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广州亚洲美食节:以“食”连接世界 以“味”打动人心

孟夏时节,万物并秀。首都北京惠风和畅,五色交辉,喜迎八方宾朋,共襄文明盛举。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引起与会嘉宾广泛共鸣,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从开幕式到分论坛,从文物联展到美食盛宴,从影视大咖对话到“最炫亚洲风”来袭,从北京到杭州、广州、成都,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一幅文明交融的美好画卷徐徐铺展。

此刻,距离首都两千多公里的花城广州,正以美食文化的协鸣,生动诠释着“多彩、平等、包容”的中国文明观,展示着中华文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广州亚洲美食节以美食为媒介,以文化为核心,以城市为舞台,书写美美与共的动人篇章,奏出民心相通的动人交响。

一种直抵人心的世界语言

美食,人类文明的起点。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关于饮食,各民族都有美丽传说。饮食,见证着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脚步。

美食,也是一种无需翻译的语言。可以跨过民族、国界,超越文化隔阂。美食,又与音乐等艺术不同,它“门槛”低,亲和力足、互动性强,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正因此,美食成为人类增进感情、友谊、信任的桥梁,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通行语言。

将镜头倒回至历史深处——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丝绸之路上,声声驼铃见证着中西文化的互动交融;郑和下西洋,滚滚波涛传递讲和通好、观风问俗的声音。在商贾云集的丝绸之路上,中亚、西亚的商人将香菜、菠菜等引入广州,葡萄、石榴、核桃、胡萝卜等蔬果自西域传入中原,饺子在蒙古、俄罗斯、伊朗等不少国家成为美食,日语中的烧卖一词正是源于粤语的发音……美食,讲述着文明交流的动人故事,揭示着“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深刻哲理。

再把目光聚焦到花城广州——

在珠江两岸,一个绵延10公里的亚洲美食文化长廊,惊艳亮相;在海心沙,独具亚洲文化特色的文艺展演和美食集锦等活动,人气爆棚;亚洲美食主题灯光秀别具特色,水上流动的亚洲美食餐厅引人入胜;再加上日本和食表演、韩国美食漫画特别展、韩国乱打秀、泰国啤酒和美食品鉴、印尼舞蹈表演、尼泊尔少年说分享演讲……款款美食,跨山越海,汇聚广州;不同文化,各呈异彩,交相辉映。

这是文明的对话。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美食,也是如此。亚洲美食节不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个人秀,而是一场亚洲风情的大联欢。餐桌上,美味同场“竞技”;舞台上,演出精彩纷呈;论坛中,思想共享互动……和合共生,琴瑟和鸣;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这是情感的连接。思想同思想的碰撞,会迸发智慧的火花;情感与情感的交流,会拉近心灵的距离。广州亚洲美食节,让味觉成为友谊的桥梁,让人们透过一道道菜品、一场场表演……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生发关于平等对话、融通合作、共同发展繁荣的美好愿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美食,唤起人们最深处的共鸣。

美食之约,应者云集。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广州亚洲美食节,肩负国家使命,展现多彩文明,凝聚亚洲力量。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展现国际交往优势,全力办好亚洲美食节,这是广州的使命担当,将为深化亚洲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正能量,为推动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广州力量。

一张开放兼容的文化名片

置身亚洲美食的百花丛中,“食在广州”,花香袭人,魅力独特。

尼泊尔驻广州总领馆代总领事班贾德直言:“在来到广州的第一天,品尝当地美食时,我便被其深深吸引了。”

“广式饮茶,如果你每天只吃一样,你要花一年以上的时间才吃得完。”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李德纮如此赞叹。

美食,是城市的名片、是文化的载体。从清蒸鱼到马蹄糕,从萝卜牛腩到番薯糖水,从珠江里的鱼、南海的虾到增城田野中的菜心,广州的万千味道里,看得见青山绿水,浸透着岭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一饮一啄,可见生活美学;一杯一箸,展现文化风姿。

“食在广州”,兼容并蓄的文明果实。早在2000多年前,南北风味已共聚南越王盛宴。春秋战国时期,广州已有船舶出海贸易,从马来西亚进口甘蔗、槟榔等“特产”;元明时期,来自东南亚的苦瓜开始成为广州餐桌上的“常客”;清代,最早的西餐经由广府传入中国……广州一直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在这里,中外文化相互传播与接收,相互影响与融合,川流不息,生生不已。来自五湖四海的乡音,来自天南海北的美食,记录着广州一串串走向世界的足迹,展现着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胸怀、兼容并蓄的气度。

“食在广州”,展现务实创新的城市风采。苏菜中的松鼠鳜鱼,来到广东后“变身”菊花鱼;西餐调味汁(SAUCE)漂洋过海,被改造成粤菜的酱汁调味法;来自港澳的现代餐饮理念、餐饮经营方式,率先在先行先试的广州开花结果……从南越国的“BBQ”铜烤炉,到太平馆的法国田螺、烧荷兰牛肉、葡国鸡,再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从古至今,“食在广州”以创新的姿态融汇东西南北,不因循守旧,不拘于一格,更不停滞不前,而是以“有传统,无正宗”的态度推陈出新,以新意迭出的探索不断擦亮品牌。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食在广州”是广州城市文化的生动缩影,它用千年的实践证明:一种文化越是善于借鉴外来文化,就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座城市越是开放创新,就越具吸引力、辐射力。如今在广州,美食星罗棋布,食客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吃货都能心满意足,再冷门的菜系都有自己的空间和拥趸。“食在广州”这张名片,展示着广州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着广州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广州何以成为千年商都?何以跻身世界一线城市?从这座城市的美食密码中,人们能找到答案。

“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当前,广州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着力建设国际交往中心,打造对外文化交流门户。“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持续远航,“广州文化周”不断圈粉,“食在广州”在一个个国际高端会议惊艳亮相——美食,将继续记录广州扩大开放的脚步,见证广州以更自信的姿态参与到世界文明的交流之中。

一扇出新出彩的城市窗口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

对于来到广州的各国宾朋而言,不论是粤菜、广州还是亚洲美食节,都像一滴水、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口,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加繁荣多彩的亚洲,一个更加精彩立体的中国,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广州,感知这座老城市的新活力、新风采。

透过这扇窗口,体验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魅力。美食,远看是文化,近看则是生活。广州饮食中,烹调的精致、煲制的耐心、品尝时的一个“叹”字,都是生活的艺术,无不指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此外,繁花似锦的街巷,流光溢彩的夜景,一江两岸的文旅盛宴,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乡环境……凡此种种,足以管窥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品质,让人领略幸福广州的精彩。

透过这扇窗口,感受老城市焕发出的崭新活力。一幅《千年广味图》将40多种广府及亚洲美食熔于一炉,一首《广州味道》唱出了这座城市对于美食的深厚情感,一场名为“不出广州吃遍亚洲”的抖音比赛让国内外“吃货”参与进来……活动策划新意盎然,文化产品“爆款”频出,广州亚洲美食节以美食、科技、时尚、文旅、文艺等,全面展现着这座老城市的蓬勃生机、澎湃活力。

透过这扇窗口,遇见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未来。广州亚洲美食节不只是广州的舞台,也是共建人文湾区的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澳门、广州、佛山(顺德)弘扬特色饮食文化,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广州亚洲美食节推介会先后在四地举行,粤港澳大湾区美食研究院成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美食的通力合作,只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当前,广州正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举全市之力抢抓机遇,不断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大湾区建设,空间广阔,广州发展潜力无限。

以“食”连接世界,以“味”打动人心。

让文明交相辉映,让情谊历久弥新。

广州亚洲美食节,呈现斑斓多彩的文化盛宴,展现文明交流互鉴的动人力量。

文明对话,从历史深处走来,向远方无限延展。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未来之广州,亦将进一步提高站位,勇担使命,讲好中国故事,在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持续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风采!(广言)

上一篇新闻

2019亳州国际马拉松美丽开跑

下一篇新闻

家具艺术家陈玉树:互鉴交流,分享亚洲多样性文明系列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