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研究显示冷链条件新冠病毒可存活3周,进口冻肉或致跨境传播

澎湃新闻记者 李季

北京新发地的疫情源头在哪?这个问题,中外学者都在研究。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困扰是,零号病人“西城大爷”在6月11日被确诊之前,北京已经56天无新增了,本地传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来自新加坡和爱尔兰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假设:进口冷链食品传播。他们通过实验发现,在4°C及-20°C的条件下放置21天后,添加到鸡肉、三文鱼、猪肉里新冠病毒仍有传染性。该研究结果的预印本于8月17日在bioRxiv在线发表。

国内,北京学者继续深挖新发地批发市场,疫源逐步锁定到批发市场负一层一个水产摊位上。该摊位唯一的进口商品是冰鲜三文鱼。研究人员对该市场供应商冷库采样,在三文鱼鱼体上检出了阳性样本。对于疫源,他们的结论是:境外疫情高发区的冷链进口食品。

在上文发表过程中,中国疾控中心在对青岛港疫情溯源时,从进口鳕鱼外包装样本中分离到活病毒。10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官方发布,这是“首次在实验室外证实在冷链运输特殊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装上存活较长时间,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

不止青岛,山东省内诸多城市正在被阳性进口冻肉所扰。

4°C及-20°C的条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21天

近日,山东烟台冷链产品中一批外包装检出阳性的巴西进口冻猪肉流入省内多地。10月30日来,涉事巴西冻猪肉已让购销地文登、安丘启动摸排。此前,山东省乳山市曾于10月21日、29日两次抽检出进口冷链食品阳性。

山东流入地正对菜场、餐厅等关联场所的接触人员进行摸排,截至发稿时未有阳性病例通报。

而在9月下旬的青岛港疫情中,两名冷链产品装卸工人检出阳性。9月24日,两名工人在“应检尽检”人员检测中被发现,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20天后,其中一名工人转为确诊病例,另一名工人在23天后出院。

10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通报,其在对青岛港疫情溯源调查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该通报称,这是“首次在实验室外证实在冷链运输特殊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装上存活较长时间,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

此前,来自新加坡和爱尔兰的一个研究团队也曾提出此种假设,并进行了实验。

研究者将200μL的 3 × 106) TCID50/ml SARS-CoV-2(新冠病毒)分别添加至三文鱼、鸡肉和猪肉的样品(每个样品大小为500 mm3)中,将其分别在4°C, –20°C及–80°C储存,并分别在添加后的在1,2,5,7,14和21天采样,每种条件下重复三次。

在整个实验中,SARS-CoV-2的滴度在4°C,–20°C和–80°C时保持恒定。在4°C冷藏及–20°C和–80°C冷冻的样品中,传染性可保持3周。不论有没有食物,培养后回收的SARS-CoV-2观察不到显著差异。

研究显示冷链条件新冠病毒可存活3周,进口冻肉或致跨境传播

该图显示了21天内病毒的传染性。病毒的滴度通过一定的稀释确定。SARS-CoV-2被单独储存,或与鱼肉、鸡肉、猪肉一同储存。测试温度为冷藏(4°C)及冷冻(–20°C和–80°C)。图源:图片来自bioRxiv。

研究团队表示,其实验表明,在与国际食品贸易运输、储存条件相关的时间和温度下,SARS-CoV-2可以存活。在4°C(冷藏标准)及-20°C(冷冻标准)的条件下放置21天后,添加到鸡肉、三文鱼、猪肉里的SARS-CoV-2传染性没有下降。

研究团队写到,“我们认为受污染的进口食品传播病毒给工人和环境是有可能的”。

该研究成果与8月17日在bioRxiv在线发表,论文题目为《Seeding of outbreaks of COVID-19 by contaminated fresh and frozen food》。论文的通讯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传染病科的Dale Fisher,其他四位作者来自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食品安全中心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等高校。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论文还未经同行评议。

冷链与“零号病人”

这项实验的起点,来自研究团队的一个疑问:本地疫情已铲除后,为何会再度爆发疫情?这需要有个解释。其时,研究团队观察到几起事件,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爆发疫情时,已有56天无本地新增。新西兰也发生过“来源不明”的疫情,在疫情新发之前当地已有102天无新增。

央视新闻曾报道过新西兰的这起疫情。在没有本地社区感染102天后,8月11日,奥克兰市一个家庭出现4例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属于本地感染,感染路径不明。

据福克斯新闻网(Fox News)当地时间8月12日报道,新西兰卫生总干事Ashley Bloomfield称,其中一个阳性病例在奥克兰一家食品冷库公司工作,那里正在被排查是否是可能的感染源。“我们从海外研究中知道,病毒可以在一些冷冻环境中存活相当长的时间。”

澎湃新闻查询新西兰卫生部官网发现,10月10日,奥克兰相关感染者被作为一个“新冠肺炎典型集群”在该网公布。网站显示,“新冠肺炎典型集群”是指有传播关联的10个或以上病例,且他们不来自于同一个家庭。集群即包含确诊病例,也包含疑似病例。

“奥克兰8月集群”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当地时间10月10日,该集群已有病例179人,年龄层分布广泛,9岁以下有23人,70岁以上有6人,20到49岁有81人。

研究显示冷链条件新冠病毒可存活3周,进口冻肉或致跨境传播

“奥克兰8月集群”病例统计,截止当地时间10月10日,共计179人。图源:新西兰卫生部官网截图。

截止北京时间11月2日,该集群的状态仍是“开放”。该网站注释,当所有病例被隔离后,经过两个潜伏期(即28天)仍无新增病例,集群才会被认为是“关闭”。网站显示,“奥克兰8月集群”的源头还在调查中。

在新加坡及爱兰研究团队看来,一个被感染的食品经手者,可能会成为新一轮爆发的“指数病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也曾提出此类观点。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被污染的冷链食品相当于一个导火索,“在一个没有疫情或已经成功控制本地疫情传播的地方,病毒经污染物带进来,人因接触污染物感染,产生新的‘零号病例’,从而触发聚集性新冠疫情或暴发疫情。北京新发地是这样,大连、青岛也是这样。在触发疫情之后,疫情传播扩散主要的方式还是人传人(经飞沫)。”

据公开信息显示,7月,大连在连续100多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后出现本地病例,前五日确诊病例中近八成是凯洋海鲜公司员工及家属。9月,青岛港两名装卸工人感染新冠,其在青岛市胸科医院隔离期间,因共用CT室,造成院内感染,累计确诊12人。

活病毒意味着什么?

那么,青岛港两名装卸工人又是因何感染?

9月19日,两人曾在夜班期间装卸了来自境外的进口冷冻海鲜。溯源中,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专家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中国疾控中心10月17日通报,“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此次分离出活病毒,还意味着什么?

“过去在样本中‘检测出’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核酸阳性不一定是活病毒,此次‘分离到’活病毒,意味着一定存在活病毒,且能造成传播或感染。”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曾公开表示。吴尊友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活病毒、死病毒以及病毒碎片都可以检测出核酸阳性,但其中只有活病毒具有传染性。”

那么,冷链是否有助于病毒存活?

江南大学教授、博导,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所所长姚卫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冷冻产品在包装后,通过长途运输,再零售,最终到达消费者,温度一般都需要控制在-18℃左右。在此冷链过程中,病毒等微生物不会被冻死也不会生长繁殖,能一直保持存活状态。

不同温度下新冠病毒的存活情况,前述新加坡及爱尔兰研究团队给出了参照。

常温条件下,在21–23°C时,新冠病毒在铜表面无法存活超过4个小时、在纸板表面无法存活超过24小时、在不锈钢表面和塑料表面无法存活超过3天。而在他们的实验中,在4°C及-20°C的低温条件下,3周后新冠病毒仍具有传染性。

这启发了相关领域专家对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疫情溯源的思考。

吴尊友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北京新发地、大连和青岛这几起疫情都是由海产品引起,那么使我们想到了最早在武汉发生的那些疫情也是在华南海鲜市场,是不是也是由于进口海产品引起,这个也给我们一个提示,使我们有一个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方向。”

外防输入是重中之重

新加坡及爱尔兰研究团队提出,他们的发现,加之中国报告的从进口冻鸡肉、冻虾包装检出阳性,应该使得食品安全部门及食品行业警觉,在“新常态”的环境中,病毒正带来非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

公开报道显示,连月来,我国已从进口冻肉及包装上多次检出阳性。

10月,厄瓜多尔进口冷冻鲳鱼内包装检出阳性,烟台进口冻猪肉外包装检出阳性。8月,深圳进口冻鸡翅表面检出阳性。7月,大连、厦门、西安、萍乡、重庆等五地的厄瓜多尔冻虾检包装检出阳性。

其它检出阳性的冻肉还有进口鳕鱼、进口三文鱼等。目前,全国已有至少九省市在进口冷冻食品上检测出新冠病毒。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就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各类肉进口总量484.1万吨,水产品进口量626.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8%和19.9%。今年受疫情影响,为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我国进口肉类仍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1至6月,我国肉类(包括杂碎)进口475万吨,相比上年同期增幅达73.5%。

在庞大的进口规模之下,我国相关部门正在快速反应。

10月31日,因厄瓜多尔进口冷冻鲳鱼内包装检出阳性,海关总署对厄瓜多尔1家企业采取紧急预防性措施,全国海关暂停接受涉事企业进口申报一周。早在8月,海关总署就已发布了厄瓜多尔进口冻虾检疫要求。

10月26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两份技术指南,提出建立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员工健康登记制度和健康异常报告程序,并要求对来自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的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严格消毒。

10月27日,国家卫健委针对两份指南发布问答,指出,专家风险研判认为,从事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并在感染后未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继续从事食品生产、装卸、运输、贮存及销售等工作,病毒就有可能会通过感染者污染食品及其包装材料表面,并随着冷链食品扩散,如果相关防控工作不到位,就存在导致相关的接触者感染和病毒传播的潜在风险。问答还指出,目前,我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国外的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外防输入成为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蒋晨锐

上一篇新闻

纪录片梦响唐人街华埠举办社区试映

下一篇新闻

2020年度海洋保护摄影展“带您进入水中的神秘世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