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写成“歺”,“蛋”写成“旦”,70年代怪异的“二简字”
现在,我国大陆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地区所使用的汉字属于简化汉字,而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其它华人地区所使用则是繁体汉字。关于汉字简化其实是相当复杂的历史问题,至今仍然有少数人对简体字进行批评。
其实,汉字字形从甲骨文开始就不断演化,汉字简化也算是一个大的趋势,近代以来由于国势衰落,西方崛起,甚至一度有汉字误国,汉字拉丁化的呼声(当然,后来证明这个看法完全是错误的),但对于汉字过于繁琐,需要简化,则是知识分子界的主流意见,建国后便着手进行了汉字简化的工作(其实民国也搞过,但民国政府执行力太差,所以推广不开)。
现在很多人批判简体字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你看,现在用繁体字的港台地区经济也不差呀,所以汉字是否简化完全不影响发展,搞简化反而是丧失了文化。这个说法其实是片面的,因为建国初期大陆的情况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大陆绝大多数人民都是文盲,当时国内百废待兴,要迅速完成扫盲工作,推动国家建设,搞简化是必须的,简体字自然是立下了大功。
“简化字”其实是成功的
从现实效果来看,我国的简化汉字政策是成功的,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简体字用起来也确实非常方便(当然,也有些人一直认死理,说着诸如“愛”去掉了“心”变成“无心之爱”的,这种人实在是无力吐槽,只认着死文化,不考虑实际情况,属于腐儒之见),而且我国并没有完全淘汰繁体字,现在大部分人认繁体字还是没太大问题。
但是,这个成功,指的是“第一次简化”,也就是50年代的那次简化;其实除此之外,国内还有过一次汉字简化的政策,但这个政策是彻底失败了,这就是70年代的“汉字二次简化”。
这个事情可能很多中年人都有印象,它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50年代的汉字简化并不意味着工作彻底完成,而仅仅是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当时普遍认为,汉字简化还没有完成,也就是,还不够“简”,于是一直就有继续简化汉字的想法,不过后来因为时局动荡的原因,所以这个政策就陷入停顿。
一直到70年代,这个工作才开始恢复。
1972年7月,文字改革办公室按照调查结果,开始拟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繁体字,简体字,二简字混写的告示,这也是少见了
1973年6月17日,国务院同意恢复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1975年5月15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报请国务院审阅。总理批示认为数量还不够多,于是1977年5月20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征求各方面意见后,拟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修订稿,送交国务院审批。
二简字时的课本,大家读读看吧
后来这个工作也开始推进,“二简字”也越来越多,1978年4月到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部门分别发出内部通知,在中小学课本、教科书和报纸、刊物、图书等方面停止使用第一表简化字。
也就是,有一段时间,国内是“二简字”的天下。
但是,这就成功了吗?完全没有,这个政策是相当失败的,虽然在国家机器的大力推动下,“二简字”一度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起到的作用却与初衷完全相反,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受到广泛批评。
《人民日报》试用二简字,字形怪异,令读者困惑。“副总理”改为“付总理”,令人误解为付姓总理。
1986年2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指出《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字推行多年后,人们仍不能准确使用,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而且有多套大型工具书如《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已经或将要出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汉字字库已用芯片存储,此时推行新简化字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因此建议国务院批准废止二简字草案。
二简字的报纸
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宣布废除“二简字”。
但“二简字”也不是什么都没留下,有些字还是留下了,比如炖(炖)、咨(谘)、闫(阎)成为了规范用字,此外“餐”的二简字“歺”,“鸡蛋”被写成 “鸡旦”,“停车”被写作“仃车”也是受当时“二简字”的影响。此外,姓氏上“萧”写作“肖”,“阎姓”简化为“闫姓”、“蓝姓”作“兰姓”、“傅姓”作“付姓”、“戴姓”作“代”、“詹”作“占”等到现在还造成一些麻烦。
能认识这是“内蒙古”吧
“二简字”的失败教训是深刻的,其当时推行的时候过于仓促,未考虑实际情况,“二简字”的失败其实可以预料,因为“二简”的时候和“一简”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这个时候经过多年建设,全国绝大多数人民都已经认字了,所以汉字继续简化必要性已经大大降低,反而会极大增加大家的学习成本与不便性,而且汉字的特点使得它不能过于简化,否则会使得其识别难度更高,所以现在的人们阅读回二简试行时期的报刊资料,往往亦满脑疑惑。
作者:云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