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丝绸之路三千里,平凉作为“西出长安第一城”,是丝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华夏文明五千年,黄帝问道广成子开启中华大道文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唐] 李 白


世称“诗仙”,(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平凉静宁县南)人。


赠张相镐(节选)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
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
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
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宋] 范仲淹


(989—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


送邢昂处士南游


落落崆峒一大儒,四方心逸忆江湖。

东南赖有林君复,万里清风去不孤。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宋] 游师雄


(1037—1097),字景叔,陕西武功人。北宋治平元年(1064)中进士,史称其“慷慨豪迈,有志事功”。


崆峒山


崆峒一何高,崛起乾坤辟。

峻极倚杳冥,峥嵘亘今昔。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宋四家”之一。


赠黔南贾使君


绿发将军领百蛮,横戈得句一开颜。

少年圯下传书客,老去崆峒问道山。

春入莺花空自笑,秋成梨枣为谁攀。

何时定作风光主,待得征西鼓吹还。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宋] 夏元鼎


(1181—卒年不详),字宗禹,号云峰散人、西城真人,南宋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访 道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明] 杨 慎


(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


寄中麓李伯华


中麓何山隐,青丘太岳东。

藏书侔宛委,问道即崆峒。

鸾鹤烟云驾,乌蟾日月笼。

相求天路迥,惟许谷神通。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明] 赵时春


(1509—1568),字景仁、号浚谷,明代平凉人,文学家。嘉靖五年(1526)会试第一,历兵部主事,“嘉靖八才子”之一。


陟崆峒


萦回缘鸟道,蹭蹬俯蛇盘。

绝壁千重启,连天一径蟠。

仰高心转迫,回首路方难。

险绝更休息,凭谁御马鞍。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柳湖观荷


帝孙台榭枕城边,招客重开锦绣筵。

花底鱼游青障里,柳塘云拥碧荷天。

清波挂曳随风出,绛殿平临对日鲜。

置醴同欣接宴赏,浴沂何让嗣群贤。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明] 汤显祖


(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以《牡丹亭》闻名于世。


过平凉川


崆峒问道此何时,祁连阵影欲参差。

红尘自蹴燕支塞,白首高歌王母祠。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明] 张三丰


(生卒年不详)名全一,号元元子,元末明初道士,原籍辽东懿州人。明成化年间游居崆峒山,在雷声峰、莲花寺修道五年,相传乘崆峒玄鹤升空而去。


雷声峰碑诗


一叶扁舟出离尘,二来江上独称尊。

三向蓬莱寻伴侣,四海滩头立姓名。

五湖浪里超生死,六渡江边钓锦鳞。

七弦琴断无人续,八仙闻我也来迎。

九霄自有安身外,十载皇宣不负恩。

烧丹炼药归山去,哪得闲心捧圣文。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清] 谭嗣同


(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


崆 峒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

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拿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

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中华民国] 范长江


(1909—1970),原名希天,四川内江人,杰出的新闻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抗战时期,是从白区进入延安采访的第一个中国新闻记者,曾先后担任新华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务。


左宗棠经营宁夏时,即以平凉为用兵根据地,总绾陕、甘、宁三省,将来西北边防,亦当以此为重要交通枢纽点。

—— 选自《纪行·西北近影》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中华民国] 林鹏侠


女,新加坡华侨,祖籍福建莆田。1929年赴英国学习军事航空,时称“我国唯一女飞行家”。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奉母命考察西北,著《西北行》一书为国人开发西北壮行。


纵目流览:是时积雪满山,宛若匹练髙悬;怪石奇松,盘根错节,形如怒龙之探爪,势如巨灵之攫人,以惊以愕,忽悦忽怡;白雪翠松,相映成趣,诚天地之大观也!如在春夏间,松石斗奇,鸟花争媚,其为胜况,当更不知其何极!将来秦陇铁路告成,边区文化发达,则避暑此间者,宜不乏人。

——选自《崆峒留迹》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从维熙


(1933—2019),河北玉田人,当代著名作家,作家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


如果把甘肃的敦煌艺术宝库,比作彩色凤冠的话,平凉山崖景观之奇美,堪称这只金凤凰身上的羽翅。

—— 选自《烟雨朦胧走平凉》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蒋子龙


河北沧县人,生于1941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副主席、天津文联副主席,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平凉成为千古圣地,历代的名流墨客,争相西来,一登崆峒,想从“大道”这个中国本源文化的母体汲取营养。

—— 选自《平凉之地》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梁 衡


山西霍州人,生于1946年,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平凉其接昆仑而下关中,控南北而带东西,崆峒一柱,顶天立地。登高一望,九万里江山来眼底,三千年文明在心头。

—— 选自《平凉赋》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贾平凹


陕西丹凤人,生于1952年,当代著名作家,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有一“黄帝问道处”,黄帝且不知路该何处去了,游客更觉前途不测。回首路又不复再现,一层群木波涌,满世界的杂色。一步一景,步步深入,每每百步之处,其景则异变,令人不知身在何处,惊奇良久,方醒悟到人间、仙境果有不同啊!

—— 选自《平凉崆峒山笔记》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刘醒龙


湖北黄州人,生于1956年,现任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


平凉地界上的这棵名为国槐的大树,用苍穹之根吸收过《三坟》 《五典》的智慧,用坚硬身躯容纳下《八索》《九丘》的文脉,用婀娜枝叶感受了《诗经》《乐府》的深邃与高翔。

—— 选自《树大山河远》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漠 月


内蒙古阿拉善人,生于1962年,中国作协会员、宁夏作协副主席、宁夏文联《朔方》主编。


面对古槐王,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仅无语,而且失语。然后,就是一番沉默地仰视。虬枝如龙,若盘若腾;冠盖似云,气势磅礴——其实,什么都不用说。心里头突然空空的,空无他物。空即是有。我不是参禅的人。此时此刻,我有了禅意。境由心生吧。抑或是触景生情,是一种恍如隔世的况味。

—— 选自《平凉五帖》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来源:市文旅局宣传推广科

Ta们眼中的平凉风华

上一篇新闻

启功书法最高拍卖价高达816万,史上拍卖价格最高的30件启功作品

下一篇新闻

沈阳八旬书法家姚哲成以笔墨为器抒抗“疫”之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