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苏州自贸片区:66项制度创新成果跑出“一号工程”加高度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8月17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一周年制度创新案例专家评审会现场,从60多个制度创新案例中脱颖而出的20个案例进入“复赛”,角逐“年度十佳”。专家团队犀利发问,业务部门慨然作答,这个特殊的考场,成为过去一年苏州自贸片区最具概括力的生动画面。

苏州自贸片区:66项制度创新成果跑出“一号工程”加高度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围绕这一核心,苏州自贸片区自去年9月挂牌以来,推出涉及各领域改革创新举措130余项,形成创新性强、企业受惠面广、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案例66项,省级以上“首创率”达60%。

苏州自贸片区:66项制度创新成果跑出“一号工程”加高度

原始创新,大步迈出“惊险一跃”

“这次我们拿到了1000万元贷款,实际利率比市场平均低近70%,每年可节省利息约45万元。”最近,康纳机械制造(苏州)有限公司完成了一轮纯信用贷款流程。企业负责人说,公司已实现年销售额超亿元,但由于没有自有厂房等资产抵押,银行贷款一直下不来,直到“关助融”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关助融”海关信用惠企模式是苏州自贸片区首批七项创新举措之一。这一“全国首创”目前已吸引25家银行参与,77家企业提交了信用贷申请,累计授信金额近30亿元。 首创,意味着“从0到1”的“惊险一跃”。“首创率”60%的背后,是苏州自贸片区在短短一年的运作中,形成了一系列精彩的“创新案例”:2例获评国务院“最佳实践案例”,7项案例上报商务部,7项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7项“创新实践案例”在全省示范借鉴。

苏州自贸片区:66项制度创新成果跑出“一号工程”加高度

作为苏州自贸片区建设的承载地,苏州工业园区自开发建设起就有个“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这在国内独一份,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对新加坡先进发展经验和发展理念的学习和借鉴。如今,苏州自贸片区有个“制度创新局”,核心任务是与相关部门携手推动制度创新,在借鉴他山之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一套”。 从“借鉴办”到“制度创新局”,园区大幅迈出了崭新一步。“无论是从单个企业的诉求入手,由点及面地谋划制度突破,还是从行业整体情况出发,发布新政自上而下地惠及企业,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以引领者的定位为未来发展探路。”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孙扬澄说。 制度创新推动事业发展,数字是最有力的说明:成立一年来,苏州自贸片区中方实际境外投资额2.47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4091.68亿元,均占江苏省自贸区的九成;新设立外资企业近200家,新增备案境外投资机构62个,均占省自贸区的七成。 今年以来,苏州自贸片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占全国自贸区(不含海南自贸港)2.78%的面积,贡献了全国自贸区(不含海南自贸港)7.9%的实际利用外资和11.2%的进出口总额,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实现强劲增长。

苏州自贸片区:66项制度创新成果跑出“一号工程”加高度

集成创新,做大做强产业链条

近日,艾棣维欣(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型冠状病毒DNA疫苗临床试验批件。这是国内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DNA疫苗,同时也是全球首个在中美同时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 然而在前期研发的关键节点,一款未在国内注册因而无法进口的给药装置成了“拦路虎”。企业创始人王宾说,所幸,“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制度的落地,及时帮公司解决了难题,为疫苗研发争取了时间。该项举措也因此被国务院评为“最佳实践案例”。

苏州自贸片区:66项制度创新成果跑出“一号工程”加高度

瞄准生物医药“一号产业”,苏州自贸片区发挥自身优势,发布了包括“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在内的一系列给力政策—— 开通生物医药企业高级职称专项评审、生物医药产业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两条“绿色通道”,通过分类施策、精准滴灌推动创新人才向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最大限度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发布外商独资经营性职业培训机构实施办法,蛇牌学院中国苏州培训中心拿到了江苏省第一张外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将为医疗行业从业者提供继续医学教育的机会……一个“生物医药产业链集成创新建设”的大课题呼之欲出。

苏州自贸片区:66项制度创新成果跑出“一号工程”加高度

“制定和发布政策并不鲜见,能否落地、多久落地才是关键。”苏州自贸片区综合协调局副局长祝欢说,在苏州自贸片区,只要说到,就会不打折扣地做到。 今年6月,苏州自贸片区发布“加速集聚高端和急需人才”等一揽子人才新政,次日就发放首批奖励,34人获800万元。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伯托•福西塔诺是其中之一。他说,礼来最近又在园区新投资了一个胰岛素罐装工厂项目,这完全得益于苏州自贸片区高效的行政审批机制,该项目已通过审批正在全速推进。

苏州自贸片区:66项制度创新成果跑出“一号工程”加高度

“不管何种创新,都应该基于市场主体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才能取得更好成效。”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室主任、上海市自贸试验区决策咨询专家、海南自贸试验区(港)决策咨询专家沈玉良认为,苏州自贸片区应围绕产业链开展集成创新。 这一思路已全面推进。今年1月起,苏州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开展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即对产业链中关联度较高的多家企业实施整体监管、全程保税、便利流转。 “制度带来的红利扛住了新冠疫情冲击,我们的订单已排到年底。”某试点企业负责人说。其中,物流方式的优化最明显,他们与两家上下游关联企业间的转运时间由原先的平均3天缩短至2小时内,极大降低了成本。今年上半年,3家试点企业进出口额达57.3亿元,同比增长226%。

苏州自贸片区:66项制度创新成果跑出“一号工程”加高度

联动创新,全域共享制度红利

竞拍土地也要考试!根据苏州自贸片区“分段弹性年期(10+N)挂牌出让模式”,土地出让给企业后,只能先用10年,之后通过投资强度、达产时间、亩均税收等“考试”后,才能接着用。今年3月,首宗以该模式出让的工业(研发)用地被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竞得。 8月10日,敏芯微电子登陆科创板。企业负责人说,对接下来的10年,公司已有明确规划,“要在土地上考个高分”。

苏州自贸片区:66项制度创新成果跑出“一号工程”加高度

“该模式是在土地弹性年期出让政策框架下的创新与探索。”苏州工业园区国土环保局局长王学军介绍。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技术变革快、投入周期长,产业用地出让设置“期中考”,既降低了企业拿地的成本,又便于政府进行后期监管,实现了企业和政府的“双赢”。 目前,“新兴产业用地10+N弹性出让”“市场监管领域容错容缺机制”“人才乐居保障体系”“一网通办”等28项改革试点经验,已在覆盖苏州全市的17个苏州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复制推广。 作为国内开放载体最为丰富和集聚的地区,苏州共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区。“自贸区的优势在于先行先试和制度创新,开发区的优势在于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立新说,两种优势深度叠加,必能实现“1+1>2”,放大自贸片区的溢出效应。 去年12月,苏州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启动。各联动创新区根据各自发展特色,制定了与苏州自贸片区共同“先行先试”的101项改革创新任务,全方位开展科技联动、政策联动、人才联动、资本联动等。孙扬澄举例,苏州自贸片区是一个政策集成的平台,其他板块的企业通过在自贸区内注册功能性机构,就能方便地享受自贸区政策。 “当前,苏州工业园区正紧抓自贸区建设‘一号工程’,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开放形态。”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说,苏州自贸片区明确了33项重点工作任务,到年底将形成不少于30个省级以上首创制度成果。 交汇点记者 孟旭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上一篇新闻

国外血透设备企业盘点

下一篇新闻

被爆用两米大蛇逼供,印尼警方道歉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