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带40位妻妾定居的无人岛:结果被人夺走妻妾,占领岛屿151年
有许多人都幻想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如果有钱有闲,在无人打扰的海岛上度过一生似乎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现在要实现这个梦想可能有些困难,不过在以前,想要占有一个岛屿还是比较容易的。
因为那个时候,世界上还有许多无主岛屿,也有很多无人居住的岛屿,只要你有钱又愿意,就可以搬到其中某个无人岛上定居,说不定还可以成为岛上的“国王”、世代居住,例如在澳大利亚的科科斯群岛上,就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无人岛上的“战争”
随着人类航海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岛屿被发现、命名,科科斯群岛就是其中一个。在160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船员威廉·基林在从东印度群岛返回时,发现了这个位于印度洋的无人岛屿,并将其命名为基林群岛。
这是一个小群岛,由27个珊瑚岛组成,总面积大约为14.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不过5-6米,常年气温在22-32摄氏度之间,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除了年初时常有破坏性旋风侵袭、常常发生地震之外,也算是一个“宜居”的小岛。
不过,不仅威廉·基林没有在这座小岛上定居,之后200多年,都没有人到这个岛上定居,直到1825年两个英国人同时看上了这个无人小岛,他们是是商人兼船长约翰·克鲁尼·罗斯和因奴隶贸易而臭名昭著的商人亚历山大·黑尔。
资料显示,先到达科科斯群岛的应该是约翰·克鲁尼·罗斯,他在1825年登岛并在岛上插了一面英国国旗,由于那时科科斯岛还是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罗斯此举正是意在表明他“先占”了这个群岛,这个群岛已经成为了英国领土。
不过,罗斯在插上国旗之后,并没有马上定居于此,这就让亚历山大·黑尔钻了空子。黑尔是一个拥有着丰富“占领”经验的人,据说他在许多地方都建立过“私人国家”,足迹遍布巴达维亚到南非的广袤土地,对科科斯群岛,他也是打算“占山为王”的。
同样在1825年,亚历山大·黑尔带着自己的40名妻妾、奴隶——大部分具有马来亚血统——来到科科斯群岛,并无视了罗斯的“标记”,直接占领了该岛,在岛上建起了私人住宅,并打算长久定居,与自己的“后宫”过上“与世隔绝”的幸福生活。
黑尔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1827年罗斯就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科科斯群岛,当他发现自己的“先占”的岛屿居然被人占领后,怒不可遏,立即决定要赶走这些“入侵者”。而黑尔也不甘示弱,双方很快就发生了冲突。
虽然黑尔这边“人多势众”,不过由于大部分是女性、奴隶,战斗力并不强;而罗斯带的却是8名身强力壮的水手,双方的冲突发生没多久,黑尔就败下阵来,被迫离开了科科斯群岛,并在1834年郁郁而终。
罗斯则顺理成章地接管了整个科科斯群岛和黑尔的“后宫”,还在这些“后宫”成员的鼓励下,招募了一批马来人到岛上工作,甚至是定居。
被国家认可的合法财产
在占领了科科斯群岛后,罗斯自封“国王”,称自己的王朝为克鲁尼-罗斯王朝,并对科科斯群岛进行了有效地统治,在历史上,这个岛曾被认为是“善意的领地”——不过实际上英国从来都没有承认过罗斯“国王”的地位。
为了养活岛上众多人口,罗斯因地制宜开始做起了生意。虽然科科斯群岛本地并没有哺乳动物,但岛上椰树成林,椰子产量十分可观。
罗斯便打起了椰子的主意,他改良椰林、聘请马来工人采收椰子、制成椰干出售,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家族也日益兴旺,对于该岛的统治权力更是代代相传。
有资料显示,尽管科科斯群岛的“官方货币”是英镑,但至少从1870年代开始,克鲁尼-罗斯家族就引入了自己的货币“科科斯卢比”,用于为岛上的马来工人发放工资和消费,不过,这种货币只能在公司商店兑换。
从1827年到1978年,克鲁尼-罗斯家族统治了科科斯岛整整151年,但如果要从官方记载来看,科科斯群岛经过了“几度易主”。
由于当初罗斯在岛上插的是英国国旗,在名义上这个群岛还是属于英国领土的,只是英国在1857年才真正宣布群岛为其属地。
在1878年,英国将科科斯群岛置于英国锡兰总督属下,到了1886年,英国将科科斯群岛划入首府位于新加坡的“海峡殖民地”,但同时,英国政府又将该群岛颁赐为克鲁尼-罗斯家族的永久财产。
听起来有点绕,但简单来说,就是英国政府将整个群岛划归克鲁尼-罗斯家族所有,只是在名义上该岛属于英国的海峡殖民地管辖。
到了1903年,科科斯群岛在名义上“再度易主”,被直接划给了英属新加坡。虽然在名义上改变归属并不影响克鲁尼-罗斯家族的实际统治,但很快就有一件真正影响科科斯群岛的大事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别看科科斯群岛只是一个在印度洋上的小岛,但战火同样烧到了这里。当时,科科斯群岛的北基林岛上存在着一个英国通讯枢纽,建设有大型无线电设施和海底电缆汇接点,德国巡洋舰“埃姆登”号决定对北基林岛发起攻击,摧毁英国的通讯枢纽。
尽管“埃姆登”号是德国的功勋战舰——它曾拦截23艘协约国商船、炸沉其中16艘,并曾击沉过1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但它却在这个小岛上折戟沉沙了。在经过了一番交战之后,“埃姆登”号被澳大利亚巡洋舰“悉尼”号击沉。
此后,似乎澳大利亚就留意上了这个小岛,与之来往密切,1955年时,科科斯群岛从英属新加坡转成了澳大利亚,这岛直接“改了国籍”,可见双方来往之密切。
到了1967年,科科斯群岛威斯特岛上的机场还成为了澳大利亚珀斯和南非约翰内斯堡之间航班的中转站。
这个时候“克鲁尼-罗斯王朝”已经传到了第三代——罗斯三世,其家族仍旧牢牢统治着科科斯群岛,该“王朝”统治的人口也已经发展到了500多人——大多数为在岛上种植林中工作的马来工人。
原本,克鲁尼-罗斯家族也许可以世代在岛上过着这种“占山为王”的富裕生活,不过到了1978年,事情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变化。
罗斯王朝的终结:并入澳大利亚
1978年的事情,有两种说法在民间流传,一种是称罗斯四世为了发展自己的航运生意,以250万英镑的价格将科科斯群岛和岛上的种植园卖给了澳大利亚。
但拿到钱的罗斯四世却因为奥地利政府拒绝给予任何业务而破产了,随后,罗斯五世选择在科科斯群岛上做蛤蜊繁殖生意谋生。
另外一种说法则认为是罗斯五世在澳大利亚的压力之下,被迫以625万美元的价格将科科斯群岛的控制权卖给澳大利亚。
这种说法认为,在罗斯四世和罗斯五世时期,科科斯群岛上都曾发行过自己的代币,这些代币以以象牙、彩色塑料以及一种名为Kemetal产品为原料制成。
克鲁尼-罗斯家族曾表示,用这些不同寻常的材料制成代币,是为了防止岛上的居民向过往船只上的水手、商人购买枪支、酒精或者毒品等。
而实际上,克鲁尼-罗斯家族发行代币,是为了对抗澳大利亚元在岛上的“扩张计划”,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澳大利亚应该已经有了“彻底吞并”科科斯群岛的心思。
但不管哪种说法才是准确的,总之,在1978年克鲁尼-罗斯家族失去了对于科科斯群岛的统治权、种植园产权也已交给了澳大利亚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从此以后科科斯群岛正式改用澳元,后来还成立了科科斯马来亚自治政府,对科科斯群岛进行管理。
到了1984年,科科斯群岛上的数百名居民进行了公投,决定并入澳大利亚,自此,科科斯群岛正式成为了澳大利亚在印度洋上的海外领地,而克鲁尼-罗斯家族的再也没有“翻身”的希望了。
科科斯群岛并入澳大利亚对于克鲁尼-罗斯家族来说,代表着他们占山为王的富裕生活彻底终结,而对于科科斯群岛上的大部分居民来说,可能算得上是一件好事,毕竟居民们辛苦工作,终于可以在岛上“当家做主”了。
1979年,科科斯群岛合作社正式成立,从此岛上的椰干生产、建筑物建造和维保、货物装卸和驳运等服务都由该合作社统一负责,岛民们则可以专注于椰干的销售、捕鱼等工作。
实际上,在澳大利亚的管理下,科科斯岛还是发展得相当不错的。尽管岛上的大多数食物、燃料和消费品都依赖于进口,但是该岛却是一个小众、幽静、美丽的旅游度假圣地,旅游收入也成为了该岛重要的经济来源。
资料显示,科科斯群岛的水下世界是世界上观看远洋生物最好的地方之一,因为该海域的海水透明度高,海洋生物也十分丰富——在该海域可以观察到鲨鱼、鳐鱼、金枪鱼、海豚以及300多种海水鱼。
同时,科科斯群岛还拥有着97种鸟类、2种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5种淡水鱼以及数百种昆虫、甲壳类动物和海洋软体动物,群岛中的珊瑚礁更是色彩斑斓,是自然爱好者的度假天堂,每年都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1997年,科科斯岛更是作为自然遗产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更令科科斯群岛名声大噪。
只是大量的游客为科科斯群岛带去的不仅仅是“旅游收入”,更有塑料污染,近年来岛上的塑料污染日益严重,让岛上的600多居民疲于应对,让美丽的科科斯群岛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随着人类对于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科科斯群岛也正在努力治理这些白色污染,相信假以时日,科科斯群岛一定会恢复到过去那种纯净的美丽状态,如果有机会,到科科斯群岛上享受一下阳光、沙滩,看看岛上珍稀的动植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