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10日 星期五

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影视作品的观感

最近这几日,笔者闲来无事,想通过新加坡的一些影视作品来了解一些新加坡的社会风土,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新加坡的影视作品虽然并不出名但是总有几款精品值得去品味。比如《小娘惹》、《东游记》、《调色板》等一系列的电视剧,发现感悟颇深。但是在了解了一些新加坡的国情和社会现实的情况之下,我又不得不重新思考新加坡的影视文艺创作的方向了。在这里有感而发希望和读者朋友交流一下我的看法和意见。

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影视作品的观感

这几天我观看了陈艺哲的《热带雨》

我看了一下觉得这个故事所反映的问题

好巧不巧是我的要解答的疑问和看法

所以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01 新加坡的影视作品

扎根于多元种族文化土壤

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影视作品的观感

第一,就是如何去让新加坡的影视作品去扎根于新加坡的多元种族文化土壤,反映新加坡的社会风貌,让其立足于现实,有高于现实。其实通过新加坡的一些剧种来看,未免发现有一些单一或者过于简单。最为典型的例子以及重点就是,影视作品里的群体过于单一,简单一点说就是一个族群的演员来出演,很少会看到其他族群出境的场景,在新加坡大致分为不同种类的影视作品,以英语剧或者华语剧来说都存在过这种情况,华语剧里大多数都是华裔演员而英语局里华裔群体比较小。

尽管和剧种有关,但是笔者还是觉得,这样的做法有待商榷。因为不论如何新加坡始终是一个多元种族和文化的聚集地。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更应该充分尊重这一国情和现实,不妨让其他的族群演员“串戏”让他们也参演涉及异族故事的影视作品。灵活运用这一模式,相信新加坡的影视作品质量会更上一层楼,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种间接地国家宣传,尤其是投向海外市场时,能让海外的观众更加了解到新加坡社会真实的一面。减少误解和偏见,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有关部门可以重视一下。

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影视作品的观感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影视作品的观感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一现象逐渐开始萌芽,近几年在新加坡比较火的《卫国先锋》和《警徽天职》里就有这样的现象,不仅仅是单一的族群占出镜率的主导,其他族群的演员也开始多了起来,这是一个令人值得欣慰的现象,这足以说明,新加坡的文艺工作者开始有意识地把自身国情以及社会风貌有机的融合到了一起。向公众传达一个全新的信息。

先不说全世界,就拿咱们亚洲来说。日本、韩国亚洲两大流行娱乐文化阵营,他们的影视作品无一不着重描写社会的细节背景,真实还原性比较高,让其他国家的的观众更加被这些流行娱乐文化所吸引。韩国的电视剧,很多都有描述司法考试和学生的情节,以及霸道总裁文化,尽管有包装和美化的成分,但是确是很多韩国民众日常生活的写照,也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拼搏精神。日本的文学作品和动漫在全世界数一数二。黑柳彻子、东野圭吾、村上春树、宫崎骏、手冢治虫、还有笔者我最喜欢看的《名侦探柯南》以及《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系列的两位作家青山刚昌和天树征丸等等。

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影视作品的观感

对于我们来说,他们并没有那么高大上的描写镜头,但都是基于社会风貌的刻画,让人感觉到一种建立在真实之上的美感和愉悦。就连最近崛起的中国作品也是大放异彩,这完全是基于一点,那就是他们都立足于自身社会的本质和历史渊源。所以新加坡的影视剧创作一定要基于这一点来进行发挥,可以天马行空,但绝对不可脱离实际。

02 融合各种族语言

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影视作品的观感

第二点就是关于语言的问题,可能很多观众的思维就是,一个地区的影视作品是出于一种语言的,但是对于我们新加坡来讲,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前面讲过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所以在作品中出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影视作品的一种语言是非常正常的,还是以刚刚的英语剧和华语剧为例,我认为二者没有必要过于“泾渭分明”因为都是新加坡的作品,过于纠结一种语言的话未免会顾此失彼,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让不同语言和演员群体相互跨界演戏,华语剧里可以让英语剧里的演员出演,适当的说英语或者其他族裔演员的语言。

而英语剧里也不妨多让华语和其他族群的语言和词汇出现,这和英语剧和华语剧的性质界定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就是一个反映多元社会包容写照。甚至我觉得,新加坡的影视剧,不应该再以语言和族群做界限,而应该渐渐发展成一种“双语剧”这个目标虽然有点远大但却不失为一个努力的好方向。

可能一些观众有些不太习惯,觉得这样不伦不类,我也从很多新加坡本地剧里的视频弹幕看到这样的评论,但是,这是我们之前给别人造成的一中误差,而有些偏离了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国家的现实。这种误差的调整需要我们一点一点的扭转和纠正,慢慢的习惯。接着第一条的那句话就是把新加坡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观众。通过影视作品来对新加坡的社会风貌和人文历史有一个“解读”

03 逐步开放观念

勿纠结于敏感问题

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影视作品的观感

第三点就是,大众社会应该在艺术创作上逐步开放观念,不必过于纠结一些敏感问题。当然在不违背新加坡法律和宪法以及社会契约的大前提下,适当的放开一些限制,给与文化创作者一个相对良好宽松的创造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记得郭振羽教授曾经说过,文艺创作不能过于“水至清而无鱼”应当适当留一点空间。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热带雨》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如果局限于条条框框的话对于文化创作是不利的。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新加坡人的努力和支持。我们不同于日本、韩国、中国,我们的国情和社会风貌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创作要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和侧重点,契合新加坡的社会人文风貌。

04 打开大门拓展海外市场

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影视作品的观感

第四点就是,积极拓展海外资源的利用和联系,实行举亲而不避嫌的战略。充分利用外国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发展本地的文化制作,欢迎海外影视投资者参与新加坡的影视制作,而且也开始有了这样的趋势,例如最近新加坡的剧组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浙江的横店,两国演员共同参演,这是一个值得审视的现象,对于新加坡来说,地小人少,资源匮乏跟其他影视制作的地区没有可比性,如果不要因为一些问题就拒绝跟外来团体合作,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因为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所以这些问题可以做灵活考虑,毕竟新加坡是一个极度依靠外来资源发展的国家,并且会长期处于这一种状态。

新加坡的文化创作者必须认清这一点现实问题,但是我们的创作取向和“知识产权”一定要建立与新加坡身份认同相匹配的“文化产品”立足新加坡面向海外市场,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语言文化的国度,按照上面的说法,新加坡的影视作品面临的不仅是亚洲市场和华人社群,其他族群的的市场也有望打开大门。我们的拓展面将来会更广。

05 拥有自己的“翻译系统”

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影视作品的观感

最后一点就是,新加坡有必要建立自己的“翻译系统”在字幕和语言分配的问题上应该在精细化一点,尤其是在对观众的时候,比如香港的电视剧在优酷播出优酷视频都会分为普通话和粤语版两个版本。我们可以分为双语两个版本。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去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总之,我要说的总结就是,新加坡的影视文化作品必须契合自己的社会风土,必须懂得灵活运用不能给观众一种误导,把错误的东西当成了理所当然的问题。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宣扬正确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英语剧里也可以讲华语,华语剧里也可以讲英语或者其他语言,一个剧种里可以有不同的种族的演员参与,这才是多元种族文化的真实写照和缩影。影视作品也是塑造本地形象的重大工程之一,所以我认为只要坚持这几点,新加坡的艺术作品一定能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让影视作品成为展现新加坡社会的一张名片,我很期待。

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影视作品的观感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对新加坡的影视作品的观感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左右为难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移民感受:生态与经济齐飞,后悔没有早点移民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