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30日 星期日

深度剖析中国培育钻石在珠宝行业的“死穴”


深度剖析中国培育钻石在珠宝行业的“死穴”

时间已经来到2020年,虽然有疫情影响的因素,但珠宝行业中培育钻石话题依旧火热,国外一会儿施华洛世奇大颗粒培育彩钻发布,一会儿戴比尔斯跟新加坡公司打国际官司,一会儿又是新西兰大品牌开卖培育钻石。


但国内培育钻石市场依旧不温不火,连2019年以“钻石革命”为宣传口号,高调亮相深圳国际珠宝展的国内首家大型培育钻石品牌——正元韩尚旗下的diamond rose®(钻石玫瑰)都显得异常的低调。


国内培育钻石行业从2016年开始小规模在珠宝市场出现,到2018年戴比尔斯宣布800美金一克拉引起人们高度的关注,直至今天,后端的生产供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培育钻石的原材料供应商成为国际培育钻石行业重要组成部分。但最担心的问题也出现了,就是行业话语权的缺失,就像以前在国家力量介入前,中国稀土作为国际稀缺最核心战略物资,品相、收购价格居然由国外买家来决定,说难听点跟要饭的也差不多。(关于中国稀土的血泪史和翻身仗的故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百度一下,也是非常经典的商业案例)


深度剖析中国培育钻石在珠宝行业的“死穴”

Diamond Rose火爆2019珠宝展之一


深度剖析中国培育钻石在珠宝行业的“死穴”

Diamond Rose火爆2019珠宝展之二

这里说的培育钻石的死穴跟稀土的模式非常相似,借用一个类比,即如果把珠宝市场比作股市,天然钻石这只股票有戴比尔斯坐庄,培育钻石无人当庄,所以只要炒过股票的人都会很容易明白,没有庄家的股票很难快速拉升,只有庄家入场吸足低价筹码后,才会真正展开拉升,这也就能解释为何国内培育钻石市场一直不温不火的原因了


但没有庄家并不是中国培育钻石行业的死穴,所谓死穴就是明知有致命的缺陷而又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所以无人坐庄背后的原因才是行业真正的死穴。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深度剖析中国培育钻石在珠宝行业的“死穴”

培育钻石裸石

NO.1

生产源头没有一家独大,或者可以整合大部分产能的机构

培育钻石行业是由超硬材料行业(俗称磨具磨料行业)一个衍生分支,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超硬材料相关的上市企业有6家,黄河旋风、豫金刚石、四方达、中兵红箭、博深股份、隆基股份(前两家开始已经大量转产培育钻石),还有像豫西集团下的中南钻石、中乌新材、宁波晶钻等等生产培育钻石的巨头企业,可以说行业的上游好比春秋战国,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反观天然钻石行业发展初期,戴比尔斯首先就是通过对全球各个钻石矿的注资、并购、联营等多种手段,绝对控制了全球矿山的天然钻石毛坯的产能,控制不了的地区以“血钻”的道德名义,通过启动金伯利进程来控制钻石毛坯的销售,掌握天然钻石毛坯定价的话语权,达到垄断下获取高额利润回报的目标。


而国内这批或国资、或民间资本、或混合所有制的一方大鳄,因为体制问题和资金问题,没有一家能足够大到整合其他家,同时由于培育钻石在高精尖领域,包括超导、通信、军事等方面更加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也没有只专注于珠宝首饰行业用培育钻石研发、生产的大型企业。


01

总结

庄家实力不足,联庄意愿不够,坐庄前景不明

解决难度:★★★★

解决办法:国家层面引导,整合企业产能,形成统购统销平台机制


深度剖析中国培育钻石在珠宝行业的“死穴”

CVD钻石毛坯


NO.2

行业扁平化严重,跟庄者众

在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教育消费者认知某类的产品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虽然现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大大缩短时间,但要在海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所付出的费用只会更高。


从珠宝行业运作规律来看,一般要推某个品类的产品,都需要几家大型公司联手,比如从千足金、万足金(千足与万足叫法国家已于2016年取消)到目前最新的5G黄金概念,通过投入巨额的营销推广与宣传费用,让消费终端接受、认可再到追捧,赚取更多的利润。


但同时联手的几家大型企业也通过生产控制、授权经销、规模限制等手段,将高额的利润牢牢锁定在核心圈内。


而培育钻石行业由于刚刚起步,又有工业超硬材料的良好铺垫,生产制造的门槛相对较低,不少小型培育钻石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这些进入珠宝领域的新产能大多后面都加了金融杠杆,急于变现,意味着较为廉价的筹码供应量一直在增加中,导致行业扁平化严重,生产培育钻石毛坯的工厂可以赤膊上阵,与批发商、零售商、终端消费者上中下游各个不同环节直接展开交易,这也是珠宝行业从未有过的。


深度剖析中国培育钻石在珠宝行业的“死穴”

HPHT钻石毛坯

这就造成了在培育钻石行业整体向好的大背景下,部分珠宝企业、微商、从业者、自由职业者等抱着跟庄的投机心态参与到培育钻石的交易环节中来。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等着大机构大量投入宣传推广,把培育钻石这只股票拉高,再找到廉价的筹码,利用现有的销售渠道低价出货。


因为是无本生意,又非主营业务,所以利润要求非常低,短平快是这类交易的特色,一个培育钻石企业正常至少需要20-30%的毛利才能生存,更何况还要投入产品研发、运营、销售、推广等等各类成本,大厂的亏本赚吆喝反而变成了他们口中的“奸商”,其实他们只加几个点就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


这种跟庄意识在珠宝行业里已经是非常盛行了,如果培育钻石企业不设置相应的门槛,尽快甩掉吸血的跟庄者,行业就无从获利,更不用谈发展壮大。这估计也是像正元韩尚这些准备在培育钻石领域大干,但又一直迟迟没有出手的原因之一吧。


深度剖析中国培育钻石在珠宝行业的“死穴”

培育彩钻

总结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千金易得,雷锋难寻

解决难度:★★★★★

解决办法:明确企业定位,尽快形成产业上中下游的深度合作


上一篇新闻

力量钻石以及报告:培育钻石发力,积极扩产持续成长

下一篇新闻

情人节买钻戒先来看看这个 果真是骗局永流传?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