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8月16日,大道纵贯,中部崛起——大湾区视野下的坂田中枢价值沙龙,于坂田星河world二期国风·艺术馆盛大举办。

活动邀请到龙岗区投资推广署副署长王识歧、中规院深圳分院副院长王泽坚及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高海燕等专家,以不同视界,更高视野为您深度解读坂田区域未来价值!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 现场直播 ----

17:35

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也感谢沙龙主持人罗凤鸣先生,感谢大族云峰,希望这次活动能在坂田区域未来畅想上给大家提供更多启发,引起大家对于深圳城市发展和中部崛起的关注,让我们对将来深圳的中部崛起拭目以待!

“大道纵贯 中部崛起——大湾区视野下坂田中枢价值沙龙”活动到此圆满结束。谢谢大家关注!

17:08

对话沙龙环节

【主持人】:非常感谢高老师的精彩分享。刚刚听完高老师的精彩分享,让在座各位朋友对坂田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更充满信心,诚如高老师所说,中部崛起的速度慢了,但我相信这是厚积而薄发,未来的坂田将会有无限的可能。

有请高老师台上就坐,同时请上王识歧老师和王泽坚老师回到台上就坐,马上开启非常精彩的“从城市中部到湾区中枢——再论坂田城市价值”对话沙龙,有请沙龙主持人、《深圳客》创始人、资深媒体人罗凤鸣先生。

【罗凤鸣】:大家今天下午上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课,三位老师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和维度对坂田关联的价值、当下现状和目前的不足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接下来我要把大家的视角拉回细部,即坂银通道的开通,三位老师刚刚对于坂银通道的开通对于坂田以及深圳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都进行了阐述,但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接下来我们从路再到中部崛起的坂田未来价值跟深圳的关系,包括人居的角度进行简单的讨论。

我抛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是坂银通道的意义和价值是否可以等同于多年前的深南大道或滨海大道,是否可以瞬间将城市带入另外一种可能?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王识歧】:坂银通道的开通对于坂田构筑世界级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核心区非常重要,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我们应该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坂田今后肯定是深圳连接世界资源的地方,今后坂田各个行业加起来,到2025年,外籍研发人员超过1万人,珠江东岸还有哪个片区能超过坂田?我不知道。可能大家觉得香港人到这个片区最快捷的方式是坐高铁,如果从国际上坐飞机的话,不管是深圳机场还是香港机场,从香港机场落地,从福田皇岗口岸过来,坂银通道的意义非常大,可以节省很多周转时间。坂银通道不仅连接福田,也是连接世界的。

【罗凤鸣】:这一点刚才大家确实没有留意到,坂银通道是连接世界的通道。

【王识歧】:对,通达性更强,到关口的时间可以大幅缩短,通过香港可以连接世界。商务和科研活动,深圳有72小时免签,144个小时免签是广东的,必须是深圳机场,如果在香港,两人成团,可以72小时免签,到这里进行科研和商务交流活动,可能很少人关注到72小时免签,在香港只要有两个人就可以办了,不需要在他们国家先把签证办好,坂银通道的开通将更加紧密我们跟世界的距离,这里未来是国际科研人才集聚区,珠江东岸别的片区都达不到这一高度。

【罗凤鸣】:王署长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高大的视角,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坂田和银湖的连接,而是坂田和世界的连接。城市规划专家泽坚老师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王泽坚】:刚才王署长讲坂银通道是连接世界的通道,我也同意。主持人的问题提到是深南大道类型,还是滨海大道类型,其实我更倾向于是滨海大道类型,本来坂田和福田、罗湖之间就有联系,只不过联系不畅,回到2000年左右的后海,当时后海和福田中心区的连接需要通过深南大道,但滨海大道开通之后,时间迅速由一个小时缩短到二十分钟,意义非常大,后海到东滨路沿线住宅的开发都是由滨海大道开通而激活的。坂银通道的这10公里和当年的滨海大道非常接近,意义很大,相当于这两个片区之间做了一个搭桥的动作。

【罗凤鸣】:高老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高海燕】:坂田从来都是连接世界的,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从单一中心化到多中心化,再到网状结构的城市发展,在城市地理和生活地理中,坂田这盏灯一直没亮,这次坂银通道的开通,其实是一句话宣告了自己的规划。坂田的产业会从单一硬产业变成软硬结合,未来快速发展的肯定是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商务活动的活跃性、人群结构的变化。再就是城市现代化程度会提高,这次坂银通道开通跟十年前不一样,原来说城市边缘地区和城市中心打开通道时,往往是迅速把边缘化的优势资源向城市中心集中,但今天已经集中不了,福田中心、罗湖中心还能集中什么?其实是把中心的优势资源向坂田稀释。所以我觉得坂田的中心化、坂田的城市升级、坂田产业的软硬结合,坂田有全球的产业连接功能,也有全球连接的城市化功能,这个升级很有意义。

【罗凤鸣】:坂银通道的开通不只是简单一条路,它上升到区域命运转折非常重要的措施。

我们谈中国崛起已经谈了很多年,刚开始入行做房地产报道就在喊深圳除了东西两翼之外,南北也需要均衡发展,尤其坂田一直以来都有华为这一核心企业,可以撑起坂田甚至城市的门面,但只要走出华为这个区域之外,中部还是如此尴尬,刚才王署长说这个区域连一个像样的四星级酒店都很难找得到,由此看来,中部还是面临诸多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未来在城市规划的角度,刚才王院长讲到很多可能的方向,从中部崛起未来的可能性来看,基于目前的现状和未来令人振奋的前景,坂田的价值是不是在整个城市中处于被低估状态?几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高海燕】:坂田的产业功能和产业价值从未被低估过,从产业上来讲,它一直是全球耀眼的中心,从来没有边缘化过,从来都在主场。只是它从来都不在城市运动的中心区,这可能跟城市运动观念有关,那个时候往往是产业的归产业、中心的归中心、生活的归生活,跟城市运动的观念和能力有关。今天深圳到了全面整合、全面融合、全面升级的阶段,必须重新考量,深圳整个城市都是创新之都,如果从普遍性的价值诉求来讲,坂田在这一轮城市运动中当然要首当其冲,西丽科教城也好,河套地区也好,坂雪岗也好,本身就要作为创新支点出现。可是今天的创新支点跟过去的产业支点不一样,过去的产业支点更多是强调生产功能、研发功能,今天作为创新支点出现,产业密集度+城市密集度才能真正构成所谓的创新中心,没有城市生活哪有高级人才?全面现代化的城市升级才是坂雪岗实现自己的创新中心功能,担纲深圳重要创新功能区的责任的必然性。

【罗凤鸣】:也就是说除了核心的支柱产业,商务支撑配套、生活配套以及整体区域更加有品质的生活感。

【高海燕】:没有城市的现代生活,就不可能有现代创新中心。

【罗凤鸣】:之前的状态未来是行不通的。

【高海燕】:对。

罗凤鸣】:王署长,您刚才说目前有2000外籍ICT研发人员在坂田工作生活,未来预期达到8000人。

【王识歧】:2025年会达到8000人。

【罗凤鸣】:您提到可能需要大量商务公寓配套,以您的观察,目前这些人生活在坂田吗?还是在福田居住?

【王识歧】:目前就生活在坂田。针对不同人群可以有不同的产品,我说的是服务式公寓,不是一般的商务公寓,他们可能没那么多时间做家务,也不是每个人的家属都在这里。随着科技不断向前发展,会越来越向高端走,最后要解决的问题都是数学问题,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国民数学比较强?印度、俄罗斯,会有大量印度、俄罗斯研发人员到这里来,哪怕今后菲佣放开,让他们去请菲佣估计可能性不大。

坂田以前的产业价值大家是没有争议的,但城市价值由于交通问题没有释放出来,以前从坂田到福田中心区耗费的时间可能比从坪山中心城到福田中心区的时间还长,城市价值很难彰显出来。但现在我们出了梅林关口可以从这边过,它的城市价值会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

【罗凤鸣】:刚才两位嘉宾都提到产业价值没有问题,但生活价值落后于产业价值,王院长觉得坂田在短时间内形成生活价值的可能性有多大?

【王泽坚】:这是一个必然规律,上一轮的发展都是先工业化,后城市化,先通过产业把人拉过来,人有了需求集聚效应,才有公共服务投入的可能性,一点点带动城市化。其实不用看坂田,车公庙、八卦岭原来就是工业区,现在已经升级了,城市服务功能越来越强,有着功能演替。高老师将之称为“城市运动”,我觉得可以叫城市功能的演进,这是客观规律,不是低估,反而是在打下基础。

坂田的价值兑现,一是靠产业支柱,二是靠道路交通条件拉通,这是改革开放前30年工业文明时代后期的发展,现在是生态文明时代,有些观念需要转变,但前面的惯性还有,一下子转不过来。我们的生态、文化、建设理念和发展标准怎么体现?特别是国际性的,未来面临那么多国际开放的商务活动、科技交流活动、国际人才的引入,价值体系、社会文明和国际接轨方面要做得非常充分才行。前年的粤港澳大湾区论坛,我做分论坛主持,我说今天是“鸡同鸭讲”,我们在讲发展、进取、打造,港澳的专家在讲生态的修复、保护、自然保护地有限度的开发利用,看待山水是两种态度。在生态文明时代,我们要进行思维的转变,我们要把山水作为战略资源用起来,坂田已经有世界级资源了(富士康+华为),本地资源只有山水和文化,这是形成特色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产业未来还会有演进,把山水格局留下来才是传承千年的,文化才是传承千年的。

【罗凤鸣】:王院长一下子把话题拉到另外一个维度,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论坛到此告一段落,最后我想请三位老师从各自的领域简单浓缩一句话,关于今天这场沙龙以及“大道纵贯 中部崛起”主题,用一句话来简述。

【王识歧】:看坂田,一般考虑的是坂田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定位,但我觉得大家可以深入思考,时间不用很长,可能三、四年后,我们会更多地考虑坂田在全球的定位。

【王泽坚】:未来这个地区能够更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看政府、企业和市场在公共领域达成的发展共识,包括公共服务、公共空间、公共交通等方面,这是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领域。

【高海燕】:在深圳全面城市现代化充满迫切感的城市行动中,中部崛起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罗凤鸣】:今天的沙龙把两个主题(大道纵贯 中部崛起)由各位老师从各自的维度进行了剖析,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浓缩,希望我们对坂田的期待能以坂银通道的开通为契机,在新的城市运动的逻辑和规律之下,能看到更好、更美、更加适合粤港澳大湾区需求的新坂田的快速诞生和崛起。

16:53

高海燕:坂田是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平台区域

【高海燕】:前面两位都说得很好,从战略到规划都非常全面和细致,如果我说什么可能都是重复,刚才我在想怎样跟他们形成分工,我临时把自己的发言画了一张纸,站在城市运动的逻辑角度,说明他们两位讲的内容。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知名城市与产业运营专家、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执行会长高海燕先生

坂银通道的拉通是城市运动的单点行动,这背后反映了深圳城市运动的节奏,也反映了城市运动的方向。在座很多都是老朋友,记得我们很早就谈龙华、谈坂田,第五园的时候就谈过,2007年谈从二线拓展区到中央生活区,好像谈得太久了,今天谈坂银通道的开通,用一个形象的说法,从生活意义上是坂田从中心区的备胎到融入中心,我们今天谈的是坂田中心化的问题,在城市运动的方向、趋势和节奏上都是坂田融入中心化的问题。

坂田是湾区战略下的深圳城市发展板块的重要部分,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球创新中心的重要节点,是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平台区域。先说结论,再说我个人是怎么认知这件事的。

一路谈过来,以龙华也好,以坂田也好,城市现代化的速度还是慢了一点,特别是坂田的现代化速度慢了,也就是中部崛起的速度太慢了,中部崛起不是今天才谈的,当然,一方面确实需要时间周期,另一方面深圳发展太快,第三是没有先见之明,如果我们能早一点为华为腾挪空间呢?不那么过早的低端城市化把空间稀释掉呢?今天华为的布局会不会出现一个大企业带动一个高质量城市的崛起?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先见之明,华为搬了4万人到松山湖去了,现在松山湖有4万人,坂田有3万多人,近期因为中美贸易战快速增加了1万多。

一是空间量的问题,没有那么多空间供应现代企业、大型企业的发展;

二是产业水平,只有产业集群+城市化集群,才能带来真正的创新集群。

这是效应问题,总之一句话,中部崛起如果早一点,可能坂田的状况、华为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状况可能不是今天这个局面,要是备胎早一点转正就好了。

关于中部崛起的必然性,我想谈谈深圳的城市运动逻辑,深圳市一路走过来有着清晰的城市运动逻辑。

第一个阶段是由点到面,2000年以前都是这样,由罗湖开始,在全市推开产业发展、工业化、基本城市化,那时候我们谈的是从罗湖开始。

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2000年到2007年、2010年是由面到心的问题,基本实现了城市化之后,需要实现城市中心的支撑。

但马上面临第三个阶段的任务,即整个城市需要全面现代化,这个时候又开始第三个阶段,实际上就是多中心化的问题,由多中心化到网状化,过去只提中心化,不提组团化,从2009年开始有组团化的想法,因为全面城市现代化的时候,仅有福田中心、罗湖中心是不够的,前海中心又是战略性的,所以到处有支撑,到处有支点,2009年提出四大新城,2010年在政府报告中正式提出加快建设的问题,今天回顾,深圳还是能够基本按照城市战略的部署,按照城市行动的节奏,最终实现自己的城市发展能力,2009年提出四大新城,龙华新城今天变成了龙华区,我们还提出大运新城、光明新城、坪山新城,今天光明新城也变成光明区,光明新城也变成光明区。

记得09年深圳GDP是8200亿左右,在四大新城的任务基本完成后,城市形成基本多中心化战略之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六大新城的计划,这就是深圳网状化发展格局的重要体现,六大新城包括坂雪岗科技城、西丽湖科教新城、光明科学城、西丽高铁新城、海洋新城等,进一步突出功能,既突出传统新城的功能,比如西丽高铁新城的功能,是传统城市功能向综合城市功能的提升,此外还有很多战略功能区域,比如坂雪岗科技城,它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功能,坂雪岗、西丽湖、光明科学城、河套地区等,这个地区未来不管是创新的水平,还是在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地位,抑或是作为城市功能区的崛起都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坂雪岗科技城定义的提出,中部崛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一方面来自于深圳市发展到今天,需要城市现代化全面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推动下深圳市必须要把自己的功能提升的需要,粤港澳大湾区给了深圳这么多非常重要的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谁能担当?整个大湾区只有深圳和香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提出城市运动路径,提出多极驱动的问题,第一个极就是广州和香港,深圳要充当这一极,这一核心极的驱动必须要提高全面化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还提到构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家如果稍微花点工夫看,会发现其中每一条都离不开深圳,比如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珠江东岸,现在定义的还是深圳、东莞。如果通俗来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中,深圳的路径就是利用香港,把香港的创新资源和服务资源用好,带上惠莞,这也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需要的腹地,再就是功能综合,深圳不可能成为单一的产业城市,也不能单一成为服务性城市,我们既要有科技创新的引领力,又要有产业化水平,还要有先进制造业能力,现代服务业的条件,又要有广阔的发展腹地和综合现代化城市发展水平,在深莞惠这三个城市中,什么都要有一点,香港、深圳、东莞、惠州都要有弥漫式城市现代化水平,漫溢性的、全面化的城市现代化水平。

这样看来,城市运动好像有几条东西很清晰,下一步北向要进一步纵深发展,东西一直在运动,特别是西向运动,南北要进一步纵深融合,像地质运动一样,不管是融合也好,挤压也好,都离不开中部地区未来所担当的东西或所获得的东西,东西线有好几条,过去的罗湖到福田、到南山、到前海是一条线,未来从河套到深圳湾、到后海、到蛇口、到前海,这中间还有高新区,如果再往北边看,从大运城到坂田、到龙华、到观澜、到东莞也是一条东西线,东西线都是要发生城市运动并且联系起来的,其实纵向也有几条,坂银通道打通之后,罗湖到坂田,换句话说,纵向线还有两条,河套未来担当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门户地位,也是担当粤港澳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枢纽平台功能,更是深港在科技研发集群+产业集群综合效益体现带动的重要平台,河套向北到高新区、到西丽湖、到光明科学城,这是一条南北线,河套通过福田中心区,到坂田、龙华、观澜、光明。

今天不要再简单地谈东西运动,也不要简单地谈南北运动,因为任何一条线都是有可能的,深圳现在不是单点驱动的时候,也不是单线驱动的年代,更不是单轴驱动的年代,而是网状融合全面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阶段,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中要承担核心极的城市功能作用,它使用的是全球化、国际化连接和粤港澳大湾区资源,或者说是利用中心的地位。

不管是东西向还是南北轴,抑或是全面城市化,任何城市运动所产生的网状化融合带来的中部崛起是必然趋势,也是必要的城市运动方向。

我就说这些。谢谢各位!

16:23

王泽坚:未来坂田是科技创新中心 从企业内部创新到复合创新

【王泽坚】:尊敬的各位来宾,下午好!非常荣幸主办方邀请我来作这个分享,刚才王署长已经讲了这个地方产业集聚的门类和趋势,坂雪岗科技城和罗湖中心通过这样一条大道将时间大幅缩短,明显利好坂田地区。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中规院深圳分院副院长、高级城市规划师王泽坚先生

我来深圳20多年,98年开始做二线拓展区规划,一直关注这个地区,因为这条大道的崛起,大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未来这个地方的价值到底如何?和其他地区的区别是什么?2008年有一些科技创新企业已经开始在这里布局,但绝大多数主体还是在关内。2014年已经是这种态势了(PPT演示),那个时候没有坂银通道,才刚刚有北站,但已有这种趋势,这说明坂银通道只是其中一个条件而已,加速了这个地方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个地方本来是什么样的,随着华为和富士康在这里的龙头地位,带来一批企业布局扎根,东岸地区出现了区域性创新走廊,坂田是其中一个重要节点。

从深圳的很多创新企业、创客空间、创投企业、孵化器、科研机构分布状况可以看到,关外最集聚的地方就是这里,所以这个点的价值非常重要。整个地区所有就业岗位都是明显增加的态势,可以看出跟全市其他地区的对比,包括居住人口的密度也呈这种趋势,这个地方是高密度发展。那么是什么带动了它出现这种趋势?珠三角东岸地区在新的城市群规划中不是香港、东莞、深圳、惠州、广州这几个孤立的城市,而是一大堆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若干个百万人口或两百万人口的城市组成的极核城市状态。坂田到底未来是什么价值?孤立地看其自身很难得出答案,必须放在区域内,区域由诸多发展要素和节点组成,每一个地区和周边地区发生作用的相互方式和关系、状态趋势把握,才能看出其自身价值。

这个地区已经出现了三条轴线:一是广深港,沿滨海大道、沿江高速、东莞,沿着珠江口的传统南北向走廊,这是最强劲动能。东边比较早就有了深惠走廊。中间这一条是96年全境开拓这一版总规到2010年这一版总规提出中部轴线的概念,这个轴线呈越来越强的趋势,包括松山湖、塘厦、黄江、光明、坂田、北站、罗湖、香港。认识这条轴线的意义对我们看坂田有非常大帮助,从区域创新链条的角度来讲,未来的趋势和现状呈现出的特征可以识别出中间这一条是新的、重要的发展链条和走廊。这里强烈的支持条件和北站密不可分,2000年到二零一几年,北站起到区域重要交通节点的作用,起到城市群提高可达性的作用,对坂雪岗地区的帮助非常大。还有一个重要条件是优越的生态环境要素,未来越来越有价值,但现在被我们忽略了。

今天我从中部轴线开始讲,跳出坂田看坂田,包括三个部分:

一、从国际经验的角度来看

从世界版图来看,湾区在全球经济的增长极和技术变革中是“领头羊”的作用,把第四大湾区算在内,世界上70%工业资本和人口都集中在距离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范围内,全球60%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湾区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形态转型的重要推进器,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经济形态演变有四个阶段或四个方向:有东京主导的制造业为主的湾区1.0形态;有纽约引领的湾区2.0,以金融为主导,是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节点,财富500强有19家将总部放在曼哈顿,非常集聚;也有旧金山湾区的3.0版本,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甚至有4.0金融+科技的态势,既有独角兽集中,有101家独角兽企业,但纽约只有23家,同时也有金融+科技的服务,是4.0版本。

从旧金山湾区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个趋势:一是环湾拥湾发展态势明显,圈层分异明显,传统制造业沿交通走廊,外溢趋势非常明显,而高新技术企业本地化集聚的趋势非常明显,传统制造业从60年代到2010年,它是向外拓展分离的状态,而高新技术企业是逐渐向湾区口部集聚的趋势。二是城市群之间差异化分工,既有大小的分工,有旧金山、圣何塞这样的综合化城市,也有专业化的二级城市。三是依托各种要素集聚与设施支撑,形成环湾发展轴带,每一个城镇都是一个功能节点,支撑起一个强大的功能网络,比如几条高速公路、主干道路和快速轨道交通,把城镇串联为一个整体。

从湾区发展规律的角度,对我们来讲有这样的启示,先是环湾集聚,然后再沿走廊扩散,当前对粤港澳大湾区来讲,沿着内湾所谓内圈层服务发展带,集聚过程尚未彻底完成,还有非常强的态势,比如前海大空港、国际会展城还在集聚,因为还在功能培育的过程中,服务的发展摆在第一位,对高新技术企业并不是最强的支撑。创新发展带作为第二圈层,相对低成本、制造、实体经济,需要在强化环湾的同时链接起内圈层节点,就像和福田、罗湖取得联系一样,吸取其金融和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向中部和东部进一步辐射。中轴内部各种差异性功能节点需要进行串联,形成互补联动的格局。

中轴需要快速轨道交通的支撑,无论是沿着轴线,还是东西走向通向走廊,都要进行联系的加强。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二、从大都市圈发展的角度来看

大都市圈是按60公里的范围进行定义的,东京都市圈有圈层分异,15-30、30-60、60-120,集聚的产业门类各有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形成过程也不同,东京在50-60年代是同心圆大饼,70、80年代开始有功能疏解,在不同轴向和不同距离上进行疏解。上世纪90年代至今,外围组团开始形成特色化、多核分散、职住平衡的状态,发展到今天是巨大的都市圈。在10-20公里是行政、商务、生活功能的外迁,即通勤住宅地区。30-40公里是大学园区、工业园区,比如我们熟悉的横滨就是国际港湾和国际交流职能集聚的地方,60公里左右以筑波科技园区代表的科技研发集聚地,100公里是重化工业。

这几个圈层有不同的方向,形成扇面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建设模式和公共政策的支持,东京都市圈的新城建设模式类似于香港,是PPP模式联合轨道电脑和物业开发模式。从首尔都市圈来看,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政策取向,和发展策略相匹配,从工业化到工业化+城镇化,到进一步城镇化,提升城市功能,不同年代提供不同的政策支持。

这给我们中轴的发展有几点启示

1、中轴应充分发挥要素传导作用。向北进一步推进传统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向东莞、惠州、河源疏解,增强深圳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引导香港现代服务、科教创新与内地的融合,鼓励香港资本、科技、创意人才北上。

2、中轴提升需要相关设施支撑与政策支持。现在很多政策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在交通、创新载体、政策性用房等方面的政策还是非常滞后的,所以要进一步制定相应政策。3、中轴分割成若干行政主体,包括深圳、东莞、龙华、龙岗,需要打破行政壁垒和空间壁垒,一体化发展。

再看一下东岸的趋势和特征,我们考察了高端产业、物流、旅游、人口、通勤、住房活力和创新机构的对外联系,可以综合汇总为右图(PPT演示),有三个都市圈已非常明显地形成,深港惠都市圈现在实力比较强劲。东岸还有一个特点,即东岸都市圈的联系比西岸更紧密,在东岸都市圈的联系中,深莞中部又是湾区的联系走廊。从常住人口分布和历年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可以看到,沿中部走廊地区的建设增量非常集中,沿湾区一条、沿中部一条,中间断的地方是生态保护用地。东岸的制造和创新功能向华南第二圈层扩展,西部轴线是服务为主,中部轴线是向湾区内部围绕,是高新技术制造为主,可以看出高新技术服务还是在都市圈最核心的地方以及滨海地区。

从互相之间的联系来看,深莞中部人口产业联系日渐加强,尤其是形成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发展走廊,刚才王署讲到跨城通勤在中部形成,松山湖这边很多人就业,居住在坂田甚至福田。西面比较弱,中间这一条是深圳西部轴线,东面是新崛起的深莞创新走廊,莞城到松山湖、到光明、到南山高新区以及今后的坂雪岗地区。

传统制造业是远域扩散,向河源、惠州地区扩散,但高新技术企业是从高新园区向中轴地区、向第二圈层地区进行扩散。生产性服务业是点式扩散,无明显轴带趋势。

启示:

1、对于东岸出现的圈层分工趋势,中轴应立足于制造业强化的地位,突出在创新驱动、智能化时代产业创新的核心功能。

2、关注空间尺度,关注不同尺度范围内扩散特征,关注东岸地区不同层面的协作分工,在都市圈中部特别关注创新和高端制造的协作以及跨行政区的居住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在更大尺度范围内(如惠州、河源),关注传统制造业的疏解和外溢。

从片区特征来讲:

1、电子信息产业形成生产组织中枢的概念。

2、要素集聚能力显著,是区域发展核心,已形成中部密度远大于西部人口密度的概念,从建设用地图和密度图来看,得出的结论不一样,中部的密度更大,且中部自身的通勤联系和中轴与两翼之间的通勤联系越来越强。随着西部创新与制造功能逐渐溢出,中部承接很多创新和高新制造功能,成为新增长集聚地,现在高新制造、现代服务还有继续向东拓的新趋势。

当然我们也面临很多问题:

问题一是设施配套的滞后和缺位,进一步持续发展有难度。现在进入高铁时代,未来珠三角是轨道上的珠三角,但在新一轮城际轨道网来看还是有一些问题,北站主要联系方面湖南、湖北、福建,客流饱和,压力非常大,需要谋划第二通道。新的深圳枢纽规划中,无论是四主三辅还是五主四辅,北站的主导地位会面临威胁,原来它是具有控制力的主导枢纽站,以后客流会被分散,所以未来我们要进行积极谋划。二是城际轨道缺乏,如果放在东岸和东西岸都市区,节点和节点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城际轨道进行联系,城际之间的联系方式目前相对单一,对进一步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非常不力,即使是城市轨道,这个地区的轨道网密度也非常弱,比如4号线和在建6号线、10号线的服务能力非常差,龙坂地区和原特区内的轨道网密度差了将近一半,这一块未来也要加强,包括轨道横向联系。路网结构涉及到坂银通道,干线通道间距过大,带来大量快速交通绕行,联系不便,且南北向多条通道均面临饱和,坂银通道开通之后会吸引更多车流进来,如果还是用满足机动车交通的方式解决组团之间的联系,效果有限。

问题二是产学研体系不完善,创新载体少,缺乏持续动力。

问题三是生态文化要素利用不足,制约宜居品质提升。周围一圈山,但利用很差,基本没有作为资源利用,和山体结合的休闲体验、开发体验不足。虽然深圳是没有文化的地方,但我们毕竟还是有本地文化,如何发展和延续都没有进行很好的发掘,城市特色只是很普通的城市面貌,且是拼贴状,城中村、工业区、新型居住区、大盘社区拼贴在一起,没有自己的特色。周围环山,中间这条母亲河观澜河基本属于污染非常严重的地方,虽然旁边有很漂亮的楼,但环境基本被破坏了。

问题四是协同不足。

对于坂田发展有几个方面的策略,刚才已经讲了中轴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

1、增设城际枢纽,这个方案没有最后定下来,我们要加强深广中轴城际、中深惠城际、深惠城际、中虎龙城际,以五和地区作为城际枢纽,进一步提高坂田地区在区域中的地位。为了龙华北部地区的发展,还有增设北部建设的建议。

2、打通与河套、东莞地区的战略通道。平台之间的互联、干线通道的连接,轨道有22号线连接河套,22号线是中轴轨道线,4号线东延至凤岗。既有东西向的联系,也有南北向联系,但主要解决的是东西向和福田中心区、香港之间的联系,包括新的南北快速通道、中轴内部的主干道路和清坪高速三期把南北脉络进一步拉通。

生态景观资源,沿着中轴,未来要形成像深南大道一样的景观轴线,它是山水环绕、轴带串珠特色的轴线,我们所在的位置正好是中部节点。说到山,新加坡有很好的案例,我们要把山体资源做好,包括百公里山脊公园和多个山脚城市公园,通过绿道串联在一起。对于石马河、观澜河、福田河进行综合整治,形成一系列滨水公园,作为公共空间,把中轴地区串联起来。重点实施水体生态修复、河道生态补水和景观建设等工程,这样山水城市的特色就能体现出来。还要通过绿道把它串联在一起,未来利用森林公园和其他改造契机,高标准建设中轴步行系统,进一步向北连接郊野公园、观澜河滨水空间,形成大中轴步行系统。

把中轴分解,职能落下来,很重要的一点是未来坂田是科技创新中心,从走廊到核心,由区域创新走廊的节点转变为区域创新的组织核心。从拼贴到系统集群,我们建立一个系统关联的创新集群网络,重构中部组团的产城关系。从企业内部创新到复合创新从单一园区到综合城区转变改变原来以生产为导向,单一封闭的发展模式。创新母体是富士康和华为,周边有一系列空间资源可以进行整合,植入公共服务环带,从科技城到观澜、龙华、坂田的环带创新走廊,真正实现双剑合璧,体现坂田的核心特色和魅力。

我主要讲的就是这些内容。谢谢!

15:53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ICT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

今天所讲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坂田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功能定位;二、坂田的产业现状与经济特征;三、坂田的产业规划与政策举措。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龙岗区投资推广署副署长、政策决策资深智库人士、知名观察专家王识歧先生

一、坂田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功能定位

这张图是珠江东岸(PPT演示),里面有两个地理区域,一是深莞惠成长三角,一是深惠发展弧,目前珠江东岸ICT产业往深莞惠成长三角区域集中,不在这个区域的也在把研发和生产往这里转,深莞惠成长三角里面有两个创新轴,一个指向松山湖,一个指向潼湖,这两个轴的端点都在坂田。这是因为华为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在沿着这两个方向布局,华为在东莞松山湖有三个基地(溪流背坡村、南方基地、团泊洼)。在潼湖有TCL、三星电子,都为ICT产业,但三星电子下月结业,整体搬到越南。

坂田的定位是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我今天带来了一本《龙岗区产业发展白皮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索取。坂田是亚太地区ICT技术研发中心、生产示范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技术研发也有,更重要的是华为总部、中软国际南方总部。为什么说是供应链管理中心?

因为华为全球1.3万多家供应商都要到这边进行生产组织。坂田这里有ICT研发人员4万多人,比亚太ICT产业集聚地第二大的韩国京畿道水原市、第三大南山区粤海街道多50%以上。其中外籍常住研发人员2000人,而韩国京畿道水原市仅1000人,南山区粤海街道只有几百人。且坂田的外籍常住研发人员增长很快,特别是去年到今年增长非常快,按照这个速度,2025年外籍常住研发人员很有可能突破8000人,按照坂田街道集聚的ICT企业战略来看,很可能突破这一数字。ICT产业规模可能突破万亿元,目前是6000多亿,比华为小,因为华为不是全部都在这里核算。

外籍常住研发人员突破8000人对房地产业传递什么信息呢?也就是说这里做服务式公寓大有可为,坂田的法定图则有很多商业服务业用地,如果做办公,基本上没有市场,因为这里有大量新型产业用地M0,如果建成楼宇跟你直面竞争,你的成本完全做不过它。坂田目前已划入新一轮城市总规中的都市核心区,是不是主导功能的比例偏小一点,可以多建一些服务式公寓。

坂田也是湾区软硬整合创新极核主引擎,这就要讲到经济规律了,与历史上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一样,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极核也一分为三,由南山高新区综合创新极核裂变漂移成粤海到宝中形成软体创新极核,龙坂到大运,即从龙华富士康厂区开始,一直到大运新城,会形成软硬整合创新极核,光明-松山湖-长安镇形成硬体创新极核,国际上不只是三大湾区,伦敦湾区及其他湾区也是创新极核一分为三,呈软体、软硬整合和硬体创新极核。龙坂大运软硬整合创新极核的主引擎是坂雪岗科技城,坂雪岗科技城的主体是坂田这一块,也包括一点龙华、吉华、观澜。可能有些人会疑惑,为什么把富士康划到创新极核?我觉得大家不要再以多少年前的眼光来看富士康了,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个工业4.0灯塔工厂就在龙华富士康,灯塔工厂也就是国际上公认的4.0典范工厂,一个工厂年产值15亿美元,100亿人民币,只有36个工人。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二、坂田的产业现状与经济特征

坂田目前有四大主要产业:

1、ICT(信息通信技术),这里列举的都是一些比较大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产值超10亿的企业,包括华为、中软国际、中南创发(维达力)、领益科技、中兴新地、炫龙信息。

2、电子元器件产业,有航嘉驰源、田村电子、捷温电子。

3、生命科学,包括铁汉生态等。

4、创意生活。华为一家企业创造了坂田街道87%的GDP,中软国际在这边有1万多人,是华为的服务外包承接商,领益科技、中南创发、航嘉驰源是华为的供应商。

经济特征一:行业发展两极分化。企业有生有死,行业有成长、有繁荣、有衰落,过去五年坂田的ICT和生命科学产业规模均增加了2倍,电子元器件产业规模萎缩了30%,创意生活产业规模基本保持不变(细分行业的规模有增有减)。家具、石材基本都没有了,但视听设备增长较快。生活服务业规模的年均增速比居住人口的年均增速落后5个百分点。生活服务业年均增速也就是3、4%,居住人口的增速是9%以上。商务支持产业规模与实体经济总量极不相称,这里讲的商务支持产业包括大型会展场所、高星级酒店、环球美食广场等,我们不说商务服务业,因为一般的商务服务业,特别是中介服务业在这里发展空间不大,因为这里离福田太近,福田完全可以辐射到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另起炉灶。华为最近召开了六、七千人的开发者大会,如果在坂田开的话就找不到这样的场所,这也是我们的短板。

经济特征二:产城异合现象严重。坂田可能是深圳产城异合现象最严重的地方,在国际上,产城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产城分离,最典型的是天津开发区,工人下班后要坐40分钟车回市里居住。二是产城融合,这是比较好的状态,以前在南山高新区上班,在大冲村住,这就是很好的产城融合状态。三是产城异合,在这里工作的人都是从别的地方来,在这里住的人都在别的地方工作,坂田这一点最为严重,过去五年坂田的实际人口由40多万增至70多万,华为员工由7万多人减至4万多人(美国制裁华为后突增至5万余人)。坂田居住的就业人口很奇怪,如果在福田居住大家会觉得合逻辑,但坂田居住的很多人是在松山湖和黄江工作,大家也不要以为在松山湖工作的就是华为员工,大量在松山湖工作的人不在华为工作,而是在别的企业工作,大家不要抱定固有的观念,这一点给我冲击很大,以前我认为在松山湖工作的就是华为的人,其实不是。黄江是不是离观澜更近?但在黄江工作的人都不在观澜住,而是跑在坂田住,这一点我没有仔细研究,只是讲出这种现象,为什么大量在松山湖、黄江工作的人会在坂田工作?

经济特征三:去工业化迹象明显。华为部分研发部门随着制造环节外迁,留在坂田的企业法人按中国统计标准属制造业,按联合国、美国、德国统计标准属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业。过去两三年,我们有不少企业外迁,年产值超10万元企业中,当纳利、福群电子已经外迁,神舟电脑、元征科技已由工业企业转型为工业地产商。美国很多专家学者都有研究论文,说制造业研发和制造是不可分的,做工业的人都知道研发人员要跟搞生产的人不断交流,才能把产品做好。当然,互联网除外,我这里说的是做硬体的。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三、坂田的产业规划与政策举措

坂田主要有四大主导产业、两大配套产业。

主导产业:

1、ICT产业。网通设备及组件、移动终端及组件、车联网通信模块及组件、服务器及组件、ICT芯片设计、通信软件开发与测试、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解决方案、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开发、云服务等。可能大家有点奇怪,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我们为什么不行?很遗憾,这一块没放在我们这里。

2、电子元器件产业。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及装置、射频器件及装置等。

3、生命科学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医疗器材、生物医学工程、医疗保健服务、生物环保等。生物医学工程我举一个细分行业,比如做基因检测,血红蛋白检测都在这一块。

4、创意生活产业。包括视听设备、移动终端外套配饰、运动健康用品等,后两者主要是围绕ICT产业巨头生态圈考虑布局。

配套产业:

1、科技服务业。包括企业孵化、创业投资、知识产权代理、检测认证等。

2、商务支持产业。包括大型会展场所、高星级酒店、环球美食广场。

政策举措1:重点引进5G商用设备和C-V2X商用装置及其重要组件研发生产企业。大家都知道5G,不知道C-V2X,C-V2X是坂田片区未来很重要的成长点,我们得跟着ICT产业巨头走,他们在这里布什么,我们就要关注什么行业。

政策举措2:通过“工改工”建设一批符合ICT产业巨头及其代工商工艺需求的厂房。坂田街道现在要做这个事情,今后大的城市更新的地方,只要配建达到4万平米以上厂房,我们都会做这个事情,所有城市更新项目无一例外,必须配建,你建M0、研发楼宇,配建12%创新型产业用房,我们不要研发楼宇,我要无污染厂房,专门为满足ICT产业巨头的需求,一楼要有货台,楼层4-5层,每层5-7米,承重必须是一楼2吨以上,上面各层楼都要承重1吨以上,今后所有城市更新项目都要配建。通过配建厂房,让坂田一定要有制造环节,只有这里有制造环节,才能把研发环节留下来,否则以后坂田只是成为一些企业的行政总部,都是做行政办公,没有研发人员,这种情况下,这个地区再过若干年就不知道还有没有发展后劲了。

政策举措3:制定专项政策构建ICT产业巨头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开发和周边产品生态圈。一个智能终端操作系统能否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依托你进行应用软件开发,所以这里会集聚一些APP企业。另一个是周边产品生态圈,我们有专门的政策把它们集聚过来。

政策举措4:采取多种措施调整新建商品房和产业配套房(含人才房、员工宿舍)的相对比例。北边现在已经在建人才房,今后还会想办法建。城市更新都配建厂房,厂房旁边的员工宿舍当一般公寓卖的话,消费者不同意,这个员工宿舍必然服务于周边人群,不会是很远的人群,通过这种手段来解决问题,想达到的目的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城中村的城市更新是房地产商干的活,做出商品房拿去卖,工业园区的城市更新是实体经济企业改了自己用,通过这种制度设计达到这一目的,防止这个地区产业空心化。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因为人才房是受限的,员工宿舍也是受限的,按照经济学的规定,供应量少,这个地方的城市价值又在不断提升,这意味着今后商品房价格会怎么样呢?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开发商做好城市更新,专注自己的事情,通过这种制度设计,大家买商品房我不敢说增值,但我敢说一定是保值的。

政策举措5:分期开发坂田上市公司总部研发基地和深圳中部生命科学谷。两个地铁站之间有一块地,17.5万平米,其中新兴产业用地约8万平米,安排上市公司总部,另外一块是商业服务业用地,除了8万平米,剩下的都是商业服务业用地,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在谈,都是很大规模的企业,都是50亿以上的企业会入驻这里。

深圳中部生命科学谷,在坂田街道和吉华街道交界处,我们会引进一批50亿以上的企业,因为这里有大片绿地,还准备做一个公园,今后还会有一些高端医疗放在那里,甚至不妨做医疗旅游。

政策举措6:规划建设兼作大型会展场所的深圳工业博览馆及附属餐饮住宿设施。也就是坂田钓鱼场的位置,希望国际上所有大型ICT产业会议都在这里开,这样的话做办公还不如做酒店,坂田目前只有一家四星级酒店,而且这个地方不可能做很大的酒店,对市场主体来说,跟着政府的规划走是没错的,总能找到自己的商机。

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15:50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来到由大族云峰发起,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客以及圳在买房联合主办的“大道纵贯 中部崛起——大湾区视野下坂田中枢价值沙龙”活动现场,我是主持人馨梦。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主持人

首先请允许我隆重为大家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他们是:

龙岗区投资推广署副署长、政策决策资深智库人士、知名观察专家王识歧先生;

中规院深圳分院副院长、高级城市规划师王泽坚先生;

知名城市与产业运营专家、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执行会长高海燕先生;

大族云峰副总经理杨洋女士;

大族云峰副总经理李猛先生;

大族控股集团营销总监周春晖先生;

同时莅临活动现场的还有来自各大主流媒体的朋友们,欢迎各位的到来!

我们都知道,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深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发展布局呈东西走向,最核心的资源都倾注在一个狭长的区域内,“关内像欧洲,关外像非洲”的说法,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深圳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这样的城市格局明显匹配不了深圳这座城市迅猛发展的速度。随着原关口的撤销拆除,以及近年来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坂银通道的贯通,大大消除了遏制深圳城市中部发展的客观因素,加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区域战略推动,深圳城市产业的整体升级,拓宽城市纵深,发展多个区域核心,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

回顾深圳的发展进程,每一次城市大规模升级蜕变都伴随着一条条大道的名字。上世纪90年代深南大道的建设和贯通,构筑起了深圳城市的骨架,使“小渔村”有了大城市的雏形,甚至为如今宝中乃至西部地区腾飞埋下了伏笔;滨海大道的贯通及其延长线的规划,见证了南山科技园和总部基地的辉煌,并为西部沿海、前海地区的崛起,甚至是莞深同城的概念注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而新彩通道的通车,则使龙华区域迅速并入城市核心区域的快速发展车道,区域综合价值大幅提高。

坂银通道,作为连接坂田与银湖的重要通道,它的贯通使深圳中部地区与城市核心区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而位于深圳中部核心位置的坂田,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如何纵贯南北,汇通东西?新形势下,坂田的区域价值应该用怎样的角度去解读?今天我们荣幸邀请到三位专家,他们将会从不同角度位我们提供全方位视角。

首先,有请龙岗区投资推广署副署长、政策决策资深智库人士、知名观察专家王识歧先生。他分享的主题是“亚太ICT创新尖峰地带上的坂田及其产业发展前景”。

15:10

嘉宾陆续到场签到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15:00

现场花絮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活动流程:

15:00-15:30:来宾签到

15:30-16:35:主题演讲

《亚太ICT产业中枢下的坂田产业前景》

《从坂银通道开始,重新想象坂田》

《深圳城市的中部崛起》

16:35-17:00:对话沙龙

《从城市中部到湾区中枢——再论坂田城市价值》

17:00-17:30:媒体问答

大族云峰二期

大族云峰二期位于深圳市十七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的坂雪岗科技城,世界级智慧产业集群已成,区域价值再度腾飞。

目前,大族云峰二期,名校、高端商业、地铁等配套全面成熟。项目周边配套9班制公立幼儿园及公立45班九年公立学校“坂田实验学校”,现已开学。

交通方面,大族云峰作为坂银首站,未来坂银通道的开通(2019年年底),将零距离对接福田,加速坂田与福田CBD的融合。同时项目周边二横四纵的交通路网(两横为布龙路、南坪快速;四纵为五和大道、梅观高速、坂雪岗大道、清平高速),以及双地铁之上的快速交通,开启半小时全城都市生活;项目自带约3.5万㎡新古典台地园林。

商业方面,项目自带约4.3万㎡的大型商业中心,未来该商业中心将成为坂田南规模最大、品牌最集中、业态最完善的集中式购物中心。项目现有周边配套完善,生活氛围浓厚,是坂田片区的宜居首选。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大族云峰二期效果图



王识歧:坂田定位亚太ICT产业中枢核心区 2025年规模破万亿

上一篇新闻

华为92家核心供应商名单出炉

下一篇新闻

华为92家核心供应商名单(2018)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