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踞在中国的外资轮胎力量到底有多强
2000年以来,外资品牌轮胎在中国的产能不断扩张。轮胎商业数据中心显示,外资轮胎企业在中国的半钢胎(轿车轮胎)年产能,达到2.6亿条。据悉,外资品牌在华扩产,主要集中在乘用车轮胎产品,卡客车轮胎发展较为缓慢。
目前在中国的主要外资轮胎企业包括:普利司通(日本)、米其林(法国)、固特异(美国)、马牌(德国)、住友橡胶(日本)、倍耐力(意大利)、韩泰(韩国)、优科豪马(日本)、固铂(美国)、通伊欧(日本)、锦湖(韩国)、耐克森(韩国)、佳通(新加坡)。在中国的乘用车轮胎市场,这些外资轮胎企业反客为主牢牢把握着市场主动权。
13家外资轮胎企业一共有31家工厂,其中佳通工厂数量最多为6家,佳通也是目前中国市场原配轮胎销量最高的品牌,实力不容小觑。
13家外资轮胎企业2018年生产半钢胎约为2.6亿条,约占全国2018年橡胶外胎产量的32%(2018年中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8.16亿条)。各企业的设计产能都很高,半数以上的年产能大于2000万条,其中佳通年产能最高在5000万条左右,最低的是通伊欧,年产能在300万左右。
13家外资轮胎企业中,有10家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其中普利司通有两家研发中心。可见外资轮胎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他们不断针对中国轮胎消费市场,对产品进行升级,研发新技术,以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13家外资轮胎企业中,米其林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已经在中国市场经营了约30年,这也奠定了米其林在中国市场品牌地位。其实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晚的固铂和耐克森也已经在中国市场经营超过了10年。这些外资品牌已经完全摸透了中国市场,不再是初来乍到的“愣头小伙”,已经完全兑变成老成持重的商界大佬,深谙中国市场经营之道。
较高的品牌知名度+领先的技术研发+丰富的市场经验使得外资轮胎企业在中国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并且以压倒性优势占据着中国乘用车轮胎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国内轮胎企业凭借本土优势,在商用车轮胎市场占据绝对优势,甚至导致一些外资轮胎企业考虑砍掉中国市场的商用车轮胎产能,转而生产乘用车轮胎。
在中国轮胎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竞争格局逐渐分化为外资品牌、中国国有轮胎企业和民营轮胎企业三大阵营。三大阵营各具优势,其中外资轮胎企业占据品牌知名度和技术优势,国有企业则拥有强大的背景和政策支持,民营轮胎企业的优势则在于更加灵活机动,可以随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当下的轮胎市场已经是全球化,竞争无处不在。商场如战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成王败寇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外资轮胎企业必将继续“摧城拔寨”扩大市场份额,中国轮胎企业也将奋起直追收复“市场失地”,接下来的10年,中国轮胎市场竞争格局将呈现群雄逐鹿的局面。
(轮胎商业原创,责任编辑:Jeff)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