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200万!川大学子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近日,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刘大一恒经过华为公司多轮面试的高难度选拔,最终脱颖而出,成为西南地区首位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第一档的学生!
这位本硕博均就读于川大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的“川三甲”,在毕业后将加入华为核心研发团队-云语音语义创新LAB,由NLP技术领军专家亲自担任导师,参与NLP技术探索与突破。
这份被旁人视为“奇迹”的殊荣和幸运,在刘大一恒看来,却是一个水道渠成的过程。研究生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一作者身份在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成为2019年Natural Question全球长期公开竞赛冠军、获得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竞赛奖项……
生活中的刘大一恒
此前报道:
女博士年薪156万入职华为!网友:实力演绎美貌与智慧并重
年薪201万!
天才少年也被多次拒稿
刘大一恒是四川自贡人,2009年进入泸州市泸县二中读高中,高考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提前获得了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的高考加分。2012年进入四川大学。
从本科到博士,每个假期,对刘大一恒而言,都是为自己“充电”的好时光。早在本科阶段,他便习惯了放弃寒暑假的休憩,转头扎入自习室和机房内,为ACM程序设计竞赛等一场场学科竞赛训练、备战。
刘大一恒本科参与中国国际软件设计与应用大赛获特等奖
在不分日夜的钻研中,冰冷的代码程序在刘大一恒眼中也逐渐变得“可爱”起来,他对于专业的兴趣也日益浓厚。这一切让刘大一恒决定沿着计算机这条路一直走下去——2015年,他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四川大学本硕博连读的保送机会,开启了新一段旅程。
本科期间刘大一恒作为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参加迎新晚会
刘大一恒与导师吕建成教授
刚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时候,刘大一恒缺乏经验与历练,写好的论文被一次次拒稿。后来,在导师吕建成教授和朋友的鼓励下,他收拾好心情,一遍遍修改打磨自己的论文。
一次、两次、三次……做实验、写论文、投稿……论文投出去一次,又被退回一次……到后来,刘大一恒渐渐习惯了这样的流程。他逐渐明白,失败是科研的常态,而自己要做的,是面对和再尝试,将失败转化为动力。
实验室中的刘大一恒
直到博士一年级时,刘大一恒一篇发表在ACL'2019上的论文,直接实现了川大在读研究生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顶级会议ACL(编注:计算语言学学会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上零的突破,为他的科研旅途开启了崭新的征程。
海外求学时直接睡在办公室
2017年,在导师的支持和帮助下,刘大一恒远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学习交流。陌生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学习让初到海外的他有些不适,但几周后,一流的学术机构的研究氛围和世界前沿课题如同雨露般冲走紧张感,灌溉着他不断滋生的求知欲。到后来,他常常一和同学交流便忘了时间,在实验室浅浅一眠,只等第二天新的讨论和实验。
刘大一恒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期间留下的资料
半年后,刘大一恒依依不舍地结束了交流,一路的所见所感像种子落入心间,催生出更多的期待。
不久后,机会再次降临——荣获唐立新奖学金的他在同学的邀请下前往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始实习。刘大一恒万分珍惜这次机会,研究成了他唯一想做的事。除了睡觉,他把所有时间留给了实验室,甚至有时为了实验,直接睡在办公大楼。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的刘大一恒
华为主动向他伸出橄榄枝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次参选“天才少年计划”,是华为公司主动向刘大一恒伸出的橄榄枝。在旁人看来如同“过五关、斩六将”的选拔和面试,对他而言,更像是对自己多年学习研究的总结和展示。
刘大一恒参与华为“天才少年”签约仪式
最触动刘大一恒的是最终环节的面试,在与公司高管的交流中,他感受到了华为公司对高精尖技术和人才的看重,以及致力科研的情怀。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未来的舞台。
刘大一恒坦言,比起被大家关注的百万高薪,更让他兴奋的是这个机会——能够让自己的所学所知转化为理论应用,创造出更精尖的技术可能。
他说,这正是深埋在他心中的梦想,也是导师言传身教的延续。从本科到博士,他与川大共度了八年时光。如果说海外交流和竞赛为自己打开了高处的窗,那在川大的求知求学便筑起了前行的基石。
刘大一恒寄语学弟学妹:
我想把自己的座右铭送给大家“视野决定上限,能力决定下限,努力决定最终的位置。”
你们身上蕴含着无穷的潜力,希望新同学们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不断提升自我的视野和格局。
同时可以注重自己基础能力的提升,不要过于急功近利,静下心来学习,潜心锻炼自己,走出舒适区,激发潜能,突破自我。
最后,在合适的时间做最正确的事情,不要在最应该努力的年纪选择安逸,尽己所能,不留遗憾。
奔涌吧!后浪。
来源:封面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