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聚焦15项“硬骨头”任务 成都自贸试验区探索深化改革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摄影报道
6月2日,成都市召开对外开放大会,提出“高水平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开放高地”的战略目标。作为国家改革开放试验田,成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成都市对外开放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6月8日,成都市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召开媒体通气会,封面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成都市自贸试验区率先在全国制定实施“硬骨头”改革攻坚行动计划,主要涉及自贸区内跨部门跨领域、系统性集成性强的重大改革试验。
成都市自贸办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公布的15项“硬骨头”改革任务重点探索了对外战略通道建设、国际投资贸易平台建设、营商环境优化和激活全球创新要素4个方面,目前已开始部分改革任务的探索工作。
首批15项攻坚任务
聚焦5大领域
15项任务具体包含哪些内容?记者了解到,在国际战略通道建设上,首批改革任务将目光放在了国际班列对外互联互通的便利度上,确定了深化国际班列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拓展国际班列“集拼集运”、国际班列通关便利化合作等3项改革任务。
在国际投资贸易平台建设上,成都市自贸试验区聚焦扩大双向对外开放,确定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升级叠加增值服务、双流航空保税维修基地、出口产品低碳认证标准和服务体系3项改革试验任务。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落户的标准之一。在提升营商环境的法制化、国际化和便利化的过程中,成都确定了探索设立法定机构、自贸试验区内产业功能区“多规合一”试点、自贸试验区内产业功能区“多评合一”试点、建成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商业保理监管体系建设、探索国际社区建设新模式等7项改革试验任务。
同时,成都市自贸试验区确定了实施开展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伙人计划,力争在整合全球创新创业要素方面打造全国领先的“成都样板”。
记者了解到,成都还将学习借鉴香港、迪拜、新加坡等国际先进的自由贸易港建设经验,探索研究内陆自由贸易港。下一步,将围绕制度创新,开展区域功能规划和制定框架研究。
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
后续将实行动态增补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几乎每天都有国际班列从这里驶出。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成都国际班列开行达1,012列,位居全国第一。
但随着贸易量扩大,问题也随之浮现。在陆路国际贸易中,参与货物运输的市场主体很多,运单标准不统一。因此,运单并不能作为提货时的唯一凭证,不能证明企业对货物的所有权,无法通过质押获得融资。以平行汽车贸易商为例,过去则需要全额支付货款,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压力过大。
2017年4月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开始试点签发具备物权凭证性质的多式联运提单,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首次实现国外国内段铁路运输的整合。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截止目前,已开出了超过100张多式联运提单。“一单制”改革,也被评为2017年全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案例之一。
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自贸试验区内新增企业达2.9万户,新增注册资本3976.2亿元,90%集中在高端服务业领域,成都自贸试验区正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集聚地。
目前,成都市自贸试验区已开始实施改革任务。“‘硬骨头’任务并非一成不变。”市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改革任务的推进,自贸办将定期对外公布试验动态,结合成都对外开放实际,动态增补最新改革任务,分期分批实施改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