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江东走笔丨绵绵用功,织就“精美苏绣”

“江苏40年改革开放浓墨重彩、成果丰硕,但这只是‘精美苏绣第一针’,更美好的前景还在后头、更艰巨的挑战也在后头……”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以“苏绣”隐喻新江苏的美好蓝图。继续完成这幅“苏绣”,需要“行至半山不止步、中流击水再奋进”的决心,也需要下足“绣花”功夫,绣好“改革创新之花”。

欲绣花,先描样。一幅绣品美不美,首先得看图绘得好不好。一项改革能否有成效,就得看顶层设计站位高不高、视野宽不宽,就得认真学习借鉴全国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回顾当年,苏州工业园区“描”的就是新加坡的“绣样”。这说明改革的经验做法,只要合理吸收、运用得当,都可以享受红利、提升实力。当前,全国各地改革实践如火如荼,上海的自贸区改革,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山东的“谁考核,谁监测”,安徽的“全创改”,广东的基层医改……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提炼,加以创造性集成运用,如此“争拈小笔上床描”,才能“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选优材,配良料。刺绣材料有好坏,绣娘手艺有高低,绣品质地也就有所区别。同样地,在新起点上推进改革,有没有一批敢作为、能作为、真作为的干部至关重要。江苏干部素有敢闯敢试、务实拼搏的鲜明特质,但也有一些干部在既有成绩的“功劳簿”上,进取意识、奋斗精神有所减弱。江苏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树立起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绣好“改革之花”,当进一步完善“三项机制”,把真正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实干家选出来、用起来,让他们“草针柳线藏真巧”,让他们“剪刀尺子自随身,号令乾坤齐万物”。

下准针,引好线。刺绣是精细活,也是耐力活,改革工作如是。改革要落到人们的心坎上,每一个环节都需精益求精,每一个步骤都需精雕细琢,当留白处留白,当浓墨处浓墨,方能错落有致、姹紫嫣红。比如,省审改规定“是否采用‘不见面’方式办理由申请人自主决定”,即为“留白”;科技创新40条、人才新政26条、知识产权18条、科技改革30条,即为“浓墨”。想要呈现出设计者预想的图景,必得掌握恰当的力道,坚定用力的方向,破除“末梢漏斗”“堰塞湖”“肠梗阻”等弊病,着力穿好改革中的每一条“线”,切实把改革的每一“针”都落在关键点上。

刺绣成于细、贵在精,是个日积月累的功夫。深化改革,学得就是这一份细心、精心以及恒心。只要我们一针一线、绵绵用功,定能绘就一幅最亮眼的“精美苏绣”。

记者 颜云霞

上一篇新闻

壮锦拉近她们与世界的距离

下一篇新闻

左焕茸:巧手绣出锦绣生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