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人物|“我是陈欧 我为自己代言"聚美优品CEO陈欧


人物|“我是陈欧 我为自己代言"聚美优品CEO陈欧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GM人物志"

文: lily

编辑:Linda

陈欧,1983年2月4日出生于四川德阳,中国企业家,聚美集团董事长、创始人。16岁留学新加坡就读南洋理工大学,大学期间曾成功创办在线游戏平台GG-Game.26岁获得美国斯坦福MBA学位,2009年回国创业,迅速成为中国80后青年的创业榜样。

.....................................................................................................................................................................

2012年、2013年,陈欧两次荣登福布斯中文版评出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 并荣获“2014年中国互联网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新浪微博粉丝达4200万,多年蝉联微博企业家影响力排行榜第一名

2012年陈欧为公司拍摄的“我为自己代言”系列广告大片引起80后、90后强烈共鸣,在新浪微博掀起“陈欧体”模仿热潮 。

2014年5月16日,聚美优品正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市值超过35亿美元。陈欧成为纽交所220余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 ,其所持股份市值超过11亿美元。

2015年,陈欧以11亿美元获得亚洲十大年轻富豪第六名 。2017年5月,聚美优品(纽交所代码:JMEI)以总额3亿元人民币现金投资移动电源租赁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街电),陈欧出任街电科技董事长

聚美优品是一家化妆品限时特卖商城,其前身为团美网,由陈欧、戴雨森等创立于2010年3月。

聚美优品首创“化妆品团购”模式:每天在网站推荐十几款热门化妆品。2010年9月,团美网正式全面启用聚美优品新品牌,并且启用全新顶级域名。

2014年5月16日晚间,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JMEI”。2014年6月,聚美优品低调上线海淘网站海外购,9月,聚美全面发力海外购,并在首页开通独立频道。

2017年8月,聚美优品宣布完成对街电的收购,其全资子公司将持有街电60%的股份。如今聚美优品已经成长为一家多元化的时尚科技集团,业务范围逐步扩展到共享充电、影视剧制作、智能硬件等领域,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 。

2020年4月15日,聚美优品宣布完成私有化,正式从纽交所退市

发展历程

2010年03月,聚美优品前身团美网上线。

2010年07月,聚美优品搬家到新办公室、第二次搬迁库房、运营和物流能力再次提升。

2010年10月,聚美优品月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2010年12月,第三次搬迁库房,超过3000平米现代化库房。

2010年12月,上线在线退货系统。

2011年02月,第100万位用户注册聚美优品,收货短评超过50万条。

2011年02月,第三次搬新家,1800平米办公室孕育更多梦想。

2011年03月,总销售额突破1年5亿。

2011年04月,聚美优品一周年庆,宣布签约亚洲超人气偶像韩庚。

2011年04月,推出口碑中心,当月口碑报告达到1万篇。

2011年05月,销售额突破3000万,每月库房发出超过20万件包裹。

2011年06月,聚美优品商城上线。

2013年01月,聚美优品线下店上线却成为了瞩目的焦点,北京各大地铁站,广告语都是“对不起,我知道,你在等”。

2013年12月,全年销售额突破60亿元。由资深早期风险投资人、华兴资本和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创始人联合发起。

2014年05月,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JMEI”。

2014年06月,聚美优品低调上线海淘网站海外购,9月,聚美全面发力海外购,并在首页开通独立频道。

2015年04月,聚美优品推出了母婴频道,主推跨境母婴业务。

2016年2月17日晚间,聚美优品宣布收到每份ADS 7美元的私有化报价,私有化价格比最近10天均价高27%,买方财团包括陈欧、戴雨森、红杉资本,买方财团占投票权90%以上。

2017年7月,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戴雨森离职 ,投身基金行业。

2017年8月,聚美优品宣布完成对街电的收购,其全资子公司将持有街电60%的股份。

2018年3月,北京市消协官网显示,北京市消协2017年在聚美优品购买12种比较试验样品,其中有7种不达标,不达标率为58.3%。这7种不达标样品具体包括:麦纱纱、迪瑞羊等品牌的2种羊绒衫,花笙糖、淘气麦兜、海绵泡泡、麦拉贝拉Molo&Balo、LOLILU等品牌的5种婴童服装。

2020年4月15日,聚美优品正式退市,宣布完成私有化,成为买方团拥有的私人控股公司,7年融资20亿美元,却能牢牢把握公司控制权。

聚美优品上市表现抢眼,在相当程度上沾了唯品会的光。

在投资人眼里两家都属于垂直电商,都以品牌、折扣、闪购为特色,唯品会股价飞天神话给聚美优品罩上一层光环。2012年3月23日,唯品会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6.5美元。在上市前的2011财年,唯品会营收2.27亿美元,净亏损1.07亿美元。

2014年5月16日,唯品会开盘价163美元,是两年前发行价的25倍。而在这一天上市的聚美优品,2013年营收、净利润分别为4.83亿美元和2500万美元。与当年的唯品会相比,聚美优品营收大了一倍,还实现了连续八个季度的盈利。

在美国股市估值重心下移,京东、阿里上市在即的形势下,没有唯品会这个因素聚美优品上市不会募集到这么多资金。

今年2月14日唯品会收购聚美直接竞争对手乐蜂网75%股权,杀入化妆品电商领域,贵人转眼将变为仇人。后到的聚美优品,注定会在纽交所这个舞台上演一场场好戏。谁更有成长性?谁更抗跌?

1.规模

2013财年,聚美优品的营收为4.8亿美元。利润2500万美元。聚美优品即有经销又有代销,代销商品这部分以佣金而不是交易额作为营收。所以,聚美优品的交易额(GMV)要比营收大得多。2013年,聚美GMV达到8.16亿美元,接近唯品会的一半。

聚美优品近一半的交易额,为代销第三方商品产生,弊端是加大了保真、保质的难度。陈欧自已也说:化妆品很容易受质疑。代销模式会使聚美的软肋更软。

2.现金储备

2013年末,聚美优品帐面现金1.11亿美元。聚美优品IPO融资3.7亿美元且没有旧东股出售股票。上市后,帐面资金最少4.8亿美元(如行使超额配售还可再募3000万美元)。而且聚美专注于化妆品电商之间的争斗,早晚会到一个关键时刻:不是想不想烧,而是没有钱可烧;谁能再找1000万美拿来烧,谁就笑到最后。现金储备领先1亿多美元,聚美优品更有底气。

3.用户及定单

聚美优品获得用户的能力很强。聚美定单额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用户年龄较低,20岁左右的女孩,青春无敌,对化妆品的需求远小于服装,聚美优品客单佣金入下滑明显,经测算费率从2012年的20.4%降至2013年的17.3%。

总之,聚美优品在营收规模上追赶唯品会不难,盈利能力的差距却不容易缩小。

4.增长策略

电商的增长策略大同小异,无百买流量,然后把游客转化为顾客,再用各种方法刺激顾客多下单、下大单。聚美优品用户下单数变化很小(近三年来在每人每年3.4单上下波动),主要依靠不断获取新用户来推动营收增长。聚美优品的客户流失率并不低,“89%的订单是回头客下的”只是数字游戏。根据招股文件(P13)做的一张表格,说明聚美的客户流失率高达52.1%。聚美优品可以说一边“丢人”一边拉人,获客成本控制得都很好,平均每支出1.5美元市场费用就能获得一张定单。

5.运营费用

除了2011年聚美优品“超支”,2013年,聚美市场费用占营收的11%,陈欧上电视、拍广告,还在百度拍下“化妆品”这个含金量极高的关键词,都是经营时尚用品电商的“必修课”。11%是相当低的,58同城占58%,艺龙占64%

聚美优品履约费用超低。履约费用包括进货、验货、仓储、分拣的场地、人工及运输成本,还有支付给第三方物流的费用,这一大堆加起来只要10.00元。一年是整数是巧合,年年是整数可能就有问题了!

注:10.00元是这样算出来的,用全年履约费用除以完成定单数,再乘以本年美元对人民币的平均汇率。2011?2012?2013年分别为:6.4374?6.3085和6.0738)

电商就是用户的镜子,聚美优品的用户更年轻。聚美优品获取用户的能力强,上市即提升了品牌价值,又获得了大把现金,在用户数量上会有一轮爆发式增长。

这种情况下,收购乐蜂网对唯品会就非常有必要了。根据唯会品向SEC报送的文件,乐蜂网2013年的注册用户、活跃用户分别为9184万和4450万。在利用电视宣品牌方面,李静天然地比陈欧有优势。但做为电视人,打理生意的能力和精力就不如陈欧了,否则有4450万活跃用户(聚美只有1050万),到纽约敲响上市钟声的应当是李静。

2014年一季度,化妆品交易额聚美是2.71亿美元。与乐蜂的竞争中招数已经使得差不多了,面对合体后的强大对手,聚美优品要做好打恶仗的心理和“生理”准备。

人物|“我是陈欧 我为自己代言"聚美优品CEO陈欧

“合作、投稿、纠错" 请联系小编

参考文献:来源 “百度"、腾讯新闻、新浪财经


人物|“我是陈欧 我为自己代言"聚美优品CEO陈欧

更多请关注“GM 人物志"


人物|“我是陈欧 我为自己代言"聚美优品CEO陈欧

上一篇新闻

海外避险情绪重燃、美指再冲100,如何影响中国市场?

下一篇新闻

李诞公然辱华?把“东亚病夫”当牌匾挂家中,黑尾酱言论更过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