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中日韩三国牵手文物保护 专家: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雷远东 摄影报道

在2019中日韩名记者对话会上,日本学者、天津大学教授青木信夫遇到了他的老朋友,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

“单先生对我来说是一位贵人。”这位已经在中国从事文化遗产保护15年的日本学者,还能回忆起最初开始着手调查时,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所给予的帮助和指导,“这十几年,我切身体会到一点,就是海外专家非常关注中国对于文化、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在此过程中,本土的问题直接成为国际问题,这也反映了一个时代。”

不约而同的,在单霁翔的主题演讲中,也多次提到如今的国际共识,即文化和自然遗产,它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所独有的,而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对于中日韩三国而言,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化理念、共同的文化力量,而我们的文化力量从何而来,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我们的历史文明。”

中日韩三国牵手文物保护 专家: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日本学者、天津大学教授青木信夫

中日韩文物保护合作频繁

“海外专家非常关注中国对于文化、文化遗产的保护”

对于中日韩三国而言,这些年在文物保护上的合作频繁,从合作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人员培养计划,到三国文物保护专家赴北川地震遗址展开科研活动,再到于内蒙古共商东亚文化遗产保护……

“这是人类共有的遗产。”单霁翔感触很深,眼下,在城市发展中,面临平衡地上和地下文化遗产资源之间的关系,对此,多国之间文物专家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在东亚地区,专家们就在不断地申诉木结构的建筑群和欧洲以砖石建筑为主的建筑群之间的差别,为此,中日韩三国共同举办东亚地区建筑保护理念的会议。

同时,文化遗产的跨国保护也更多,例如,2014年,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这就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三国共同申报。

“这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和其他国家共享,是无边界的世界遗产。这对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来说也是第一次。”谈到丝绸之路的申遗成功,青木信夫很兴奋,在此之前,亚洲没有边界的世界遗产只有蒙古和俄罗斯的乌布苏湖盆地,在他看来,没有边界的世界遗产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不单单是地理上、物理上的与他国共享,还是人类应该具有的一个显著的普遍价值。

另一方面,在文物保护中,本土的问题直接成为国际问题,这也反映了一个时代。

在和中国同事共同创建了天津大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后,青木信夫开始在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当中引入国际观点,目前,天津大学与东京大学、巴黎第一大学、米兰理工大学都签订了学术交流协议。另外,在学者的个人层面,还跟教科文组织、UCL、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等都开展日常的交流,“这十几年,我切身体会到一点,就是海外专家非常关注中国对于文化、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在此过程中,本土的问题直接成为国际问题,这也反映了一个时代。”

中日韩三国牵手文物保护 专家: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

中国是全世界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在保护行动中,大众改变了对待文化遗产的理念”

眼下,中国是全世界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相较之下,单霁翔觉得更有意义的是,在保护行动中,改变了大众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和理念。

“比如对古建筑,今天我们知道要和环境一起保护。”单霁翔举例道,在五台山申遗前,徘徊在古代寺庙建筑群下,汇集了一千多个小门店、小饭馆、小茶馆、小酒馆、卡拉OK屋,“山上的僧人怎么念经?我们就把这些进行整治,在十里地外建游客服务中心,恢复深山长谷上的意境,申上了世界遗产。今天那段浮躁的日子没有了,文旅融合下,受到长治久安的保护。”

事实上, 文化有着独特性,也有着共通性。如何让从历史深处走出来的遗产走进生活当中,让它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这是单霁翔和青木信夫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单霁翔看来,从过去单独保护一座桥、一个塔、一个古建筑群,到后来保护历史街区、历史村镇、历史城市,再到如今,开始保护那些人们文化交流、商品贸易的文化线路。从保护古代的文物,到扩大到保护当代的传统民居、工业遗产、老字号,“大量的传统工艺、传统习俗、文化空间也进入了保护,就完全改变了我们保护文物的态度。”

而由青木信夫主导的关于天津大沽造船厂的研究项目,也让他有类似的感受。

这是国家社会科学重大资金的一个研究项目。天津是中国工业革命的一个主要的发源地,造船厂不仅是造船的地方,还是人类集体生活、活动的集合,有各种各样的要素云集,比如机械、金属、化学、电器、建筑,集中各种各样的尖端技术,是一个综合的机械厂,“也就是说,它汇集了欧洲先进的工业技术,是代表工业革命的一个遗产。”

似乎,在这一个项目下,缩影着当下文物保护圈内的争论,“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

在演讲中,单霁翔给出了他的答案,“保护和利用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就是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经过我们的时代,经过我们的城市,如何把它们传给子孙后代,这才是最重要的。”同时,文化遗产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的生活领域,保护文物和保护文化遗产,不再是政府和文物部门的专利,它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每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所以应该把民众保护的意愿更多地动员起来。”

中日韩三国牵手文物保护 专家: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

扩大文物保护领域“朋友圈”

“要着力打造跨学科的综合教育体系”

单霁翔在故宫工作了八年,他坦言,长期以来,把保管和研究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但到了今天,放在第一位的是教育和文化传播,他们更希望故宫博物院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国际文化交流的一片文化的绿洲。

因此,非洲有艾滋病背景的孩子们在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的小朋友度过了一个幸福的夏令营,也有20个文明古国的专家、学者、政府、文化官员在故宫召开每年一届的太和论坛,“我和各国政府说,太和论坛是以太和殿命名的,‘和’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就是号召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待,人的内心世界要和谐相安,我们的世界才是和平、友好、发展的世界,他们都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共同签署了《太和宣言》。”

另一方面,国际文物修复协会已经把全球唯一的培训机构设在中国故宫博物院。六年来,培养了来自72个国家的350多名博物馆专业人士。

而对于青木信夫而言,他正着力于打造跨学科的综合的教育体系,“天津大学就完善了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并举式的教育体系,每年也都有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上一篇新闻

从1945到2022美国对外侵略战争说出美国真实意图

下一篇新闻

外媒:故宫94年来首开夜场 老外:哇!漂亮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