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锦拉近她们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日报新加坡籍记者许经麟在体验壮族织锦技艺。
本报记者 杨 秋 中国日报记者 张 莉 文/图
阅读提示
这里群山环绕,泉水清幽,质朴安静;这里天琴幽幽,山歌甜美,鸟鸣声声……这里是位于中越边境的崇左市龙州县双蒙村板池屯。
这个原先是贫困村的恬静村屯,家家户户有纺车,女子几乎个个会织壮锦。近年来,“非遗+扶贫”就业工作坊的模式改变了这里许多人的生活,织娘们通过加入就业工作坊,织就的壮锦逐渐走出广西、走向意大利,走向世界。壮锦拉近了她们与世界的距离。6月中旬,本报记者跟随中国日报新加坡籍记者许经麟、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贺卡、自治区博物馆党委书记吴伟峰等一行,一起探访了板池屯。
1 “非遗+扶贫”模式成致富“金钥匙”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的瑰宝。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板池屯所属的龙州县正是壮锦的主要分布地之一。
作为土生土长的板池屯人,今年39岁的李冬莲,14岁起就跟随母亲学织壮锦。她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家人身体不好,家里土地又少,靠种甘蔗,全家一年到头只有两万多元的收入。为了贴补家用,李冬莲只好离开家乡外出务工。直到2016年,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自治区博物馆、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在板池屯建立了龙州壮锦技艺工坊,主办方通过各种方式找到李冬莲,希望她回到家乡参与帮助技艺工坊的建设。一直牵挂家乡、不忘织锦的李冬莲辞掉了工作,回家乡学习织锦新技艺。现在,她不仅每个月有了几千元钱的稳定收入,还成了屯里的带头人,为推广壮锦不断奔忙。
据了解,2018年板池屯有38位妇女加入工坊,2019年有43位,到现在有将近60位。目前,板池屯的170户居民,有55户参与到龙州壮锦技艺工坊的生产中,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只有12岁,其中贫困户18户。
身为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会长和壮锦文化企业负责人,贺卡致力于挖掘研究、传承发展壮锦等广西传统民族文化,长期往返于南宁与板池屯之间。
“我们通过‘非遗+扶贫'就业工作坊的帮扶模式,来实现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和推广性传承。”织锦织出幸福花。板池屯的织娘们在兼顾农活、照顾家庭的情况下,每天织锦2至4小时,年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18个贫困户现已全部实现脱贫。”贺卡高兴地说,目前该屯织锦产值还不断提升,织锦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年产值接近100万元。龙州壮锦技艺工坊于2018年获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支持的全国首批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之一,成了板池屯增收脱贫致富的“金钥匙”。通过这样的模式,已在全区建立了6个织绣工坊,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妇女从中受益。
2 壮锦文化激发国际设计师灵感
为了进一步推广壮锦文化,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与国际知名的意大利品牌设计团队、中意文化交流协会共同建立广西壮锦品牌运营团队,打造广西壮锦品牌,目前已在意大利成立中意壮锦设计中心、中国壮锦文化推广中心、意大利广西壮锦文化推广协会,为壮锦文化产品搭建“走出去”的务实平台。
2019年12月,中意壮锦设计中心的意大利团队首次来到广西,并深入位于板池屯的龙州壮锦技艺工坊,实地考察了这里的壮族织锦技艺。今年端午节,在与许经麟的视频连线中,意大利知名品牌创始人莫西(音译)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难掩激动:“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壮锦,在感受到了壮锦技艺以及壮族蕴藏的人文文化之后,我感到深深的震撼。”
莫西认为,壮锦与之前他在意大利接触到的艺术作品不同,壮锦独特的图案、织锦技艺以及文化内涵都是令他为之着迷的原因。与壮锦的首次亲密接触,就激发出莫西很多灵感。壮锦因素被莫西融入了不少设计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含有壮锦等中国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更容易走向国际市场。”莫西说。
受疫情影响,中国壮锦走入意大利的线下推广活动推迟,但打造壮锦品牌的脚步却一直没有停止。经过广西团队和意大利团队的多方努力,今年5月,龙州壮锦技艺工坊成功收到了首张来自意大利的货值400多万元的订单。包括李冬莲在内的板池屯织娘们,又有了更多的盼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如今与屯里的织娘们围坐在一起,贺卡也在思索如何让壮锦这项非遗技艺也能拥有“造血”功能。
在贺卡看来,壮锦产业化是传承赓续的核心。“要加大创意设计,注入文化内涵。推动形成壮锦产业化,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才能真正让壮锦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尤其要推动广西壮锦艺术国际化,以国际化视角中的现代审美诠释广西民族文化。”
3 以“锦”为媒加强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
许经麟对中国各地很熟悉,曾到过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内蒙古等地采访。这是他第3次到广西采访。板池屯秀美的风景和独特的壮锦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许经麟首次坐在了各种麻线和棉线纵横交错的织布机前,体验已经在板池屯里延续了多年的壮锦织造技艺。听着织布机发出的咣当声,看着眼前不断跳动的五彩织线,许经麟提出了如何在众多少数民族织品中辨别出壮锦的问题。
多年来在广西从事壮锦田野调查的自治区博物馆党委书记吴伟峰,给出了答案。
吴伟峰介绍,广西壮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壮锦在靖西、忻城、宾阳、龙州、大新、环江等地至今还在制织。壮锦的花纹图案别致,色泽鲜丽,与其他名锦比较,壮锦来自民间,充满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吴伟峰特别提到,壮锦与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的民族织锦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织锦技艺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体现了广西壮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长期友好联系,同时也体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交融,这也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研究壮锦的发展历程,仿佛可以看到一条中国通向东南亚各国的丝绸之路。”
过去,壮锦曾面临逐渐消亡的境遇。在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努力下,目前已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壮锦。壮锦近年来陆续被列入国家级、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些壮锦产业也被列为自治区级、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广西可以进一步深化在壮锦文化方面与东南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保护和传承织锦技艺。”吴伟峰强调。
来源: 广西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