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5日 星期二

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敲定,新加坡、美国和日本感受到了危机?

时隔多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终于正式发布,至此,一个总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涵盖7000万人口,GDP总量超过10万亿元的中国首个国家层面确认的"湾区"正式宣告成立,成为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及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第四个世界级湾区经济体。

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敲定,新加坡、美国和日本感受到了危机?

与其他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着自己的优势,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的湾区,其面积比纽约、旧金山和东京三个经济区的面积总和还要大,GDP总量也超过了美国的两大湾区,仅低于东京湾区。在基础设施等硬件设备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在施工的深中通道以及粤港澳大桥的落成,都为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有不少观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全球经济中心区,达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目标。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真的成为顶级城市群,这对于新加坡、日本、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之争

根据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珠三角各城市分工明确,香港负责金融贸易,深圳承载高科技产业和创新科技,澳门和珠海主打文娱服务,广州扮演行政枢纽的角色,其他内地城市承接制造业等其他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敲定,新加坡、美国和日本感受到了危机?

可以看出,国家有意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虽然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行中,香港在全球10大金融中心排行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但近几年来,香港地位受到了新加坡的挑战。

从股市成交额上看,受到大量新股上市的影响,香港还是将新加坡甩在了后面,香港证券市场的日均成交额远高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IPO方面,港交所去年年内共有218家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集资总额达2865亿港元,为全球IPO集资金额之首,而新交所去年仅有15起IPO,融资总额为7.3亿美元。

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敲定,新加坡、美国和日本感受到了危机?

但在外汇市场方面,新加坡已经超越香港,成为继伦敦和纽约之后全球第三大外汇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额在5000亿美元左右,在全球外汇交易量中占7.9%。

近几年来,新加坡一直希望成为亚洲商业中心。为了吸引投资者,新加坡今年推出了7500万新元的新加坡资本市场津贴,同时还将在科研领域砸重金,希望希望转型成为科技创新经济体。对于新加坡来说,身处在东南亚众多发展中国家之中,为其提供了经济支撑。对于香港而言,大片的腹地市场则是一个重要优势,大湾区的设立进一步扩大了香港金融机构的服务腹地,香港金融业的总量也将显著提升,届时新加坡想要超越香港恐怕并不容易了

创新科技中心——硅谷和深圳之争

未来的深圳之于硅谷,就好像香港之于新加坡。如今的深圳已经有了可以和硅谷比拟的实力。硅谷拥有举世闻名的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20多所著名大学,以及谷歌、facebook、苹果等科技公司,而深圳在4G及5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科技创新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也诞生了腾讯、华为、大疆等世界级的科技明星企业。

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敲定,新加坡、美国和日本感受到了危机?

经过转型,深圳已经从10年前的靠90%模仿和10%的创新,转变为如今70%的创新和30%的模仿,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89件,创新型企业聚集,新经济、新技术态势很好。与此同时,深圳又恰逢一个赶超硅谷的重要时机——那就是硅谷的衰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硅谷已经到达了顶峰,由于高涨的房租,导致不少风险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旧金山湾区以外的地区,再加上越来越严格的移民新政和其他生活成本,致使硅谷的人才大量流出,不少科技企业高管离职。

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敲定,新加坡、美国和日本感受到了危机?

深圳也是一样,受到高房价的制约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但粤港澳大湾区的划定,一方面可以为深圳输送更多人才,另一方面,大湾区内将会陆续推出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促进人才交往。

制造业中心——东京湾和粤港澳大湾区

和世界上其他湾区一样,粤港澳和东京湾都是依靠港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拿东京湾来说,其港内的货物吞吐量占到了日本的四成,主要进口油气能源产品、工业原料、小麦大豆等食品,同时出口汽车、机械和电子产,在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形成了新型临海工业带。

在经历了早期的港口经济后,东京湾逐渐聚集了日本三分之一的人口,三分之四的工业产值和三分之二的经济总量,目前东京湾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三菱、丰田、索尼等年销售额在1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半数都聚集于此。

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敲定,新加坡、美国和日本感受到了危机?

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如此,拥有广州港香港港、深圳港、珠海港及东莞港5个亿吨大港,世界上最繁忙的十大港口中有三个位于粤港澳,可以说大湾区的吞吐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平,港口经济效益良好。而在工业发展方面,东岸(深圳、东莞)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带,西岸(珠海、佛山)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带,沿海地区以生态环保型重化为主。

当然,粤港澳和其他湾区相比,在产业结构和制造业结构方面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多数城市仍然处在由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阶段,智能化发展仍有不足。除此之外,据中国指数研究院2016年的数据,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比重为62%,而纽约湾区为89%,旧金山湾区为83%,东京湾区为82%。

粤港澳大湾区划定后,各城市之间人员、物资、资金、信息流动将更加便捷,在集合了珠海、佛山、惠州、东莞等地的产业链后,提高协作发展水平,支持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

一直以来,城市群都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粤港澳大区的设立不仅能够联合创造超过万亿美元经济效益,还将迅速拉动中国驶入世界经济快车道。

上一篇新闻

符之文:新加坡城市更新靠公共住屋计划引领

下一篇新闻

李奇霖: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