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5日 星期二

老百姓眼中的中国银行“原油宝”穿仓事件

不知有多少中国银行的客户在4月21日凌晨至今经历了痛苦的心路历程,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持续发酵中,我看到22日银保监会已经约谈长三角某市分行领导。这个事情的发展变化我无法预测,最后如何赔偿损失,是不是会有无数起官司,也不是我关注的事情。我关注的是这次事件中的风险防控,从2004年中航油事件以来的金融风险防控,每隔几年就来一下,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新浪财经文章《中行原油宝:就算能赢官司 也输掉客户的心》有这样的内容:“总共结算了77076张TAS指令合约,绝非全部的单子都来自于中国银行。事实上从今天的消息来看,不仅仅只中国银行,印度,韩国的投资者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损失惨重。据了解韩国三星旗下有两个ETF,规模远大于国内市场。中行具体有多少投资者亏损还要以官方公报为准。”“美国大陆资源公司也向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提起了诉讼。”

我先梳理一下我关注的自2004年中航油事件以来的几次涉及中国的金融市场事件,作个简单的回顾。

1.2004年12月1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中航油新加坡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这次事件的原因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违反规定卖空航油被逼仓,由于没有严格执行风险控制制度,亏损从2004年一季度的580万美元不断延期交割扩仓到最后亏损5.5亿美元。

2.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光大证券采用程序化交易指令,由于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在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瞬间重复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瞬间生成234亿元的巨额订单成交72亿元,拉动上证指数三分钟内上涨超过5%。这次事件是根本原因是多级风控体系都未发生作用。

3.2016年1月4日至7日,中国股市实施股指熔断机制,连续四天多次跌停熔断,四天之内股市市值损失了5.6万亿左右,股民在2015年下半年巨亏的情况下,再受重创。可笑的是,熔断机制的推出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避免股市大起大落。也是在2013年的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后,考虑到为了避免此类风险而推出的。股市熔断四天就夭折了,以后不知什么时候推出。就我个人的感觉,这次股市熔断,又是高盛、摩根等境外制造忽悠证监会领导的阴谋。后来主导此事的证监会副主席被送上了审判席。

4. 2018年12月27日,媒体爆料“中石化因联合石化公司(注:联合石化是中石化全资子公司)在70美元价位使用zero collar看涨油价策略,导致原油交易巨额亏损”。由于中石化旗下子公司联合石化管理者的错误操作,导致中石化亏损超过150亿元,通过市场人士测算,此次中石化亏损占中石化2017年全年净利润的近30%。这次事件是买入看涨期权,但被外国资本盯上,逼空,没有及时斩仓。这后面也有高盛的影子。其实一些央企,中国远洋、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在参与海外的期货交易过程中,也在高盛的建议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中国远洋损失39.5亿元,东方航空损失62亿元,中国国航损失68亿元。

由境外投行作为我们的交易咨询对象,就把我们的交易目的完全暴露给对手了,这是从上面四起事件给我们的教训。国企在境外交易,近年来也是通过中资公司,这样可能会好一些。但是由于我们的目标太明显,还是难免被盯上,在资本的国际化的,我们要且行且进,不可盲目自信。

同样,20日晚上的负油价,也是境外机构的精准攻击。按照最后交割的77076手多单,市场估计损失是315亿(44亿多美元),这是没有对风险进行充分分析造成的。先说一下,这起事件的过程吧。

由于国际油价大跌,用纸原油抄底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再加上T+0交易制度,每天在波动达10%以上的原油市场,来回交易,盈利远超股市。看到一些人赚大钱了,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原来的和新来的客户在工行、建行等银行建仓到了上限,不能建仓了,非常不满,这不就是挡我财路吗。此处不给买,自有可买处。这些人就到中国银行开户购买。中国银行这几年在四大行的地位越来越低,完全没有了当年外汇银行的牛气,正急需拓展业务,增加盈利。于是鼓励员工参与,广泛宣传,“原油宝”的客户就在短期内大幅增加,因此,中国银行还多次增加服务器,满足交易繁忙的需求。

由于国际市场低迷,油价不断创近些年来的新低,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与时俱进”修改了交易清算规则,主要内容就是针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更低价格甚至是负油价,CME准备接受更低甚至负油价并按负油价成交合约和结算。在4月8日,CME向所有结算会员机构、首席财务官、后台管理人员发出了新的“咨询”,其中写明:“Please note that all existing CME Clearing message and file formats already support, withoutmodification, negative futures prices as well as negative strike prices. We will publis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hortly regarding the details of potentially affected products and sample files.(我用百度翻译:请注意,所有现有的CME清除消息和文件格式都已支持修正,负期货价格以及负执行价格。我们将发布更多关于潜在受影响产品和示例文件的详细信息。)

这样一份极其重要的文件,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引起中国银行(是否也没有引起一些国内其他机构)的重视,没有为可能到来的极端事件做准备,没有注意到文件中写明的负价格,或者是注意到了,但认为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总之,损失可能超过本金的交易提醒、重新评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重新签订交易合同、针对交易规则变化应该调整的移仓策略等工作,好像都没有怎么做。大家都沉浸在抄底发财的美好愿望中。

一些谨慎的机构在4月10日左右就开始移仓了,工行、建行等基本是在4月17日前移仓完毕,由于移仓较早,还引起一些客户的不满,现在看来,这些客户是高兴极了。但中国银行和其他一些机构,根据设计,都是倒数第二个交易日移仓,这个时候,巨大的持仓量集中在几个机构上,就裸露在资本的利牙下了。在20日的最后三分钟,他们突然发动总攻,没有准备的中国银行等就倒下了。第二天新闻,我们看到的是美国WTI原油的崩盘,而不是亚洲的几个大肥猪,被境外资本“闷杀”了。在这个过程中间,中国银行在暴跌的交易时段竟然没有任何应对,这是多么的大意和被逼无奈啊。

我们来看一个买了 “原油宝”的中国银行客户的模拟交易过程吧。为了抄底原油获利,小明在20美元左右开了原油期货多头的多仓,但是没有进行锁仓,也没有及时平仓。在20日晚上油价下跌时,没有止损,为了争取更大利益,还在22点前的最后交易时刻加仓,他不知道的是油价可能跌到负数,只想着最多跌到0就认了。在22:00后处于持仓不能交易的状态,小明认为银行会按22:00的价格移仓到6月份。在凌晨油价出现暴跌,小明此时有些心慌,担心油价归零,损失巨大,结果油价果然归零售,小明爆仓。小明继续看着,希望油价涨回去,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在CME交易的最后三分钟,油价暴跌到最低-40美元,收盘价为-37.63美元,多头被空头完美逼仓(也不能算美,如果跌到-100、-200美元,也不是没有可能)。在油价由正转负的时候,中国银行的交易员已经睡觉了,移仓扎差交易已经由计算机系统TAS执行,但系统没有能力对负数进行判断,没有及时发现异常并平仓。第二天小明和交易员一觉醒来,发现这个结算价格有效,小明面临巨额亏损,损失超过本金,他100%保证金交易的“原油宝”持仓,已经穿仓,要按负数价格交割亏损,要向银行还钱了。小明群内联系很多人,向中国银行要说法,中国银行向CME确认交易结算价是否有效,回复当然是有效。中国银行向小明发出了续交保证金的通知,这众多“小明”里,有很多是中国银行的员工和员工的朋友,但很多亏损大的和不接受这种损失的,只接受损失本金的人,可能是不会还钱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要弃仓。我在想,不知道在交易过程中有没有人想多赚钱,用了亲戚朋友的身份证开户,进行分仓交易的人,如果有,这些债务在法律上是亲戚朋友的,这以后的赔偿和亲戚关系怎么处。由于小明们不还钱,根据中国的司法制度,中国银行将向数百数千人(数万人、数十万甚至百万人级别?)发起民事诉讼,这个诉讼将是历时几年的过程,双方会对权利义务进行各种辩论。从法律上来说,中国银行胜诉的可能性大,但可能失去了民心,以后小红了解到这个事件,就可能不会在中国银行存款和办理业务了;也可能小明就是借钱炒油,没有钱还了,只能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了,中国银行是钱没收到,名声也搞烂了。

静观其变吧。不知道央行和银保监会会不会对此事件进行干预。

这个事件,又让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闹了个国际笑话,影响了国家的形象。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进度,会不会影响我最期待的股市交易T+0制度。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在路上,我们一起努力!

今日上证2838.50%,收跌0.19%。英股5829.66,涨1.02%,美股23842.53,涨1.56%。

今日小诗:

几十年来头一回,

原油跌出负价格。

以为美油要崩溃,

那知中行杀猪盘!

小明抄底没成功,

看着油价跌到零。

以为本金全亏掉,

噩耗传来一赔三!

民事诉讼少不了,

中行胜了也是输。

公众形象打折扣,

小明可能钱没有。

期货市场莫乱碰,

小些平民买股票。

要是接受会穿仓,

英雄大哥你就上!

有需要CME咨询文件电子版原件的请联系!

上一篇新闻

国内原油期货首次亮相亚太石油大会

下一篇新闻

世界各国数字货币历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