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游子心,赤子情,他的影响超越国界

游子心,赤子情,他的影响超越国界




游子心,赤子情,他的影响超越国界

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一生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奋斗不息、鞠躬尽瘁,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的后代也在不断地传承“嘉庚家风”,热心公益,造福社会。


热心公益,乐善好施


1874年,陈嘉庚出生在集美。鸦片战争后,这里不少人到东南亚等地谋生,陈嘉庚便出生在这样的华侨家庭。


因父亲出洋经商,陈嘉庚年少时跟随母亲在集美生活。14岁那年,村民因造房争议引发械斗,致数十人死伤、十余所房屋被焚毁,母亲孙氏在危急关头报告地方官予以阻止,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第二年秋天,村民再次械斗,孙氏又拿出多年来省吃俭用的积蓄抚恤双方死难家属。


母亲孙氏乐善好施、公而忘私、热心社会事务的作风深深影响了少年陈嘉庚,从小跟随母亲生活成长的他也养成了轻金钱重义务、爱乡爱国、致力于服务社会的高尚品格。


诚信果毅,勤俭自立


陈嘉庚的孙子陈君宝谈及陈嘉庚时说,祖父白手起家,诚信经营,兴办教育,给子孙后代留下的财富就是“英雄不问出处”。


陈嘉庚一生为家乡、祖国的公益事业豪掷万金,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因父亲汇款不多且时断时续,陈嘉庚童年时家中并不富裕。母亲出身农村,克勤克俭,随母亲在集美生活16年的陈嘉庚也养成了勤劳节俭、淳朴厚道的好品质。即使富甲一方后,他仍然保持朴实作风,住普通平房,家具简陋、衣着朴素,偶尔带妻儿外出游玩买杯冰激凌便算是奢侈消费。


陈嘉庚对子女的教育也很严格,五子陈国庆读书时,母亲买一条领带给他,被陈嘉庚斥为浪费。陈国庆第一天上班,陈嘉庚要求他搭公共汽车,半年后才允许儿子搭自己汽车上班。

游子心,赤子情,他的影响超越国界

陈嘉庚在新加坡与亲属合影(1949年)


陈君宝称祖父留给他们这一代人最深的感触是“节俭”:在家里吃饭时,碗里有米粒没吃干净,父辈们都要告诫向祖父学习,即使有了钱,也不能浪费。


陈嘉庚对待家人严格,公私分明。他主持兴建集美校舍时,侄子到工地做事,他没有安排侄子当工头,而是让他从搬运工干起,考验一段时间后才让他当记工员、管理员。集美的孩子上学可以根据家庭情况申请助学金,但陈家的孩子除外。陈嘉庚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50元,支持陈家的孩子上学。


陈嘉庚共有九子八女,他虽家财万贯,但一生服务社会,并未将财产留给子女。他写过三次遗嘱,始终坚持将存款全部捐给集美学校。他不提倡将家产留给子女,希望子女自力更生、自己奋斗。


“诚毅”即诚信果毅,既是集美学校的校训,也是陈嘉庚对后人的训诫。陈嘉庚轻金钱,重义务,诚信果毅,嫉恶好善,爱乡爱国,不但希望子女读书识字,更注重培养他们良好品格,让其懂得做人道理,勤学简朴,安居乐业,报效国家。


情系桑梓,倾力办学


游子心,赤子情,他的影响超越国界

1893年,陈嘉庚返乡完婚期间,看到家乡成群结队的失学孩子,想到自己深受缺少文化之苦,萌生了筹资办学的想法。妻子张宝果知书达理,母亲孙氏乐善好施,对他十分支持。次年,陈嘉庚在集美创办了“惕斋学塾”,开启了捐资办学之路。

游子心,赤子情,他的影响超越国界


1912年陈嘉庚再次返乡,先后创办了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幼稚园、水产学校、航海学校、商科学校、农林学校、国学专科学校、幼稚师范等学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并在校内建起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等,形成了著名的“集美学村”,将心中的完整教育体系蓝图变成了现实,并一直延续发展至今,造福了万千学子。

游子心,赤子情,他的影响超越国界

陈嘉庚倡办的华侨博物院



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子孙后代也对教育事业倾注了拳拳之心。


陈嘉庚的大女婿李光前是福建南安人,年轻时往新加坡经商,对侨乡教育、医疗、公益事业有很大贡献。仅1951年,李光前即捐赠厦门大学600万港元,兴建大礼堂、图书馆、游泳池和宿舍大楼等;在南安兴建了国光中学和4所小学,1954年又扩建了24栋楼房。


次子陈厥祥任集友银行经理,让集友银行为集美学校提供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


七女婿李田佑曾任道南学校校长。长孙陈立人致力于延续祖父的教育“香火”,每年10月带领新加坡学生到厦门等地进行交流。


外孙李成义以陈嘉庚为榜样,作为新加坡华侨银行总裁,积极捐资兴学。曾外孙女李珍玲被陈嘉庚的远大理想和精神感染,前来中国教书……陈氏情系教育的优良家风源远流长。


矢志报国,疾恶好善


陈嘉庚从小就对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等充满敬仰之情,身处东南亚的他有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被推选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积极组织华侨捐款捐物,支援国内抗日。他疾恶如仇,致电汪精卫反对言和妥协,提出了著名的“在敌寇未退出国土以前,公务人员任何人谈和平条件者当以汉奸国贼论”的提案,振奋人心。在抗战最艰难时,他招募3000余位华侨汽车司机、修理工奔赴祖国支援,在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上抢运战略物资。


1940年,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访问战时首都重庆和延安后,从曾经坚定的拥蒋派转向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回到新加坡见到五子陈国庆时断言“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

游子心,赤子情,他的影响超越国界

陈嘉庚塑像



陈嘉庚爱国、爱乡、爱人民的精神深深影响了子女。抗战期间,其子女虽侨居新加坡,但与父亲一样心系祖国、支持抗战。住在国内的陈嘉庚常常去信要求子女筹款,长孙陈立人回忆,祖父的信好比圣旨,父辈们收到信后就赶紧商量如何筹款。



家风评述


陈嘉庚的一生是付出的一生。他言传身教,矢志报国,热心公益,捐资助学。他的事迹载入史册,代代传颂;他的影响超越国界,声名远播;他的家教家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END~


编辑 | 厦门市集美区纪委监委

来源 |《福建好家风》

游子心,赤子情,他的影响超越国界

上一篇新闻

陈嘉庚与李光前之翁婿情:一条不被冒领的毛毯和厦大建南楼群命名

下一篇新闻

人师者马一浮:陈独秀称他为“大儒” 周恩来也曾专门拜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