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路上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名人故居
溧阳路南起黄浦江畔虹口港,北迄四川北路,长2661米。1889-1916年筑,以工部局总董名狄思威路。1943年更为今名,溧阳路因开辟较早,路两侧大多是旧式的里弄和仓库堆栈。溧阳路共两段,中间被四平路隔着。溧阳路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之一。主要的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有:上海市五金商业同业协会旧址,东洋街旧址,溧阳路花园公寓住宅群,鲁迅藏书室、郭沫若旧居、曹聚仁旧居、金仲华住处、赵家壁寓所,关紫兰旧居,狄思威路巡捕房旧址等。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805200000280 上海市五金商业同业协会旧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提篮桥街道
地址:溧阳路125号
建于1950年。钢混结构。现代主义风格。
溧阳路155号住宅,建于1917年。虽然没有列入三普名单,但建筑有其特色。砖木结构,红砖与青砖混合装饰,具有进深较长的特征,窗楣与门楣有拱券装饰,顶部有马头山墙。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
溧阳路853弄瑞康里92号(现四平路52弄92号),是赵超构(浙江文成,1910~1992,新闻记者,专栏作家,生于瑞安。赵超构新闻奖是中国晚报界的最高奖)旧居。
溧阳路930弄入口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234 东洋街旧址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狄思威路(今溧阳路)930弄(现四平路119弄)
据上海地方志记载,东洋街辟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日本人在该街东起狄思威路,西至邢家桥北路这一地段南北两面共建砖木结构双开间假三层典型的日式楼房33幢,南面8幢,北面25幢。以竹篱笆相隔,两头路口各留小门进出。中国人不得入内。当时习称为“东洋街”。1953年街道拓宽,篱笆拆除,遂成为今海伦路西段。楼房外观仍如旧,现为民宅。
溧阳路
溧阳路北侧历史建筑群
溧阳路1084弄建筑北立面
溧阳路1084弄建筑北立面
溧阳路1084弄建筑北立面
溧阳路1084弄建筑北立面
溧阳路1084弄建筑北立面
溧阳路1084弄建筑北立面
溧阳路1084弄建筑北立面
溧阳路1084弄建筑北立面
溧阳路1084弄建筑北立面
溧阳路1084弄建筑北立面
溧阳路1114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14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14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14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14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14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14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14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14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14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56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56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56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56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56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56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56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56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56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156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208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208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208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208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208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208弄建筑南立面
溧阳路1219、1221号
溧阳路1235、1237号
溧阳路1251、1253号
溧阳路1267、1269号
溧阳路1281、1283号
溧阳路1295、1297号
溧阳路1311、1313号
溧阳路1338号
溧阳路1338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K-J-003-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069 溧阳路花园住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溧阳路花园住宅区;现名称/现使用单位:溧阳路花园住宅区
地址:溧阳路1084弄2—17号、1114弄1—21号、1156弄1—19号、1203弄1—12号、1208弄1—12号、1219、1221、1235、1237、1251、1253、1267、1269、1283、1291、1295、1297、1311、1313、1208、1338号。
层数:2层(假3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14年;保护类别:三类
溧阳路花园公寓住宅群体,坐落在四川北路至四平路之间的溧阳路段。旧时此路名为“狄斯威路”(Dixwell Road),又称狄斯威花园公寓住宅,它东近四平支路口,西邻长春路。
该花园公寓住宅,共48幢。建筑沿马路(溧阳路)两侧排列,成双毗连式,规模宏大,建筑式样相同。复式四坡歇山屋顶,假三层红瓦屋面,上设棚式双坡老虎窗,清水清砖外墙,嵌红砖带饰,线脚装饰细腻,砖工精细考究。南立面采用拱券外廊构图,使层间拱形窗排列整齐美观,檐口出挑线脚挺拔。使用功能划分严格,底层由前至后分别是阳台、客厅、天井、厨房、卫生间、楼梯;二楼是阳台、卧室、书房等;三层阁为贮藏室或员工起居室。屋前庭院则是花园式布置,如今在个别院落里,还能见到当年建造假山的遗迹。
溧阳路花园公寓住宅群,是“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人文资源积淀丰厚,其中有:鲁迅藏书室、郭沫若旧居、曹聚仁旧居、金仲华住处、赵家壁寓所等。
另外,陆澹安(1894-1980,江苏吴县人,作家,文学研究家)曾经居住在溧阳路1219号;陶希圣曾经居住在狄思威路(今溧阳路)1084弄4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805190000078 金仲华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溧阳路1156弄10号
金仲华1945年自重庆迁入此处定居。期间,他主持的《世界知识》在沪复刊,主编了《中国建设》、《联合晚报》等。解放战争后期,暂寓香港。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2月,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并兼任《文汇报》社社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1968年4月3日凌晨,金仲华在复兴中路1473号家中自缢身亡。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079 溧阳路郭沫若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溧阳路1269号
系坐北朝南假三层花园洋房。1946年5月,新文化运动巨匠郭沫若由重庆来上海住此,进步文化人常在此聚会。1946年8月,邓颖超、齐燕铭等曾借此招待文化界人士、举行记者招待会。同年11月,进步文化人曾在此为朱德同志60寿辰举行庆祝会。郭沫若在此期间担任《文汇报》副刊主编,为反内战、争和平奔走,组织和参与赴南京促进国共和平谈判请愿团,慰问下关惨案受害者,追祭李公仆、闻一多,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等活动。1947年11月,郭沫若离沪赴香港。郭沫若旧居现为民居。
溧阳路1267号(郭沫若旧居隔壁),是贺子珍旧居,当年贺子珍来上海后的第一个落脚点就在这里。解放后,毛泽东曾托陈毅照顾贺子珍;在这位贺大姐搬进湖南路市委招待所之前,就住在靠近四川北路的溧阳路上。而这栋房子也有来历,是陈毅在上海做生意的一位哥哥的,由于附近就是派出所,所以,那里的人格外注意“贺大姐”的安全。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805190000266 关紫兰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溧阳路1333弄1号
溧阳路1333弄1号,为关紫兰(广东南海,1903~1986,生于上海,画家)旧居。二十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关紫兰在此居住。关紫兰是现代著名画家,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同年赴日本留学,入日本东京文化学院。她的作品秀美华丽,用笔豪放,并时时透露出坚强与宏伟,深受日本油画界器重,被海外油画界称为中国闺秀女油画家。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805190000265 赵家璧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溧阳路1335弄4号
赵家璧(1908-1997),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曾经在此居住。
赵家璧曾经在上海良友图书公司任编辑和主任,他积极参加左翼文学运动。1936年发起组织并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39年任改组后的良友复兴图书公司副总经理兼总编辑,曾经出版郑振铎所著中国美术史上的巨著《中国版画史图录》20卷。1947年创办晨光出版公司,任经理兼总编辑,曾经主编“晨光文学丛书”40余种,出版中国第一套介绍美国文学作品的“美国文学丛书”18种。编辑理论方面的著作有《编辑忆旧》和《回顾与展望》等。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077 曹聚仁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溧阳路1335弄5号
为坐北朝南二层楼石库门里弄房。抗战胜利后至1950年8月,曹聚仁居住此处,从事新闻、教育工作。他在此楼里,先后编写了反映抗战历史的《大江南线》和《中国抗战画史》。后者出版后引起轰动,成为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重要物证之一。
曹聚仁(1900—1972),浙江兰溪人,字挺,号听涛。著名记者、教授、作家。1950年,曹聚仁赴香港任《星岛日报》编辑,并主办《学生日报》《热风》,还为新加坡《南洋商报》写特约文章,1959年后同林霭民合办《循环日报》《循环午报》《循环晚报》。在此期间,曾担任国共特使频繁往来于海峡两岸,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多次接见。1972年7月23日病逝于澳门。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45190000152 狄思威路巡捕房旧址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狄思威路626、627及751号(现溧阳路1338号)
1927年2月,工部局在狄思威路上租赁了626、627及751号房子作捕房之用,同时将捕房名称改为狄思威路捕房。现为公安局虹口分局四川北路派出所。
溧阳路1359号沿路底层的咖啡屋
溧阳路1359号沿路立面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9925190000015 鲁迅存书室旧址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地址:溧阳路1359号二楼
这是一幢红瓦灰砖、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的三层楼房。1933年至1936年间,鲁迅曾以内山书店店员镰田诚一的名义租下此屋,藏书约6000册,其中包括瞿秋白文稿、柔石的遗著及纪念物等。1936年鲁迅逝世,许广平把故居内零星书籍一同搬走。建国后,鲁迅绝大部分藏书由北京鲁迅故居保存,故上海鲁迅藏书室未曾恢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