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金龙鱼上市,郭鹤年为侨商打开新丝路

本期人物:郭鹤年,祖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郭宅村,192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是著名爱国侨领。郭鹤年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覆盖广泛,涉及糖业、木材、矿山、酒店、金融等众多产业,享有“酒店大王”和“亚洲糖王”之称,长期被福布斯杂志评为马来西亚首富。

金龙鱼上市,郭鹤年为侨商打开新丝路

9月24日,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海嘉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这家由著名马来西亚华侨郭鹤年与其侄子郭孔丰共同投资创立,从1974年开始便扎根中国发展的企业终于“鱼跃龙门”,成为第一家侨商背景的A股上市公司。郭鹤年再次引领侨商国内发展的新阶段。

熟悉又陌生的益海嘉里

益海嘉里这家企业,或许不被外界熟知,但他旗下品牌——金龙鱼,则可谓家喻户晓。

到超市拎着一桶食用油回家,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稀疏平常的一个场景,但在80年代,人们还只能手提油瓶,走上几里路,到粮油店门口排队打油。彼时,中国市面上充斥着杂质多、油烟大、卫生安全无保障的散装食用油,符合卫生标准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一片空白。让我们生活发生改变的正是“金龙鱼”。1991年,益海嘉里创立“金龙鱼”品牌,推动了中国从散装油到小包装油的消费革命。

发展至今,益海嘉里旗下已经不止“金龙鱼“一个品牌,而是形成了覆盖高端(金龙鱼、欧丽薇兰、胡姬花)、中端(香满园)、大众(元宝牌、口福)的综合品牌矩阵,占据了中国国内近四成的食用油市场份额。

同时,从2007年开始,益海嘉里从食用油领域向厨房食品全领域进军,开始打通餐桌食品的”全产业链“。到2020年,益海嘉里在大陆的总投资已超过300亿元,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成和在建生产基地共计70个,生产型实体企业110多家。根据益海嘉里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7.66亿元、1670.74亿元和1707.43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2.84亿元、55.17亿元和55.64亿元。

这条“金龙鱼”与我们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可谓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品牌之一,也被很多国人认为是中国最知名的国内品牌。在2019年12月,金龙鱼入选了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但实际上,益海嘉里却是一家来自东南亚的企业。据益海嘉里官网显示,益海嘉里是丰益国际旗下全资子公司。丰益国际是新加坡上市公司,由著名华侨郭鹤年与其侄子郭孔丰共同投资创立。

金龙鱼上市,郭鹤年为侨商打开新丝路

风起南洋雨润中华

五十年间,郭鹤年用行动谱写了一篇海外闽商回报家乡,同呼吸共命运的精彩故事。

在上世纪70年代,祖籍福州盖山的郭鹤年已经是世界知名的糖王。在马来西亚的糖业市场上,郭鹤年带领的郭氏企业则占到了80%的份额。而在国际商场上每年上市的1600万吨糖中,郭氏企业控制了其中的二十分之一。

1973年,中国出现了30万吨食糖的缺口,如果在国际市场大批量采购,必然引起价格飞涨。对于当时已经外汇储备为负八千多万美元的中国而言,那无疑将雪上加霜。郭鹤年毅然撇下自己的所有生意,一边低调采购巴西等地食糖,一边利用期货对冲,不仅解决了当年的食糖危机,还帮国家从期货市场赚了四五百万美元,自己分文不取。

1974年,郭氏兄弟旗下的嘉里集团在中国成立了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成为最早一批回国投资的海外企业,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为中国输入了宝贵的民生资源。

时间一晃到了1984年,郭鹤年响应改革开放,吸引侨胞投资的号召,斥资5亿美元,在北京兴建当时最高的建筑国贸中心,成为北京CBD的地标性建筑,这也是当时外资在中国内地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

其后,1988年,郭鹤年又投资创办了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三年后,中国第一瓶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诞生。

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当时郭鹤年在国内的每一步,都是冒着极大的投资风险为时代之先,并不是非常精明的决定。毕竟当时国内的投资环境很不完善,市场也不活跃。当郭鹤年不断把海外赚到的钱往中国输送的时候,在海外赚得盆满钵满的人,甚至笑话他,做了看不到头的生意。但郭鹤年坚信中国这片故土,坚信“要像种树那样,一颗树种下去要好多年才能摘果。” 五十年来,郭鹤年在中国的投资由点到面,厨房食品、酒店等逐次展开。

历史证明了郭鹤年的眼光,故土也给了开垦者丰厚的回报。目前,仅益海嘉里在中国的营收占到母公司丰益国际收入比重的一半。

成为一家真正的本土企业

但外资的身份一直让益海嘉里如哽在咽。

益海嘉里总裁穆彦魁曾对媒体表示,益海嘉里在国内上市,融资并不是主要目的,而在于上市之后,益海嘉里便能顺理成章变身成为一家地地道道的国内企业,摆脱掉“外资”的称号和限制,也是实现益海嘉里在华业务进一步扩张的基础。

一方面关乎国计民生的粮油行业,为防止外资过多的倾销,国家必然出台系列政策对外资企业设置相应的准入壁垒。在另一方面,益海嘉里对于农业口的大豆、小麦等的需求度极高,中国身份有利于益海嘉里获取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事实上,金龙鱼母公司丰益国际此前曾多次尝试将中国业务独立上市。2009年,更名前的金龙鱼在港股IPO中折戟而归。2017年,丰益国际虽在第四季度财报中透露,已基本完成中国业务的重组,正推动中国业务板块分拆上市,但后续无下文。

好事多磨,益海嘉里掌门人郭孔丰对成为一家真正的中国企业的意志却更为坚定。2018年,郭孔丰个人领取了“中国绿卡”,成为中国永久居民,同时表示“未来三五年,丰益国际将增资中国300亿元,这相当于过去我们投资中国的总和。”

努力终于修得正果,2020年9月16日,中国证监会同意益海嘉里首次公开发行注册申请,益海嘉里终于成功登陆创业板。据益海嘉里招股书显示,益海嘉里此次创业板IPO预计募集资金达138.7亿元,将主要用于中国扩大产能和布局产业链。

金龙鱼上市,郭鹤年为侨商打开新丝路

郭鹤年在马来西亚发家,是当地的首富。图为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双子塔

开启东南亚背景侨商在华发展新阶段

益海嘉里A股上市,不仅创造了创业板有史以来募资规模最大的纪录,也打开了海外侨商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海外华商带着浓浓的家乡情结,给中国贡献了庞大的资金、技术等战略资源,进行了单向度的投资输入。那么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海外华商与国内市场开始了更为深入的双向互动。

从资金流向上看,目前更多表现为中国资本不断加仓东南亚。仅互联网领域,据投中研究院的《东南亚科技创投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三年半,东南亚科技项目共得到了近263亿美元融资,而来自中国的创投资金是东南亚最大的投资来源,投资规模达到132亿美元,占据半壁江山。超过47%的受访中国大型企业表示,东南亚是未来三年的首选投资目的地。同时,中国企业也不断在登陆新交所等东南亚资本市场,包括中航油、光大水务、合记港口等一大批中国企业已经在东南亚资本市场形成了中国板块。

与之不成对应的则是,东南亚企业受限于各种客观条件,尚没有直接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先例。丰益国际将旗下全资子公司益海嘉里为主体,将中国业务打包在内进行上市,打开了东南亚背景企业在国内上市的先例。

特别是随着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10+6”),旨在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即将签署,中国与东南亚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将进入更加深入的交融阶段。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将中国业务自身的发展成果与国内投资者充分分享,形成更为广泛坚固的本土协作链条,将会成为主流趋势。

由郭氏叔侄领衔开局,未来,侨商设立中国总部,将中国市场业务打包上线,也许会成为侨商深耕中国市场的好选择。

来源:《闽声》杂志

上一篇新闻

创业板一哥要慌了?刚刚曝光!千亿粮油帝国冲刺A股IPO,营收碾压茅台!头号劲敌是它

下一篇新闻

80年邓小平力排众议,同意用商人名字命名饭店:共产党人要讲人情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