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04日 星期六

为何咖喱不再是印度人“最后的倔强”?

文/谭峰

在西方人的世界里,印度这个略显古老的东方国家还有一个亲切的昵称——curry(咖喱)。

纽约曼哈顿繁华的大小街区,都不约而同地分散着林林中总的印度小店。与中国餐馆不同的是,印度在北美的分布不是太集中,印度人似乎也并不像中国人那般喜欢“抱团取暖”。一位美国美食家奥普曼坦言,印度人敢“四分五裂”地在别人的地盘中布局自己的餐厅,这种勇气来源于他们的“美食自信”。


为何咖喱不再是印度人“最后的倔强”?


美食标杆

一进入到印度小店,食客们的鼻子就不由地被一种幽然飘香的味道所诱惑不已。比起辣椒,它更圆润;比起油烟,它又更显健康——咖喱,它就像是穿着一袭典雅而又神秘的印度长裙的妙龄女郎,根本无须翩翩起舞,便可完美地俘获人们贪婪的念望。

咖喱,不是飞机大炮,不是火箭电脑,却足以让世人铭记住“神秘的东方味道”。不知从何时起,咖喱就成为东方文明的代名词,这也是印度文明给古老的亚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制造的“标杆”。


为何咖喱不再是印度人“最后的倔强”?


其实,咖喱并非印度之独创。最早使用“咖喱”一词的国家是南太平洋岛国斐济,之后流传到东亚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国家,比如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咖喱”作为一种有趣的食物佐料,像久开不灭的印度国花荷花,持续不绝的芬芳漂洋过海,从太平洋弥散到大西洋。南非、英国、德国、北欧,甚至美国东海岸的“西方人”都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养成在自家厨房里烹饪咖喱香肠的生活习性。于1824年出版发行的美国第一本食谱《弗吉尼亚家庭主妇》上,便载有咖喱食谱的章节。

咖喱犹如一个顽皮的精灵,绕着地球转了一圈,但最终还是被贴上“印度”的标签。一般情况下,咖喱总是和中草药混杂在一起,以达到一种“进补”的奇特功效。世界上固然有很多国家都重视咖喱的提香功效,但真正把咖喱和草本植物结合在一起发扬光大的,恐怕唯印度莫属。

东方神药

基于宗教文化的影响,很多印度人都是严格意义上的素食主义者。据《卫报》报道,印度全境的素食主义者高达20%至40%的比例。少了肉食的摄取,如何在素菜类烹饪当中找回对美食的享受,佐料无疑成为印度人倍加珍视的手段。他们智慧地选取咖喱补足了素菜本身“清汤寡水”的劣势,还达到了通过草本精华滋养身体的双重功效。


为何咖喱不再是印度人“最后的倔强”?


除了草本进补的神奇功效,咖喱又是一个历史见证者,它当之无愧地见证了印度融入到西方社会的如烟往事。1498年葡萄牙人首登印度的南部海岸。在一顿地毯般的搜查过后,葡萄牙人在淳朴善良的印度民居发现了一种辛辣的佐料调制而成的汤食。泰米尔语用“kari”一词亲昵地形容它,这也成为“咖喱”一词最早的英文雏形。

1600年,英国借由东印度公司征服了印度这一东方古国。和葡萄牙人不同的是,他们并不在意“咖喱”这个词该如何发音,而是简单粗暴地将咖喱和印度一一对应起来。在他们眼里,咖喱就是印度文明,而英国人公然地用“curry”来称呼咖喱,便无异于标志着西方文明成功重塑东方文明的开端。


为何咖喱不再是印度人“最后的倔强”?


为何咖喱不再是印度人“最后的倔强”?


从古至今就颇具“商业头脑”的英国人,将咖喱作为奔赴毛里求斯、斐济等国做苦力的“印度奴隶”的“奖赏”。据统计,有150万的印度人为了艰难的生计,在异国他乡卖身为奴,种植热带作物,仅仅为了换取自己家门口的食粮,极富讽刺意味。

英国抓住了咖喱的“商业溢价”效应,从印度跨越到日本,只为让这种“东方神药”成为自己进军世界市场的摇钱树。为了让咖喱更受欢迎,“可怕的”英国人竟然会在鸦片中勾兑一些咖喱,以提升鸦片的口感,从而满足“日不落帝国”殖民全球的夙愿。

咖喱制造

经历过明治维新的日本,一切都要朝英国、美国看齐。结合日本人饮食习惯偏向于海产生鲜,在海产品中加一些芥末或是咖喱,更是可以恰到好处地遮盖掉生猛的海鲜味道,更好地在一个现代化的日本国实现居民饮食营养搭配全面、就餐口感得以立体化的需求。但是,很多日本人并不明白,从英国人那里接触的洋气十足的“高端货”,其实是东方人“自己的东西”。


为何咖喱不再是印度人“最后的倔强”?


从印度发端,日本演进,咖喱的足迹遍及整个亚洲。香港人将咖喱称为粤语中的“gah-lay”,咖喱加入到炒粉条中也成为一个地道的“粤式菜”。泰国人将咖喱、小茴香、香菜混杂在一起制作出独具匠心的调料,开创了东南亚美食的“必吃调味料”。不知是该庆幸,还是值得悲哀,咖喱这一典型的“印度料理总是不被“自己人”重视,竟不知不觉地被“老外”英国人发扬光大。


为何咖喱不再是印度人“最后的倔强”?


在全球大行其道的咖喱料理给很多西方人以一种“知识偏见”。如果一个对东方文化陌生的他者想要第一时间了解神秘的异质文明,最快捷的办法恐怕就是去吃一顿地道的印度咖喱餐。1861年,美食家伊莎贝拉·比顿(Isabella Beeton)在她的《家庭管理书》中“首创”了一个菜单,即将咖喱粉和洋葱、苹果以及肉类一起乱炖,之后浇上一层奶油。菜单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很多西方上流人士的好奇心。咖喱被正式地摆放在英国人乃至西方人的餐桌上,也成为了“东学西渐”的友好使者。


为何咖喱不再是印度人“最后的倔强”?


直到现在,一些英国富豪还以“咖喱制造”为荣光,他们聚会的菜单上更是万万不可缺少这一东方调味料的光顾。他们乐于将鸡肉、蛋黄和咖喱一同夹入至双层面包片之中,再伴着悠闲的下午茶,一扫而光。有时候,一些西方美食达人并不认为咖喱是只属于印度的,因为咖喱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到每个人的厨房中,它属于全人类。


视野 · 深度 · 新识

国际版、文化版、时尚版、旅行版、人物版、传媒版,每一版面都将开拓一片“新大陆”。

带你发现“新大陆”,先点关注哦。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有问题请联系。

上一篇新闻

资本主义的历史之长期合理性

下一篇新闻

不会用Pantone色?来看看这些“好色”艺术家的趣味色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