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600606 股票简称:绿地控股 编号:临2021-011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第一季度房地产经营情况简报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房地产项目储备情况

2021年1-3月,公司新增房地产项目储备13个,土地面积137.28万平方米,权益土地面积115.17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296.45万平方米,权益计容建筑面积259.15万平方米。

二、房地产项目开工、竣工情况

2021年1-3月,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538.7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26.9%;完成竣工备案面积270.4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82.7%。

三、房地产项目销售情况

2021年1-3月,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592.4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39.4%;实现合同销售金额702.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9.0%。

四、房地产出租情况

截至2021年3月末,公司出租物业面积为379.05万平方米,出租率为82.1%;酒店客房数为12,246间,入住率为45.8%。2021年1-3月,公司出租物业取得租金收入34,156.89万元,酒店取得经营收入38,318.31万元。

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上述经营情况数据与定期报告披露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相关数据仅供投资者阶段性参考。

特此公告。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1年4月27日

证券代码:600606 股票简称:绿地控股 编号:临2021-020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1年4月23日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与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会议应参加表决监事3人,实际参加表决监事3人(其中出席现场会议的监事2人,以通讯方式参会的监事1人),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会议审议通过了以下议案:

一、 关于公司2020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表决结果:3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二、 关于计提2020年资产减值准备及信用损失的议案

同意2020年度计提各类信用减值损失10.47亿元,资产减值损失33.76亿元。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信用损失基于谨慎性原则,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相关规定,符合公司资产的实际情况;董事会的决策程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未发现其中存在损害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表决结果:3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三、关于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

同意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司董事会提出的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充分考虑了公司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和自身经营模式、未来的资金需求,利润分配预案的审议和决策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兼顾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

四、关于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监事会对公司董事会编制的2020年年度报告发表如下书面审核意见:

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的编制及审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年报的内容、格式符合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各项规定,所包含的信息能从各个方面真实反映出公司本年度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在提出本意见前,未发现参与本年度报告编制和审议的人员有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五、关于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

监事会对公司董事会编制的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发表如下书面审核意见: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的编制及审议程序均符合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的内容、格式均符合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各项规定,所包含的信息能从各个方面真实反映出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在提出本意见前,未发现参与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编制和审议的人员有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表决结果:3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六、关于公司监事变更的议案

根据公司股东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推荐,杨绿波先生(简历附后)拟担任公司第九届监事会监事,徐玲玲女士不再担任公司监事职务。

七、关于终止公司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宜并撤回申请文件的议案

鉴于公司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自发布至今,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政策、资本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且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授权有效期于2021年2月18日再次到期,经综合考虑,公司决定终止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并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撤回公司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2021年4月27日

杨绿波先生简历

杨绿波,男,中国国籍,1982年6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法务合约部副总经理。历任上海市财政局第一监督局科员,上海市财政局政策法规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副经理等职务。

公司代码:600606 公司简称:绿地控股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如下: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并送红股0.5股。以公司截至2020年末总股本12,168,154,385股计算,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042,038,596.25元,共送红股608,407,719股。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的跨国经营企业,同时也是中国首家以房地产为主业并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多年来,公司以“公众化、资本化、国际化”为导向,坚持产业经营与资本运作双轮驱动,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同步发展,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房地产、基建为主业,金融、消费等综合产业并举发展的企业格局。

(一)房地产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具有国家住建部批准的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长期以来,房地产都是公司的核心主导产业。公司房地产主业的开发规模、产品类型、品质品牌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住宅、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高铁新城、特色小镇、会展中心、现代产业园等领域均具有较强竞争力。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遍及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60余座城市。与此同时,公司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推进海外房地产项目拓展,已成功进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海外地区进行项目开发运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海外经营经验。2020年度,公司实现房地产主业合同销售金额3584亿元,稳居行业前列。

公司房地产项目业态多元,主要包括住宅和商办两大类。住宅项目开发完成后基本用于出售;商办项目除大部分出售外,也有部分保留用于出租及商业、酒店运营。2020年度,公司房地产主业合同销售金额中,住宅占比76%,商办占比24%;合同销售面积中,住宅占比83%,商办占比17%。

2.行业情况

(1)政策

2020年,房地产政策层面前松后紧。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及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国内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冲击,中央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整体表现较为宽松;各地因城施策,从供需两端陆续出台房地产相关扶持政策,房地产销售、土地购置、开发投资等快速恢复,至6月已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下半年,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房地产市场快速复苏,局部出现过热情况,中央重提“房住不炒”,并于8月出台以“三条红线”为核心的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严控房企负债规模,同时20余个热点城市从限购、限贷、限售等方面升级调控政策。在融资及调控收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整体市场热度有所下降,核心城市市场热度表现分化。

(2)销售

2020年,房地产市场整体销售表现受疫情影响较大。一季度,受疫情直接冲击,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显著下降。二季度,随着全国逐步复工复产,市场持续恢复,销售额同比降幅逐月收窄。三季度,随着项目施工进度加快、供应增加,楼市有效需求持续释放,销售额同比增速成功转正,局部出现过热情况。四季度,随着“三条红线”政策的出台及热点城市调控升级,市场整体下行压力加大,去化承压。全年来看,全国商品房完成销售额17.36万亿元,同比增长8.7%,仍实现了正增长,但销售增速较2019年明显放缓。其中,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10.8%,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5.3%、11.2%,分化仍然较为明显。

(3)土地

2020年,土地市场呈现“抑-扬-抑”的特点。1-2月,受疫情影响,土地市场成交规模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3月后,为遏制疫情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负面影响,各地加大优质土地供应,同时房企资金面因销售回暖明显好转,叠加多种促进土地交易的措施,土地市场逐渐升温,优质地块溢价率持续走高。8月,央行出台“三条红线”政策,严控房企负债规模,同时部分城市强化土地市场管控,房企拿地积极性大幅降低,土地溢价率逐步走低,市场热度下降。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55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年收窄10.3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在大量优质地块入市拉动地价上涨的背景下再创新高。

(4)开发投资

2020年1-2月,受疫情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几乎陷于停顿。3月后,随着全国复工复产、市场快速复苏,房企纷纷抢抓工程进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月恢复。8月,央行“三条红线”政策出台,房企全力保供应、促销售、抓回款,房地产开发投资仍保持稳定增速。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共完成141443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2244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房屋竣工面积912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

(二)基建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抓住中国新型城镇化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历史性机遇,积极推进大基建板块发展,逐渐形成了房屋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并重,涵盖投资建设、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建筑设计、建材生产、建材贸易、设备制造等业务领域的大基建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末,公司大基建板块在建项目总金额为9752亿元,其中:房屋建设业务7062亿元,占比72%;基建工程2285亿元,占比23%。

公司大基建板块具有全面的工程能力。目前,公司大基建板块具有国家认定的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5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3项、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项;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28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27项,机电工程、冶金工程、公路工程、矿山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22项;具有涵盖钢结构、输变电、建筑幕墙等18个工程领域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321项,具有建筑、市政、公路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22项。

公司大基建板块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公司下属多家基建类企业位居省级建工企业前列,获得ENR全球承包商250强、ENR国际承包商250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房建工程领域三十强、2020贵州企业100强第2位、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十强、江苏省建筑外经十强,中国建筑业AAA信用企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AAA企业、全国工程建设行业AAA信用企业、全国工程建设行业诚信典型企业等荣誉。

公司大基建板块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公司下属基建类企业2020年共获得鲁班奖4项、詹天佑奖3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4项、中国钢结构金奖13项、中国安装之星奖10项、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1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600余项;获得上海市、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各1项,各行业科技进步奖33项;主编或参编行业标准30部、国家标准图集1部;获得国家级BIM奖92项;广西建工以总分第一名荣获第五届广西自治区主席质量奖。

2.行业情况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对建筑行业劳务用工、材料供应、项目履约、成本管控、工程款回收等生产经营工作带来全方位挑战。为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中央审时度势,打出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拳,全力实现“六保”、“六稳”。基建和新基建作为补短板、稳增长、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抓手,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获得从中央到地方的大量政策倾斜,为建筑业保持平稳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全年,全国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1.2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7.2%,创近10年新高。全年,全国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6.4万亿元,同比增长6.24%,比去年同期增长0.56个百分点;新签合同额3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比去年同期增长6.4个百分点。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稳固。

从细分领域看,2020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9.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7%,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1.3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0.9%,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 2.2%,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8%,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5%,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1.4%。

(三)金融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大金融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布局的产业板块之一。公司牢牢立足于“投资+投行”的大资管全产业链布局,依托自身品牌及资源优势,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逐步形成了债权业务、股权业务、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齐头并进的业务格局。

债权投资业务,主要包括房地产基金、小额贷款及融资租赁业务。房地产基金业务,面对疫情造成的诸多困难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一方面聚焦北上广深、重点省会城市和新崛起准一线城市,加大核心区域项目拓展;另一方面加大存量项目风险排查工作,确保产品按期兑付。小额贷款业务进一步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四家小贷公司重点结合不同区域需求开发新产品,特别是针对疫情开发出“抗疫贷”新产品,进一步增强了核心竞争力。融资租赁业务深耕细分行业,持续挖掘教育、医疗等潜力行业,在供应链金融上迈出重要一步。

股权投资业务,不断提升募投管退的全流程运作能力。募资方面,坚持基金化运作模式,重点发力社会化募资。投资方面,聚焦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两大主题,先后投资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投后管理方面,将自身优势匹配到投资中,对已投项目进行多方位赋能。退出方面,推动一批前期投资项目登陆不同层次资本市场,取得良好投资收益。

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业务,主要包括资产管理、并购重组和产业基金。一是大力抓并购业务,重点把握“健康投资+文化消费”的机会,关注医疗健康、文化娱乐、新型商旅等消费领域的成长型企业,寻找并初步储备了一批并购标的。二是联合外部机构,在公司重点发力的战略方向设立专项并购基金。三是进一步打造产融结合平台,不断挖掘和盘活公司体系内的存量资产。

同时,公司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提出以数字科技重塑产业内核,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绿地数科集团,升级打造不动产使用权流转平台、产业生态孵化平台和G优会员权益服务平台三大平台。此外,2020年12月4日,绿地金融牵头的财团成功获得新加坡数字批发银行牌照,在获取核心牌照方面实现关键一跃。

2.行业情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各国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从下半年开始渐进复苏,但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仍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全年负增长已成定局。在保就业、稳增长的基调下,2020年以来央行加码货币政策,全年M2和社融增速明显高于名义GDP增速,全年维持流动性较为充裕的局面。但随着国内疫情率先基本得到控制,央行货币政策正在从危机模式逐步回归常态化,货币政策边际上有所收敛,基调重新转向稳健中性。货币宽松的下半场将更加注重宽信用,更加注重流动性直达实体经济,避免“大水漫灌”,力求“精准滴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四)消费

顺应中国消费升级的中长期趋势,公司不断推进“大消费”战略,特别是重点发展与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中高端消费业态,主要包括商贸、酒店旅游、汽车服务等。

1.商贸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在国家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促进消费升级、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举办进口博览会等背景下,公司以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为核心平台,围绕引资源、扩进口、促消费,提升产业规模和发展能级,加快打造消费全产业生态链。

高能级打造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核心平台。公司立足“建平台、引客商、促成交、发新品、优服务、做延伸”,整合上游采购、贸易服务、展示交易、物流仓储、零售分销等功能服务,全力打造“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核心平台,使之成为国内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及竞争力的进口商品集散地、首发地。

加速零售全国化布局。加快业务提质增效,加强营运流程标准化,优化商品丰富度,进一步提高供应链能级,积极部署智能零售,加快拓展线上业务,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截至2020年12月末,已在全国23个城市开业近100家零售门店。

抢抓海外优势资源。依托贸易港平台优势,优化全球供应链,巩固肉食、水产、水果、粮油、酒饮、休闲食品等核心品类进口规模;与法国独立珠宝品牌卡洛芙合作,以独家授权商身份推动品牌在国内首发;以展团方式组织海外17个轻奢小众品牌参展进博会,助力品牌落户并开业首店,同时积极推动海外供应链投资落地。

加快投拓物流项目。聚焦长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株潭、武汉、西安、郑州等重点区域,依托商贸零售全产业链布局能力,加快优质商贸物流项目拓展,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培育经营能力。

(2)行业情况

贸易端。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20年秋季)指出,我国重点商品进口增势明显,进口商品结构更加优化;2020年前十个月,消费类产品增势明显,农产品进口增长16.4%,其中粮食、肉类(包含杂碎)、食用植物油、大豆进口量分别增长28.5%、68.8%、2.7%和17.7%。同时,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举办的一场规模最大、参展国别最多、线上线下结合的国际经贸盛会,传递出坚定扩大开放、共享中国大市场的积极信号,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消费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万亿元,最终消费占GDP比重达到54.3%,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同时,随着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消费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后疫情时代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叠加前期各项促消费政策效果,消费市场有望延续回升态势。

2、酒店旅游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自2005年就涉足酒店旅游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实力。自2018年起,公司酒店旅游业进一步向“酒店、旅游、会展”转型升级。

酒店方面,公司现拥有“铂瑞”、“铂骊”、“铂派”、“柔和”、“魔奇”等十大品牌序列,涵盖标准酒店、特色酒店和小镇酒店三大类型,可满足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不同的细分市场的需求,品牌架构日趋完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截止2020年12月底,公司拥有营运酒店45家,客房总数12246间,其中自营酒店30家,海外酒店2家。同时,公司不断加快自主品牌输出管理步伐,积极抢占全球市场,成为了国内屈指可数的以轻资产输出拓展海外市场的酒店旅游集团。截止2020年12月底,公司投资和管理的酒店项目已遍布国内及亚洲、澳洲、美洲、欧洲、非洲等全球多国约100座城市。未来,公司将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扩大酒店项目全球版图。此外,将继续保持同洲际、万豪(喜达屋)、美利亚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的良好战略合作关系。

旅游方面,首个微旅游度假目的地于5月在上海三甲港正式开园;上航国旅成功落地遵义机场全航线合作项目,成为国内首个由旅游集团独家运营百万级以上机场所有航线的全方位航旅合作项目,有望成为旅游板块新的增长点。

会展方面,在“第三届中国进口博览会”期间,十大绿地国际会展展馆正式发布;绿地巴塞罗那和绿地汉诺威两家合资会展公司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南昌国际博览中心于4月由绿地巴塞罗那会展公司接管,加速成为绿地会展在江西的新名片。

2020年,公司酒店旅游板块获得了多项荣誉。其中,酒店旅游集团荣获了“中国饭店集团60强”、“中国最佳酒店管理集团”、 “2020年度中国最具品牌价值酒店管理公司”、“最具成长性文旅集团”、“2020年度旅游服务业最佳雇主”等称号;铂瑞品牌荣获品致排行榜“年度最佳酒店品牌”;上航国旅荣获中国旅行社协会“旅行社品牌20强”称号。

(2)行业情况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乃至全球,对酒店旅游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下半年,随着国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酒店、旅游、会展板块的国内业务依次逐步进入恢复期,但限于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及国内疫情防控需要,中国出入境旅游复苏尚待时日。

疫情对民众出行的消费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消费者对酒店卫生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国内旅游产品明显变化,和陌生人接触少的自助游、小团游、定制游受到欢迎。疫情带来的经营压力也让行业进入新一轮洗牌期。但在此背景下,市场也孕育着机遇,如兼并整合、消费者互动、新业务模式、流程自动化和加大数据运用等等。成功捕捉发展机会的企业有望在市场恢复增长的周期中占据先机,建立竞争优势。

会展方面,从6月份起,国内的线下展会陆续恢复。但在疫情全球扩散蔓延的背景下,2020年的各大展会举办方,更聚焦于其自身国内展会的招商和观众的招募。同时,疫情期间,线下展会的受阻,让在线展会需求明显提升,给行业带来了新影响。经历过此次疫情以后,会展生态圈必然有一个自我恢复和竞争提升的机会窗口,积压的企业参展观展需求,短期内也需要和将得到释放。

3.汽车服务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汽车服务业立足于传统4S店业务,始终秉承客户终身化、厂商战略化、管理集中化、员工专业化的经营理念,着力培育销售服务一体化产业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贴心的管家式汽车服务。2020年,更明确了企业“高端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

截至2020年12月,公司共在十九个城市设立了44家4S店,主要销售的汽车品牌包括劳斯莱斯、玛莎拉蒂、保时捷、宝马、MINI、林肯、奥迪、捷豹路虎、凯迪拉克、沃尔沃、英菲尼迪、上汽荣威、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大众斯柯达、三菱、别克、雪佛兰、一汽马自达、长安马自达、福特、东风日产等。

(2)行业情况

2020年,汽车市场呈现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一季度,汽车产销受疫情影响大幅下降。二季度开始,随着疫情逐渐趋缓,全行业扎实推进复工复产,伴随各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持续带动,汽车市场逐步复苏,月度销量同比持续保持增长。全年,全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99.4万辆和2017.8万辆,虽然同比分别下降6.5%和6%,但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2.7和3.6个百分点,总体表现好于预期。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伴随国民经济稳定回升,消费需求还将加快恢复,中国汽车市场总体潜力依然巨大。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5.2 公司债券付息兑付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020年12月10日,绿地集团2015年公司债券(第一期)按约定支付了最后一个年度债券利息,并兑付了到期债券本金;2021年1月21日,绿地集团2016年公司债券(第一期)按约定支付了最后一个年度债券利息,并兑付了到期债券本金。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所有其他公司债券均按约定支付了2020年度债券利息(如有),无债券本金到期情况。

5.3 公司债券评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020年6月,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出具了《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债券2020年跟踪评级报告》:维持绿地集团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同时维持“15绿地01”、“15绿地02”、“16绿地01”、“16绿地02”的债项信用等级为“AA+”。

2020年6月,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与相关债项2020年度跟踪评级报告》:维持广西建工集团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17桂建01”信用等级维持AAA。

2020年6月,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及“18桂建Y1”2020年度跟踪评级报告》:维持广西建工集团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同时维持“18桂建Y1”信用等级为AAA。2020年9月,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关于将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及“18桂建Y1”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的公告》:维持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维持“18桂建Y1”的信用等级为AAA,将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2021年3月,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关于下调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及“18桂建Y1”评级展望的公告》:维持广西建工主体信用等级AAA,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维持“18桂建Y1”信用等级AAA,并移出评级观察名单。

2020年6月,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及“19桂建Y1”2020年度跟踪评级报告》:维持广西建工集团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同时维持“19桂建Y1”信用等级为AAA。2020年9月,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关于将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及“19桂建Y1”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的公告》:维持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维持“19桂建Y1”的信用等级为AAA,将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2021年3月,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关于下调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及“19桂建Y1”评级展望的公告》:维持广西建工主体信用等级AAA,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维持“19桂建Y1”信用等级AAA,并移出评级观察名单。

2020年6月,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跟踪评级报告(2020)》:维持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维持“20桂建01”的信用等级为AAA。2020年9月,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中诚信国际关于将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的公告》:维持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维持“20桂建01”的信用等级为AAA,将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2021年3月,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中诚信国际关于将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和债项信用等级撤出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并将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的公告》:维持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AA,维持“20桂建01”的信用等级为AAA,将上述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撤出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并将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

“19建工Y1”、“19建工Y2”、“20桂建02”、“20西建01”无债项评级。

5.4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开年之后,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冲击全国,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夏秋之交,我国又遭遇了多年未有的汛情,各项工作困难增加。中央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并部署实施以“三条红线”为核心的审慎监管制度,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逻辑发生深刻变化。面对这种非同寻常的背景,公司上下按照“凝心聚力奋进、同心同欲同行”的要求,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谋发展,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中取得了“六有”发展局面:抗疫有担当,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彰显了担当与作为;发展有成绩,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向好,总体实现正增长;转型有实效,在稳定房地产的同时,基建、消费、金融等产业快速发展、大踏步上台阶,为持续成长提供了重要支撑;改革有突破,项目跟投等改革措施正式试点,为机制创新打下了基础;工作有亮点,在落实房地产重大项目,以及做响贸易港、控股广西建工、获取金融牌照等重点工作上,推进有力,成效显著;品牌有影响,相关工作受到政府、主流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营造了良好氛围。

(一)发挥优势,服务大局,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彰显了绿地的担当与作为

疫情爆发后,公司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全国防疫抗疫大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全球采购医用防疫物资。疫情初期,发挥全球布局及跨境贸易的优势,千方百计采购医用防疫物资,缓解国内防疫物资紧缺压力。累计采购口罩、手套、防护服、额温枪、护目镜等紧缺物资480万件,货值超过6300万元。大力驰援全国抗疫一线。先后多次向全国抗疫主战场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市捐赠紧缺医用物资。同时,第一时间向上海等10多个省市捐赠了当地急需的防疫抗疫物资。累计捐赠物资303万件,总价值3710万元。全力做好酒店服务保障。武汉铂瑞、魔奇、铂派等酒店,免费接待一线医护人员近3.7万人次。上海、海口、银川、三亚、沈阳、扬州等地多家酒店接待隔离留观人员超过4万人次。高效完成医学设施建设。公司旗下天津建工、西安建工、江苏省建、贵州建工等大基建成员单位,在民工紧缺的情况下,管理干部亲自“上火线”,先后完成了多个医学设施等紧急建设任务,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持续保障日常民生供应。疫情期间,全国80多家G-Super绿地优选超市不间断营业,民生商品供应充足,总体运行平稳,为保供给、保稳定作出了贡献。

(二)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向好,总体实现正增长

2020年,公司上下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特别是二季度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后,大家以“5+2”、“白+黑”的拼搏精神,抢抓机遇、大干快上,全力以赴稳增长抓发展,推动主要经济指标“逐季改善、趋势向好、全年实现正增长”。全年实现经营收入4558亿元,同比增长6.5%;利润总额307亿元,同比增长0.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2%;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47亿元。

(三)房地产业克难前行、主动作为,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0年,在疫情、汛情、调控等因素的叠加作用下,国内房地产市场形势严峻复杂。面对这种相对困难的外部环境,公司房地产业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总体取得了积极成效。市场营销克难前行。直面疫情冲击,创新营销模式。推进节日营销,抢抓疫后客流。调整管理办法,狠抓存量去化。全年完成合同销售金额3584亿元,其中住宅占比76%,商办占比24%;回款3089亿元,回款率86%。项目拓展积极推进。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提升至70%左右。特别是紧紧围绕重点区域、聚焦核心城市、用好产业资源,着力推进战略性勾地。武汉天河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先后落地。全年共获取项目90个,新增权益土地面积1256万平方米,权益计容建筑面积2680万平方米,权益土地款838亿元,为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劲。项目建设不断加强。克服疫情、汛情等不利条件,着力打通断点和堵点,狠抓复工复产复效,全力保供应保交付。经过努力,全年完成新开工面积3178万平方米,新增有效供应面积2272万平方米,竣工备案面积2356万平方米,为业绩达成提供了支撑。技术研发持续提升。把握疫情背景下的健康需求,推出“健康宅2.0”产品标准,并大规模落地应用。与同济大学联合创新成果获评“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联手华为等,成功研发了绿地第一代人工智能家庭大脑“绿芯系统”。年内,绿地产品共获奖411项,其中国际类奖项78项,国家级奖项26项。海外业务加速去化。韩国济州梦想大厦项目在各方的努力下,成功竣工交付,并实现销售回款约40亿元。加拿大多伦多君峯项目竣工,亦进入交付回款阶段。

(四)基建产业抢抓机遇,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为公司整体稳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基建产业在疫情背景下逆势抢抓机遇,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业绩全面增长,产业版图、发展能级、市场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为公司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产业平台成功运作。绿地大基建集团正式组建,并围绕“四赋能一风控”等核心功能,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全面统筹、协调和推进基建产业发展,产业平台功能逐渐发挥,增强了“绿地大基建”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产业版图进一步扩大。通过参与混改的方式,战略性控股了双千亿级的广西建工,并快速将其纳入绿地大基建战略全局,成为基建产业持续成长的重要力量。此外,还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积极收购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参与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等混改工作。经营业绩全面增长。各基建成员单位克服疫情等困难,狠抓生产经营,全力以赴推进更好更快发展。全年合计完成营业收入2334亿元,同比增长24%,总体规模和能级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拓展有力推进。抓住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增加有效投资、推进“两新一重”建设的契机,着力加强市场拓展,拓展了一批大客户,承揽了一批大项目,业务规模持续放量,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此外,通过与房地产协同,还承接了一批综合开发中的基础设施项目。全年新签合同6103亿元,同比增长62%。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成立绿地大基建技术研究院,聘任5名院士为首席专家,着力提升科技水平。累计获得多项工程技术奖项,包括鲁班奖4项。广西建工、贵州建工、江苏省建等成员单位在装配式建筑、3D建筑打印、智能建造等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五)金融、消费等综合产业危中寻机,持续推进创新转型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打开了新的发展局面和空间

2020年,金融、消费等综合产业一方面直面挑战、砥砺前行,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奋发有为,危中寻机,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工作成果,为未来发展夯实了基础,打开了新局面、新空间。

1.金融产业。经营业绩稳定增长。债权、股权等基础业务克服困难,实现了稳健经营,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7亿元。引战工作积极推进。绿地金控的股权多元化改造有序推进,积极引入战略性投资者,着力增强资本实力。核心牌照取得突破。成功获得了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募资融资持续加强。新增社会化募资54亿元,同比增长8%。

2.商贸产业。贸易港平台功能持续做强。截止年末,已累计吸引70个国家和地区的176家企业入驻,设立国家馆46个;同时,在全国建设分港10家、开业运营4家。对接服务进博会成果丰硕。进博会期间,先后与34个国家的68家企业达成采购意向,组织了32个国家和地区的155个海外品牌参展。全球供应链资源加速落地。与南美最大的牛肉商美利华开展战略合作,扩大牛肉进口;与法国独立珠宝商卡洛芙设立合资公司,推动其品牌在国内首发。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国际贸易、零售等业态进一步放量,全年营收80亿元,同比增长19%。

3.酒店旅游产业。酒店业务,直面疫情冲击,不断提高酒店入住率,提升经营效益;继续推进酒店轻资产管理输出,全年签约项目20个。旅游业务,在上海三甲港打造了首个微度假项目,取得良好的效果,并逐步在多地复制推广;上航国旅成功落地了遵义机场全航线合作项目。会展业务,形成了公司会展场馆运营管理的基本模式,确定了未来两年10个重点场馆开业运营的方案,并在进博会期间进行了发布和推介。

4.健康及科创产业。积极整合健康及科创产业资源,为房地产主业项目落地、招商运营提供赋能。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医药集团、上海交大医学院等开展合作,在长三角重点区域推进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投资建设。

此外,汽车、能源、绿化等产业也克服困难,保持了稳定经营,其中汽车销售收入近90亿元,实现了平稳增长。

(六)优化体制机制,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0年,公司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优化体制机制,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如:优化动力机制。对条件相对成熟的单位进行授权,试点实施项目跟投、成就共享、管理费用包干等动力机制改革举措。加强资金工作。对照“三条红线”监管政策,推进降负债、去杠杆、优结构工作。坚持“现金为王”,加强现金流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应收款催收清欠。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房地产单位人员配置,降本增效,提升人才能级。

(七)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品牌形象进一步凸显

2020年,公司在疫情背景下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改革发展与创新转型,得到了政府、主流媒体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品牌形象进一步凸显,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比如,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先后莅临绿地贸易港视察指导,并予以充分肯定。又比如,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对绿地防疫抗疫、复工复产、转型发展等工作,进行了密集报道,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还比如,绿地成功被中宣部选为“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系列宣传案例,扩大了社会影响。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财政部于2017年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取代了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统称“原收入准则”)。本公司于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以及通知,对会计政策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原收入准则下,本公司以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新收入准则引入了收入确认计量的“五步法”,并针对特定交易或事项提供了更多的指引。在新收入准则下,本公司以控制权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

本公司根据首次执行新收入准则的累计影响数,调整2020年1月1日的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相关项目金额,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本公司仅对在首次执行日尚未完成的合同的累计影响数进行调整。

本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对2020年1月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影响汇总如下:

单位(元)

注:会计政策变更对本公司母公司无影响。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本公司2020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一级子公司1户、二级子公司共160户,详见本附注九“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

一、 重要提示

1.1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1.2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审议季度报告。

1.3 公司负责人张玉良、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蕴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吴正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完整。

1.4 本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二、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和股东变化

2.1 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2.2 截止报告期末的股东总数、前十名股东、前十名流通股东(或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2.3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前十名优先股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三、 重要事项

3.1 报告期公司经营情况简要分析

一季度,宏观经济继续保持了回升向好的总体态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房地产调控向纵深推进,继“三条红线”后又陆续出台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重点城市集中供地等监管政策,行业发展逻辑进一步改写。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聚焦转型、改革、创新、团队、风控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进落实年初以来制定的各项新举措新要求,狠抓全年工作开局,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增长,房地产、基建等产业均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公司降负债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条红线”提前转绿达标。

1.在持续降负债的同时,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全面增长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67%,其中:房地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29%;基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56亿元(内部抵消后),同比大幅增长122%。实现利润总额71亿元,同比增长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7%。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推进降负债、去杠杆工作,一季度累计压降有息负债约181亿元,实现现金短债比指标超过1.0的央行监管基准线,“一条红线”提前转绿达标。

2.房地产业以深化改革带动发展突破,业绩快速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一季度,公司房地产业一方面顺应行业的长期性变化趋势,坚决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能;另一方面,紧贴市场,全力以赴去化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狠抓当期业绩。一是改革措施深入实施。包括:推进项目跟投。对新获取的市场化项目、收并购项目,实施团队跟投、成就共享和管理费用包干。一季度批准跟投项目7个,进一步拓宽了改革的广度,并带动了其他项目管理提升。推进管理体系改革及业务部门职能调整。对房地产事业部实施分类管理,A类事业部扩大放权,B类事业部加大赋能;对主要房地产业务部门进行职能优化,并按照“业绩挂钩”的原则,完善考核激励制度。二是销售业绩快速增长。围绕业绩目标,广泛开展春节促销活动,“从头开始”狠抓销售。更大力度推进商办去库存、大盘销售、回款等核心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一季度实现合同销售金额702亿元,同比增长39%,回款671亿元,同比增长43%。三是复工达产有力推进。聚焦保供应、保交付、保重大功能性项目节点,突出早布置、抓重点、抢条件,狠抓工程开局。一季度,累计新开工539万平方米,新增供应283万平方米,竣工备案270万平方米。四是产品力进一步提升。更加注重产品研发创新和产品塑造。集团层面,成立了产品研究院,深化客户研究,着力打造健康宅、科技宅、孝亲宅、堂墅等“三宅一墅”创新产品系列;事业部层面,推动成立产品力委员会,多线协同推进产品力建设。继续开展与头部科技企业合作,提升科技水平。五是项目拓展稳健推进。根据土地市场形势及金融监管政策,审慎稳健推进投资拓展工作。新获取项目13个,权益土地面积115万平方米,权益计容建筑面积259万平方米,权益土地款121亿元。

3.基建产业抢抓机遇,全力提升产业能级与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快速高质量成长

一季度,基建产业按照“规模上台阶、发展上水平”的要求,持续优化体制机制,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总体呈现出精神面貌佳、发展动力足、发展成效好的可喜局面,为公司整体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是经营业绩高速增长。旗下各基建成员企业围绕季度指标,早部署、早行动、大干快上,全力抢产值、抓业绩。合计完成营业收入7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2%。二是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把握中央和地方狠抓“十四五”开局、推进“两新一重”建设的契机,着力加强市场开拓,拓展了一批大客户,承揽了一批大项目。累计新签合同金额1859亿元,同比增长94%,中标10亿元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27个,并在冷链物流、智慧城市、新能源等新基建领域实现突破,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产业版图进一步扩大。通过混改,完成对上海水利工程集团的投资并购,进一步补齐了产业链短板。与南昌市政府及江西国控集团开展战略合作,联手打造重量级的大基建产业投资集团。此外,旗下西安建工还完成了陕西中大机械集团的混改工作,掌握了国内领先的路面摊铺及压实技术。四是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完善科研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围绕生产经营需要立项了一批重点科研攻关课题,取得了上百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填补了多项空白。旗下广西建工的塔机搭乘中欧班列出口海外市场;江苏省建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获得首个境外工程“鲁班奖”。五是“上线入库”平台成果超预期。实现了大基建采购数据平台从无到有、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为后续整合供应链资源、实现降本增效及金融赋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4.金融、消费等综合产业加快创新转型,业务规模持续放大,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

一季度,金融、消费等综合产业抢抓机遇,着力推进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持续放量、提质、增效、升级,进一步打响市场品牌,提升发展能级。

金融产业。实现利润总额7亿元,完成社会化募资21亿元,顺利完成首季业绩目标。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To A科技金融平台、To B供应链金融平台、To C消费金融平台三大平台加快搭建。债权、股权、资本运作等基础业务经营有序开展。新加坡数字银行即将完成注册设立。

商贸产业。与进博局合作,成为第四届进博会组展商。同时,受商务部邀请,成为首届消博会组展商。在核心商圈落地“进博城市体验店”,加快贸易港零售化。与巴西美利华集团合作,在海南打造国内最大进口蛋白产品集散中心。以海外市场复苏为契机,抢抓贸易大单,推动进口贸易规模放量。

酒店旅游产业。酒店业务,克服局部疫情反弹影响,多措并举努力创收;推进轻资产管理输出,签约项目4个,并与9家企业达成合作。旅游业务,把握建党百年契机,发力红色旅游等特色主题游,推出100条红色旅游线路。会展业务,扎实推进各场馆运营及开业筹备工作。

5.聚焦关键环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季度,公司聚焦改革发展和创新转型中的关键环节,持续推进降负债去杠杆,推动薪酬体系改革,强化廉洁从业和内部管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3.2 公司主要会计报表项目、财务指标重大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下转D70版)

上一篇新闻

与特朗普“谈崩”,继续被制裁,朝鲜经济还能怎么办

下一篇新闻

刚需族福音!上海一大波新盘来袭!预算400w+的人笑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