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挑战迪士尼,深圳文创企业料足吗?

挑战迪士尼,深圳文创企业料足吗?

华强方特打造的全景式动态球幕项目《牛郎织女》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元素相结合。受访机构供图

作为一座城市的支柱产业,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涌现出腾讯、华强方特、华侨城、雅昌、玛丝菲尔等一批领军企业,其中上市企业达40余家,全市文化创意企业近5万家。

这些企业主要涵盖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高端印刷、黄金珠宝、文化会展等领域,为深圳贡献了约10%的GDP。其中,设计产业是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产业和重点扶持领域,目前深圳约有设计机构1.2万家,专业设计人员近20万人,设计产业每年产值约230亿元,带动工业产值数千亿元。

深圳文化产业竞争力究竟有多强?在第十四届文博会开幕之际,南方日报记者对腾讯、华强方特、玛丝菲尔等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观察分析,试图梳理深圳文产军团之于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张光岩 戴晓晓 苏梓威 统筹:张东方

华强方特

“文化+科技”打造深圳版迪士尼

憨态可掬的熊大熊二、一肚子“坏心眼”却又“有点萌”的光头强,动画片《熊出没》营造的动漫世界,成为诸多孩子和家长的共同记忆。制作《熊出没》的公司,正是扎根深圳10多年的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

近年来,华强方特业务涵盖“文化科技主题乐园”和以特种电影、动漫产品、主题演艺等为主的“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逐渐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文化科技领军型企业。2017年6月,美国主题娱乐协会TEA和AECOM集团联合发布的《2016年全球主题乐园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华强方特主题乐园累计接待游客量3163.9万人次,同比增长37%,位列全球第五。

华强方特集团总裁刘道强认为,与迪士尼等国际一流品牌对比,在技术上华强方特已经没有差距;在内容上,迪士尼拥有很多代表西方文化的电影IP,华强方特则背靠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在品牌建设上,华强方特起步晚,更需要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上稳步发展,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挖掘传统历史文化打造优质IP

根据欧睿国际发布的《世界旅游市场全球趋势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主题公园零售额将达120亿美元,日均游客数量将超3.3亿人次,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主题公园市场。

巨大的市场潜力,引发越来越多的海外知名主题乐园品牌选择落地中国市场。例如已经开业的浙江hollo kitty主题公园、香港和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在筹备中的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

业内人士认为,像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这些海外主题乐园品牌,以丰富多样的IP内涵为支撑,再加上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实现可观营收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的人气。随着这些品牌的入驻,或将给国内主题乐园带来一定冲击。

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创造出更多优质IP内容并将其与主题乐园实现更有效的结合,或许是国内公司目前思考并探索的方向之一。华强方特集团总裁刘道强认为,与国外品牌相比,华强方特等中国文化企业背靠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这一IP宝库,要通过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精髓来进行突破。

记者了解到,华强方特正围绕“中国梦”等伟大构想,打造“美丽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园”项目,包含“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主题园”“复兴之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明日中国主题园”三大主题园区,形成回顾中华民族过去、展示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中华民族明天的“美丽中国”三部曲,创新传承、弘扬和展示中国文化。其中,第一部曲“方特东方神画”(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主题园)已在芜湖、宁波、厦门、济南等地开园。

打通文化与科技“任督二脉”

AR技术让虚拟京剧演员在你面前唱念做打,声光电融合成一出凄美动人的《梁祝》,走进华强方特深圳总部一楼展厅,众多炫酷的科技场景“扑面而来”。今年文博会期间,该展厅将作为分会场之一,为观众展示文化产业最新发展成就。

打通文化与科技的“任督二脉”,华强方特有何秘诀?记者了解到,方特设有创意设计院、科技研究院和工程设计院,这三个机构互为上下游关系,相辅相成,实现了文化与科技在组织架构层面上的有机融合。

创意设计院的工作是要将众多的文化元素和高新技术相结合,创意设计出独具魅力的主题公园项目。科技研究院所承担的是技术研发工作,比如机械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特技特效、机器人设计等。工程设计院则主要是在创意策划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公园规划及建筑和景观设计,使之成为内容丰富、功能齐全的主题公园设计方案。

在华强方特集团高级副总裁尚琳琳看来,文化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正是深圳文化企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腾讯、华强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企业。尚琳琳告诉记者,华强方特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从主题乐园创意设计、研究开发、内容制作、施工建设到市场运营全产业链运营的企业,在国际上也只有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寥寥几家可以做到。

尚琳琳认为,深圳与国内很多城市相比比较“年轻”,但是完善的科技产业发展可以助力深圳弯道超车。此外,深圳“服务型”政府的高效运作也让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少了很多掣肘。

■业界观点

大力打击文化盗版,缓解企业维权之苦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亟须破解的瓶颈是什么?尚琳琳告诉记者,关键词有两个:知识产权和人才。

尚琳琳认为,目前文化企业普遍存在版权资产保护、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版权资产权属不清晰,大量版权资产“沉默”,版权运营链条不完善等问题。对知识产权的侵害屡禁不止,且违法成本较低。她举例说,每年华强方特仅就《熊出没》的商标纠纷维权问题,就要花费数百万元的成本,但获得的赔偿杯水车薪。针对《熊出没》等知名IP,抢注、蹭热点等现象层出不穷,她建议相关部门对文化IP采取更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此外,尚琳琳表示,随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人才稀缺问题日益凸显。要突破这一瓶颈,除了大力进行专业培养之外,有关部门在人才认定等方面也可进行适当创新,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玛丝菲尔

“设计+创意”升级时尚产业

深圳高端商场万象城,玛丝菲尔品牌门店消费者络绎不绝。这个深圳高端女装品牌遍布中国和新加坡258家高端商场。以玛丝菲尔为代表,一批深圳企业以品牌战略引领升级路径,跃升行业龙头,成为代表消费升级和创新供给的强劲力量。

数据显示,深圳有超过1000个时尚品牌;在全国一线城市商场中,分布着10万余家专柜;你每买5件中高端服装,就有3件出自深圳设计师之手。

撕去传统优势产业标签的深圳女装,转型走向设计创意之路,一个庞大的“时尚产业帝国”在深圳悄然崛起。

品牌化转型:走高附加值设计和创意之路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批商人南下深圳,做服装来料加工起家。依靠廉价劳动力,工厂加工费利润不足5%,完全“靠量取胜”。但是,接港企转手的大牌订单,让深圳服装企业比内地企业更早掌握国际领先的时尚理念、管理技术和工艺标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服装加工企业开始转型。

深圳女装产业集群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走出一条独特的成长路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聚集,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扎根,生存需要倒逼品牌化转型,进而形成产业聚集效应、良性竞争氛围。

“产业更新换代在服装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圳服装行业已经不是我们从前所说的传统行业,而是一个高附加值的时尚创意产业,卖的是设计和创意。”玛丝菲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的深圳是女装企业的品牌营运中心,加工在全国,市场在全世界。

2016年,深圳服装销售额2300亿元,出口近百亿美元,九成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利税高是深圳女装企业的明显特点,企业税后净利润最高时接近40%。”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洪涛说。

国际化视野:在国际时尚架构中树起“深圳坐标”

尽管份额在全国占有强大优势,但最早“走出去”的深圳女装企业家意识到,深圳服装产业必须迈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做中国创造的国际品牌。

3年前,深圳企业玛丝菲尔收购欧洲女装Krizia,后者曾和Versace、Armani一同创建了意大利时尚体系。根据意中基金会统计,这是近年来中国人在意大利的最大投资之一。

国际化探索不仅给深圳女装带来全球设计和品牌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推动海外资源向深圳集聚。“国际舞台上的历练使得深圳品牌具备了丰富的国际视角和经验,也加速了深圳时装品牌国际化。”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说。

“经过近20年的推动,我们希望在国际主流时尚界建立一个认知——中国最高端的时尚品牌在深圳,深圳品牌已在国际品牌架构中建立自己的坐标,就和人们一说到手机、无人机,就会想到深圳一样。”张洪涛说。

业界认为,深圳女装登上“世界顶级T台”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正向“中国品牌”跃升。

■业界观点

将深圳打造为世界第五大时尚都市

庞大的国内市场是服装行业发展的关键。“小水池怎么都不可能养出大鱼,但中国市场的汪洋大海一定能养出庞然大物。”对于这个说法,深圳时尚品牌的创始人均有同感。从广阔的产业集群来看,深圳拥有服装、珠宝、钟表、眼镜等一批领先的时尚产业。在全国,鲜有一座城市能够形成这样的规模。

“时尚创意产业是深圳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此次采访中,诸多企业家和业内人士希望,深圳把时尚创意产业放到战略高度进行布局。“伦敦、纽约、米兰、巴黎,深圳可以和他们并肩,成为世界第五大时尚都市吗?”多位时尚品牌的创始人提出这一设想。“将时尚文化、时尚消费场所和产业结合起来,才能打造世界时尚之都,深圳应有这样的高度。”

“深圳已经有了两张标签化的城市名片——科技创新和时尚创意。”张洪涛认为,深圳打造国际时尚之都,必须具备三个认知:国际化的城市、领先的产业基础和全民时尚。

腾讯

借助互联网新技术

传承活化传统文化

通过AR导览,游客能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30个洞窟的高精度壁画和VR节目向全球共享;借助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敦煌石窟旅游将变得更智能,腾讯新闻、腾讯视频、企鹅号等内容平台也将加大敦煌文化传播力度;企鹅优品今年将上线敦煌文创馆,推广具有敦煌特色的文创商品,未来还将联合设计师基于敦煌IP开发文创产品……

这是腾讯借助AR、VR、AI、云计算等新科技,支持“数字敦煌”和莫高窟智慧景区建设的缩影。

2017年,腾讯有了新定位——“科技+文化”,探索借助科技力量,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与故宫、长城、敦煌都达成了合作。

借助科技,让传统文化融入青年群体

去年底,莫高窟“入遗”30年,这一中国璀璨文化的代表之作,迎来了一位新“访客”——腾讯。双方计划将腾讯最新科技和泛娱乐文化生态与敦煌研究院科研成果深入合作,携手启动“数字丝路”计划,致力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交流,让更多人类文化IP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放光彩。

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表示:“腾讯是一家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科技+文化’公司,我们感到有责任参与敦煌石窟的保护和文化传播的事业中。腾讯希望和敦煌一起,成为‘数字丝路’上的‘文化连接器’‘文化翻译官’及‘文化新使者’,通过科技赋能文化,让传统文化融入青年群体,也推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互通。”

腾讯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说:“今天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物理保护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更多去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腾讯是如何让科技与文化结合的?以敦煌为例,腾讯《王者荣耀》团队把敦煌文化与产品深度融合,推出定制英雄皮肤;国内最大的动漫平台——腾讯动漫,将联合敦煌研究院展开敦煌故事改编;国内最大互联网音乐平台QQ音乐,则在互联网上对敦煌音乐进行全方位传播,同时将参与梳理和复原演奏敦煌古曲谱。

在文化板块,腾讯致力于推动形成繁荣的数字文化生态。2017年,腾讯数字内容平台聚集了400万名网络文学创作者、数百名专业签约动漫作者、5万多名动漫投稿者,以及大量电竞战队、明星主播和编剧、导演等专业人士。与此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的公众号数量也突破了2000万。

与多个经典IP开展深度战略合作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12年前提出‘世界是平的’的判断,今天随着互联网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我们也可以说‘文化是平的’。”程武在一次会议上说。

腾讯的数字文化版图围绕IP展开,囊括游戏、动漫、文学、影视等多个业务板块。在2017年一年当中,腾讯接连与长城,故宫、敦煌等经典传统文化IP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传承、活化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去年,腾讯提出公司战略定位是‘科技+文化’,我们正在朝科技公司方向前进。”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不久前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表示,腾讯不断加大在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领域的投入,“我们成立了公司级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并在西雅图设立了首个海外实验室。我们希望发挥自身的优势,投身科技领域。”

记者了解到,围绕保护与激活两大主题,腾讯发起“长城你造不造”计划,借助腾讯技术平台,将长城与公众生活,尤其是年轻群体的生活连接起来,激发公众参与长城保护,并孵化“长城小兵”动漫形象,促进长城IP开发,传播与普及长城文化。

为探索先进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展示领域的应用,腾讯与故宫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开创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的数字技术应用实例,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留存探索智能化解决方案。

从2012年开始,腾讯还持续举办NEXT IDEA腾讯创新大赛,为年轻人的优秀创意提供创新孵化平台。2017年赛事横跨艺术与科技的11大品类,共收获8万多件参赛作品,涌现出大量为业内专业评委高度认可的优秀作品,如“青年编剧大赛”的优秀作品《小葱拌豆腐》就在汇聚100多家影视公司的行业推介会上被购买并重点孵化。

■业界观点

互联网发展赋能“创意者经济”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此前曾表示,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之光”已经照耀到各行各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中国的“互联网+文创产业”走出了非常独特的道路,领先全球。

程武表示,腾讯一直专注于连接和内容两项业务,并实现战略性泛娱乐互联网生态,互联网与文学、动漫、游戏、影视、电竞和音乐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文化生态。

互联网大幅降低了文化内容的创造门槛,同时提升了其传播效率。每个个人都可以便捷地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文化内容并传递出去,“我们把这个现象叫做创意者经济,每个人都有不应该被辜负的天分”,程武说。

程武表示,腾讯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一家基于互联网的科技与文化企业,希望通过互联网技术和连接能力,打造一个开放平台,分享给所有的企业和文化机构,让年轻人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连接起来。腾讯与故宫、长城的深入合作是这一理念实践的典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合作。

上一篇新闻

消失7年的,马航MH370找到了?

下一篇新闻

深圳女装为何会这么赚钱?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