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者”旭辉,提名5位候选人角逐阳光股份董事会
时代财经APP记者 刘新歌
虽然一直坚称对阳光股份(000608.SZ)的增持仅为战略投资,但种种迹象表明,旭辉控股正在一步步走近阳光股份权力的中心区域。
12月11日,阳光股份召开第七届董事会2018年第五次临时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董事会换届及提名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候选人的相关议案。
被提名新一届董事会的7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分别为唐军、张缔江、杨宁、李国平、林峰、陈东彪、王寿庆,而5名独立董事候选人则为韩传模、韩俊峰、韩美云、倪建达、陈坚。
来自旭辉控股的提名人选有望成为阳光股份董事会中的一股新力量。7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中, 3人由旭辉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永磐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永磐”)提名,分别为林峰、陈东彪、王寿庆;5名独立董事候选人中,上海永磐提名的占2席,即上海钜派投资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倪建达、上海东方华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坚。
上海永磐为持有阳光股份12.03%的股权,为其第二大股东。阳光股份第一大股东为境外法人Eternal Prosperity Development Pte. Limited,虽然其持股比例达29.12%,但阳光股份目前处于无实际控人状态。
2015年8月,阳光股份第一大股东Reco Shine Pte Ltd(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以下简称“RECO SHINE”)的唯一股东与Leading Big Limited(中文名“领大有限公司”)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将RECO SHINE 100%股权转让给领大有限公司,而领大有限公司无实控人。
上海永磐提名的3位非独董候选人均为旭辉控股高管。其中,林峰现任旭辉集团、旭辉控股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陈东彪现任旭辉集团、旭辉控股执行董事及旭辉集团执行总裁,而王寿庆则为旭辉集团副总裁兼旭美商业总经理。
“如果旭辉控股高管进入(阳光股份董事会),对旭辉肯定有很大帮助,各项决策会朝着对旭辉有利的方向移步。” 优淘城总裁薛建雄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
旭辉控股对阳光股份的介入程度将在2019年1月18日下午召开的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一见分晓。是次会议将通过差额选举、直接投票的方式,在上述候选人中选出由7名董事组成的第八届董事会,其中包括 4 名非独立董事、3 名独立董事。
旭辉控股“觊觎”阳光股份由来已久。2017年1月17日晚,阳光股份公布,在2016年11月2日至2017年1月17日期间,上海永磐增持公司3749.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5%,构成首次举牌。
此后,旭辉控股持续增持阳光股份。到了2017年12月31日,其所持有的股份已上升至9.57%。2018年1月19日,阳光股份再发公告,旭辉持股比例增至10%,构成二次举牌,并成为阳光股份第二大股东。截至2018年6月31日,旭辉持股比例则再度攀升至12.03%。
对于增持行为,旭辉控股管理层在业绩会上多次表示“举牌是做战略投资”。在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旭辉主席兼执行董事林中表示,所谓“战略投资者”,即对这种投资非常有耐心、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者。除此之外,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他还表示,看重的是股票价格和公司的价值。
但从阳光股份近年业绩表现看,它算不上优质的投资标的。阳光股份前身为成立于1993年的北京阳光综合房地产开发公司。1997年,通过控股刚刚于1996年深交所上市的广西虎威,阳光股份实现借壳上市,并于1998年更名为“广西阳光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房地产业务。
走过2010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07.89%、63.01%的黄金时期后,阳光股份的业绩开始走下坡路:2014年,净利润亏损5.85亿元;2015年仅盈利2018万元;2016年,净利润再度亏损4.7亿元。
2017年年报显示,阳光股份营业收入仅为5.34亿元,同比下降16.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虽然同比大涨132.54%,但也仅为1.52亿元。进入2018年,其业绩继续下滑,前三季度营收仅为6479.8万元,同比下降12.88%.净利润亏损6468.5万元,同比下降116.93%。
从阳光股份的股价来看,旭辉的投资目前还是一笔亏本生意。今年以来,阳光股份的股价整体呈下跌趋势。12月11日,阳光股份报收4.92元/股,跌幅为1.8%。而在构成首次举牌的增持期间,股价区间加权均价为8.211元/股。构成二次举牌时,买入均价为6.35-7.46元/股。
从投资的角度看,这并非明智之举。因此,对于旭辉控股的屡次增持,坊间多认为其目的是借壳。“对地产公司来说,肯定是希望有更多的融资平台,毕竟香港和大陆对房地产企业市值的认同不一样。阳光股份目前处于‘无主’状态,旭辉借壳还是很有希望。”薛建雄对时代财经表示。
旭辉控股近年业绩连年创新高,并于2017年闯入千亿俱乐部,但令主席林中苦恼的是旭辉的估值仍然偏低。截至今年年中,旭辉的市盈率为9.7,低于同规模的内房股,总市值也仅300亿港元出头。
【更多相关资讯,请移步各应用市场下载“时代财经”APP】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