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忽视的前殖民大国,约17%国土依旧是海外领土
1945年9月2日,伴随着二战的钟声敲响,出于全世界政治势力重新洗牌的需要,新兴的霸主级国家苏联、美国开始马不停蹄的积极推进民族解放运动,鼓励殖民地的原住民自己独立,进而打破前霸主英法缔造的殖民地体系,确立自己新的霸权生态。
作为最大的殖民者英国被迫放弃了印度、马来亚、北婆罗洲、新加坡等殖民地,彻底从彪悍的“日不落帝国”变成了说话可有可无的“过气老人”。
而它的“黄金搭档”法国,从殖民地的丢失率角度来看要比好很多,虽然也丢掉了摩洛哥及阿尔及利亚。
但是目前依旧保持着留尼旺、马提尼克、瓜德罗普、法属圭亚那、马约特共计5个海外省,以及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法属南半球和南极共计4个海外领地等海外领土。
这些海外领土的面积共计约有118869平方公里,跟法国公布的672834平方公里总国土面积相除的话,不难发现法国的海外领土在国土面积中占比高达17%以上。
而按照二战后殖民地独立浪潮的精神,法国这17%的海外领土单纯从法国殖民历史来看,是完全多出来的存在,法国的面积应该维持在672834平方公里减去118869平方公里的553965平方公里。
但是历史的结果告诉我们,在殖民地独立浪潮最高潮20世纪中后期,法国这“多”出来的17%土地上的居民,依旧是选择对法国不离不弃,至于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这17%土地上的居民独立的“觉悟”低?
显然不是,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法国人了,既然自己都是法国人了,所谓受法国殖民压迫的情绪就不成立,而这个情绪是殖民地独立的基本,因而这17%土地最终得以保留在法国版图至今。
至于为什么法国殖民地的人会将自己当做法国人,英国的殖民地居民却始终将英国当“暂时的统治者”,追根溯源下来是法国的殖民政策好。英国殖民一个地方,几乎没考虑将其完全融入英国本土,选择扶持当地豪强帮自己统治,将自己的身段放的高高在上。
如此一来英国虽然得以用最低廉的成本,统治了自己遍布全国的广袤殖民地。但英国做法的漏洞也很大,殖民地当地人始终是认英国的代理人,对英国影响往往只是“掠夺者”,美国会从英国独立就是很好例子。
相对的法国人很是聪明的放下了身段,将自己征服的每一块殖民地,都当做是自己版图的扩张,不是临时的原料基地。因而法国人的出发点是建设法国新版图,而非一味地掠夺。
与此同时除了建设基础设施,法国人还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大搞文化同化,在法国殖民地上学的孩子在课堂里,学的行为思想跟法国本土几乎一致,都是自呼“法兰西子民万岁!”。
法国如此专心的经营下,殖民地对法国本土的归属感远强于大多数其他殖民国家。因而也就有了17%土地死也要跟着法国混的“美谈”。
配图来源网络,没发现版权申明,版权人若觉不妥,联系我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