里是成都最热门最有特色的摄影胜地,众多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被评为成都十佳婚纱摄影基地之一。

东郊记忆实现了文化创意和旅游服务的有机融合,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示范区、旅游新业态的聚集地东郊记忆为打造城市旅游目的地、成为成都乃至四川文化旅游的新亮点的目标不断努力。

在东郊记忆,一切外观以还原为主,而内容却与文化创意、时尚娱乐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工业”、“记忆”、“时尚”三大主题,给游客以新、奇、乐的游览体验。原红光1号楼被改装成东区文化主题酒店“果然24房”,是众多明星下榻的地方,这里曾是黑白电视机显像管的生产线和装配厂房,中国第支黑白显像管在此诞生。“东郊食堂”服务员身穿工装,装修风格也是定位在当年的食堂风格,饭菜也是儿时熟悉的铁饭盒,瓷盅盛装,唤醒童年记忆,深受游客青睐。人们可以在东郊记忆对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修旧如旧的工业原貌中,回味工业文化,体验时尚文化,感悟天地人生。

园区主推的三条新兴旅游线路,打破了传统单一主体游览方式,将“工业记忆”、“文化创意”、“娱乐休闲”、“现代科技”融为一体,极好地传承了工业文明,发展现代文化,并带来前性高科技体验,给游客带来全方位的旅游东郊记忆也和北京798一样,具有较为广泛的国际影响,成为极具特色的新感受。

创意旅游园区,城市文化新地标。同时园区被称为“中国的伦敦西区”,是最大的演出基地,11个场馆持续上演最具活力的文化演出,最红的明星,最时尚的品牌发布秀,最热门的戏剧,最特别的创意集市,国际艺术展、摄影展以及各类规模庞大的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悉数上演,让人目不暇接。

如今,成都东郊记忆已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审核,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它或许将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人士和爱好者们在成都的最好去处。

有个词叫“家天下”,这说的就是一种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共同体。从建筑角度来说,“家天下”的理念让中国人很注重家庭的私密性。有好的文化内涵的地产就是系于民众所居,是普遍的、大家都能消费得起、符合我们生活习惯的住宅。再通俗点说家不仅是房子,是一让人累了、倦了想停靠休息的地方,所以先有安身立命的好居所才有去闯、去看世界的底气。

我们相信,只要文化在,文化地产“文化拓荒,资本拓展”在世界上的实践或许就不会停止。往日工业的遗址,可以变为今天的文化创意产地,那么今天的文化创意产地一旦陈旧,就会有推陈出新的文化创意在明天落成,或许还将取代今天的文化创意产地。

人类在“文化拓荒,资本拓展”的探索实践中总是不断摸索,有从物质走向精神的需要,因此,文化将是绝对的主角,资本则将自觉地退居其次为文化服务了。

就像30年前我们对于终于能够摆脱集中运行和储存的大型计算机转而进入以个人计算机主导的微机时代称呼为产业革命,今天我们对于每个城市崛起的新的建筑与文化也应该称为市场的“产业革命”;也许有一天,当资本市场的资金都集中运行和存储到大型文化市场的启动,产业革命是让我们的视觉与精神得到最大的满足。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能和地产文化资本市场悄然贯通,不管你对经济了不了解,毋庸置疑,中国文化市场与资本市场携手联姻会越来越密切,也许30年后,会是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时代。

上一篇新闻

意大利返还796件中国文物 外国网友的回复“亮了”

下一篇新闻

因为他们,这座拥有最传统技艺的老城又年轻了起来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