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9日 星期日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简介 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新加坡的经验教训

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近70%预计将生活在城市地区。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研究,城市已经是一半人类的家园。现在全世界有400多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数量正在增加。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宜居性(基于Mercer2012年生活质量调查)

城市越来越密集在亚洲尤为明显。人们不仅从农村和边远地区搬到城市寻求经济机会,而且还搬到其他国家,以便生活在全球城市。亚洲许多重要城市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00至12000II人,其中包括东京、上海、孟买和新加坡。

人们普遍认为高密度意味着城市宜居的终结。密度经常被指责加剧了诸如过度拥挤、犯罪、疾病、污染、贫困和高生活成本等问题。高密度生活经常被报道的负面影响,如拥挤的城市景观、低质量的城市服务、人们对设施使用的竞争加剧以及相关的社会冲突,在一个紧凑、高度建设的城市中创造了一种悲观的生活观。

但人口稠密的城市如果经过深思熟虑的规划,可以为它的居民提供非常高的生活质量。事实上,在最好的情况下,城市可以利用它的密度来发挥它的优势。

这个项目是基于新加坡的城市化经验。尽管新加坡的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7,000人,但在许多宜居性调查中,包括美世2010年的生活质量调查和西门子的亚洲绿城指数中,新加坡一直名列前茅。这个项目的重点是理解和提炼原则,这些原则导致了新加坡独特的高度密集但高度可居住的城市环境的结合。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新加坡世界区位及地区区位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新加坡面积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新加坡人口

1 为长期增长和复兴规划

一个高度密集的城市通常别无选择,只能有效地利用其稀缺土地的每一平方英寸。然而,城市规划者需要采取一种不会使城市感到拥挤和不能居住的方式。

新加坡有500多万人居住在7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直努力实现这一平衡。为了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要,该市已竭尽全力管理土地的需求和供应。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者不会把50年的规划时间看得太长;他们既看发展,也看重建。长期规划、反应灵敏的土地政策、发展控制和良好的设计相结合,使城市拥有密集的发展,不会感到过于拥挤,事实上,既是功能性的,也是美观性的。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在谭宗帕加尔区,重建的不同“城市层次”-保守的别墅、公共住房和商业办公室。

策略

城市规划者应该有一个中长期规划的范围,但也应该考虑到机制,如定期审查,以便随着条件的变化,灵活地调整计划。它们还应实施发展控制,以确保计划得到遵守,并防止在已经密集的城市中出现多余的建筑。这对于建立能够适应长期增长和灵活性的基础设施走廊非常重要。

行动

为未来的发展保护某些地块,包括地块,以适应城市总体规划中涉及的基础设施增长。

确定可升级或重新开发的现有发展,以保持其可居住性和经济价值。

定期审查长期用地计划。

结果

城市均衡发展,生活环境宜人。

物理空间发展符合经济增长趋势。

土地价值维持或增加。

挑战

经济波动、人口和人口变化造成难以将长期增长计划与短期和中期目标挂钩。

地方社区利益与市政府的发展目标和计划相一致可能是困难的。

内容列表样式

2 拥抱多样性,培养包容性

新加坡最初是一个移民城市,现在是不同种族的家园。如今,随着新加坡成为全球城市,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来到这里工作和生活。随着人口的增长,它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多样性有助于使城市成为一个有趣的居住场所,但随着它的到来,需要确保这种多样性不会造成分裂,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密度和多样性在新加坡普遍发挥作用,因为始终同时注重通过鼓励更多的互动来创造包容性。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裕华住宅小区娱乐区。

策略 一个城市需要认识到其多样化的人口基础的不同需求和文化精神,并为这种文化多样性创造条件。公共政策工具的使用以及城市有限的物理空间的智能设计可以帮助充分利用城市的多样性和遗产,并鼓励居民之间更大的社会互动。 行动

与各社区合作,制定方案,宣传和庆祝城市的独特特点和不同文化。

制定政策进行干预,为不同群体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相互靠近生活创造机会。

引入设计元素和功能,使私人和公共空间能够无缝地相互融合,为社会互动创造更多的场所。

鼓励将具有类似利益的“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活动、方案和活动,以建立非正式社区。

结果

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

低群落间摩擦。

挑战

确保在不同社会经济群体之间适当分配资源。

管理具有不同利益的不同社区的融合。

3 让大自然更贴近人们

将自然融入城市有助于软化高度建筑的城市景观的坚硬边缘,并为居民提供从城市生活的喧嚣中得到喘息的机会。

最初的目的是把新加坡建设成“花园城市”,现在已经演变成“花园中的城市”。除了许多公园分散在居民区外,水体还穿过城市,形成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一半的新加坡现在被绿色覆蓋,这不仅美观,而且有利于空气质量,减轻热带太阳的严酷热量。

让新加坡居民体验自然是他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另一个目的是鼓励他们重视自然,从而更好地照顾环境和城市有限的自然资源。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果园中心购物中心的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在繁忙的商业果园路伸展蓬勃发展。

策略 通过引入“无处不在的绿色植物”,以及水体的设计,开发更好的自然景点的通道,以及创造让居民接近自然的空间,使自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行动

确定引入垂直绿地可行的区域。

为开发商制定政策和激励方案,鼓励引入纵向和横向的绿地。

在公园和水体中为城市居民创造娱乐空间。

通过生态友好的工程和设计,促进进入难以到达的自然地点。

将水融入城市环境。

内容列表样式

结果

生物多样性的空间。

冷却表面温度和减少热岛效应。

从事与自然有关的娱乐活动的城市居民比例很高。

一个视觉上吸引人的城市。

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生境。

内容列表样式

挑战

协调机构间工作的复杂性

很难让私营部门积极参与。

维护和保养费用。

4 开发可负担的混合使用社区

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紧凑、人口密集的社区中的安逸可以增加城市生活的乐趣。当基本商品和服务以及学校和娱乐区触手可及时,就不需要通勤到市中心。密度对市政府和当地企业也很有效。一旦有了临界量,为邻里提供共同的便利设施就变得更具成本效益。企业也有足够的赞助人。

新加坡新市镇的居民区提供各种便利设施,这些设施便利,而且一般都是负担得起的。它们的发展还考虑到人口、土地利用、开放空间和基础设施的分层分布,提供了独特的、高密度的、高活跃度的体验。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克莱门蒂购物中心是一个地区节点的例子,其中一个公共大众中转站、公共汽车交汇处、零售店和一个40层的公共住宅公寓是无缝集成的。

策略 利用密集的城市和紧凑的街区可以使城市政府提供共享的便利设施和高效的交通连接,从而增加城市生活的便利。 行动

发展紧凑、可负担的,自给自足的地区/新城镇,有良好的设施和公共运输选择。

引进居住在现有街区的混合用途要素,并为其提供共同的便利。

将街区和便利设施与行人人行道和附近的公共运输节点连接起来。

结果

步行距离内的便利设施。

综合收入住房。

良好的无障碍环境和负担得起的高质量环境的住房/地区。

减少城市中心地区的交通压力。

挑战

平衡优质建造屋苑的供求关系。

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建筑环境,同时保持低成本。

5 让公共空间更加努力

在新加坡漫步时,人们会发现一些不寻常的公共区域被投入使用-铁路线下的空间,运河旁边的空间,建筑物顶部的空间,以及地下火车站附近的空间。通常在其他城市,相邻的、在基础设施之间或周围的地块是死空间。这些休眠空间是大多数城市不能浪费的奢侈品。通过释放这些原本“未使用”的商业和休闲活动空间,新加坡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可用空间的概念。 其思想是使所有空间,包括基础设施空间,服务于多种用途和用户。这样,新加坡增加了土地,以满足居民的生活方式需求。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在连接新加坡两个主要水库的振兴水道Punggol水道上划船。

策略 通过开发或编程,重新创建未使用或休眠的空间,以提供额外的功能,增加城市的生活。 行动

鼓励土地的多种用途,为地块配备功能,使土地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使用。

获得建筑物的增加和改建批准,以便他们打开/连接地下。

在城市中引入灵活的空间,供人们主办和欣赏不同的小型和大型活动。

结果

创造更多的休闲和商业活动空间,而不需要建造新的结构,增加城市的大部分。

挑战

现有的分区和建筑细则可能限制重叠的土地用途。

以不相互冲突的方式协调土地使用和发展可能具有挑战性。

6 优先考虑选择绿色运输和建筑

转向更绿色的交通和建筑系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在几个方面增加了高度密集城市的宜居性。在节能的公共运输系统和环保汽车方面,绿色交通有助于减少污染和拥堵,使城市生活不愉快和不健康。节能建筑有助于减轻城市散热器的影响。全面减少能源消耗和依赖增加了城市的可持续性。

从一开始,新加坡就采取了一种注重资源的增长战略,依赖于其建筑的低能耗环境系统的规划、设计和选择。新加坡继续通过奖励计划和认证方案,鼓励在其建筑和工业中使用资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它还努力开发一个高效的公共运输系统和连接良好的步行道(地上和地下),以便使城市居民能够实际替代使用私家车。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森康MRT-LRT站综合运输系统。

策略 利用城市紧凑的布局和密度,减少交通能源消耗,并通过共享基础设施获得规模经济。为行业建设节能建筑制定绩效标准。。 行动

改善公共运输系统的连通性,考虑通勤者和行人的需要。

制定能源绩效标准和奖励计划,鼓励发展绿色建筑。

确定绿色发展区。

结果

公共运输载客量增加。

减少污染、拥堵和城市热量。

整体能耗的降低。

挑战

安装绿色技术的高昂前期成本阻碍了广泛采用。

改造现有的建筑库存并不容易,而且可能非常昂贵。

7 缓解密度变化,增加绿色边界

一个高密度的城市不需要,也不应该都是关于紧密包装的高层建筑。高层和低层建筑的交叉创造了一个更有个性的天际线,并减少了在拥挤的空间中的感觉。在社区周围设置绿色边界不仅使居民从混凝土结构中解脱出来,而且还有助于创建独特的区域和面积更友好的社区。在身体上,这座城市也显得不那么势不可挡。

新加坡依靠“棋盘式规划”,将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分开,以提供更宽敞的感觉。 那些人口稠密的新城镇被大片的绿地或空地隔开。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莱佛士学院学生带学生通过ABC水域学习小径体验。

策略 利用高度级配和密度差来腾出推动密度,并为物理空间创造视觉放松体验。 行动

在高度密集城市的规划中使用高度变化。

介绍使个别社区和庄园具有特定特征和特性的特点。

在高密度建筑环境中开发和定位放松空间,为人们创造放松和娱乐的场所。

结果

在有限的土地范围内,有很好的居住中心。

建筑环境和天际线的多样性。

减少重复的城市形式和拥挤的感觉。

挑战

对基础设施发展的土地需求的竞争使绿色植物变得更加脆弱。

现有的土地使用分区有大片土地,因此增加步行进入的绿地的机会较少。

8 激活空间以提高安全性

有一种生活中的安全和安全感是享受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因素。人口密集和高度建设的城市往往被描绘成不安全的地方,有时是不公平的。

新加坡一直致力于通过深思熟虑的城市设计和政府干预,让其居民有更强的个人安全感。

设计和激活安全空间的思想来源于城市设计和空间管理的视角。随着新加坡的新城镇变得更加密集,进入空间的“视觉通道”被保留下来,这样社区就可以集体成为“街道上的眼睛”,并参与到维护社区安全的工作中。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居民聚集在不同公寓区的公共区域观看中国新年节目。

策略 通过设计增加对空间的视觉访问,以提高社区寻找安全威胁的能力。将活动空间与其他土地用途结合起来,以鼓励白天、晚上和周末持续的人流和活动。 行动

制定设计指南,以改善开发、庄园和小区的视觉访问。

确定在周末或白天或晚上变成“死”的空间,并重新设计和重新开发它们,以适应多种用途。

结果

减少在公共场所和街道犯罪。

城市居民人身安全意识较强。

挑战

门控社区排斥外人,减少与周围街道和空间的互动,减少了与更大社区的社会联系的范围,这些社区被用作对犯罪和其他反社会行为的威慑。

现有的城市设计可能没有充分重视街道和公共空间的安全。

9 促进创新和非常规解决方案

随着一个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口和建设,它开始面临限制,特别是在土地和资源方面。通常,这个城市必须寻找非传统的解决方案,并依靠创新的方法或技术来绕过这些限制。

多年来,新加坡一直依靠创新的想法来缓解其资源限制。创新的强大动力是存在的,因为更传统的解决方案在新加坡的背景下根本行不通。在这一过程中,新加坡也成为创新城市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并在某些方面成为测试资源节约型技术的活生生的实验室。新加坡城市解决方案行业的增长也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效益。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Biopolis是南北商业园区的研发促进机构的一部分,该园区是在“现场/工作/游戏”环境下形成的。

策略 接受创新和非常规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土地和资源限制问题。 行动

投入时间和金钱开发或定制城市系统,以适应城市的需要和地理,并允许更大的密度。

制定政策和奖励措施,鼓励创新解决办法,使更多的土地利用共存。

结果

针对城市的和定制的城市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和可持续地利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

挑战

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缺乏协调。

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缺乏支持性的体制框架和不充分的研究。

10 加强3P伙伴关系

管理倡导不同方式开发或不开发城市有限土地池的团体的利益是任何市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可能的是,地块彼此靠近,一个地区的发展影响将在邻近地点迅速而强烈地感受到。因此,市政府和所有利益相关者需要共同努力,确保他们不会踩到对方的脚趾,并采取行动降低其他人的生活质量。在最佳情况下,对辖区或邻里负有集体责任。

新加坡丨宜居高密度城市十大原则

游客和当地人沿着果园路的林荫大道排列著树木、街道家具和主题装饰。

策略 将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视为伙伴而不是对手。 行动

积极寻求形成3P伙伴关系,以获得开发或再开发项目的良好想法,管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潜在紧张关系,并建立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结果

政府、私营部门和公众共享任务和资源,以确保发展增加城市的宜居性。

挑战

许多政府机构处于社区参与和形成3P伙伴关系的早期阶段,因此缺乏经验和专门知识。

在利益攸关方之间建立信任需要时间。

挑战和结论

这十项原则提供了对新加坡规划和发展综合模式的洞察,它将城市生活的物理、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结合在一起。高密度城市生活的许多影响可以通过管理高密度城市生活的许多影响。

经常有人提出“新加坡的密度太大?”的问题,并讨论了在密度较大的居民区开始出现的问题。鉴于土地面积有限,新加坡能否支持更高的人口,并且仍然可以很好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城市将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如人口稠密的混合用途发展造成居民、工人和游客之间紧张关系的负面影响?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回收土地和创造可以持续更长时间的建筑物?在竞争经济中,需要采取哪些战略来处理与更多样化人口有关的社会紧张局势?城市基础设施支持系统如何在保持新加坡经济活力、保护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有利于建设有凝聚力社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维持更多的人口?

这十项原则为新加坡如何在不牺牲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支持更大、更密集的人口提供了基础。事实上,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新加坡。研究表明,城市人口越来越稠密和建设起来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正在形成的新城市和正在重新开发的旧城市,希望这十项原则能够成为城市规划者、开发商和居民的起点,从而激发他们发展和塑造城市的想法。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租房攻略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大选的开票夜都会发生些什么?当然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