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发展绘新篇 工业立县谱华章
阳西坚持“向海发展,工业立县”,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受访者供图
阳西近年来荣膺“中国调味品之都”“中国香谷”“全国调味品十大产业基地”。
受访者供图
5月的阳西是绿色的,在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水果绿意盎然;5月的阳西是蓝色的,在湛蓝的海面上,海上风电设备旋转着叶片翩翩起舞;5月的阳西是金色的,这座“中国调味品之都”出产的各类优质调味品,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内外……
五年来,阳西紧紧围绕着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面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两个定位”战略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五年来,阳西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获评省园林县城、省卫生县城、省双拥模范县、省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跻身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行列,成为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县和全省首个数字农业示范县。
五年来,阳西全力惠民生、增福祉,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94户,建成保障性住房194套,实现镇级污水处理厂全覆盖。
阳西将继续坚持“向海发展,工业立县”,每年推进十项重点任务工作安排,奋力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两个定位”的示范区,踔厉奋发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华彩篇章。
●南方日报记者 赫鹏翀
通讯员 袁魁浩 梁远红 陈廷章
乡村振兴结出累累硕果
近年来,阳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15个省定贫困村和1.3万多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创新扶贫资产管理、防贫保险和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过程中,阳西围绕“镇镇有带、带带相连、串带成环”目标,首期推进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已建成边海、谷围等示范村。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检查验收中,阳西获“优秀”等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逐步成为现实。
在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方面,阳西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建成“一馆一云四园”示范项目,深入推动农业生产端、供应端、销售端的“三端”数字化发展,成功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跻身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省数字农业示范县行列,作为唯一地方代表在世界数字农业大会介绍实践经验。
为了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阳西成立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建立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设立省农科院(阳西)数字农业研究所、省农业科学院阳西博士工作站。
目前,阳西已成功创建荔枝、程村蚝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东水山茶、罗非鱼两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西瓜、富硒蔬菜等30个县级现代(数字)农业产业园和26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项目,富硒土壤获全国首批认定。
近年来,阳西海洋渔业和深海养殖产业快速发展,获批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使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从陆地一直延伸到海洋。
“阳西味道”鲜 “阳西制造”好
厨邦酱油、味事达生抽、致美斋米醋……这些耳熟能详的调味品都是“阳西制造”。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阳西近年来荣膺“中国调味品之都”“中国香谷”“全国调味品十大产业基地”。
阳西高新区成立后,统筹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绿色能源、临港产业、刀剪帽袋等五大产业园开发建设。目前,阳西绿色食品产业园三期已基本开发完毕,四期开发建设全面推开,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卡夫亨氏、新加坡丰益国际,以及全国调味品十大品牌中的厨邦、味事达、致美斋、广味源等入驻园区。
在打造绿色能源产业集群方面,阳西完善绿色能源产业园规划,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做大做强风电产业。2024年底前,阳西争取实现730万千瓦海上风电全容量并网发电。目前,沙扒浅水区230万千瓦和青洲华电50万千瓦共2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已投产。2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投产后,每年发电量可达80亿千瓦时,相比传统火电可节约标准煤2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90万吨。
阳西县正加快海上风电陆上集控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生产基地建设,为节能减排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阳西县抢抓阳江打造国际风电城机遇,争取新增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更多落户。
在打造刀剪帽袋产业集群方面,阳西规划建设刀剪产业园,推动五金刀剪行业技术改造、品牌塑造,推动帽袋产业向镇村延伸,努力打造全国知名刀剪帽袋生产基地。
城乡医疗水平显著提升
“没想到镇卫生院现在规模这么大,设备这么齐全,不比县里的大医院差。”家住儒洞镇的陈小姐长期在外务工,这次陪同家人到儒洞镇中心卫生院看病,焕然一新的诊疗环境让她赞叹。
2017年,儒洞镇中心卫生院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有利契机,按照中等县级医院标准升级建设,目前开放床位180张,还拥有螺旋CT、四维彩超、电子胃肠镜、光电自动分析心电图仪等先进医疗设备,让当地群众“小病不出镇”。
作为全省15个试点县之一,阳西总医院整合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儿医院3家县级公立医院,以及8间镇卫生院和138个行政村的村卫生站,打造“1+3+8+138”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优化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让群众“大病不出县”。
阳西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都由总医院实行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后勤和医保支付“八统一”管理,医保部门将医保基金打包拨付给总医院统筹使用。阳西正在稳步推进县域医共体内药械统一账户、统一目录、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支付的“五统一”,有效落实药械统一管理,进一步为患者减轻负担。
近年来,阳西县相继完成县人民医院新住院楼、新住院楼附属配套工程建设,以及阳西总医院妇女儿童医院迁建等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县妇女儿童医院二期建设项目、县公共卫生医院建设项目、县中医院迁建项目等。全县7间镇卫生院已完成“星级”卫生院建设任务,125个行政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项目全部完工。
多措并举让学生“上好学”
阳西加快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学生“上好学”。新建阳西二小、阳西四小等学校,改扩建方正中学、兴华学校等一批校舍,教育城全面推开建设,阳职附属阳西学校正式启用,全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全覆盖,近五年全县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5万个。在全市率先推行教师“县管校聘”和中小学校中层干部竞岗制度。
阳西把“实施优质教育提升工程”列入2022年十项重点任务大力推进,制定《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奖教奖学力度,筹办了阳西教育发展基金会,建立奖教奖学的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阳西一中抓紧推进新校区建设,腾出旧校区后进一步释放学位潜力,争取6月份动工建设;新建成的阳西县教师发展中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基础设施即将投入使用;奋兴、丹江幼儿园争取在9月动工;沙扒、新墟幼儿园正在加快落实选址工作。
美好蓝图
“十四五”期间力争经济总量质量“双提升”
阳西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3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2024年底前,阳西争取实现73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发电,实现年产值150亿元、年创税收超15亿元。在积极争取阳江新增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落户的同时,阳西积极探索漂浮式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风电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十四五”期间,阳西计划引进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超100家,完成投资超百亿元,完善食品行业全产业链,打造南派酱油文化中心、世界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落户阳西的全部食品产业项目建成满产后产能达400多万吨、产值达320亿元,产能占全国21%、占全球15%。
以建设广东省数字农业示范县为驱动,阳西将全力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深海网箱养殖、海洋渔业种业等30个县级现代(数字)农业产业园,打造全省最大海洋渔业捕捞县。
“十四五”期间,阳西将构建“融湾接带”的交通体系,大力推进广湛高铁阳西段、沈海高速阳西服务区建设,构建沈海高速阳西支线等“两横两纵”高速公路网,加快建设以县城环线为环、七条连通各镇的国道省道为射线的“一环七射”交通骨架。
阳西将打通县城“断头路”,加快“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完成67座危桥加固改造任务,到2025年实现镇到较大建制村通四级双车道公路。以创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为契机,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动5G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阳西将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优化建设“四小园”,将打造多条乡村振兴示范带。
到2025年,全县8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乡村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率达100%。
在教育方面,阳西到2025年将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16780个,彻底解决教育大班额、入学难问题,力争用三年时间,扭转阳西教育质量落后局面,阳西中考、高考水平居阳江各县(市、区)前列。
阳西将继续深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完善医保基金包干机制,推进“三院一区一中心”卫生项目建设。到2025年,力争实现省级卫生镇全覆盖,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达6.5张。
阳西将全面推进平安阳西、法治阳西建设,深化“五室合一”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致力打造“无涉毒、无邪教、无盗抢、无斗殴、无非访”的“五无”平安村庄,实施阳西县加强禁毒工作行动。
阳西实施好“小切口大变化”民生实事办理制度,高质量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积极打造“双百工程”粤西亮点。
奋进故事
“数字渔船”
为渔民保驾护航
“在远海我也可以随时与家人聊天。”陈伯是溪头镇的一名普通渔民,谈起“数字渔船”带来的种种好处,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阳西是省内渔业大县,6个沿海镇共有各类涉渔乡镇船舶3646艘。作为国家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县和省数字农业乡村发展试点县,近年来以“数字阳西”建设为契机,积极组织科研攻关,研发打造出“数字渔船”管理系统。
如今,阳西渔民在“数字渔船”上不仅可以通过终端收看新闻,还能及时了解天气预警、通知公告、政策法规等实用信息。一旦渔船发生突发情况,渔民能够通过APP一键求救,第一时间获得救援和帮助。
作为数字阳西“一网统管”平台建设的重点项目,“数字渔船”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了乡镇渔船日常监管工作,为散布在海上的渔船织密了安全网,也让渔政部门拥有了一双让违法违规渔船无所遁形的“天眼”。
“数字渔船”船舶定位的技术方案,是打造一个基于“岸基通信网络+北斗定位”,同时支持GPS的渔船定位管理系统。该系统紧密围绕着信息化服务渔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构建起一整套信息化体系,从而实现了涉渔乡镇船舶定位管理的监管可视化、布局网格化、执法规范化、服务智能化。
阳西统筹财政资金约1420万元,推动3646艘涉渔乡镇船舶纳入数字化管理。在涉渔乡镇船舶安全管理领域,该系统实现了渔船位置的可视化、管理网格化管理,具备提醒智能化、呼叫一键化、档案电子化等实用功能,乡镇管理部门可以实时掌握辖区涉渔乡镇船舶的状况,为渔业安全生产加上了智能化保险。
“数字渔船”管理系统不仅在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通过建立“一船一档案”的用户数据库,涉渔乡镇船舶的监管工作变得更加科学、直观、高效、便捷。
建设渔船定位管理系统后,乡镇管理部门通过指挥中心大屏幕即可实时掌握涉渔乡镇船舶动态数据。通过划定“近岸”和“超距”两个电子网格,能够实现休渔期、防台防汛期的渔船停港管控,对安全生产区域内渔船进行监管。
在实时监测船舶状态过程中,该系统一旦发现涉渔乡镇船舶出现越界、超时未归、航行超速等状态,即可通过AI语音呼叫、短信、APP推送等渠道,通知渔船用户及时调整。
五年掠影
●2021年,阳西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2亿元,同比增长8.5%,五年年均增长5.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万元,同比增长8%,五年年均增长4.6%。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11%,五年年均增长7.4%。
●规上工业增加值61.6亿元,同比增长24.7%,五年年均增长11.5%。
●固定资产投资233.8亿元,同比增长68.8%,五年年均增长27.1%。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7万元和2.18万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5.1%和9.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