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3日 星期日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茶道

技、艺、道的关系与逻辑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什么是茶艺?什么是茶技?什么是茶道?这几个名词大家都在随时随地的使用着。但实际上,它们三者之间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



中国人讲技、艺、道,实际代表着三个层次和境界。



第一个层次是技,技术,技巧,技能。这个层次是需要反复的艰苦的训练的。



当这种技能熟练到相当的程度,就会上升为艺术的高度。我们有一句话叫:“炫乎其技”就是指这个意思。当技术让人为之惊叹的时候,它就有了美学的高度以及审美的价值。



而道,是对根本上的规律的把握和认识。它是形而上的,看不见也摸不着,无色无相,但是它是真实存在的。只有心存正念,技艺高超之人才可微妙感知其存在。



我们说的茶之技、茶之艺、茶之道,其涵义亦大致如是。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楚天茶道是2010年创办的。

为什么叫楚天茶道而不是楚天茶艺?实际上是有一个很认真的考量。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当时流行叫茶艺,但是我们看到一个不好的思潮:认为中国是没有茶道的,中国只有茶艺;那么哪里才有茶道呢?日本才有茶道。

这个说法对我们是很大的刺激。促使我们去进一步了解茶的历史,思考关于“道”的学问。

我们稍微去读一下历史书,就会发现日本的茶道,从茶籽、到制茶法、到饮茶法,它的整个仪式以及器物几乎全部来源于中国。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加以了日本化的改造、定型。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日本最古茶园,茶籽来自中国

如果要说日本有茶道而我们中国没有茶道,这是一件很难说通的事情。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就大胆的叫了楚天茶道。

为什么说“大胆”?因为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一般是不自称为道的。我们有医馆,我们很少叫医道馆;我们有武馆,我们很少叫武道馆;我们有书法培训中心,我们很少叫书道馆。我们有茶艺培训中心,我们很少叫茶道馆。是不是?实际上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谦虚。不只是谦虚,也是源于对“道”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的茶培训中心正好地处湖北武汉,这里是古代楚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我们就叫了楚天茶道。我们本身并不是一个流派,就是立足楚地复兴茶的文化,这就是楚天茶道的初心。其实我认为叫楚天茶艺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技、艺、道是学问的三个层次。我们中国人很少自称为道的。因为道是形而上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更多的是聚焦于技术层面、以及更上的艺术层面努力。但是在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都要有道来指导。我们要把道的要求贯穿到技术与艺术的追求中,在这个过程中去求道,并努力符合道。

我们在楚天茶道的墙上挂有4个字,“以茶合道”。“以茶合道”是楚天茶道的核心追求。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以茶合道”茶挂

我们自身并不是道,但我们有求道之心,有合道的愿望,所以我们是在这样一个理解的基础上自称为茶道。

当然了,从美学的角度来讲,其实美学已经在哲学的这样一个层面了,实际上也在“道”的浅的层面,它是我们“道”的其中一个分支。实际上美学是“道”中比较接近我们的技艺的这一块,因为它是直接可以呈现出“美”的这一个部分。

在古代,从神农最初发现茶,开始利用茶的时候是顾及不到所谓美学的。那个时候就是救命,是护生。那时的茶是解毒的、救命的茶,慢慢的成了日常生活饮用的茶。我觉得可能是到了唐朝前后,我们才慢慢的看到一些文化人开始真正的关注到茶与艺术与美学的关系了。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史料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唐代的刘贞亮先生,他就写了有名的《茶之十德》,他认为茶有十大好处,十德。其中一个德就叫“以茶可雅志”。什么叫雅志?就是说茶可以培养我们的高雅的志趣、美好的情操,让我们变得超脱于世俗的东西。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刘贞亮《茶之十德》

所以我觉得可能是在这样一个时代,甚至再推前一点,我们中国在茶的领域开始有了真正的茶文化的提炼。实际上也是在唐代,我们看到了集大成的陆羽《茶经》。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陆羽

陆羽讲到了茶人精神:“精行俭德”,实际上已经在哲学层面上、道德层面上做了很多的提炼。陆羽本人没有直接讲茶道美学,但是如果大家认真去读读《茶经》,我们可以看到陆羽在《茶经》中用了大量优美的语言去讲述他对茶的理解,甚至包括陆羽对茶饼的不同形态与外观的描述。陆羽用了很美丽的语言去表述茶的美好,包括品饮之美。陆羽还讲到如果在山林里面,怎么达到一种最佳的品饮状况。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这个茶确实跟美学,特别是跟美育,和我们培养情操是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日本、英国

三地茶美学大不同






谈到茶道美学,我们可以从三个地方的茶的文化表现,来对比的看看复兴中国美学的重任。

从全世界来看,有三个重要的茶文化的呈现。一个就是我们中国;在中国之外,一个是日本,另外一个是英国。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中国当代茶事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日本茶事

实际上西方对东方的茶文化的认识和看法,很多是源于对日本的茶道的了解。

然而另外一个在全世界有影响的茶文化的呈现是英式下午茶。我每年几乎都要到英国去一次。到了英国我一定会到当地茶馆(Tea House)去体会一下英式下午茶。我也会带着曾经留学英国的女儿去拜访英国有名的茶文化专家Jane。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和英国知名茶文化专家Jane探讨中英茶文化

实际上我们会发现在英国,茶基本还是在物质的层面被看待。当然在英国人的眼里茶是极好的饮用之物,是能够带来健康的物品,是享乐的物品,奢侈品级别的物品。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英式下午茶

再往上拔高一点,我觉得茶在欧美人的生活中可以上升到社交的层面。就是,英式下午茶可能最终不完全是喝这杯茶,而是这些贵妇人、这些绅士,大家要一起聚会,茶成了聚会中重要的媒介之物。以茶为媒,大家在一起玩得会更开心。所以我觉得英式的茶文化它是一个很开心的文化,也是一个高雅的文化,是上流圈子里的文化。英式下午茶就是边喝茶边吃各种美味的点心。大家聚在一起,穿的美美的,开心的聊天,所以茶在欧美人的生活中可以上升到社交的层面。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但是,西方人还真的几乎没有把茶作为一种更高深的、和“道”有关的、和对生命的看法、对生活的看法有关的“圣物”。西方人几乎没有在这样一个高度去看待茶。

但是我觉得茶在日本是完全不一样。茶一来到日本,可能它就带有一种宗教的色彩。为什么?因为最初就是日本的僧人、学者来到中国。他们被称为遣唐使。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遣唐使船队

这些有信仰的日本人,因为求道才会出生入死来到中国。因为修炼者是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他们在中国学习中国的佛学,学习中国的中医,也学着像中国人一样喝茶,然后把这些他们觉得好的中国的文化与文明引进到日本去。

来中国的日本人更多的是在宫廷里面看到中国的茶的表现,在寺院里面看到茶的表现。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唐·《萧翼赚兰亭图》

可惜的是在唐代,茶的文化被遣唐使带到日本之后,没有真正发芽开花结果,它最后又没落了。

但是在宋代的时候,尤其是在南宋,日本的荣西法师两次来到中国。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僧人,他看到当时的日本很落后,日本人普遍也不太懂养生。如果生病,很容易死亡。他就写了一本小册子,叫《吃茶养生记》,讲茶的好处大大的,教日本人怎么通过喝茶去养生。荣西和尚在书中说,“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日本·荣西和尚

这段话很短,但是说的非常精彩。荣西认为茶生在山谷之间,它是吸收了天地之灵气的,所以才能对人好。这也是中国古人对茶的普遍看法,荣西和尚把这个看法带到了日本。

古代的中国人,真的是把茶当成一个有灵性的珍贵饮品。就像陆羽在《茶经》中讲到,茶是“与醍醐、甘露抗衡”的一个宝物。醍醐甘露是传说中的神仙的饮品,是可以帮助修道的。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宋·刘松年《撵茶图》

所以我们看到在日本早期,实际上中国的茶一到达日本,它就是跟修炼、跟宗教联系在一起。禅茶一味,实际上就是日本人对茶的概念。另外日本人普遍接受“和敬清寂”是茶的精神。这实际上也是受佛教禅宗的影响。

“寂”其实从世俗的角度来讲,可能我们对这个词不一定是那么喜爱的。

“寂”,其实往往是跟一些负面东西连在一起,寂寞,孤寂······

“寂”在我们这种世俗的角度来讲,它甚至是一个贬义词,但是为什么日本人认可接受“和敬清寂”?实际上在宗教中这个“寂”有着特殊的含义。寂是一种清静到极致的表现。佛家讲“戒、定、慧”。“寂”类似于入定的状态。中国人讲“静生慧”你要静到一个极致的时候,你才会达到禅定的状态;在禅定的状态,你的智慧才能出来。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和敬清寂

这个“寂”实际上它表现的就是这种感觉,就像释迦牟尼晚年最后走了叫什么?叫圆寂,也叫涅槃。所以这个“寂”从宗教的角度看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圆满,一种升华,代表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所以日本人认可茶的精神:“和敬清寂”。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在十年前,我也有这个困惑:日本人提出日本茶道的精神是“和敬清寂”,那么我们中国的茶道精神又是哪四个字呢?我们有了这样的困惑。

很多当时中国的茶专家、茶学者也有这样的困惑。不同的学者、专家也各自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张天福老先生就提出中国茶道的精神是“俭清和静”。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还有专家认为应该是“和静怡真”,还有专家认为应该是“和静廉美”,还有专家认为应该就是陆羽《茶经》中说到的四个字“精行俭德”。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概念提的太多了反而使人无所适从了。我也在思考这些问题,到底什么是中国的茶道精神?总不能日本有其茶道精神,而中国连茶道精神也提不出来吧?那何以称茶道呢?

在很长时间的思考后,我是赫然顿悟了:我们中国文化并不需要强行提炼出一个茶道精神出来。

为什么?因为这个“道”,它早已反复在我们古代圣贤的典籍里面表述过了。

道本身是无形的,通过学习《道德经》、学习《论语》,学习佛经,我们已经就在体会“道”。按照圣贤的教导去做,我们就已经在体会“道”,甚至是在修道。所以我们中国文化并不需要再另外去提炼一个所谓的茶道。

这个“宇宙大道”,只要我们去多读真正的圣贤书,实际上我们就在其中加深对“道”的理解。我们在习茶的过程中,在事茶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怀抱善念,认真的、严谨的对待之,我们就是在努力去符合天道,实际上,道就在渗透我们的身心。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我们可以提炼出我们自己对茶的德行的不同表述。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提炼所谓的属于中国茶道的四个字,其实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几乎可以把诸多美好的字眼都献给茶。其实唐代的刘贞亮先生总结的《茶之十德》已经说的非常到位了:

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

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

以茶树礼仁,以茶表敬意;

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

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中国、日本、英国,三个不同的国家,三种不同的文化体系,茶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很不一样的。茶的美学的追求方向也是很不一样的。

相对而言,日本的茶道和中国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有很多地方是可以互通的。然而,中国茶道更生活化。茶对于中国人而言,就是街坊邻里,就是柴米油盐,就是房前屋后。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对于中国人而言,茶自有通天之功用,可以歌之颂之,也可以玩出阳春白雪,但是实在用不着搞得过于冷峻。










复兴中国茶道美学

从生活日常入手最便捷






楚天茶道的定位,我们是做茶的基础教育。我觉得我们实际上是有这样一个愿望,我们希望借助一杯茶把纯正的中国传统美学带到生活中去,带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茶学员学了茶艺或者评茶,我们最高兴的是你学完之后你去跟家人一起泡茶,泡给你的家人:你的老公、你的太太、你的孩子、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样大家一起玩茶,你也可以把茶的生活带到公司、单位去,空余时间跟你的同事一起玩茶,或者你也可以教他们泡茶,一起享受茶的美好。

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学员,学了茶之后带动了好大一个圈子跟他(她)一起玩茶,一起享受茶。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那么实际上我们从美学传播的角度,我觉得这是最开心的一件事情。我们在这中国茶文化的世界里一起成长,实际上我们这十多年,我真的感觉我们中国在茶的美学提升上,慢慢的逐步有了一些好的变化。通过诸多茶人的不断努力,还有其他热爱传统文化的同仁们的努力,中国的传统审美在逐步回复之中。

我们今天是从茶汤到茶席、到空间,甚至茶挂(像我们胡晓东老师创作的优美的茶挂),我们对茶的鉴赏力发生了很大的提升。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胡晓东茶挂《室闲茶味清》

有时候是潜移默化的。十年在整个历史中实际上是很短暂的,但是我们看到,其实进步还是比较显著的。

我经常讲,我们每个个体对美好事物的鉴赏力跟个人幸福是有关的。我们懂得了辨别好和不好,懂得了辨别美和不美,懂得了辨别善和不善,当我们拥有了这种鉴赏力的时候,当我们有了这种美学品位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更加幸福。因为我们会远离一些不好的东西,不美的东西,我们当然会更幸福。幸福其实是选择的结果,拥有了鉴赏力,就拥有了选择的能力。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无名山房,隐于山林的茶空间

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讲,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我们实际上也会面临很多的选择与抉择。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如果我们选择错了,可能就会是一个灾难,就像我们遇到的文革的浩劫。有时候我们似乎别无选择,但是当更多人拥有鉴别力,拥有常识的时候,错误会不容易发生,也不容易重复发生。反之,悲剧有可能重演。民族的美的鉴赏力就如此重要。

文革那个年代其实是消灭人的正常的审美观的年代。是故意让你把美当成丑,把丑当成美的年代。实际上我觉得我们今天是在补课,补审美的课,补鉴赏力的课。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中国最美好的东西很多我们都已经看不见了,我们完全不知道了。但是,中国古典的美,包括茶道的美,是植根于人性的,是植根于人的善良的天性的,是不假外求的。所以当中国的古典美学重新表现出来的时候,当我们把这些东西重新呈现出来的时候,其实人的天性是一下子就能够感受她,认可她,接纳她:这就是更美的,这就是能感动灵魂的。

就像我们到了那种传统文化没有被系统破坏、破坏的较少的地区,比如说我们会接触到一些台湾人,一些新加坡人,或者香港人,我们就觉得他们中有一部分人骨子里透着一种温文尔雅的气息。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这种气息我们就觉得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滋养。在一种文化中,可能有时候觉察不出来,当两种文化碰撞的时候,我们就能明显体察出来。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文明的力量。

我们今天的人的表现跟我们十年以前的人们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今天有了更多人爱上茶,爱上传统文化。其实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是能够自己感受到的差异的。

我们身边的朋友,当他爱上了茶,慢慢养成了喝茶的习惯,他的变化他自己就是能够感受到的,他的朋友也能感受到气质的变化。我们茶圈有一个专门的说法叫“有了茶味”了,是不是这样子?

爱茶懂茶的女士,她的茶味会让她的气质越来越高雅。这种茶味,实际上它是一种儒雅之美,是一种知性之美,它是一种温润之美,这种美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美学最关键的一个地方。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特点,它是一种真正滋养身心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跟现代派的文化是很不一样的。现代派的东西有些严重偏离了传统,甚至人伦,它有些是以丑为美,以狂躁为美。现代派的所谓艺术,总体它决不是养生的文化,它是伤害身心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长期在这个现代派的所谓艺术环境中,他有可能会有心灵的扭曲,从而可能带来灾难。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但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呈现出来的美一定是让你能够养生的美。所以我们古代的画家、书法家、茶家,他们总体上都比较长寿。

从大面上,复兴茶道美学对整个国家、民族一定是有价值的;从小的层面上来讲,对我们自己对我们的身心都是很好的。

做茶文化传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有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总体上来讲,我觉得做茶文化就等于是在做好事。你只要有一杯茶,有一分茶知识,你去分享这个茶,分享这个茶的知识,实际上你就是在做善事,做好事。

茶具足十德。对于中国人而言,茶即生活。困难在所难免,我们觉得我们不会放弃,我们也自有我们天赋的智慧和勤勉。

敬天爱人,自然会得到天地的护佑。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我们也不需要自认渺小,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中不断吸取美学的养分。在茶道美学的路上,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只要方向正确,就会自然走到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舒松 | 关于复兴中国茶道美学的思考

2021年5月20日,余悦老师与本文作者对话“复兴中国茶道美学”


上一篇新闻

陈帆-又川楚河汉界画展在武汉隆重开幕

下一篇新闻

暑假去哪玩?广州出发8条路线嗨翻北京!还在等什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