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纽约、巴黎到墨尔本,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8座公共雕塑
城市的复兴与修养需要公共艺术的支撑
这是所有国际化大都会都经历过的愉悦历程
The revival and cultivation of cities
need the support of public art
而公共艺术是世界多彩文化的一部分
相比那些悬挂在美术馆里的名画
各种矗立街头的雕塑
犹如流落在民间的艺术品
也是最接近我们生活的艺术形式
从中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与精神面貌
当然也包括财富实力
-
公共艺术的重要发展与演变 PUBLIC ART
公共艺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城市理念更新的当代,公共艺术成为推动城市创新的重要引擎,越来越多国家愈发重视通过公共艺术彰显城市活力。
Part 1
国际公共艺术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art
欧美一些发达城市大力推行公共艺术建设,并用百分比公共艺术条例来拓展公共艺术。1956年,美国费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施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的城市。随后,法国的巴黎、美国的西雅图和达拉斯市、西班牙的巴赛罗那等城市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先后实施了不同形式的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用法制的手段为公共艺术的持续发展提供经济支撑。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普遍认同的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成熟经验,有效地改善和塑造了这些城市的环境形象和人文特色。
伦敦是现今最重要的艺术中心之一,也是艺术爱好者必前往朝圣的城市,在英国城市环境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艺术形式在不断地被发掘创作,艺术的功能也随着现代社会建设不再遥不可及,而更贴近融入城市生活之中,引发人的思考。小小伦敦就有7000多座城市雕塑无声地向世界昭示当年“全球艺术中心”的魅力。澳大利亚墨尔本因其公共艺术计划而享有盛誉,从CBD的艺术创作委托,到市内公园和画廊中的展览,公共艺术的繁荣成就了墨尔本文化都市的地位,而这与墨尔本都市文化的建设非常注重文化结构和时空布局的整体性,制定实施具有导向性的文化发展战略分不开,更与墨尔本公共艺术计划的整体性分不开。
Part 2
我国公共艺术的推进
The promotion of public art in China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国内部分城市实施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势在必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城市雕塑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城市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雕塑建设的经验,从建设资金里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的建设”。1996年,深圳市南山区政府曾公开提出过从城建经费中提取3%作为建设环境雕塑之用的百分比设想,但因多种原因未能实施。2005年,浙江省台州市开始试行“百分之一文化计划",迈出了国内城市实施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的第一步。2019年8月,浙江省金华市发布《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金华市区“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的实施意见》。也如此可见,公共艺术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Part 3
公共艺术形式的演变与拓展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forms
公共艺术作为动态的实践,其形态与边界一直在不断演化与拓展中,世界各国近年来在此领域不断探索并借鉴最新科技的成果,使公共艺术成为跟上时代步伐,拓展创意思维的审美形态。新的媒介技术也延伸了公共艺术自身的开放性、互动性、公共性的特征,拓展了公共艺术的表达方式。期待未来全球公共艺术的更多可能!
CONTENTS
01 爱
艺术家:Alexander Milov
02 歌唱之树
艺术家:Mike Tonkin,Anna Liu
03 Bridge Over Tree
艺术家:Siah Armagani
04 塞纳纪念雕像
艺术家:Paul Oz
05 熊与草莓树
艺术家:Antonio Navarro Santafé
06 衣夹
艺术家:Claes Oldenburg
07 扩张
艺术家:Paige Bradley
08 卡夫卡纪念像
雕塑家:Jaroslav Róna
09 莱斯旅行者
艺术家:Bruno Catalano
10 多瑙河上的鞋子
艺术家:Can Togay(电影导演),Gyula Pauer(雕塑家)
11 第一代
雕塑家:Chong Fah Cheong
12 Maman
艺术家:Louise Bourgeois
13 汤匙与樱桃
艺术家:Claes Oldenburg,Coosje van Bruggen
14 Feltépve
艺术家:Ervin Loránth Hervé
15 纳尔逊·曼德拉雕塑
艺术家:Marco Cianfanelli
16 数码虎鲸
艺术家:Douglas Coupland
17 (红色)气球花
艺术家:Jeff Koons
18 野马
艺术家:Robert Glen
19 建筑碎片
艺术家:Petrus Spronk
20 打结的枪
艺术家:Carl Fredrik Reuterswärd
21 Metalmorphosis镜子喷泉
艺术家:David Černý
22 自由雕塑
艺术家:Zenos Frudakis
23 拇指
艺术家:César Baldaccini
24 马头雕塑
艺术家:Nic Fiddian-Green
25 艾伯塔省的梦想
艺术家:Jaume Plensa
26 云门
艺术家:Anish Kapoor
27 阿里和尼诺
艺术家:Tamara Kvesitadze
28 天国的阶梯
艺术家:David Mccracken
01
爱
艺术家:Alexander Milov
作品地点:乌克兰
作品年份:2015年
乌克兰海边,2015年燃烧人节上的这座名为《爱》的雕塑。由 Alexander Milov 创作,描绘了充满希望和纯真的冲突场面。
金属构筑的情侣彼此背对,仿佛疏离而空洞的躯壳。但内心却如孩童般呈现前所未有的光亮,即使隔着栅栏,也渴望彼此触碰。随着夜幕降临,象征着纯洁和真诚的温暖光彩,用无声的方式诉说着,即使貌似疏离,我们的内心依旧如此渴望亲近,而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一切依然有着弥补的机会。
雕塑留给所有人温柔的提醒:当我们不可抑制地怨恨之时,请记住,愤怒之下隐藏着深爱。每个貌似冷漠的外表下,都藏着受伤却依然渴望爱的孩子。
02
歌唱之树
照片: Getty Images/Richard Brine艺术家:Mike Tonkin,Anna Liu
作品地点:英国兰开夏
作品年份:2006年
歌唱之树是个三米高、风力驱动的雕塑,位于英国的兰开夏。这个雕塑完工于2006年,由建筑师迈克·汤金(Mike Tonkin)和安娜•刘(Anna Liu)设计建造。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件艺术品是由镀锌的铁管构成的树状结构,利用风能发出不一致和优美的音调,形成一个不太和谐的“大合唱”。该雕塑位于彭宁山山脉,俯瞰英国伯恩利,于2007年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国家奖。
03
Bridge Over Tree
照片: Getty Images/Christina Horsten艺术家:Siah Armagani
作品地点:美国纽约
作品年份:1970年,2019年
Siah Armajani 的装置艺术《Bridge Over Tree》与当代世界紧密相连,主题关于融合、交互和人。出生于伊朗,现居住在 Minneapolis 的艺术家 Siah Armajani 于1970年完成了《Bridge Over Tree》的装置作品,它由一条91英尺长的走道和中间的一组楼梯组成,走道两侧有开放的桁架。中间的楼梯可让互动者在一颗常青的小树上来回走动。2019年在纽约的展出也是这个作品近50年来首次重新安装。这座桥也展现了艺术家一直以来关切的话题,它代表着一种人与人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诗意的融合。
04
塞纳纪念雕像
照片: Roman Belogorodov / Alamy Stock
艺术家:Paul Oz
作品地点:西班牙巴塞罗那
作品年份:2019年5月8日
F1传奇赛车手塞纳在1994年意大利的一场比赛中丧生,由于他的传奇经历,追随者众,巴塞罗那特意为其打造了一座纪念雕塑。这座由英国艺术家保罗·奥兹(Paul Oz)创作的作品于2019年5月8日揭幕,借以纪念塞纳逝世25周年。
05
熊与草莓树
照片: Getty Images/kasto80
艺术家:Antonio Navarro Santafé
作品地点:西班牙马德里作品年份:1967年
位于马德里太阳门广场(Puertadel Sol)的《熊与野草莓树》这个雕像已经满50岁了,这座雕塑由石头和青铜制成,高约13英尺,马德里人一直认为它是这座城市最古老的标志之一。很久以前,这只熊,野草莓树和一只母龙就一起出现在城市徽标上了,然而,一直到1967年才举行了雕塑家Antonio Navarro Santafé这个作品的揭幕仪式。
06
衣夹
照片: Getty Images/John Greim
艺术家:Claes Oldenburg
作品地点:意大利博洛尼亚作品年份:1976年
出生于瑞典的雕塑家克拉斯·奧尔登堡(Claes Oldenburg)的雕塑作品中,有一件13.7米高的《衣夹》 (Clothespin) ,这件作品完成于1976年,被放置在四周大厦林立的街道小广场中间。在周围高楼的映衬下,视觉效果十分典雅华丽。他把衣夹做到如此程度,一方面暗示了人类的渺小无知,另一方面希望人类怀有一颗谦卑的心。通过改变尺度的日常物品,带来受众心理的敬畏感,从而产生的威力在奥登伯格的作品中发挥地淋漓尽致。
07
扩张
图片:来自网络
艺术家:Paige Bradley
作品地点:美国纽约
这件唯美而引人深思的作品《扩张》的诞生和创造,提醒我们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永远不要忘了继续成长和发展。Paige Bradley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座雕塑。然后将其砸在地板上,变成碎片。这些碎片组装,再以漂浮的状态重新连结。
其实从出生的那一刻,世上就已经有一个为我们准备的容器了:无论性别、种族、职业或智商。我们终生都在执着于适应这种外部的容器,而非感受内部的真实的自己。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身体的束缚,是否会更深刻的认识自己?
雕塑内部透出的亮光,代表了我们内在的光明。当内心充满着信仰和精神的力量,你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充满盼望。
08
卡夫卡纪念像
图片:Getty Images/Frank Bienewald
艺术家:Jaroslav Róna
作品地点:捷克布拉格
作品年份:2003年
《卡夫卡纪念像》(Statue of Franz Kafka)是以卡夫卡的小说《失踪者》,又译为《美国》(Amelika)中的场景为基础的:在集会中,一个政治候选人被扛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这座位于布拉格的纪念像由Jaroslav Rona创作,高12英尺,于2003年完成。弗朗茨·卡夫卡学会每年授予卡夫卡奖得主的奖品就是这个雕像的12英寸缩小版。
09
莱斯旅行者
照片: Courtesy of Bruno Catalano
艺术家:Bruno Catalano
国家:法国马赛港口
法国马赛港口,矗立着十个法国艺术家 Bruno Catalano 创作的引人注目的青铜雕塑,名为《莱斯旅行者》,描绘了缺失了大部分身躯的、步履匆忙的路人。雕塑缺失部分的写实,是如此非凡而独特,也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 是他们遗漏了一些东西,还是仅仅留下了一些东西?我们每天行色匆匆的奔走在世间的每个角落,是否也如同这些残缺的雕塑一般,有着不完整的灵魂和空洞的生活?我们究竟把身体或心灵的某一部分,留在了哪里?
10
多瑙河上的鞋子
照片: Getty Images/Ferenc Isza
艺术家:Can Togay(电影导演),Gyula Pauer(雕塑家)
作品地点:匈牙利多瑙河
作品年份:2005年4月16日
从1944年10月15日到1945年3月28日,纳粹同僚箭十字军在布达佩斯肆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这段时间里,布达佩斯的犹太人常被围困在多瑙河两岸,然后被射杀入水中。最残忍的是,他们经常被迫脱鞋,因为这是战争期间的宝贵商品,恐怖分子会将其出售或占用。
11
第一代
照片:Getty Images/Wibowo Rusli
雕塑家:Chong Fah Cheong
作品地点:新加坡
《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是由新加坡旅游局委托雕塑家Chong Fah Cheong创作的作品,塑造了一群活泼的赤裸的男孩,正跃跃欲试地从桥上跳入新加坡河中,这是早期新加坡移民的孩子常做的童年游戏,雕塑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的情景。如今的新加坡高度城市化,再难看到这样童真浪漫的场景。雕塑作品将早期移民孩子的无忧无虑和简单生活定格于此,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怀念。
12
Maman
照片: Getty Images/Karl Thomas
艺术家:Louise Bourgeois
作品地点:西班牙毕尔巴鄂
Louise Bourgeois(1911-2010)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为了把嫉妒、愤怒、恐惧和她自己痛苦的童年带给公众,她的雕塑《Maman》也不例外。这个雕塑作品位于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前,这座30英尺高的建筑展示了与母性相关的力量和脆弱。这种可怕的蜘蛛既强壮又高大,却需要在最细长的腿上保持平衡,因此也极其脆弱。
13
汤匙与樱桃
照片: Getty Images/Raymond Boyd
艺术家:Claes Oldenburg,Coosje van Bruggen
作品地点:美国明尼阿波利斯雕塑花园
作品年份:1985年
《汤匙与樱桃》,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雕塑公园明尼阿波利斯雕塑花园(Claes Oldenburg and Coosje van Bruggen)的标志物,由艺术家克拉斯 · 奥尔登堡(Claes Oldenburg)和他的妻子库斯耶·范·布鲁根(Coosje van Bruggen)于1985年创作的,雕塑既好玩又美观。
14
Feltépve
照片: Getty Images/Alex Quesada
艺术家:Ervin Loránth Hervé
作品地点:匈牙利布达佩斯赛切尼广场
作品年份:2018年
布达佩斯塞切尼广场上展出的巨大雕塑“Feltépve(冒出)”,是匈牙利艺术家Ervin Loránth Hervé的大型户外作品。巨人约高20呎,远远看去好像浩克要爬出来…… 巨人雕塑用聚苯乙烯制作而成,使用的色调也相对融入环境当中,仿佛雕塑本身也是城市中的一部分。而巨人愤怒的表情也暗示了人类对被隔离的反应,张大嘴巴、气喘吁吁,张力十足地表现着“拼了命地想逃走”的意境。Ervin Loránth Hervé在受访时表示,他每天都会到现场观察人们的反应。他发现多数的民众都会驻足仔细观察雕塑,拍照并分享感受。他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反馈,不管是居民还是游客,他们都非常喜欢这样大型的艺术品。Ervin Loránth Hervé的目标是向人们展现当代艺术的美妙,告诉众人艺术品也可以是城市的一部分。
更多内容请点击链接查看:https://mp.weixin.qq.com/s/1f31xgceMvYvRMEjI6WbZ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