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于生活整理术的她,将“断舍离”升级为“绿舍离”
三年半前,上海媒体《生活周刊》报道了我的断舍离实践故事。正因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原来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样,渴望用减法人生,改变自我,间接启发我创立了第1整理术自媒体。
三年半后,很荣幸再次成为《生活周刊》的受访对象。《生活周刊》是上海目前硕果仅存的时尚周刊。它把绿舍离称作“整理进阶术”。第1整理术全文转发,祝愿大家都能通过整理,遇见美好生活。❤️
《生活周刊》于1925年由知名新闻人邹韬奋创办。此为最新一期封面。
绿舍离
一朵在北海道拍摄的铃铛花。花语:一定要幸福。
少而精美,
减少我们的物品,
体会减法生活的喜悦。
“绿”——以可持续的理念过生活,尽可能购买环保品牌,支持有机品牌;
“舍”——Less is more,舍弃囤积行为,舍弃用物质丰富生活的想法,选择想用一辈子的终极产品,疗愈自己;
“离”——暂时离开扔东西的行为,朝着零垃圾、零杂物方向努力,开启清爽人生。
周一妍
绿舍离倡导者
中国整理收纳专业人士
作为多年的环保记者,我曾报道和研究过很多全球领先的生活方式,比如美国人发起的极简生活、零垃圾生活,意大利人发起的慢食慢活,英国人发起的胶囊衣橱,日本人发起的“断舍离”。我发现这些生活方式都很棒,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把这些优质的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条中国人原创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绿舍离上海聚会,每个人都自带饭盒,实现零垃圾晚餐。
人生因为专注而美丽。
3年前的周一妍,因为《生活周刊》的一篇报道《断舍离,减法人生:清空了才知道你要什么 | 焦点》,离开媒体行业,选择自己去创业。随即,她开启了进阶整理术的开挂人生。
她先后创办了汇集30万整理爱好者的互助成长平台“第1整理术”和“理乎学院”,并建立人气整理师孵化基地。只有理念上迭代,才能让断舍离之路更具可行性和实操性。
2017年,周一妍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题目为《有责任的断舍离》,作者是在美国居住了11年的中国人Stephanie,她是零垃圾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倡导者。文章中提到“断舍离”时需要兼顾地球的感受,这一点,与周一妍的观点不谋而合。于是,两人决定将“断舍离+零垃圾”两种理念相结合,取其精华,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绿舍离。
Stephanie与一朵讨论符合绿舍离理念的产品。
如果说,断舍离强调的是refuse(拒绝)和reduce(减少),那么零垃圾则是在此基础上,强调reuse(再利用)和recycle(循环利用)。两者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句话表达:own less(拥有更少)+waste less(更少浪费)=live more(享受更多)。
但是,周一妍和Stephanie认为,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觉得“own less”是终极目标。经过彻底的整理收纳之后,有些人发现自己喜欢极简的、家徒四壁的风格,东西越少,越兴奋;另外有一些人发现,原来自己喜欢繁复的、满坑满谷的风格,或者自己喜欢通过美物装点自己的家。
于是,她借鉴零垃圾倡导者提出的公式“own less(拥有更少)+waste less(更少浪费)=live more(享受更多)”,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绿舍离生活方式。
buy well(精心挑选)+waste less(更少浪费)=live happily(更幸福地生活)。
绿舍离KOL Chris的家。水果就是很好的装饰。牛皮纸代替纸巾收纳盒。
“买少、买好、少扔、不扔”,这是绿舍离提倡的生活理念。
买少、买精,是一种自我探索的过程。它要求实践者向内看,理性消费,从内心升起对物品的珍惜珍爱之情,在精挑细选中找到自己的风格,找到自己,接纳自己,喜爱自己。
少扔、不扔,则是一种生活宣言。它要求实践者由更广阔的视野向外看,不仅考虑到小家的收纳美,更考虑到地球的未来。这关乎我们自身的健康,以及我们的下一代。
当周一妍喜欢上一种生活方式,或者爱上一个玻璃杯,她就会拿出做学问的态度,把它研究个底朝天。
具体来说,当她发现美国零垃圾博主Lauren Singer使用的密封玻璃罐,是美国的品牌梅森,但是,美国另一位零垃圾鼻祖Bea Johnson使用的密封玻璃罐,则是法国品牌Le Parfait,她就会去研究,究竟哪个好呢?
她查阅了很多资料,找到不少有趣的发现,比如Le Parfait的所有部件:橡皮圈、金属扣、盖子、玻璃罐,都可以分开,从垃圾分类回收的角度,比梅森罐更环保一些。意大利还有一个制作密封玻璃罐的品牌Bormioli,同款产品,Le Parfait则更轻一些。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小学问,她会研究得乐此不疲。
零垃圾鼻祖、《zero waste home》作者Bea Johnson使用的密封罐。
在做环保记者时,周一妍也曾去过一些鲜少游客去的地方。比如印尼北干巴鲁的热带雨林。
当时我为了省钱,从上海坐飞机到北京,再到新加坡樟宜机场,再到印尼首都雅加达,再飞到印尼第二大岛北干巴鲁。我看到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以及被毁坏的森林,以及毁坏后被重新种植上棕榈树的林子;我看到生活多样性被破坏,不少原住民失去了自己的家。而我们用的餐巾纸,很可能就来自热带雨林的一棵树。想到这些经历,我觉得有些悲伤。在接触绿舍离之前,我虽然从事环保新闻的报道,但我自己并不是一个非常环保的人。在认识了许多整理收纳爱好者以及Stephanie之后,我才开始使用手帕。2016年10月,我第一次去日本,在东京上野公园旁边的一家百货商店,买了好几条漂亮的手帕,结果都当作礼物送给朋友。2018年6月,我再次去东京,我给自己也买了好几块手帕,不同颜色,还可以搭配不同的包包。我想把手帕文化融入我的生活。
2009年作为《外滩画报》环保记者的周一妍深入印尼原始森林,记录被烧焦的天堂雨林。
周一妍说,她对理想生活的期待是,少而精美,减少我们的物品,体会减法生活的喜悦。其实,她所爱上的正是一种回归自然、绿色环保的轻盈生活方式。
Q&A 生活周刊×周一妍
Q:关于绿舍离实践,要经历哪些固定的阶段?
A:绿舍离实践者大致会经历五个阶段,我把它们称为绿舍离的整理五角星,这五个阶段分别是:珍惜、感激、好好对待你所拥有的物品;只买当下需要的物品;以去除“备胎”,寻找“真爱”的态度挑选你的物品;购买高质量耐穿的衣服,与快时尚、快家具告别;支持独立设计师和环保品牌,最终找到自己的穿衣和家居风格。
Q:作为绿舍离的倡导者,讲讲你有哪些独特的生活理念?
A:我相信,无论是绿舍离,还是断舍离,还是其他各种新兴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践行者在实践它的时候,内心是否会感到幸福。当我们按照绿舍离的方式去生活,我们希望达到的状态是井井有条、找到风格、绿色环保等等。但是,这只是表面的状态,深层的状态是我们在打造井井有条的家,在提升家居美学,实践无塑生活的时候,内心是否感受到开心。和同频的小伙伴在一起,通过集体的力量,快乐向前走,彼此点亮梦想,彼此共燃希望,这点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我认为,真正有生命力的生活指引,不是一家之言,不是一个简单的套路或者公式。我希望当每个人接触绿舍离时,都可以变得开心,从而开启自我探索的过程,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最终创造出符合自身需求的整理术。
周一妍用最爱的心动整理法叠了一件条纹衫。
《生活周刊》纸质版内容大曝光!
上周二出版的《生活周刊》第1759期刊登封面专题《整理进阶术:从断舍离,到绿舍离》。还有一朵的好朋友、日本籍整理师池田惠美的报道哦。
在第1整理术后台回复关键词“生活周刊”,就可以看到完整版报道的高清PDF。一起大家一睹为快!了解和报名池田惠美老师的整理课,请点击活动报道 | 《整理收纳达人》11月线下讲座回顾。
绿舍离12月打卡日历
绿舍离官方微信号
每天更新打卡内容。入群请添加核桃妹妹微信号(ID:hetaomeimei002),暗号:绿舍离。入群要求请参考日历。
绿舍离官方微信号
核桃妹妹微信号
第1整理术年度大活动
第1整理术
整理收纳传播第一大号
开启你的全人生整理时代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传递生活的美意
微信ID:diyizhenglishu
微博:@第1整理术整理指导周一妍
后台回复“整理课“,获第1整理术线上线下课报名索引全集。
回复“叠衣服”,获近藤麻理惠叠衣教学视频。
回复”整理美学“,获25部电影和6部电视剧推荐。
回复”老人“,看第1整理术读者如何帮助婆婆断舍离。
回复”玩具“,看第1整理术读者的亲子收纳经。
回复“旧物回收”,获第1整理术梳理10大旧物回收渠道。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关注绿舍离官方微信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