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小心“经济亮丽”假象背后的风险

民进党当局一直以台湾经济成长居“四小龙之首”、股市长居万点创新高,来凸显台湾经济表现佳、民进党经济治理“成功”。不过,最近几个新数据出炉,显示台湾经济表现其实没有当局“大内宣”讲得那么神勇,反而该提防经济掉入衰退的风险。

小心“经济亮丽”假象背后的风险

台湾第一季的经济成长率为1.59%,台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得意洋洋,称“稳居亚洲‘四小龙之首’”,在世界各地区中也名列前茅。但第二季初步估算,就不是那么值得高兴了,虽然还是比其他“小龙”高,但掉到负0.73%,较原先预测下修高达1.23个百分点,既然衰退就实在“不足以言勇”。面对真枪实弹的数据,民进党再怎么能言善辩,大概也说不出类似“经济亮丽”、“20年来经济最佳表现”的话吧!

不过,就短期现象面而言,台湾经济还是有“亮丽的一面”,频创新高的股市让“市场派”常拿来说嘴,认为台湾“经济大好”。但近来股市上涨并非来自基本面,而是来自资金行情,各国家和地区不断降息、宽松,营造出资金行情抬升股市。最明显的例子其实是美国,美国第二季经济衰退幅度高达32.9%,远高于金融海啸、更是史上最严重的衰退,但股市却能支撑在27000多点的高点,靠的就是联准会的宽松带来的资金潮。

这种量化宽松、资金行情带来的资产泡沫、所得差距拉大等恶果,其实在金融海啸后已见识过。对经济衰退台股却创新高,官员反而该戒慎恐惧,哪来得意炫耀之情?而台湾失业率在4、5月突破4%,纵然在6月降至4%以下,违背毕业季后失业率上扬的铁律,原因则完全不值得高兴:“官方”解释是毕业生“怯于找工作”。

小心“经济亮丽”假象背后的风险

台湾经济绝对不是“官方”宣传的那般好;日前台湾财政部门说今年税收将较预期短征1200亿元(新台币,下同),更是经济不佳的铁证。大部分税收的多寡,都与经济表现、景气冷热直接相关。市况佳、交易热,则营业税、货物税收入就多,企业、民众都多赚钱,缴交的营所税、综所税也增。坦白说,财政部门历年对税收估计多采保守态度,近年每年税收都是“超征”千亿元上下,这次却反成短征千亿余元,反映的正是经济情势远不如预期。

小心“经济亮丽”假象背后的风险

未来前景更是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今年全球经济衰退,最大经济体美国在第二季出现超过3成的衰退后,至少仍未能脱离疫情纠缠,许多地方解除封锁后又因疫情再起重新封锁,今年已难逃严重衰退命运。而面对今年大选,选情落后的特朗普不断扩大、加深对大陆的仇视与打击,希图借此拉抬选情;此外,专家都指出疫情将在秋冬后再次流行。台湾经贸关系与大陆和美国都密不可分,美国经济差、中美斗争方兴未艾,这些都让台湾前景蒙上阴影与风险。

民进党当局官员一直把经济成长“居四小龙之首”挂在嘴边炫耀,但我们也必须提醒,只待全球经济复苏,这个“之首”马上消失;因为新加坡和香港是重要的贸易港,受全球封锁、贸易萎缩冲击大而明显,因此单季衰退高达10%上下;一旦复苏后也可望反弹高,台湾切莫以短暂的“之首”自满,更别以为可长期领先。

长期来看,年底或最迟明年,涵盖亚洲15个主要经济体、全球最大区域经贸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要上路,这个区域占台湾出口的6到7成左右,台湾出口与投资将受冲击;而民进党当局期盼的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议(CPTPP)”或是与美国和日本签“自由贸易协定(FTA)”,则至今毫无进展,甚至美国贸易代表已直接拒绝与台湾商谈“FTA”。再加上中美科技战中,大陆已全力建构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台湾的科技产业与供应链有长期隐忧,必须寻找出路。

短期而言,我们认为民进党当局应该慎用资源、准备应变,类似上半年各单位以纾困、振兴为名,虚掷浪费经费与资源的做法,切勿再犯,今年行政当局举债将创十年新高可为警惕。中长期而言,除了突破经贸边缘化的危机外,在供应链重组与“中美争霸”持续时,当局应协助企业而非“指导企业”,切勿以其政治利益与意识型态为本,强迫企业“脱中入美”,这可能为台湾经济与产业带来巨大风险,因为每个产业、每家企业的利益考虑、竞争优劣势不同,更何况中美之间的发展仍充满不确定性,企业与民进党当局都该避免押注一方,更该做好风险管理。

上一篇新闻

广西这所“双非”院校,牵手华为

下一篇新闻

朝鲜也有国际化商场?顾客络绎不绝,看来那里的百姓也很阔绰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