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今天上午,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见面会在沪举行。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纪录片单元、动画片单元、短片单元评委纷纷亮相。谈及即将开始的评委工作,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黄建新直言,唯有通过反复讨论,才能选出来大家心目中比较趋同认可的作品。

每年的电影节金爵奖评审的标准也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纪录片单元评委会主席张杨特别强调影片要能“打动人”,动画片单元评委王云飞也认为要让观众有代入感,“一定要能共情”。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主竞赛单元:

选出趋同认可影片,全力履行评委职责

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一直备受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影迷关注,今年,主竞赛单元共有13部影片参与金爵奖角逐,题材涵盖爱情片、犯罪心理片、悬疑片、黑色幽默片等。

对于刚刚开始的评委工作,本届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著名导演黄建新笑称“讨论”是电影节最大的优点。“我参加过那么多电影节,包括国际上的,从来都是大家不停讨论,因为都是专业工作者和史学家、理论家,大家在审美特点上都有自己的主张。”黄建新认为“讨论对电影是一件大好事”,“因为通过讨论,大家都懂得求同存异的原则,之后大家会倾向于某一些集中性,才能选出来大家心目中比较趋同认可的电影。”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评委邓超兼具演员、导演双重身份,他曾凭借《烈日灼心》斩获金爵奖最佳男演员。邓超认为,近些年中国的电影产业越来越好。他记得第一次当导演那段时间,参加过一个“电影新力量”论坛,当时韩寒、郭帆、路阳等也作为新人导演和他一同参加。去年和路阳、郭帆在作品《金刚川》中又相遇,感慨很多。邓超表示,路阳导演从《绣春刀》系列到《刺杀小说家》,郭帆导演从《流浪地球》到还未上映的《流浪地球2》,他们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程度的发展,让自己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电影行业越来越好。评委、新加坡导演陈哲艺特别有感于上海国际电影节对华语电影的支持和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上影节对海外华人电影的拥抱。”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年仅29岁的周冬雨是金爵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评委,但她早已将金马、金像、金鸡等奖项收入囊中。年纪轻轻担任金爵奖评委,周冬雨最大的感受就是“荣幸”。“能和前辈工作、共事,都是宝贵的学习经历,我不会被‘最年轻’的身份所限制,一定履行好评委的职责,用评委的眼光和心态进行评选。”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意大利电影人马可·穆勒是中国电影人的老朋友,作为评委的他特别为中国青年导演呼吁,“我每年所接触到的中国青年导演的创投作品,最起码有三四十部,但是这些影片成片之后,进入院线的可能性不多。” 马可·穆勒指出,现在一些低成本的影片最多只能在电影院放映几天,一个星期,很多还是“一日游”的状况。“我真的希望中国电影作品多样化的发展。”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评委马提亚斯·德尔甫是比利时摄影,在他眼中,夜上海是最美的景色。“尤其是下过雨的上海夜晚,那时候城市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氛围当中。上海是未来的科技之城,这非常地令我着迷。”法国制片人娜塔莎·德维莱耶则很看好中国的合拍片市场,希望能在中国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纪录片单元:

关注现实题材,主题要打动人

近年来,纪录片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纪录片的题材和表达方式也屡屡成为业界热议话题。本届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入围影片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纪录,也不乏对社会问题的聚焦。

本届纪录片单元评委会主席由著名导演张杨出任,他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渊源颇深。张杨执导的记录大理一年四季自然与人变化的《大理的声音》曾入围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剧情片《岗仁波齐》曾在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展映,《皮绳上的魂》则斩获了当年金爵奖最佳摄影。

从参赛者到评委,转变身份的张杨谈及纪录片评判标准,直言最重要的是故事能“打动人”。“我从剧情片到尝试纪录片,已经先后拍了三部纪录片。其实纪录片和剧情片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他们之间有很多交叉的东西。”张杨表示,“不管是主题还是手法,最重要的是要能打动我、吸引我的,我觉得直觉的东西最重要。”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评委杨荔钠是一名女性导演,无论是她此前拍摄的纪录片《家庭录像带》,还是女性题材剧情片《春潮》,杨荔钠都因对现实题材的内涵挖掘赢观众好评。“现实类纪录片一直是绕不过去的话题,我格外关注现实对我电影的影响,因为我不是那种职业的编剧,凭空想象一个故事会把它做的很好,我所有的信心和所有的基础肯定都来源于我对生活的观察。”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评委、英国导演罗飞的纪录片《六人》前不久在内地公映,“这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一个英国导演拍了中国人的现实故事,我们的制片人是中国人,摄影是中国人。我觉得通过纪录片的方式表达这么一个故事,是非常好的机会,以后按照这样的合作模式去再做纪录片,我觉得是挺好的,我希望以后也可以这样做。”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短片单元:

拍短片积累经验,年轻导演需扶持

短片单元评委会主席、新加坡导演陈哲艺曾凭借处女作《爸妈不在家》荣获第66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成为新加坡影史第一人。陈哲艺自己在拍摄长片前,曾拍了10年短片。“我自己非常热爱拍摄短片,年轻导演可以通过短片积累经验,打好基本功。哪怕是跟演员沟通,场面调度等经验,我都是通过十年拍摄短片慢慢积累的。”据悉,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将集中展映陈哲艺7部早期短片作品。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本届金爵奖短片单元共有15部入围作品,动画导演出身的评委王云飞看完参赛短片很是惊喜,“这些短片可以让我在有限的空间里和作者安静共处,看到他们不同的思考和表达,是很好的学习机会。”王云飞刚刚完成了一部自己的动画长片,耗时5年,“相比而言,还是短片让人更放松,可以用更放松的方式表达,不必拘于形式。”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评委、荷兰摄影师基斯·范·奥斯特鲁姆强调,“短片第一个镜头就很重要,短片要在第一时间吸引眼球。” 奥斯特鲁姆希望年轻导演从拍摄短片开始锻炼,“但拍短片很难赚钱,也希望政府有更多扶持,让短片爱好者投入更多精力和注意力。”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动画片单元:

历史题材可全新演绎,创作者需要空间

金爵奖动画片入围作品有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也有经典IP续集。动画片评委会主席、动画导演常光希曾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他从业40年,也见证了中国动画电影一路崛起。“100年前,万氏兄弟在亭子间里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动画作品《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从那时候到今天,中国的动画已经突飞猛进,变化翻天覆地。”

《哪吒闹海》是美影厂出品的经典动画片,这两年则有不同的以哪吒形象为主题的动画片在寻求创新。常光希也十分推崇,“他们以现代人的眼光来把历史的题材进行改造,进行提升,我觉得在市场上受到很大受众的欢迎,特别是对现在的年轻受众非常有引力。”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谈及好动画片具备的“特质”,评委、动画导演王云飞认为“好的艺术形式是一样的”,“观众要有代入感,要能共情,创作者应发自真心去做。但现在流程还不健全 ,希望给创作者更多空间,让他们把个人东西充分发挥出来。”

评委寒洋是来自德国的视效监制,如果让他选择拍中国风格的动画片,寒洋会更偏重现实题材,“中国有非常多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我会选择和今天现实题材相贴近的题材拍摄,让现在的观众更加容易、更加有切身的体会。”

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金爵奖评委见面会|“讨论”是电影节最大优点,“动人”是好故事第一要素

上一篇新闻

泉州古城文化之名人故居

下一篇新闻

这些国产动画电影,曾让全世界为之倾倒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