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6日 星期日

“独手焊侠”“零失误”,这些大国工匠令人起敬

“独手焊侠”“零失误”,这些大国工匠令人起敬

抖音上,有这样一个话题

阅读量已达1.3亿

“独手焊侠”“零失误”,这些大国工匠令人起敬

他们

就是大国工匠

卢仁峰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接技师

一个为坦克缝制保护伞的人

被称为“独手焊侠”

“独手焊侠”“零失误”,这些大国工匠令人起敬

一辆坦克的车体

由数百块装甲钢板焊接而成

长短焊缝多达800多条

当穿甲弹击中车体的时候

每平方厘米会产生数十吨到数百吨的高压

如果焊接不牢的话

这些焊缝就会成为

最容易被撕裂的开口

所以说,焊接质量

是坦克装甲强度的重要保障

作为厂里技术最好的焊接工人

卢仁峰专门负责焊接坦克的驾驶舱

这是坦克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部位

“独手焊侠”“零失误”,这些大国工匠令人起敬

1986年的时候

机器是没有感应器的

卢仁峰因为一次操作失误

左手被当场切断

那一刻,卢仁峰没有惊慌失措

叫同事送他去医院

他右手拿着焊把试了试

并没有影响

这个时候才去机器后面

把切掉的左手捡回来

左手粉碎性骨折加脊髓炎

一年里整整八次手术

接好的左手却连最基本的倒水都做不了

但他偏不认命!

在医院里住院的卢仁峰

让他的妻子把所有的书全都搬到病房里来

一年的时间卢仁峰看了三本

和焊接技术有关的书籍

正好弥补了他理论知识的不足

出院后卢仁峰重新回到焊接岗位

让他没想到的是

一只手工作的难度超乎想象

最难的是装配每一个零件的时候

总是达不到精准度

而且稍微一不注意就把受伤的手给碰了

这只受过伤的手稍微碰一下就疼痛难忍

虽然受伤,卢仁峰骨子里

却带着军工人的坚韧与乐观精神

“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是老卢的一句口头禅

他的左手没有神经,没有知觉

总容易被烫到

后来他就想办法

到冬天冷的时候

里头加一个手套

外边再加一个

这样就在高温下焊接也不怕

另外焊接常备的手持焊帽

别人拿手操作很灵活

对卢仁峰来说却是很难使用

经过尝试

卢仁峰在这个焊帽里加了一个卡子

这样他就可以用嘴叼住

不影响右手正常干活儿

五年时间

九万多根焊棒

硬是靠着一只手

焊成了首席技师

在坚守的这些年

卢任峰不仅带出了许多优秀的徒弟

还把自己的经验技术变成程序

教给焊接机器人们

造就了国产战车大规模生产的加速器

“独手焊侠”“零失误”,这些大国工匠令人起敬

2015年9月3日

国产坦克装甲车辆组成的方队接受检阅

包括99A型主战坦克的一批明星装备

都出自卢仁峰的焊接车间

李万君

“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中的杰出代表

被誉为“工人院士”

“独手焊侠”“零失误”,这些大国工匠令人起敬

1987年,19岁的李万君从职高毕业

成为长客焊接车间水箱工段的一名焊工

水箱工段主要任务是

焊接火车上供水的水箱、制动的风缸等

干电焊起早贪黑

还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

他问父亲:

干这个有啥出息

28个同事都走了25个

父亲说:

如果技术工人放弃技术

这一辈子一混就过去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

他选择了坚持!

夏天,焊枪喷射着2300摄氏度的烈焰

时间一长李万君就汗如雨下

冬天,他在水池子里作业

脚上穿着水靴

身上挂一层冰

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

他就多焊20个

一年下来

厚重的帆布工作服被他磨破了5套

就这样李万君在“钢铁的熔炉中”

提高技艺淬炼意志

不断提高自身“修为”

成为满腹绝技的全能型超级焊工

在他手中

两根仅有3.2mm直径的不锈钢丝

可以瞬间被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

无需打磨

就可保证焊接处与钢丝直径一致

根本看不出是焊上的

复兴号转向架的焊接

曾是没有人攻克的世界难题

焊缝弯道极多、空间位置复杂

一个微小的气泡都会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经上万次试验

李万君钻研出一枪把平焊、上坡焊、立焊

全部完成的技术

这一枪,焊出了世界新标准

也让复兴号批量生产成为现实!

“独手焊侠”“零失误”,这些大国工匠令人起敬

不仅自己本领高强

李万君还能培养“超一流”团队

2008年,德国人提供的转向架焊接试验片

只有李万君一人能焊出来

公司从技校招来了400多名学生让李万君培训

要求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李万君从头学起

体重掉了20多斤

最终,400多名学员全部提前半年

考取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

德国西门子的焊接权威

布鲁诺竖起了大拇指说:

“李,你创造了奇迹!”

“独手焊侠”“零失误”,这些大国工匠令人起敬

三十多年

一把焊枪

从火车焊到高铁

从小匠焊成大师

在短短6年时间里

中国高铁完成了

时速250公里、350公里、380公里的“三级跳”

高速度需要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撑

李万君主动请缨

传技能,教绝活

2013年,长春市焊工比赛的前三名

都出自李万君门下

一众徒弟都已经能够在高铁生产中挑起大梁

我就是一名技术工人,干好活是应该的,最终的目标不是考国际焊工证,而是把我们的中国标准变成世界标准。

王进

“独手焊侠”“零失误”,这些大国工匠令人起敬

西起宁夏灵武

东到山东青岛的银东线

是世界上首条±660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这一条线路能撑起山东省

将近十分之一的电量

因此不能停电

±660千伏超高压线路带电检修

世界上从无先例

也没有经验可循

为此王进和工友们一次次地实验

“独手焊侠”“零失误”,这些大国工匠令人起敬

2011年10月17日

银东线山东德州段

发生销钉脱落故障

第一次直面±660千伏超高压直流强电场

它的电流足以将人体击穿

稍不注意便可能血肉模糊

王进决定自己上

660千伏的电压顺着电位转移棒

导入王进的屏蔽服

将他整个人融入了超高压电场

王进成为在±66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上

带电检修的世界第一人

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

他瞒了母亲十年

直到母亲在电视上看到他的身影

才知道他的工作是如此危险

他爬过3000多基铁塔

累积走过4000多千米的电线

长度相当于从济南走到新加坡

35项发明成果

间接创造超8亿元的经济效益

参与执行抗冰抢险、奥运保电等重大任务

带电检修300余次实现“零失误”

也许你不知道我们的存在

那正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在

我国有许多这样的工匠

他们一次次的突破难题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高铁、大桥、电路

在那些我们熟悉的东西背后

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技艺默默地守护

感谢你们

大国工匠

转发!向大国工匠致敬

“独手焊侠”“零失误”,这些大国工匠令人起敬

┃中国青年网综合整理自央视网、央视新闻、新华网、《大国工匠》栏目

┃责编:张玘云(见习)

©中国青年网出品(ID:youthzqw),转载相关文章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新闻

爱看王家卫,一定不能错过他

下一篇新闻

讲座︱仲伟民:既除旧,且布新,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