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嬿青:地摊仲夏夜
最近各种摆“地摊”的消息,真是让人有一种莫名兴奋。我们的城市要有高大尚也要有人间烟火。不过有500年历史的巴黎露天旧书摊在1991年联同塞纳河一起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摆地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真正见证了什么叫高大尚。塞纳河边一个个绿皮箱就是旧书的跳蚤市场,大文豪海明威、萨特、波伏娃都曾经是常客。
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用巨大的笔墨为我们勾勒出旧书摊的风貌和穿越历史的神奇。我们这里四季常夏,仲夏夜的狮城如果重现管理得当的民生小地摊真是一道靓丽风景。当然,国际大都市都好不容易高楼大厦,怎能一夜地摊经济,执政者要反复思量。
原始而有效的“地摊经济”势必在世界各地卷土重来,去库存,保饭碗。(中新社)
说起地摊,除了解决眼下的经济问题,又有谁不思念著台北的夜市,上海曾经的排档美食,福冈的土特产市场,东京的筑地海鲜?那是旅行中无法抹去的回忆和纪念,是原汁原味的个性化标签。那种直面摊主的对话,讨价还价的乐趣,比网络淘宝更过瘾。而淘宝,不就是一场盛大虚拟的网络地摊大广场,连名字都直指中心含义?
摆地摊、直播、网店,这些新兴行业对传统的冲击,讲明了,就是对抗著高昂的租金和税收。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世界不流通了,人们都宅家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本事在直播间卖货,更不是每个人都有运作成功的网店、仓库、物流。这个时候,你不走出来,我就到人流多的地方去,原始而有效的“地摊经济”势必在世界各地卷土重来,去库存,保饭碗。 世界一夜回到一种原始状态虽不胜唏嘘,也惊叹着人类的灵活应对。大老板开直播,硕士生摆地摊,摄影师送快递,能屈能伸的状态里来不急心酸倒体会出几分倔强。摆地摊最怕脏乱差,讲到底就是一系列系统的管理措施。
新加坡竹脚巴刹蔬菜摊主谢俊强(右一)是首个做直播的摊主,他在短短20分钟内吸引约1100人观看,联发海产老板纪志忠(右二)也在一旁指导他。(萧紫薇摄)
欧洲各地圣诞的市场总让人流连忘返,每年12月开始在大城市,小市镇弥漫着迷人的圣诞气氛。法兰克福的罗马贝格广场、卢森堡的市政厅广场、维也纳的美泉宫广场等等,他们有点像中国各地的庙会、花市。摊主们竭尽所能,摆卖各种自己特色的商品,手工艺品、红酒、玩具。巴黎、伦敦、马德里的这些圣诞夜市十分有特色,你会在名牌汇聚的大商场购物,也会在这些管理有序的市场里兜兜转转,冷也不怕,因为手握一杯好喝的热苹果酒,和朋友、陌生人聊聊天,在露天广场看圣诞霓虹闪烁,是另一种生活享受,写意而自由。
日本很多地摊经济,开来开去的大篷车都是无敌风景,我一直梦想着自己能有一辆这样的车,在城市的不同角落穿行,白天做点小生意,打开窗铺块布,给客人吃些可口小食一碗好茶,顺便带上些自己觉得好用的东西,鲜花、好书。在城市里穿行,到一个地方歇歇脚,真是浪漫得不得了。这种车的雏形要回溯到大学时代,当时我记得女生宿舍的门口就有这些小餐车,他们的上海粗炒面真是好吃得要命,我们为了保护他们不被城管驱赶,常常为他们把风,一边吃着面,一边胆战心惊地四处张望。他们穿行在大学间的宿舍,基本比较准时,城里的大学生和乡下来的小弟小妹就这样建立著深厚的友谊,一阵子看不到他们,宿舍的女生们要念叨半天。 而马德里市中心的圣米歇尔广场是地摊3.0版,我真的非常希望未来在亚洲的城市里有这样的地方,集菜市场、花市、各种街头美食、小酒馆在一起,美丽的玻璃房子在夜晚闪著光,召唤着你体验最原汁原味的生活,鲜活美味亲民真实卫生,我们的中峇鲁市场有点这样的味道,只是审美情趣可以更多一些。后疫情时代是个漫长的过程,信任是最大的挑战,如果东海岸、老巴刹、新加坡河畔有夜市,我是一定要去定制一辆自己的大篷车,行走人间……
作者:王嬿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