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中国改革开放后,李光耀为什么要强行普及华语?有何深意

1979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发起了“讲华语运动”。他在很多场合都介绍了学习普通话的好处,他希望新加坡人能够少用(不是“放弃”)广东话,福建话,闽南语等方言。

新加坡建国后,推行英语教育,华语沦为小众

半个世纪前,新加坡有一整套中文教育体系。但后来,新加坡为提高在国际经贸中的竞争力,大力推行英语教育,中文沦为小学和中学的一门单独学科。

李光耀当初把英语列为“第一语言”是出于文化和经济上的考虑。因为新加坡只是一个国土面积只有719.1平方平方公里的国家,而山西的省会太原的面积是6999平方公里,新加坡只有太原的1/10左右。要面积没有面积,要人口也没有人口,要资源也没有资源,新加坡注定了只是一个小国。而当时的大陆是自顾不暇的。所以新加坡只能依附于英国和美国,那么学习英语就成为必要。

新加坡身份证

而在新加坡被殖民的过程中,新加坡还发展出了“新加坡英文”,新加坡英语就是:英文词汇+混合语法+以中文为主体的语气和语调。

然而李光耀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他始终关注著中国大陆的发展趋势。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李光耀立刻推行“讲华语运动”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了,开启了伟大的40年经济高增长。李光耀立刻开始推行“讲华语运动”,80年代的广播媒体禁播方言节目,港剧和台湾本土剧在免付费电视台必须改以华语配音播出,新加坡各家中文广播电台也改以华语为听众播出新闻、娱乐和音乐节目。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明星们(包括成龙、四大天王刘德华等)拍电影是准备了粤语版和普通话版本就是面向台湾省和东南亚的新加坡等市场。

当时还有一首推广华语的歌谣:

国家要进步,语言要沟通。就从今天起,大家说华语。不分男和女,不分老和少。不再用方言,大家说华语。听一听,记一记。开口说几句,多亲切多便利,简单又容易。

当时华语运动最直接的目的是要扭转新加坡华人因各自不同的籍贯,而使用不同方言这个根深蒂固的习惯,改以华语(北方官话)作为沟通的共同语言。

李光耀还出版了《学语致用:李光耀中文学习心得》,让读者分享他坚持学习的心得与经验。在新加坡的巴士、建筑物、报章、广播、电视上,随处可以看到鼓励人们讲华语的醒目。本地歌手和企业总裁也现身作为电视宣传片的主角,告诉人们"能用华语是福气,别失去",并倡导讲华语其实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李光耀推广华语的目的

1950年的抗美援朝,1960年的抗美援越,都使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巨大的能量。

李光耀在一次讲话用福建话说道:“再过20年,如果中国完成了他们的“四个现代化”,它的贸易量将变得相当大。到时候说华语(普通话)是很方便的,而讲福建话是沟通不了的。所以(学习、使用普通话)在文化上会对我们非常有利,在经济上也会对我们非常有利。”除了这些,李光耀还希望通过普通话这门共同的华人语言,来团结不同籍贯的华族。这就是李光耀认为的普通话的三大好处:经济,文化、团结。

从经济的角度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新加坡人学华语就成了很实际的事。认为,新加坡以往靠的是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日后中国将会是推动新加坡经济的最大发动机,预计来自中国的贸易量会继续增长。中国的崛起将使世界的经济中心转移到亚洲,书写华文和讲华语有助于新加坡人在中国争取生意和开拓商机。

新加坡人的华语现状:

新加坡影视剧曾经风靡一时。这也为华语的普及做了一点贡献。李铭顺、范文芳等华语明星在中国和新加坡都有不小的声望。

新加坡女星范文芳

为此,一些大学也增设了中文系,设立孔子学院。许多中小学校还与中国中小学结为姐妹学校,交流学习经验。为帮助商业人士学华语,有的学校还为企业提供"上门"华语教学课程。

经过多年努力,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与华语对话,2000年这个比例为58%,2002年增加到64%。大多数新加坡人的中文可以达到日常生活用语的水平,但阅读、书写华文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不过随着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文在新加坡的地位就只会越来越高。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能够来中国寻根。

上一篇新闻

如何提高幼童免疫力?新加坡中医师告诉你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人力部将从6月11日起开放EP、SP申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