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电商销量激增300%后,华瑞凯琳如何拥抱国货的下个“黄金十年”?

导读:作为首个提出“素养”概念的本土护肤品牌,华瑞凯琳在过去收获了什么?未来又有哪些展望?

昨日(1月12日),华瑞凯琳FAIRY CREAM2019年度业绩交流会在深圳举办,来自五湖四海的经销商和媒体记者齐聚,共同倾听华瑞凯琳分享的年度报告。

电商销量激增300%后,华瑞凯琳如何拥抱国货的下个“黄金十年”?

01

“神仙膏”开拓者,电商渠道业绩激增300%


华瑞凯琳董事长张昕表示,刚刚过去的2019年,公司业绩斐然。

他表示,国产护肤品正处于“第三次国货运动”的时代潮流当中,消费者比以往更加注重精神面貌和颜值,消费也更加理性、不盲从大牌,华瑞凯琳将“乘上这阵东风,越飞越高”。

“其实品牌很早就投入市场了,只是2013年社交平台的兴起将我们的品牌进一步推广开而已。”张昕现场表示,从2000年开始,华瑞凯琳就作为美容院线品牌,活跃在国内外各个美容院。

据介绍,华瑞凯琳创始人、张昕的母亲Doctor San出生于香港美容整形世家,是国内较早一批从事美容整形的医生。“她偶然发现皇室贵族流行百年的古法祖方能够恢复肌肤能量,便潜心研制成了标准配方,自2000年起应用于美容院,受诸多名流的青睐,‘神仙膏(也称贵妇膏)’修复霜由此得名。”张昕介绍。


电商销量激增300%后,华瑞凯琳如何拥抱国货的下个“黄金十年”?

2014年9月,深圳市钰清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0月华瑞凯琳商标申请注册。2017年和2018年,华瑞凯琳携明星产品接连亮相上海、广州美博会。2019年5月,女星朱茵牵手华瑞凯琳,成为品牌首位形象代言人。

“华瑞凯琳就这样从一个不起眼的品牌,逐渐走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视野中,得到越来越多经销商伙伴的信任和支持。”张昕补充道:“公司整体的代理规模得到了壮大,而且趋势非常明显。我们的销售业绩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动能,在天猫、京东电商的销售额达到了300%的增长,在布局的新零售渠道销售额也突破了1亿元大关,年销售业绩达3.5亿元。值得庆幸的是,在不少公司都裁员和缺钱的时候,我们一直在逆势增长,开发出了20多款护肤产品,且公司可支配的现金流充裕。”

据了解,华瑞凯琳产品远销至法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特别是上述“神仙膏”修复霜,一直是网络的爆款产品,月销万件以上。

据华瑞凯琳市场部经理Ruby分享,华瑞凯琳修复霜(5g装)全年累计售出超过534万瓶,整体零售业绩达3.52亿元,同比增长3.04%。2020年,华瑞凯琳预计品牌总体业绩将突破10亿元大关。


02

做好控价,赋能合作伙伴

2020年,华瑞凯琳迎来第二十个年头,从一款“修复霜”慢慢发展成涵盖彩妆、护肤(补水、滋养、修复等)领域的化妆品品牌。张昕表示:“产品功效和理念是根本优势,品牌的口碑相传和辐射扩散带来的自然增长是重要内容,代言和推广是催化剂,这些要素相互作用促成了华瑞凯琳今天的成就。”据他介绍,2020年,除了继续发力直播推广,品牌还要给予合作伙伴更多关怀。

电商销量激增300%后,华瑞凯琳如何拥抱国货的下个“黄金十年”?

作为一个主要致力于线上渠道的化妆品品牌,华瑞凯琳并没有主动去主导合作业务,只是为代理商提供授权、供货和规划等服务,对于经营方面,华瑞凯琳充分尊重合作伙伴的意向。目前,华瑞凯琳拥有大约6000多家分销商,对于这个群体,华瑞凯琳计划了一套完备的“帮扶计划”。

第一,为现有合作伙伴定期举办线下沙龙会,聘请专业讲师、团队为成员辅导化妆品和创业的相关知识。

第二,为成员打造个人、团队IP,通过借助明星影响力、直播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圈子里、区域内的“网红”。

第三,进一步增加品牌曝光,与主流媒体合作增加品牌知名度,比如视频直播、机场、高铁广告等,未来通过直播达到的业绩要在原有基础上翻30倍。

“华瑞凯琳在天猫和京东也有旗舰店,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做零售,而是要做品牌”,张昕强调。据悉,华瑞凯琳自2019年就着力维护知识产权和控价,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


电商销量激增300%后,华瑞凯琳如何拥抱国货的下个“黄金十年”?


关于未来规划,华瑞凯琳方面还表示,在本土扎根远远不够。“我们将与跨国公司展开竞争,才能更好走向本土化妆品的崛起之路。”

“除了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壮大合作商队伍,华瑞凯琳在公益和社会责任方面也有强烈的意愿。”张昕表示,公司将从关爱女性健康、红(绿)丝带方向以及从女性护肤知识公益讲堂等入手,往联手壹基金和慈善会方向尝试努力。

此外,据品牌介绍,华瑞凯琳已经在和国内最大的妈妈社交平台“辣妈帮APP”接触,计划2020年启动深入合作。

上一篇新闻

华瑞凯琳业绩交流会在深举行 新零售渠道业绩飙升

下一篇新闻

借力新媒体传播力量,探寻华瑞凯琳品牌升级之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