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中国历史上的“乌托邦”到底是哪里,连秦始皇、汉武帝都梦寐以求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乌托邦”到底是哪里,连秦始皇、汉武帝都梦寐以求

撰文:梦貘貘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乌托邦指的是完美或接近于完美的理想国度。


公元前485年,准备归隐山林的老子被散关的关令尹喜拦在关内,几天之后他交给尹喜两部竹简,又骑上青牛逶迤而去。


这两部竹简就是在中国传承了二千多年的《道德经》,在这部作品里,老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告诉世人,他心目中最完美的世界就是:国小、民少;民众们安守本分、无所欲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国家之间则是和平共处,“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对于如何维持完美,老子给出的答案是:回归——回归人类社会的初始状态:采用低效率的生产技术、放弃船和车这类新式交通工具、销毁各类武器,甚至可以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


老子的这段话诞生了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文化,被世人嘉许为乌托邦原创者的希腊学者柏拉图却是在一百年之后才着手于《理想国》的构思。


与老子同时代的儒家大拿孔子用“天下为公”来诠释上古时代的美好。在尧、舜时代,有贤能的人可以成为领导,没有欺骗、没有攻讦。不论是老人、小孩、男人还是女人,都能和睦相处,孔子认为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大同。


可惜,老子和孔子所眷恋的旧时光不过是经过美颜处理的。两位思想家对当时“礼必坏、乐必崩”的社会现实感到不满,却将改变的希望寄托在复古和倒退之上。


#01.


在老子遁世大约100年之后,一群被称为方士的人开启了中国古代的海外寻仙之旅。


《诗经·商颂·长发》赞曰:“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可见在夏商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对海洋充满了征服的欲望。


可是因为技术的原因,人们只能在近海处航行,很难逾越广袤无垠的海洋到达海的另一边。于是人们对于目力所不及的大海深处充满了各种幻想。


有人说,大海之中有一道天池,天池有一条蜿蜒几千里的大鱼,这条鱼名为“鲲”。


有人说,太阳每天落下的地方叫甘渊,那儿是帝俊的妻子和太阳的生母羲和生活的地方,她每天在那儿给太阳洗澡。


有人说,渤海的东面不知道几亿万里有一个深渊,那里没有底,四面八方的水都流向那儿,所以那儿被人们称为归墟。有几只神龟驮着三座神山浮在海面之上。


战国时期有别于春秋时期,旧的制度和旧的信仰此时已经全部解体,文人的思想变得更为自由,他们对现实的不满情绪甚至包含了对统治阶级的不屑。


可是他们一方面不屑,一方面又无力摆脱现实,于是,他们冥想着自己可以“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或者“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


当这种避世的文化传播到齐燕之地后,方士们将之与海滨文化杂糅在一起,就诞生了先秦时期的神仙学说。


这些方士多为齐燕两国人士,他们宣传在渤海之中,有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神山。山上常住居民是一些神仙,那里有不死药,到处都是黄金和白银,入目是一片雪白。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在朋友圈里对他们的创意进行了点赞。


据说,有许多出海之人都远远地看见过云雾缭绕的这几座神山。但是看到它们很容易,登上去却是很难。每当人们准备驾船靠近,一阵风吹过之后,神山就沉入海水之中去了。


不过燕人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等人都先后登上了三座神山,从此他们就羽化登仙而去。


这些人虽然已经出世,世间却流传着他们的故事,方士们把他们包装成“形解销化之术”的人形概念股,以便在凡人中间招徕下线。


中国历史上的“乌托邦”到底是哪里,连秦始皇、汉武帝都梦寐以求


#02.


前219年,秦始皇巡游海上,此时前来怂恿他投资大规模寻仙活动的方士可谓是络绎不绝。其中徐巿、韩终、侯公、石生分别受到始皇帝的委派,前去海外寻求长生不死之药。


秦始皇前前后后拿出了几万斤黄金开发这个寻宝项目。当然,最后这些投资全部都成了智商税。气愤不已的始皇帝将那些跟着瞎起哄的方士和儒生共计四百六十余名全部坑杀。


秦始皇之后,下一位花大力气海外寻仙的帝王是汉武帝刘彻。按《资治通鉴·汉记》记载,汉武帝亲自巡海就有七次之多。元封元年(前110年)春正月,汉武帝第一次东巡海上,齐地的方士聚集了有数万人之多,他们纷纷上书陈述自己的过人之处。于是汉武帝决定采取人海战术,命令数千人同时驾船出发前去蓬莱仙山。


这场声势浩大的寻仙活动一直到五年之后(前105年11月),汉武帝第四次巡海都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焦急的汉武帝又派出更多的船队再次出海。


三年后的正月,汉武帝第五次巡海,这次终于等来了消息,有人告诉汉武帝,说蓬莱其实离陆地并不远,不能上去的原因就是因为天上没有降下祥瑞之气。


汉武帝求仙求了几十年,高兴的时候重用了许多的方士,负气时也杀死了许多的方士。然而仙山一直没有找到,伤心之余,他下令在建章宫里的泰液池中修筑了几个人工小岛,分别命名为蓬莱、方丈和瀛洲,以聊表自慰。


中国历史上的“乌托邦”到底是哪里,连秦始皇、汉武帝都梦寐以求


#03.


秦始皇和汉武帝等帝王对乌托邦文化的探寻和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天文学、造船业和海航事业的发展。


战国时期,楚国的甘德和魏国的石申两位天文学家就准确地记载了120颗恒星的位置。到了汉武帝时期,辨识星象的方法已经日趋成熟。《淮南子齐俗训》曰:“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


也许在陆地上,牵星术的作用不大,但是在海洋上,这种技能成为人们远航时最为主要的依仗。


据《越绝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一艘大船可运载90余人(大翼),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就出现了“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的楼船。有史料上称这只船名为“豫章船”,评价说这样一艘船可以一次性装载一千人(一说万人)。


《史记》中提到,方士徐巿前后两次出海寻仙,第一次以失败告终,第二次秦始皇又遣送三千童男童女、五谷种子以及各类工匠百余人陪同徐巿一起出海,结果这次徐巿到达了一个“平原广泽”之地,就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不再回秦朝。


中国人自古就富有冒险精神,一次次不停地向海洋伸出自己锐利的触角,尝试着征服这一望无际的庞然大物。


《汉书·地理志》云:前111年,汉武帝统一南越之后,尝试着开拓了从日南、徐闻和合浦出发的海上贸易路线,船行5个月后,可以到达都元国,继续行驶4个月,又可以到达邑卢没国。再从这儿行驶二十多天,前方就出现了谌离国。


从谌离国舍舟步行十多天,到达临近的夫甘都卢国。从自夫甘都卢国坐船航行两个月之后,可以到达黄支国。这个国家距离长安有三万里,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


学术界对于都元国的所在地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有的学者认为是苏门达腊岛的北岸,有的学者认为是马来半岛沿岸的古国,甚至缅甸、泰国和新加坡的说法都有各自的拥趸者。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都元国就在现在的越南或者菲律宾境内。


达邑卢没国、谌离国、夫甘都卢国都在今天的缅甸一带,黄支国一般指的是印度南部的甘吉布勒姆。


这是史料上明确记载的最早的远洋航行,同时这条航线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滥觞。


远航在当时是非常危险的,有可能遭遇到抢劫杀人的蛮夷,也有可能陷入风浪之中导致船毁人亡。即便是遇不到这些磨难,船队也要在几年之后,才能辗转回国。


但是这样的困难都没能阻止古人对大海的渴望,随着时光的推移,中国人的足迹继续向海洋的深处进发。


也许完美的世界就是这样,有的人负责替她构思,有的人负责给她创新,有的人负责为她开拓。多年之后,她就会在我们人类的面前慢慢绽放出美好的身姿。


推荐阅读:

“一夜夫妻百日恩”的真正来历

湖北人为何叫九头鸟,原来是这样

光看小脚趾甲有没有分叉,就知道你是否汉人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上一篇新闻

尴尬!美国办东盟峰会仅新加坡应声,而中国一招呼,四国外长访华

下一篇新闻

《道德经》:返朴归真的状态最好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