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 星期六

因一通电话,这位汕头青年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家养鹅

在潮汕地区,无鹅不成宴

养鹅专业户也有不少

但由于传统养殖方式太辛苦

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个产业

三年前

汕头市澄海区90后小伙子金书涛却回到老家

子承父业,养起了狮头鹅

因一通电话,这位汕头青年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家养鹅


如今,金书涛不仅鹅养得好

还建立起屠宰供应链条

线上推介狮头鹅品牌

把狮头鹅产业链做得风生水起

不仅如此

他还带领当地鹅农一起经营合作社

共同致富奔小康


因一通电话,这位汕头青年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家养鹅


带着卤鹅去读书

金书涛读初中的时候,爸爸金绍足就开始养狮头鹅之路。那时,在韩江水畔搭起鹅棚,早晚各喂一次。每120天毛茸茸的鹅宝宝褪去一身绿色细毛,变成白色鹅脖灰色翅膀的成年狮头鹅时,就可以出栏了。


因一通电话,这位汕头青年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家养鹅

狮头鹅一般120天可出栏

逢年过节,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吃卤鹅跟玩耍。而书涛印象中的过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停地宰鹅。那时还都是人工宰鹅,父母忙着杀鹅烫鹅,书涛兄妹二人就帮忙挑去鹅的细毛。“他们一年到头只休三天,除夕、大年初一和初二。”


因一通电话,这位汕头青年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家养鹅

2013年,书涛考去广州读大学。每次从家到学校,他都会带上整只卤鹅。很多同学从未见过狮头鹅,总念念不忘他家的卤鹅,“怎么能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原来鹅肉还可以这样卤着吃”。


一通电话回乡做狮头鹅

2017年毕业后,工商管理专业的金书涛和很多同学一样,开始打工之路,在大城市工作的金书涛,总觉得自己很渺小,常常感到压抑和迷茫。

另一边,父亲金绍足的狮头鹅生意越做越大,但因文化水平不高,总觉得吃力。父亲心想,儿子毕业后打了几个月工,好像也没有很喜欢这份工,不如回家来发展,“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于是,他打电话试探儿子,问要不要回来帮忙做狮头鹅生意?接到父亲电话后,几乎没有犹豫,“在外面也是上班,不如回来发挥一下自己的能力。”


因一通电话,这位汕头青年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家养鹅

返乡也带来很多闲言碎语,不少人议论,“读大学就应该在大城市找一份工作,不然就去考公务员,干嘛要跑回来干这么辛苦的工作。”可在金书涛心里却没有很大的落差,“在父亲原有的基础上,把狮头鹅生意做得更好,提升自家品牌知名度的话,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创新方式打理传统生意

刚回乡创业时,金书涛买了几本狮头鹅方面的书籍,看完后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像个老鹅农”。当时父亲的生意已经“转型”,养殖交给合作的朋友,自家专注于屠宰和供应。书涛去养鹅户家收鹅来宰杀,“看到鹅长得很漂亮,就都买了回来”。结果被父亲一顿教育,“这些鹅都还没成熟,煮出来就没什么份量”。金书涛这才意识到,仅仅有书本的东西还不够,要稳扎稳打,跟父亲学习和实践。

因一通电话,这位汕头青年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家养鹅


父子携手建屠宰供应链

晚上12点,家里的屠宰场灯火通明。十余名工人陆续到岗,烧水、启动机器。存栏区的狮头鹅被赶进屠宰场,从鹅脚挂上链条到进机器褪毛,再到蜜蜡脱毛、分切内脏等工序,一只狮头鹅从进场到屠宰完冷藏,不到5分钟。

因一通电话,这位汕头青年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家养鹅

2017年,为了让狮头鹅的屠宰生产更为规范,金书涛购进家禽屠宰设备,与父亲共聘有资质的环保公司对原有的污水废物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现在,他们家的屠宰场是当地少有的有规模、有资质且各方面证件都齐全的屠宰场。

一开始儿子回来创业,父亲金绍足还担心他吃不消,因为做屠宰这一行几乎全年不休且日夜颠倒。“为了保证狮头鹅的肉质和鲜度,我们一般每晚12点开始杀鹅,4点开始送货,早上6点左右才收工。”

因一通电话,这位汕头青年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家养鹅

金书涛没有抱怨过,这也让父亲十分感慨:“他回来这几年,生意也逐渐提升,销量也翻了一半。我感觉他经营得比我好。有知识的年轻人就是不一样。”现在,金书涛家的屠宰场每天要宰杀600-1000只鹅。

因一通电话,这位汕头青年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家养鹅

金书涛主还动和一些大品牌寻求合作,澄海当地有名的食肆日日香鹅肉饭店里热销的卤鹅,就是他家的屠宰场供应的。此外,他还通过线下宣传和线上电商平台搭建产品销售网络,不断开拓销售渠道。

因一通电话,这位汕头青年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家养鹅

今年,还有做餐饮的老板过来洽谈,说想在新加坡开一家鹅肉饭店,来了解一下货源。“我之前完全没想过,鹅肉饭店都可以开到外国去。”金书涛觉得这可以是一个新的尝试。


合作社掌门人带大家抱团取暖

除了发展自家的狮头鹅产业,金书涛也加入父亲开创的汕头市澄海区金涛种养专业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第二代负责人。“屠宰场算是狮头鹅行业的一个中间环节,往上要解决养殖户的销路,往下要保证有质量好的狮头鹅可以送到终端。”金书涛觉得由他们来牵头做这个事情,能够凝聚行业内的更多人。目前,合作社主要是帮养殖户解决销路问题,“以前一批养三四千只,加入合作社后,一批会增加到七八千只。”合作社成员平叔说。

因一通电话,这位汕头青年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家养鹅


发展产业,致富有路

回乡三年,汕头青年金书涛不停探索、实践,千方百计参与生产、融入产业,发展适宜自己的致富道路,也带领社员们一起奔向小康。

他们在奋斗中收获的不仅是生活的改善,更是对未来满满的希望。摆脱贫困,还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自身的力量。群众在发展产业中尝到了甜头,更增加了脱贫致富的劲头,从外在的推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努力提高自我造血能力,把饭碗牢牢握在自己的手里。

这种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充溢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也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来源:南方都市报、 汕头橄榄台

上一篇新闻

“黑天鹅”到底是一只什么鹅?

下一篇新闻

教育梦,共筑未来!来自硅谷K12智能教育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