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樟林,很值得你来看看……

  樟林古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航港口之一,历史底蕴深厚。去年,汕头市唯一一条入选全国300条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的“汕头市丝路寻踪文化游”,樟林古港就是其中熠熠生辉的明珠,是重要的景点之一。近年来,樟林古港——新兴街古驿道被广东省政府列入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示范段建设项目,樟林入选为国家传统村落名录,通过持续的原址修复和环境整治,樟林古港这个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商埠重新绽放光彩。

樟林,很值得你来看看……

  今年,我市在做好古港保育活化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樟林古港片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进一步打造集历史古迹、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潮侨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整个樟林古港片区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每到夜晚,热闹非凡。暑期伊始,到樟林古港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樟林古港展示的海丝文化和潮侨历史,更是成为中小学生研学、大学生田野调查的生动教材。

  沿古港河 感受昔日繁华

  澄海区东里镇文化站就设于樟林古港,吴庆连站长对樟林古港的历史了如指掌,说起古港近年来的发展和各个细节更是如数家珍。

  樟林古港在乾嘉年间进入全盛时期,是明末清初粤东第一大港,有“通洋总汇”、“河海交会之墟”之称,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格外突出。要初步了解樟林古港的历史,吴站长说,不妨到古港广场一侧的百米文化长廊看看,有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红头船航线图以及八街六社港埠格局图等,详细展示了樟林古港的海丝特色和潮侨文化。

樟林,很值得你来看看……

樟林古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参观

  矗立于广场古港河畔的高仿真景观红头船,是景区的地标性景观。据吴站长介绍,船模型是参照1972年樟林港河床南畔洲段出土的红头船残骸制作,由于要和现古港河宽度相协调,船模和原型比例是0.6比1。而为什么叫红头船?清政府在康熙二十三年开海禁之后,为了加强管理,在雍正元年出台措施,规定华南地区的浙江、广东、福建的帆船,船头油漆不同颜色,方便水师辨别。广东在南,南方属火,对应红色,于是广东的帆船船头、船尾就规定要涂上红色,所以就叫‘红头船’。”吴站长告诉记者。

  在古港广场中间,还可以看到由吴南生题写的“樟林古港”的纪念碑,这是1986年所建,碑文由秦牧撰写,描绘了樟林古港的沧海桑田历史变迁,也留住了美好记忆和记住了乡愁。樟林古港核心区目前是形成一河两环三广场七巷格局,沿线设计有雕塑群,一一再现华侨下南洋等历史情景,细细端详,令人动容。沿着古港河往下走,只见河波清澈,水光潋滟,白鹭翻飞,赏心悦目。据吴站长介绍,古港河从2017年开始科学治水清淤,引入韩江水,形成活水河。由于良好的自然生态,2017年,樟林古港被省列入南粤古驿道八大示范段之一,2018年还获评“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良好的水环境、整洁有序的景区面貌,离不开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吴站长告诉记者,东里镇文化站通过集合“广场舞大妈”、东里镇三支志愿者队伍,组成浩浩荡荡的樟林古港片区义务监督员的监管队伍,对樟林古港等基础设施等进行日常管理,樟林古港不仅能重现昔日繁华,还能展现今日文明。

  逛新兴街 探寻海丝故事

  樟林港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以后逐渐形成“八街六社”格局,嘉庆七年(1802年)开辟新兴街以应货物囤运的需要。新兴街长约200米,有54间两层楼的货栈。栈房前门临街,主要用于陈列货品,后门直通内港,设小码头,便于小船起卸货物……可以说,新兴街是樟林港红头船海运极盛时期的见证,有时间一定要去逛一逛。记者发现新兴街上大部分住户们的栈房仍保留当时“前店后码头”的格局,甚至有人的家里,登上二楼货仓的梯子从未移开过。

  “永定楼”又称“观海楼”,矗立在新兴街头东门外,是一座集货仓与航标两用的清代建筑,也是当时商贸洽谈和船工休闲的场所,还曾作为书斋使用。历经百年沧桑的永定楼,如今修缮后成为侨批展览馆,也成为游樟林古港不能错过的参观点。吴站长告诉记者,永定楼侨批展览馆征集了1016件侨批文物,并精选300多件特色侨批在馆内展出。馆内开辟有“侨批集萃”“番畔唐山”“侨批艺文”“遥迢汇路”“家国情怀”“樟东侨批”等6个主题展厅。这里陈列有最多1亿元和最少1元的侨批;1.5米长的清末民初的“最长侨批”和 “平安”二字的最短侨批;有镇馆之宝“义发祥批局”牌匾;有猪仔钱、护照、船期通知书、侨批业人员合照、华侨物资供应证、千字文印架印章以及市篮、水布、木柄雨伞“批脚三件宝”等侨批相关文物,展示了侨胞们令人感动的家国情怀。

  访侨宅 追寻先贤足迹

  作为古村落,樟林古港最有故事最有看头的还是古建群落,名人故居比比皆是,寻访探幽,往往都有意外的惊喜。南盛里,是清光绪十年(1900年)新加坡华侨蓝金生兴建的大型民居建筑群,呈“五巷三埕一池”网络状布局,有房屋70座671间,以蓝氏通祖祠,又名“锡庆堂”最具特色,富丽堂皇。

  南盛里渔行巷39号,就是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之一秦牧的故居。秦牧生于香港,随父母迁居新加坡。后回到故乡澄海读书,接受进步思想,成为现代著名文学家。故居始建于1908年,占地面积387.5平方米,是一座潮汕传统民居建筑“四点金”,设有六个展室,里面陈列有秦牧遗物及生前珍藏的纪念品、相片及衣物。秦牧故居为省文保单位,又是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座古老的庭院感受历史沧桑的同时,也能触及这位文学大家儒雅敦厚的风范以及对家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塘西村的“潮之名园”——西塘,这里原是福建莆田茶商林泮1799年所建造的私人别墅,后为洪家购买,改造成苏州式园林。门楼左右两侧镌刻有“光前裕后”、“诗礼传家”两印。分为居宅、庭园、书斋三部分,假山、池塘、塔亭精巧布局,檐廊相通,曲径生幽。园中遗留有许多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赋书法。1988年,西塘园林还成为电影《无敌鸳鸯腿》取景地,成为一个时代的美丽记忆。

  塘西村甚至整个樟林古港还散落着许多中西合璧的侨宅,如张厝内、金鉴堂、德和里(又称德茂内)、西安里等。这些建筑群大多由华侨通过汇寄侨批建造而成,既体现了潮汕传统民居审美的共性,也颇具东南亚及欧美建筑风格的韵味,有兴趣不妨来现场深度游,挖掘海丝文化和潮侨文化背后更多动人的故事。

  来源:汕头日报

上一篇新闻

山坡上的徐家露台丨云端

下一篇新闻

欧股跳水,道指狂泻700点!31亿美元产品新关税引爆欧美贸易战,中国资产成“一抹亮色”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